又釋尊之本生故事,自古即深受尊信,一般民眾亦喜取為繪畫與雕刻之題材,故有關佛陀本生故事之佛教美術遺蹟亦散見於印度、中國與南海諸國等地。同時,本生故事隨佛教發展而廣泛流傳,並及於西方諸國,成為世界性通俗文學及道德教訓軌範之源泉,如古希臘之伊索(Esop)寓言、阿拉伯之天方夜譚等童話故事、寓言文學,即與佛教之本生經具有深厚之淵源關係。其故事亦散見於日本之今昔物語、宇治拾遺物語等作品中。可謂在研究世界文學之源流、傳播、比較文學、交流史上,本生經實佔有極重要之地位與價值。〔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四、善見律毘婆沙卷一、卷二、大毘婆沙論卷一、大智度論卷三十三、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五、大唐西域記卷三、Rhys Davids: Buddhist India; M. Winternitz: Geschichte der Indischen Literature, Bd. II;B. C. Law: A History of Pāli Literature〕(參閱「本生圖」2467、「本生鬘」2468)p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