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大辭典
《佛學大辭典》,由丁福保居士耗時八年編著而成,譯自日本人織田德能的《佛學大辭典》,是刪除了日本佛教相關資料及文獻出處之後所成的節譯本。於1922年正式出版,收錄條目三萬多個,360多萬字。
我中華則周星悶彩,已彰降誕之休征。漢日流祥,乃葉通神之瑞夢。使臣西去,釋侶東來,白馬馱貝多之文,金簡譯單蘭之典。德降偽道,化及暇陬。三國六朝暢其流,秦晉隋唐極其盛。或譯經著疏,廣闡大乘。或見性明心,單傳向上。東林則群結蓮社,南山則大啟律門。性相之妙義紛披,禪教之祖庭互峙。機鋒吐露,陸離寶劍之光。辯給回風,隆重彌天之譽。法門挺秀,崇聖教之紀綱。慧炬揚輝,啟含生之耳>目。猗歟盛矣!俟其袆而維是。經文浩瀚,研究綦難,名相紛繁,考求匪易。寧免入海算沙之困,徒興望洋向若之嗟。兼之東西迻譯,頗多鉤辀格磔之聲。華梵錯綜,每有詰屈聱牙之句。東鱗西爪,文筆矛盾>,北轍南轅,方言楚夏。設非心研之有素,雲何耳學以能詳。欲充扡格之虞,用作博通之助。辭典之編,信不可緩。校讎之責,誰任其難。
爰有丁仲祜居士,以通儒碩學之資,具濟世活人之術。精研佛學,翺翔般若之園。博覽書林,馳騖琳瑯之圃。羅海國龍宮之秘笈,抽石室金匱之珍藏。萬卷何奇,勝入瑯嬛福地,唯心可悟,如升兜率陀天。憑翰墨之因緣,植菩提之種子。前有佛學叢書之著,可媲文憲護法之編。今更出大手筆,纂大辭書,抒慈悲之願力。應時勢之要,求悟明鏡之非臺。握智珠而遍照,旁搜遠紹,東取扶桑瀛島之書賾。邃鉤玄西考>,賢豆恒沙之偈,聯珠貫玉,不憚雞窗螢案之辛勤。取精用宏,備極蠶絲牛毛之煩瑣,刮磨淬礪,輯為專書,慘淡經營,集成巨帙。
舉凡名數真言,掌故儀法等類,遍為采集,無不搜羅。列部三十有三,檢壹畫而諸字畢備。引證廣之又廣,閱壹典而群義可征。意解心開,得剖奧義。耳提面命,如近良師。入玄妙之法門,賴斯寶鑰。涉汪洋之教海,需此南針。藝林敷優曇之花,著作家別開生面。法苑結摩羅之果,菩提道總合明心。
如能因文悟理,不滯名言,自然入聖超凡,圓成大覺。是不特為考古之鏡,饋貧之糧已也。納廿年匏繁,遽然夢醒南柯。壹領袈裟,惕若恩懷西竺。鏡花水月,瞰破紅塵。清磬洪鐘,精修白業。拈貝葉遍尋教網,睹桃花未悟禪機。自利利他彌切,度生之宏願先覺。覺後端賴命世之雄才,聆法海之潮音。讀例言得覘鴻制,募韓陵之寺石。效喤引敢擬駢詞,行看電掣星馳,永流通於塵剎。風行雷厲,自傳播於大千。>法界眾生皆叨法喜,法門眷屬盡獲法施。見聞思修,願同趣妙莊嚴路。開示悟入,俾悉證凈法界身。是為序。
辛酉暮春既望古瀛釋顯蔭撰於甬城觀宗學社
- 禪史
- 禪宗之歷史。
- 上堂
- 上堂有二種:一、上法堂,為演法而上法堂也,此有旦望上堂、五參上堂、九參上堂、謝秉拂上堂、謝都寺上堂、出隊上堂、出鄉上堂等。二、上僧堂,為喫粥飯而上僧堂也。見象器箋二。
- 賢護經
-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之略稱。
- 無生之生
- 如化身示現於娑婆,眾生往生於極樂,為離六道四生生之生,故云無生之生。
- 業垢
- 惡業不淨,而感苦果,故譬之於塵垢。讚阿彌陀佛偈曰:「清淨光明無有對。故佛又號無對光。遇斯光者業垢除。」
- 三種教相
- 謂南三諸家所通用之頓漸不定三教也。玄義十曰:「出異解者為十意,所謂南三北七,南地通用三種教相:一頓二漸三不定。」
- 佛日
- 佛能破眾生之痴闇,故以日為譬。涅槃經十九曰:「佛日將沒大涅槃山。」觀無量壽經曰:「唯願佛日教我觀清淨業處。」同天台疏曰:「佛能破壞眾生痴闇,如日除昏,故言佛日。」
- 無作三昧
- 同無作解脫門。
- 珂月
- 珂者玉之白者。以珂與月譬物之鮮白。法華經嚴王品曰:「眉間毫相,白如珂月。」
- 天台五悔
- 天台大師為修法華三昧者依彌勒問經占察經普賢觀經等之意,說五種之懺悔法,使於晝夜六時修之。名為六時五悔:一、懺悔,發露已往之罪而誡將來也。二、勸請,勸請十方如來以轉法輪也。三、隨喜,於自他一切之善根隨喜讚嘆也。四、迴向,以一切所修之善根,向於眾生,又向於佛道也。五、發願,發四弘誓而導前之四行也。此中有懺悔之名者,雖僅一則。然其他四法,通為悔罪滅惡者,故亦名悔法。止觀七下曰:「唯法華懺別約六時五悔,重作方便。」輔行七之四曰:「雖有勸請等四不同,莫非悔罪,故名五悔。」修懺要旨曰:「所以悉稱悔者,蓋皆能滅罪故也。勸請則滅波旬請佛入滅之罪,隨喜則滅嫉他修善之罪,迴向則滅倒求三界之罪,發願則滅修行退志之過。」三昧行法曰:「採法華普賢觀及諸大乘經意撰此法門。」
- 菩薩十地
- 菩薩見諦已上之修行,分為十地。見十地條。
- 摩頭
- Madhuka,果名。譯曰美果。玄應音義二十四曰:「末度迦果,舊云摩頭,此云美果也。」俱舍光記十八曰:「末度迦是果名,其形如棗,樹似皂賴樹。」
- 飲食三昧
- 五供三昧之一。
- 一洛叉
- 數名。見落叉條。
- 意見
- 人之思量也。南山戒疏之上曰:「有何意見,而欲乖異。」
- 方便化身土
- 日本見真大師所立二土之一。方便者,對真實而言,化身土者,對真佛土而言。為攝以自力修諸行,及行念佛而願求淨土者,彌陀如來權現一種之淨土,使之往生也。其土非真實之報土,故曰方便,以化身佛為教主,非報身所居之土,故曰化身土。如觀經所說十三觀所觀之淨土及九品土。又菩薩處胎經所說之懈慢界,無量壽經所說之疑城胎宮皆是也。教行信證六本曰:「謹顯化身土者,佛者如無量壽佛經說真身觀佛是也,土者觀經淨土是也。復如菩薩處胎經等說,即懈慢界是也。亦如大無量壽經說,即疑城胎宮是也。」
- 無常狼
- 無常之可畏,譬如狼也。智度論十五曰:「菩薩雖上妙五欲,不生貪著,以有無常等觀故。譬如王有一大臣,覆藏自罪。王欲罰罪,語曰:若得無脂肥羊,當許汝罪。大臣有智,繫一羊養以水草,日日三時以狼怖之。羊得養肥而無脂。王問如何得爾?答以上事。菩薩亦爾。見無常空狼消結使脂,肥功德身。」
- 尸羅跋提
- 城名。見舍衛條。
- 阿閦鞞佛
- 見阿閦條。
- 唱薩
- 薩者娑度Śādhu之訛略,善哉之義。玄應音義十六曰:「唱薩,此言訛也。正言娑度,此譯云善哉。」
- 想受滅無為
- 六無為之一。見無為條。
- 龍門伊闕造像
- 龍門伊闕造像,約一萬二千尊,高者過八丈。就山石鑿成佛殿,千佛圍繞,可謂鉅觀。自魏及唐,造像有字可拓者,尚存二千品。佛像身面殘缺者,約有七千尊。亟宜修補。
- 五百雁聞佛法生天
- 佛在波羅捺國為四眾說法,時空中有五百雁聞佛音聲愛樂之,來下世尊所,時有獵師設羅,五百雁罹於羅,為獵師所殺,以聞法功德生於忉利天。見賢愚經十三五百雁群聞佛法生天品,經律異相四十八。
- 毘頗沙
- Vibhāṣā,論名。見毘婆沙條。
- 初法明道
- 是為真言行者之第十秘密莊嚴住心。得除蓋障三昧,初地分證之位也。大日經疏一曰:「法明者,以覺心本不生際其心淨住,生大慧光明,善照無量法性,見諸佛所行之道,故云法明道也。菩薩住此道時,從妄想因緣所有煩惱業苦皆悉清淨除滅。譬如有人暗中為利寶所傷,謂為蛇毒,以作毒想故。其心執著,便成毒氣,徧入肢體,垂欲命終。時有良醫診之,曉其本末。即時引至傷處以明燈照之,猶見所傷寶有血塗相,其人了知非毒,毒氣亦除。分別玩好之具而生喜樂,行人亦復為是。因淨菩提心照明諸法故,小用功用便得除蓋障三昧,見八萬四千煩惱實相,成八萬四千寶聚門,(中略)不久成就佛法。故云得此三昧者,即與諸佛菩薩同等住,當知行人則是位同大覺也。以其自覺心故,便得佛名,然非究竟妙覺大牟尼位。」同七曰:「到修行地,即是淨菩提心初法明門,例如聲聞見諦以後入修道位也。」同三曰:「初入淨菩提心門,見法明道,如識種子歌羅羅時。前七地已去,為大悲萬行之所含養,如在胎藏。無功用已去(八地),漸學如來方便。如嬰童已生習諸伎藝,至如來一切智地。如伎藝已成,施手從政,故名大悲胎藏生。」
- 一恒河沙
- 一恒河沙之數。見恒河沙條。
- 弘教
- 弘通佛之教法也。正法華經三曰:「逮聞弘教,心懷踴躍。」續僧傳(智脫)曰:「歡傳燈之弘教。」
- 圓佛
- 圓教之法身佛,即毘盧舍那佛也,又在台家之圓教,稱為十界圓融之佛。普賢觀經義疏下曰:「釋迦牟尼佛名毘盧舍那,此即圓佛果成相也。」法華文句一曰:「隱前三相,唯示不可思議如虛空相,即圓佛自覺覺他。」四教儀曰:「以虛空為座,成清淨法身,居常寂光土,即圓教佛相也。」指要鈔上曰:「煩惱生死,乃院九界法。」既十界互具,方名圓佛。豈壞九轉九。」
- 聖寶藏神
- 有無量之財寶,饒益眾生,故名聖寶藏神。見聖寶藏神儀軌經。
- 香亭
- 置香爐之小亭。器形如亭,四傍圍紗,前扁香亭兩字,同於真亭之製,內安大香爐。尊宿之喪赴壇場時,香亭在真亭之前。見象器箋二十。
- 無等等三昧
- 觀一切眾生等於無等之佛之禪定也。智度論四十七曰:「無等等三昧者,得此三昧,觀一切眾生皆如佛,觀一切法皆同佛法。」
- 佛智
- 佛陀之智慧也。梵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nnttarasamyaksaṁbodhi,舊翻無上正等覺,又云薩般若Sarvajñā,舊譯一切種智,是佛智之別號也。其真智正而無有過之者,故云無上正智。於法無有不知,故云一切種智。智度論四十六曰:「佛智慧有二種:一者無上正智,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者一切種智,名薩般若。」同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宗鏡錄三十三曰:「佛智者即無障礙解脫智,此是果智,約圓明決斷為智。」十住毘婆沙論十五曰:「佛智是一切功德住處。」法華經方便品曰:「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
- 開敷華王如來
- 胎藏界八葉中南方之尊,經云華開敷,疏云沙羅樹王開敷佛。金色放光明住於離垢三昧之相也。為平等性智之所成,司五德第二修行之德,長養大悲萬行,開敷萬德,故名華開敷。其種子為第二點之𑖀𑖾。其密號曰平等金剛。以是為平等性智之所成故也。於金剛界云寶生如來,其密號同。是四種法身中之他受用身也。大日經一曰:「南方大勤勇,徧覺華開敷,金色放光明,三昧離諸垢。」同疏四曰:「南方觀娑羅樹王華開敷佛,身相金色放光明,如住離垢三昧之標相。自菩提心種子長養大悲萬行,今成徧覺,萬德開敷,故以為名。」
- 樂邦文類
- 五卷,南宋慶元甲申,四明石芝沙門宗曉,編次關於彌陀淨土之一切法文。
- 禪偈
- 禪門宗匠之偈頌。禪源詮曰:「教者諸佛菩薩所留經論也,禪者諸善知識所述句偈也。但佛經開張,羅大千八部之眾。禪偈撮咯,就此方一類之機。羅眾則漭蕩難依,就機則指的易見。」
- 圓位
- 謂圓教之位次,位位相攝圓融也。四教儀集註下曰:「圓位,位位相攝。」
- 枯木龍吟
- 意謂絕滅一切妄念妄想,至大死一番處,更甦生還來,而得大自在也。碧巖二則頌評曰:「僧問香嚴如何是道?嚴云枯木裏龍吟。僧云如何是道中人?巖云髑髏裏眼睛。」
- 十力尊
- 如來具十智力故稱為十力尊。增一阿含經十三曰:「歸命十力尊,圓光無塵翳。」
- 佛星
- 佛者弗沙,又為富沙之訛略。鬼宿名。見補沙條。
- 迦婆離迦
- 鬼名。譯曰護身。見正法念經十六。
- 蓮華國
- 蓮華藏世界也。又為佛國土之總名。
- 蘇末那
-
Sumana,又作蘇摩那,蘇蔓那,須摩那。人名。譯曰善意。見本行集經四十三。
花名。蘇摩那花也。玄應音義二十一曰:「蘇末那,舊云蘇磨那,花色黃白,亦甚香,不作大樹,纔高三四尺,四垂似蓋。」知首四分律疏九曰:「蘇蔓那花末,利末相似,廣州有。」
- 伊蘭拏缽伐多國
- Īriṇaparvata,中印度之境。多小乘之學徒。見西域記十。
- 都薩羅
- 城名。慧苑音義下曰:「都薩羅者,都謂都羅,此云喜也。薩羅者,此云出生也,言此城中出無量歡喜之事故,名之為城名也。」梵Turasāra。
- 意許
- 因明學所用之語,存於意而不顯於言曰意許。顯於言曰言陳,因明論大疏三曰:「以彼成立意許法之差別,積聚他用。」因明論直解曰:「口雖不言,心有所指,即意許差別性也。」
- 尼姑
- 女僧也。釋典名比丘尼。簡稱尼俗謂之尼姑。
- 修法阿闍梨
- 作加持祈禱之阿闍梨也。
- 意言
- 意中之言,為意所思者。圓覺經略疏鈔十一曰:「意言者意中之言也。」
- 圓伏
- 台宗圓教之法,達惑體融通,亡見思、塵沙、無明三惑之差別,則於同時伏之也。
- 竭誐
- Khadga,又曰Khaṅga,又作渴誐,朅伽。譯曰太刀。梵語雜名曰:「太刀,梵名竭誐。」
- 在心在緣在決定
- 在於心在於緣在於決定之意也。申言之,即謂自心緣決定三點校量,辨五逆十惡之罪人,僅由臨終十念之功而得往生,決不違背業道之理也。按觀經等謂若有眾生,造五逆十惡等諸不善業者,應墮惡道,多劫間受無量苦,而臨命終時,遇善智識教,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能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是反於業道如秤重者先牽之理,故往生論註上,由在心在緣在決定之三義比較之,示罪業輕念佛功德重之理。在心者,就能造心之虛實,較量其輕重強弱。即彼造惡之人,依止虛妄顛倒之心而造作,此十念者,聞佛之真實功德,發起淨信而稱名。一實一虛。譬如千歲之闇室,一燈點來,忽然明朗,念佛已為彌陀之大光明故,一念十念,能照破無明之重昏也。在緣者,就所對境之真妄較量之。即彼造罪之人,以煩惱虛妄之眾生,為所緣之對境,此十念者,以佛之真實清淨無量功德,為所對之境界也。在決定者,就造業時期之緩急論之。即彼造罪之人,造業在於平常,故造惡後,善無記等之心,續起間隔,而此十念者,命迫須臾,修念之善心,最後猛利,他之後心,續起不間隔也。有此三義,故臨終十念之力,能滅諸罪而得往生云。
- 梵乘
- 五乘之一,同菩薩乘,清淨乘物之意。
- 不空成就如來
- Amoghasiddhi,金剛界五智如來之第五,五大月輪中北方月輪之中尊,隨業護牙拳之四金剛,金色,左手作拳印,右手舒五指當胸,為成所作智所成,成自利利他之事業,故名不空成就。五部中之羯磨部也。羯磨,譯曰成就,與不空成就之義同。以羯磨為三昧耶形,以𑖀𑖾字為種子,密號為不動金剛。胎藏界謂之天鼓雷音,其密號同。菩提心論曰:「北方不空成就佛由成成所作智,亦名羯磨智也。」秘藏記末曰:「北輪不空成就如來,金色,左手拳,右手五指舒開當胸。」
- 不二之法
- 獨一無二之法門。六祖壇經曰:「惠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惠能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師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案不二即無二。
- 五堅固
-
見五五百年條。
見五五百年條。
- 圓修
- 在台家圓教,同時修空假中之三觀也。又圓滿修萬行也。圓覺經曰:「圓修三種。」元照彌陀經疏上曰:「萬行圓修,最勝獨推果號。」
- 千轉觀世音咒經
- 千轉陀羅尼觀世音菩薩咒之異名。一卷,唐知通譯。
- 圓信
-
圓常之正信也。四教儀集註下曰:「圓信,圓常正信。」
台家圓教之機,信一念具十界三千之法。
- 禪僧
- 禪家之僧,坐禪之僧。
- 四無色
- 又云四空處。有定與處之二。見四空定及四空處條。
- 部行獨覺
- 二種獨覺之一。謂聲聞乘中預流一來不還三果之人或為四善根人之最利根,最後證第四阿羅漢果時,離佛邊而觀飛花等外緣或觀十二因緣道理而獨自覺者。此種之獨覺者,修行中組織數多之部黨,如聲聞人,故云部行,至證果而獨悟,故云獨覺。見獨覺條。
- 六地藏
-
地藏菩薩秘記引蓮華三昧經曰:「一檀陀地藏,為地獄道之能化,手持人頭幢者(檀陀者譯人頭幢)。二寶珠地藏,為餓鬼道之能化,手持寶珠者。三寶印地藏,為畜生道之能化,伸如意寶印手者。四持地地藏,為修羅道之能化,能持大地擁護修羅者。五除蓋障地藏,為人道之能化,為人除八苦之蓋障者。六日光地藏,為天道之能化,照天人之五衰而除其苦惱者。」此蓮華三昧經為日本台密一流極秘之經,不載於所傳經錄。谷響集十曰:「秘鈔問答中引十卷鈔云:六地藏:第一,(地獄道)白色(或肉色),赤蓮華印(左手蓮華其上童子頭併幡右手月輪),梵號尾薩縛鉢哩布羅迦。第二,(餓鬼道)白色(或肉色),赤蓮華印(左蓮華其上三股其上寶珠右施無畏),梵號羅怛曩迦羅。第三,(畜生道)白色(或肉色),赤蓮華印(左蓮華其上輪寶右手在胸),梵號羅怛曩旛尼。第四,(修羅道)黃色(或肉色),赤蓮華印(左蓮華其上劍右施無畏),梵號馱羅抳馱羅髯。第五,(人道)白色(或肉色),青蓮華印(左蓮華其上印右同上),梵號(諸本缺如)。第六,(天道)白色(或肉色),赤蓮華印(左蓮華其上羯麼右白處三昧日輪之內有日也),梵號怛羅荼地也捨也。今詳六地藏,實以地藏菩薩、寶處菩薩、寶手菩薩、持地菩薩、寶印手菩薩、堅固意菩薩名六地藏也。」
地藏菩薩為六道能仕之尊。其六像恰當於六道也。胎藏界曼荼羅地藏院九尊中,地藏,寶處,寶手,寶印手,持地,堅固慧,稱為六地藏。
見地藏條。
- 析微塵
- 分析微塵至實空也。首楞嚴經曰:「汝觀地性,粗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鄰虛塵,析彼極微,色邊際相,七分所成。更析鄰虛,即實空相。」
- 宿習
- 宿世之習也。通於善惡。俱舍論十二曰:「雖有此理,由彼宿習。」天台別傳曰:「宿習開發,煥若華敷矣。」
- 六種決定
- 菩薩修六度之增上力,得六種之決定也:一、財成決定,謂由布施之力必定常得大財之成就。二、生勝決定,謂由持戒之力必定常生貴勝之家。三、不退決定,謂由忍辱之力,所修之善法,必定常不退失。四、修習決定,謂由精進之力,常時修習善法,必定無有間息。五、定業決定,謂由禪定之力,成就正定業,永不退失。六、無功用決定,謂由智慧力,不加功行,必定自然住于理。見大乘莊嚴論十二。
- 香丸
- 混合種種之香為丸者。用於密軌。
- 大護印
- 順於如來藏申二水指(第四指),使指頭相柱如山峰,其二火指(中指),頭亦相柱稍屈如連環狀,又開二空指(大指),相去二寸已下,即是。真言曰:南磨薩婆怛他揭帝弊(歸命一切如來等),薩婆佩也微揭帝弊(能除一切悕障等也,亦是嘆佛歸命也),微濕囀目契弊(種種門也亦是巧妙養也,諸佛巧現種種功德力也),薩婆他(徧也,謂一切時一切處一切方處也),唅欠(訶是因義欠空義也,點又是空,空淨一切因又復空者此空亦空也),囉吃灑(擁護也,非但護二乘亦護一切諸佛由此故不捨有情常於佛事無有休息不住寂滅也),摩訶沫麗,(大力也,即是如來十種智力也),薩婆怛他揭多(一切如來也),本眤也寧社帝(生也,言此力從如來功德生也),吽吽(第一恐怖他除其障也,第二為令滿佛三德故也,重言讀極怖之也),怛囉吒怛囉吒(攝伏也,攝伏內外障,又為成佛法身故重言之),阿缽囉底訶帝(是無害也,無障義也),莎訶(成就)。(Namaḥ sarva‑tathāgatebhyaḥ,Sarva‑Apāya'‑vigatebhyo,viśvamukhebhyaḥ,Sarvathā Haṁ Khaṁ Rākṣasī mahabali Sarva‑tathāgata‑punyo nirjāti,Hūṁ Hūṁ Traṭa Trata apratihatisvāhā。又此名無堪忍大護,彼之威光猛盛,譬如初生小兒不堪見烈日之光,此亦一切不能堪忍而映奪之,故名無能堪忍大護。見義釋十。
- 僧伽吒經
- 四卷,元魏月婆首那譯。說大集會正法者之功德。次有折伏尼犍外道事。
- 人間界
- 與人間,人界同,間即界之義。
- 邪倒見
- 邪僻顛倒之惡見也。藥師經曰:「愚痴迷惑信邪倒見。」
- 羯羅頻伽
- 又作羯羅頻迦。鳥名。見迦陵頻伽條。
- 毘婆尸
- Vipaśyin,又作毘鉢尸,微鉢尸,鞞婆尸,毘婆沙,維衛,過去七佛之第一佛。譯曰勝觀,種種觀,種種見等。又名弗沙,或底沙。釋迦菩薩第三阿僧祇劫滿時,遭此佛初修百大劫種相之福,以為七佛之首。又由讚其佛之精進力,超九劫而成佛,可知此佛出世,在九十一大劫之前也。智度論九曰:「賢劫之前九十一劫初有佛名鞞婆尸,秦言種種見。」慧琳音義十八曰:「毘鉢尸,或云微鉢尸,前劫中佛名也,唐云勝觀。」慧苑音義上曰:「毘婆尸,此云淨觀,或云勝觀,亦云勝見,或曰種種觀也。」梵網經述記下曰:「毘婆尸,亦名毘婆沙,亦名維衛。即是梵音有輕有重故有不同,其義一也。此云勝見,亦云種種見,亦云廣見。」慧沼最勝王經疏曰:「第三祇滿修相好,初逢勝觀,亦云弗沙,翹足讚佛超於九劫。」
- 穿耳僧
- 印度之僧,多繫耳環,謂之穿耳僧。風穴眾吼集指達磨為穿耳客。西域記七曰:「阿避陀羯剌拏僧伽藍,唐言不穿耳。(中略)昔大雪山北覩貨羅國有樂學沙門,二三同志禮誦餘閑,每相謂曰:妙理幽玄,非言談所究。聖迹明著,可足趾相尋。(中略)既至印度,寓諸伽藍,輕其邊鄙,莫之見舍。外迫風露,內累口腹。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時此國王出遊近郊,見諸客僧,怪而問曰:何方乞士,何所因來?耳既不穿,衣亦垢弊。(中略)王聞其說,用增悲感。即斯勝地建立伽藍。白氎題書,為之制曰:我惟尊居世上,貴極人中,皆三寶之靈祐也。既為人王,受佛付囑。凡厥染衣,吾當惠濟。建斯伽藍,式招羈旅。自今已來,諸穿耳僧,我此伽藍不得止舍。」
- 國王十種夢
- 舍衛國王波斯匿夜夢十事。見十夢條。
- 圓供
- 圓壇之供物也,修法之壇有方壇圓壇之別。
- 淨名大士變菴羅園為講堂
- 佛說法在菴羅樹園,淨名大士(維摩譯名)將從方丈之病室與文殊共詣此處,先以彼神力變此菴羅樹園為淨土之大講堂狀也。維摩經菩薩行品曰:「爾時,佛說法於菴羅樹園,其地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為金色。阿難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有此瑞應?。(中略)佛告阿難:是維摩詰,文殊師利,與諸大眾,恭敬圍繞,發意欲來,故先為此瑞應。」
- 三悔法
- 三種之懺悔法。見懺悔條。
- 凡福
- 對三乘聖果之福德,而謂人天之福德為凡福。盂蘭盆經疏上曰:「小行人天凡福。」
- 三論宗
- 依中論等三論而立宗,故名三論。言祖師之血脈則以文殊菩薩為高祖,馬鳴為次祖,龍樹為三祖。龍樹有二弟子,分二流,一者龍樹,龍智,清辨,智光,師子光,一者龍樹,提婆,羅睺羅多,沙車王子,羅什。羅什來中國,盡譯三論,為此土之高祖。弟子事之者稱三千人。以道融,僧叡,僧肇,道生,為尤著。稱關中四傑。道生後有曇濟,僧瑾,道猷。曇濟後有道朗。道朗後有僧詮。時當北齊之初。法統將絕。詮再興之。詮後有法朗。辨公,慧勇,慧布。以法朗為尤著。嘉祥大師吉藏出其門。三論宗於以大成。嘉祥已前稱古三論,又稱北地之三論。嘉祥已後謂之新三論,又云南地之三論。諸祖中特定嘉祥為太祖。而北方又加龍樹之智度論稱四論宗。惟不盛。寄歸傳一曰:「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內有事皆唯識。」是三論法相之二宗也。
- 藪達梨舍菟
- 妙見菩薩之梵名。北辰星也。見翻梵語。梵⃞Sudarśana。
- 跋羅婆堂
- 巴Bhāradvāja,梵志名。婆私吒與婆羅婆之二人,皆梵志之種姓而出家,為諸梵志所呵責。佛為說劫初漸立四姓之事,又說善惡業報無差別。見中阿含婆羅婆堂經。
- 頓證菩提
- 速疾證得菩提之妙果也。往生講式曰:「頓證菩提道,無如斯觀門。」
- 五部法
- 與五部秘藏同。詳見金剛界條。
- 迦曇波
- 又云迦曇婆。樹名。起世經一曰:「弗婆毘提訶洲有大樹,名迦曇婆。其本縱橫七由旬,高百由旬。」翻梵語九曰:「迦曇波花樹,譯曰白花。念佛三昧經第四。」Kadamba。
- 四智成三身
- 頓悟入道要門論上:「問束四智成三身者,幾個智共成一身,幾個智獨成一身?答:大圓鏡智獨成法身,平等性者獨成報身,妙觀察智與成所作智共成化身。此三身亦假立名字分別,只令未解者看。若了此理,亦無三身應用。何以故?為體性無相,從無本而立,亦無無住。」
- 本高迹下
- 台家論本迹高下,立四句:一本高迹下,二本下迹高,三本迹俱高,四本迹俱下。本高迹下者,如佛現菩薩之身也,本下迹高者,如菩薩現佛身也。本迹俱高如佛現佛身也。本迹俱下者,如初地之菩薩現初地之相也。故如自佛現神者,即謂為本高迹下。以佛對於神為上位也。見法華玄義釋籤十五。
- 無惱指鬘
- 凶人央掘摩羅Aṅgulimālya,譯為指鬘,指鬘本名無惱。賢愚經十一曰:「阿亹賊奇,晉言無惱。」出曜經十七曰:「無害。」
- 聲聞四果
- 見四果條。
- 金剛童子
- Vajrakumāra,西方無量壽佛化身,現忿怒之童子形,手執金剛杵,故謂之金剛童子。
- 內外八供養
- 見八供條。
-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
- 一卷,劉宋求那跋陀羅重譯。阿彌陀經不思議神力傳附於此。
- 隱形法
- 隱形使人不見之法。
- 圓乘
- 圓滿無缺之教法也。謂三乘中之佛乘。
- 海會塔
- 亦云普同塔。眾僧之納骨塔也。
- 流轉諸有經
- 具名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一卷,唐義淨譯。佛對影勝王說諸有情依造業而流轉諸有之義。諸有者二十五有也。
- 兔角
- 愚人誤以兔耳為角,實則無角也,以譬物之必無。楞嚴經曰:「無則同於龜毛兔角。」智度論一曰:「有佛法中方廣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滅,空無所有,譬如兔角龜毛常無。」同十二曰:「又如兔角龜毛,亦但有名而無實。」
- 闇室
- 黑闇之室。
- 胡蘇多
- 此云除一切鬱蒸熱惱。式棄佛說之咒名。見七佛所說神咒經一。
- 二苾芻
- 一世俗苾芻,凡夫之苾芻也。二勝義苾芻,聖者之苾芻也。見俱舍光記十五。
- 意識
- 六識之一。依意根而起,了別法境之心王也。有四種之別:一獨頭意識,不與他之五識俱起,獨起而汎緣十八界之意識也。此在散心,於三量中必為比非之二量。二五同緣意識,與他五識同時而起,與彼共緣其境明了依之意識也。是心之現量。三五俱意識,與五識同時而起,緣五境傍緣十八界之意識也,是通於現比非三量。四五後意識,生於五俱意識之後念,緣前念五境之境,及緣他一切法之意識也,是全與獨頭意識相同。此獨頭意識之釋,乃就六識建立之小乘而言,若就大乘之八識家言之,則尚與末那識阿賴耶識俱起,非獨頭現行也。見百法問答鈔二。又第六意識,六識中意識位於第六,故名。
- 波卑夜
- 舊稱波旬。法華玄贊二曰:「魔羅,云破壞號也。略云魔,名波卑夜。云惡者,波旬,訛也。」見波旬條。
- 樂速通行
- 四通行之一。見通行條附錄。
- 鬼見
- 以鬼譬邪見。止觀十下曰:「若前世,外有鬼緣,鬼則加之,發鬼禪鬼見。」
- 殿主
- 知殿之異名。又曰殿司。
- 喝食
- 大眾食齋粥時,立於食堂一面舉聲報齋食之名者也。其法入堂先拜聖僧,次拜住持,次拜首座,次立於南方一面,待首座施食咒願了,唱曰:請大眾下鉢,其次香飯羹菜等次第而喝。任此役者,為未得度之童子,謂之喝食行者。
- 護摩木
- 修護摩時焚於爐中者。要段木與乳木二種。段木者,松等之乾木,段段切之者。乳木者桑等之生木,有濕氣者。先積段木於爐內,於其上置乳木,以強火力。其木材之種類及寸法削狀,依於增益等四種壇法而各異。見護摩供事鈔中。
- 佛會
- 佛菩薩聖眾之會處,即淨土也。般舟讚曰:「一念之間入佛會。」
- 佛月
-
佛之光明譬以月,與佛日同意。大集經五十八曰:「佛月滅度後,煩惱痴諍闇世間。」
眾生之心水清,佛應現於此,如水中之月,故云佛月。金光明經二曰:「佛真法身,猶如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無有障礙,如燄如幻。是故我今,稽首佛月。」
- 鹹水喻經
- 佛說鹹水喻經一卷。失譯人名。舉沒於海水人乃至渡海水人之七喻,以譬沒於生死人乃至到於彼岸人之七種而說法者。
- 佛部定印
- 三部定印之一,佛部之入定印也。見定印條。
- 別譯雜阿含經
-
十六卷,失譯。雜阿含經中之撮要別譯。
二十卷,失譯。自五十卷之雜阿含經撮要別行者。
- 不覺現行位
- 十地中之前二地也。此位雖為聖者之位,然仍自然任運而起煩惱,故有此名。
- 迦遮鄰地衣
- 以鳥毛所織之衣。又云迦鄰陀衣。慧琳音義十三曰:「迦遮鄰地,唐言細軟輕妙,最上服也。」同十九曰:「迦止栗綿,亦名迦真鄰底迦,瑞鳥名也。身有細軟毛,非常輕妙,如綿緝績。以為衣,或為絮。轉輪聖王,方御此服也。今雖有此鳥類,非鳥也。其毛粗惡,不堪緝績也。」同四十一曰:「迦遮鄰底迦,瑞鳥名也。身有𦶇毛,非常輕軟。績以為衣,轉輪聖王,方御此服。」
- 菩提索多
- 見菩提薩埵條。
- 毘摩羅闍
- Vimarāja,譯曰無垢王。見玄應音義二十六。
- 梵住
- 見四住條。
- 白四
- 白四羯磨也。
- 寓錢
- 以紙作錢形寓錢之意者。即紙錢也。見紙錢條。
- 商量
-
商賈量度物事也。祖庭事苑一曰:「商量如商賈之量度,使不失中平,以各得其意。」
學人參禪辨道而問答也。
- 四車家
- 又曰四乘家。大乘有三乘家與一乘家之異義,如三論法相為三乘家,其說謂佛之教法,終始不超三乘,但法華已前,主說三乘,於法華廢權之二乘,而歸實之一菩薩乘。然則權實雙存而有三乘,因而謂之為三乘家。又如華嚴天台三乘中之菩薩乘與二乘皆為方便假說,至法華更說一佛乘,開會前之三乘而圓融之。因而謂之為一乘家。若權實雙存,則應謂為四乘家。以此而觀法華經譬喻品之文,長者於宅內與諸子者,為羊鹿牛之三車,諸子既出露地,長者與之者,為大白牛車之一。解釋此文,三乘家謂一乘與三乘中之菩薩乘同體,唯於三之中廢二立一耳,三之名非有別乘,則是宅內之三車與宅外之大白牛車非別物,三車中之牛車,即大白牛車,因而稱之為三車家也。一乘家謂三乘中之菩薩乘,非有實因實果,但是假說,開會三乘而說真實之一佛乘,教理行果,遙與彼異,則是羊鹿牛三車外,別有大白牛車之一車,權實合有四車,因而呼一乘家為四車家,浸假依之而立四乘教也。
- 大笑明王
- 梵名跋折羅吒訶婆Vajrahāsa,明王部之一尊。陀羅尼集經九跋折羅吒訶婆法說其修法。
- 理長為宗
- 不問宗派如何,但取道理所勝而立論。例如世親依婆沙論而造俱舍論時,不但依有部之義,且取經部之說也。
- 極微
- 依有部宗之意,極微有三位:一極微之微,二色聚之微,三微塵也。極微之微者,色聲香味觸五境與眼耳鼻舌身五根等十色之最極微分也。是實色極少,不可更分,故光記名之為極微之微。對於色聚之微而謂之為實之極微。舊譯云鄰虛。然此極微非有色之體用,隨而非現量所得,唯以慧漸漸分析而至於究竟者。唯是為慧眼之所行,而非眼見之現量得,故正理論稱之為假之極微。色聚之微者,前色等之極微,聚合而成一物質上之最極微分也。前色聲等十色,雖為實色,然非為單獨生者。生時必彼此相依而俱生者。是為諸微之和聚體。故光記以之為假色。而是亦無色之體用,非眼見所得之現量體,故正理論以為假之極微(但此假實為一應之對論,依有部宗實義則所成之微色亦實體也,觀下所引了義燈之文可知)。俱舍論四曰:「色聚極細,立微聚名,為顯更細於此者。(中略)八事俱生,隨一不滅。」同光記曰:「微聚是假,假聚依實。實有多少不同,是即約假聚,明有實數也。」又曰:「應知微有二種:一色聚微,即極少八事俱生,不可滅也。二極微微,即色極少更不可分也。」觀此可知也。然而俱舍論十二曰:「分析諸色至一極微故,一極微為色極少。」此位之極微也,非第一位實之極微。不可混同。微塵者,眼見上之最極微也。前色聚之極微,上下四方之六方與中心,七微集聚,梵曰阿菟,又曰阿拏,俱舍論單譯曰微,餘處多曰極微。即七倍八事俱生之色聚極微,為一阿菟,即一微之量,是眼見上之最極點也。其眼見者非為人之肉眼,惟天眼與輪王眼及今生可得佛果之菩薩(如悉達太子)眼得見者。正理論稱之為實之極微。此微更七倍名為金塵,七金塵名為水塵,七水塵名為兔毛塵。金塵者於金中往來無障者。水塵為往來水中之空隙者。兔毛塵為等於兔毛之端者。可以想象極微之量矣。俱舍論十一曰:「七極微為一微量,積微至七為一金塵,積七金塵為水塵量,水塵積至七為一兔毛塵。」同光記曰:「七極微為一量,微顯細聚。梵云阿菟Aṇu,此名微,眼見色中最微細也。應知但為天眼輪王眼後有菩薩眼所見。」義林章五本曰:「有體用中最極小者所謂阿拏,說此名極微。」然則一極微雖為二十事體和融滿足之色體,然未為五識之境,必至七極微積聚成一阿拏色,始為五識之境也(天人等),即一阿拏色具百四十之事體。唯識了義燈二本曰:「有宗云:以七極微成一拏色,然不涉入。各各相去一微,能所(能者極微,所者阿拏)俱實,即從拏色始五識得。若一一微唯意識得,非五識境。」
- 大阿彌陀經
-
佛說大阿彌陀經有二本:一為宋進士王日休,取前譯諸經刪補訂正者,二卷。一為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之異名。
吳支謙譯之佛說阿彌陀經二卷,內題曰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坊本之表題曰大阿彌陀經。大經之異譯也,又,趙宋王日休定本大阿彌陀經二卷,以康僧鎧譯之無量壽經為本。取當時現存之異譯經校訂刪補者。
- 圓仁
- 日本人。曾入唐,禮五臺山。逢志遠法師,寫得台家諸書。又就元政阿闍梨,義真阿闍梨,玄法寺法全阿闍梨等傳受兩部曼荼羅之大法。又就智者八代高弟醴泉寺宗穎受止觀。住長安六年始歸國。壽七十一寂。諡曰慈覺。
- 真善妙有
- 真空妙有之法也。即台家三諦中,假諦之諸法。因之謂法身之色相云真善妙有之色。
- 苾芻尼
- 又作煏芻尼Bhikṣuṇī,即比丘尼也。尼者女聲。男僧云苾芻,女僧云苾芻尼。
- 真金色相
- 如來三十二相之一。見三十二相條。
- 一念業成
- 一念信阿彌陀佛之本願,而往生淨土之業成辦也。
- 普明王
-
智度論四曰須陀須摩王。仁王經下云普明王。為鹿足王所捉,請七日之命歸國,至期以持不妄語戒故,以身就死。止觀一曰:「藥王燒手,普明刎頸。」觀音玄義下曰:「如須摩提王,以身就死,持不妄戒,是尸滿相。」見須陀須摩條。
仁王經謂此王為斑足王所捉,請七日之間還國修仁王會。見斑足王條。
- 忿怒王
- 忿怒明王也。
- 摩騰
- 比丘名。見迦葉摩騰條。
- 三種慈悲
-
一眾生緣慈悲,以一慈悲心視十方五道眾生,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姪,緣之而常思與樂拔苦之心,名眾生緣慈悲心。此多在凡夫或有學人之未斷煩惱者而起。二法緣慈悲心,既斷煩惱之三乘聖人達於法空,破吾我之相,破一異之相,滅一異之相之人,但憐眾生不知是法空,一心欲拔苦得樂,隨其意而拔苦與樂,名法緣慈悲心。三無緣慈悲,此慈悲惟在諸佛,蓋諸佛之心,不住於有為無為性之中,不住於過去現在未來世之中,知諸緣不實,顛倒虛妄,故心無所緣,但佛以眾生不知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著諸法,取捨分別,故心無眾生緣,使一切眾生自然獲拔苦與樂之益,名無緣慈悲心。見智度論二十,佛持論五,涅槃經。
眾生緣,法緣,無緣也。見慈悲條。
- 佛果
- 佛為萬行之所成,故云佛果,能成之萬行為因,而所成之萬德為果也。隋煬帝文曰:「上求佛果。」
- 二種病
-
一、身病,一身四大不調所生之病苦,謂之身病。二、心病,或歡喜太過,或憂愁太過,或依恐怖,或依愚痴等,失心之平和,而起諸病者,謂之心病。見涅槃經十二。
一、先世行業病,謂先世好鞭打人,以種種之惡法,惱害眾生,而感今世之多病也。二、現世失調病,即上之身病也。見智度論八。
- 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
- 一卷,唐不空譯。釋遏阿等五十字門之義。
- 識變六無為
- 由於識變而於心內現似六無為之相分也。見識變與六無為條。
- 內外不二門
- 十不二門之一。眾生諸佛及依報為外境,自己之心法為內境,觀二境而使互融,入不二之妙,名為內外不二門。
- 供過行者
- 供頭行者之別稱。見象器箋八。
- 禪定十種利益
- 修菩薩之行者,善能修習禪定,則萬緣俱息,定性現前,故獲此十種之利益:一,安住儀式。菩薩習諸禪定必須整肅威儀。一遵法式而行之,即久,則諸根寂靜,正定現前,自然安住而無所勉強,是為安住儀式。二,行慈境界。菩薩習諸禪定,常存慈愛之心,無傷殺之念,於諸眾生,悉使安穩,是為行慈境界。三,無煩惱。菩薩習諸禪定,諸根寂靜,則貪瞋凝等一切煩惱,自然不生,是為無煩惱。四,守護諸根。菩薩習諸禪定,定常當防衛眼等諸根,不為色等諸塵所動,是為守護諸根。五,無食喜樂。菩薩習諸禪定,既得禪悅之味,以資道體,雖無飲食之奉,亦自然欣豫。是為無食喜樂,六,遠離愛欲。菩薩修習禪定。寂默一心,不使散亂。則一切愛欲之境,悉無染著,是為遠離愛欲。七,修禪不空。菩薩習諸禪定,雖獲諸禪之功德,證真空之理,然不墮於斷滅之空,是為修禪不空。八,解脫魔羂。菩薩習諸禪定,則能遠離生死一切之魔網,悉皆不能纏縛,是為解脫魔羂。九,安住佛境。菩薩習諸禪定,開發無量之智慧,通達甚深之法義,於佛知見。自然明了,故心心寂滅,住持不動,是為安住佛境。十,解脫成熟。菩薩習諸禪定,一切惑業,不能撓亂,行之既久,則無礙解脫,自然圓熟,是為解脫成熟。見月燈三昧經七。
- 魚山
- 即漁山。一名吾山,在山東東阿縣西八里,以陳思王曹植遊此,感梵唄而著名。詳見漁山條。
- 諸天五苦經
- 五苦章句經之異名。
- 准提
- 與準提同。
- 劫波薩
- 見劫貝條。
- 赤眼
- 龜之異名也。虛堂淨慈後餘曰:「赤眼撞著大柴頭。」
- 最上大悉地
- 稱佛果。迴向頌曰:「我等所修諸功德,迴向最上大悉地。」
- 曇無諦
- 比丘名。開元錄一曰:「沙門曇無諦,亦云曇諦,魏云法實,安息國人。」按曇無為梵語,譯為法,諦者漢言也。梵⃞Dharmasatya。
- 大法會
- 為法事大集人者。
- 骨婁草
- 草名。又作屈屢草,屈婁草,或骨露草。如如法,尊勝法,及普賢延命法等,凡為延命修護摩時,用以燒供之草也。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所謂「或欲延命燒屈婁草,」是也。
- 一念萬年
- 謂剎那一念之心,而攝萬年之歲月無餘。
- 觀虛空藏菩薩經
- 一卷,宋曇摩蜜多譯。說欲治人罪者,應先決定毘尼,觀想虛空藏菩薩。
- 二尊一教
- 觀無量壽經流通分之說相。於正宗分釋迦開要門,彌陀彰弘願,二尊所教,各自異別。至流通分,釋迦上來說要門之定散二善,以弘願之念佛,付囑阿難,故釋迦之發遣與彌陀之招喚全然一致,二尊所教,同為念佛之一道。
- 五十二身像
- 又稱阿彌陀佛五十菩薩像,阿彌陀五十二尊曼荼羅。或名五通曼荼羅。即以阿彌陀佛為中心,圖繪五十二尊佛菩薩像之曼荼羅也。原為印度雞頭摩寺五通菩薩感得之瑞像,故有此稱。據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卷中,昔天竺雞頭摩寺五通菩薩,往安樂世界,白阿彌陀佛言:娑婆眾生,願生淨土,無佛形像,願求無由。請垂降許。佛言汝且前去,尋當現彼。及菩薩還,其像已至。一佛五十菩薩,各坐蓮華,在樹葉之上。菩薩取葉,而圖寫所在,流布遠近。漢明帝感夢使往祈法,便獲迦葉摩騰等,至洛陽。後騰姊之子作沙門,持此瑞像,又達此國,所在圖之。未幾,齎像西返。而此圖傳流不甚廣。魏晉已來年代久遠,又經滅法,經像湮除,此瑞迹殆將不見。隋文帝開教,有沙門明憲,從高齊道長法師所,得此一本,說其本起與傳符。以是圖寫流布,徧於宇內。時北齊畫工有曹仲達者,善丹青,妙盡梵迹,傳模西瑞,為京邑所推。今寺壁之正陽皆其真範也。又隋江都安樂寺慧海,從齊州僧道詮得此圖像,圖寫禮懺,具如續高僧傳第十四等所記。爾來傳寫此像者亦多。案阿彌陀淨土之變相,流布後代者不少,當以此像為最古也。
- 自利利他
- 聲聞緣覺之行為自利,諸佛菩薩之行為自利利他。遺教經曰:「自利利人,法皆是足。若我久住,更無所益。」
- 穢身
- 謂凡夫之身,污穢不淨也。觀經玄義分曰:「捨此穢身,即證彼法性之常樂。」
- 冥應
- 又云冥益。有冥機冥應等之四。見冥機條。
- 鉤
- 屈鐵而作之器物名。為千手觀音四十手中左一手所持之物,表召集之義者。其手名鉤手,或名鐵鉤手,又名俱尸鐵鉤手。
- 大興善寺
- 在長安,隋開皇年中建之,後不空三藏居之,唐十大寺之一。稽古史略二曰:「開皇二年六月,隋帝詔,以長安龍首山宜建都邑,城曰大興城,殿曰大興殿,寺曰大興善寺。」
- 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
- 五卷,趙宋施護譯,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第四十三之別譯。
- 俱生法
- 又略云俱生。即同時並生起而不相離之法也。據俱舍論四,諸法中,有決定俱生者。
- 眼目異名
- 名雖異,其實同,譬之眼目,名異其實同也。俱舍光記一曰:「一切與諸,眼目異名。」同二十曰:「性之與體,眼目異名。」
- 佛性
- 佛者覺悟也,一切眾生皆有覺悟之性,名為佛性。性者不改之義也,通因果而不改自體是云性,如麥之因,麥之果,麥之性不改。華嚴經三十九曰:「佛性甚深真法性,寂滅無相同虛空。」涅槃經二十七曰:「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 毘末羅蜜多羅
- Vimalamitra,論師名。譯曰無垢友。見西域記四。
- 信教自由
- 人民信奉何教。悉聽自由。政府不以威力強制之也。
- 寶渚
- 珍寶之洲渚也,涅槃經以譬究竟之涅槃。同於法華經寶所之喻。經二十五曰:「譬如估客,欲至寶渚,不知道路,有人示之。其人隨語即至寶渚,多獲諸珍,不可稱計。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欲至善處採取道寶,不知其路通塞之處。菩薩示之,眾生隨已得至善處,獲得無上大涅槃寶。」
- 尼陀那
- Nidāna,譯曰因緣,緣起。十二分經之一。說佛之說法緣起由序者。諸經多有通別二序,所謂別序者,尼陀那也。智度論三十二曰:「尼陀那者,說諸佛法本起因緣,佛何因緣說此事。有人問:故說是事。毘尼中有人犯是事,故結是戒。一切佛語緣起事,皆名尼陀那。」慧苑音義上曰:「尼陀那,此云因緣。然有三類:一說請而語,二因犯制戒,三因事說法也。」開宗記一本曰:「尼陀那,此云緣起,或云因緣。」
- 三品十惡
- 上品之十惡,墮於地獄道,中品之十惡,墮於畜生道,下品之十惡,墮於餓鬼道。見止觀一之三。
- 五種言說
- 一、相言說,執著色等諸相而生之言說也。二、夢言說,依夢中所現境界而生之言說也。三、妄執言說,以念舊所聞,舊所作,而生之言說也。四、無始言說,無始以來,執著戲論,依種子薰習而生之言說也。五、如義言說,如義而生詮旨無殊之言說也。此中前四言說以虛妄說之故,不能談真,後一言說為實說故,得談真理。馬鳴菩薩據前四種故指真如謂為離言說相也,見釋摩訶衍論二。
- 朅地洛迦
- 又作竭地洛迦。木名。見軻地羅條。
- 中論
- Madyāmaka‑śāstra,具名中觀論。四卷,龍樹菩薩造,青目菩薩釋,姚秦鳩摩羅什譯。為古來三論之一,極為尊重。其說相主張最徹底之中道。破空破假,進而并破執中之見,說所謂八不中道即無所得之中道,而為般若思想者也。書中,別為破因緣品,破去來品,破六情品,破五陰品等二十七品,現藏中阿僧佉釋,瞿曇般若譯之順中論,二卷。分別照明菩薩釋,波羅頗迦羅譯之般若燈論釋,十五卷。安慧釋,惟淨等譯之大乘中觀釋論,九卷,皆為龍樹中論之異出。西藏亦有中觀學派之二系統,則此論為學者所珍重,不待言矣。
- 大悲千地獄
- 見大悲千手獄條。
- 臊陀
- Suka,或作叔迦娑嘻。Śukaśakuni,譯鸚鵡。見名義集二。陀字疑誤。
- 業力
- 善業有生樂果之力用。惡業有生惡果之力用。有部毘奈耶四十六曰:「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脫。」
- 金剛密跡
- 又曰密迹金剛,密迹力士,金剛力士,金剛手,執金剛等。總為執金剛杵現大威勢擁護佛法之天神之通稱。大日如來以此金剛眾為內眷屬,以普賢文殊等諸菩薩為大眷屬,猶之釋迦以舍利弗等聲聞眾為內眷屬。其他諸菩薩為大眷屬也。密迹者,常侍佛而憶持佛秘密事之義。又知佛之三密垂迹為神之義。大日經名曰金剛手秘密主。楞嚴經七曰:「一一光明,皆徧示現十恒河沙金剛密迹,擎山持杵徧虛空界。」金光明經鬼神品曰:「金剛密迹大鬼神王,及其眷屬五百徒黨,一切皆是大菩薩等,亦悉擁護聽是經者。」見密迹條。
- 中諦
- 天台所立三諦之一。中觀所對之理也。中者中正絕待之稱。謂不離二邊不即二邊,中正絕待之理也。見三諦條。
- 等無間緣依
- 又名開導依。謂前念之心滅而為生起後念心心所之所依也。蓋後念之心心所,必俟前念之心滅,讓現行之位,始得生起,故前滅之心(意根),望後念之心心所,謂之等無間緣依。
- 加行大士
- 大乘加行位之菩薩也。日本謂世親為加行大士。
- 參頭
- 禪林之語。叢林舊參,能諳禮樂,指導四方來之雲衲者。
- 給孤獨園
- 給孤獨長者買得祇陀太子之園林施與僧眾,故名給孤獨園。見祇園條。
- 直歲
- 禪林之目。直者當也,當一歲之幹事,故云直歲。勅修清規下一曰:「直歲,職掌一歲作務。」僧史略中曰:「或立直歲,則直一年,或直月,直半月,直日。皆悅眾也。」釋氏要覽下曰:「三千威儀經,具十德堪充直歲。」
- 何履那
- 又作曷利拏,鹿也。譯為山羊者,非正。
- 冥感
- 同冥應。
- 凡習
- 凡夫習善習惡之是非行動也。釋門歸敬儀中曰:「凡習寄緣。」
- 安心起行
- 安心者,謂三心,起行者,謂五種正行等。此二者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不可偏廢,稱之為心行具足,又曰顯行具足。淨土宗謂此二者不具,則不得往生。即發三心,安心決定之後,修念佛等行也。
- 菩薩生地經
- 一卷,吳支謙譯。差摩竭釋種長者子問:何行疾得成佛?佛答以二種之四事,此行法能生佛果,故名生地經。
- 不如法
- 如法之正理謂之如法,不如者謂之不如法。維摩經觀眾生品曰:「此華不如法,是以去之。」
- 冥慮
- 神佛之思慮,幽冥而不可測知,故曰冥慮。
- 孝子經
- 一卷。失譯。明供養父母不若勸父母為善去惡之旨。
- 加持成佛
- 謂依修行之功,為佛力所加持,現成佛之相也。真言三種成佛之一。
- 變成男子願
- 諸佛有一切女人各變成男子之願。無量壽經上曰:「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藥師經曰:「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法華經曰:「盡此女身後不復受。」諸教中密教獨許女身成佛。
- 廣大
- 賞美德大之稱。
- 末化
- 梵網經所說之佛身,對於臺上盧舍那佛之本身,而葉上之釋迦如來為末化。言是枝末之化主也。一心戒文曰:「千華百千億盧舍那為本身,十重四十八輕釋迦文為末化。」
- 老母女六英經
- 一卷,宋求那跋陀羅譯。老女人經之異譯。
- 互跪
- 左右兩膝,互著地而跪於地也。是乃梵土通俗之敬相,故因之又稱胡跪。此中佛法為左跪,即以右膝著地為通相,行事久時則交互而跪。歸敬儀曰:「言互跪者,左右兩膝交互跪地,此誦有所啟請悔過授受之儀也,佛法順右。」又曰:「經中以行事經久,苦弊集身。左右兩膝,交互而跪。」
- 勤
- 梵語Virya,心所名。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令心勇悍之精神作用也。與精進同義。俱舍論四所謂:「勤謂令心勇悍為性。」成唯識論六所謂:「勤謂精進。」是也。俱舍論攝之於大善地法,唯識論亦以為善心所之一,皆為有別體。
- 庵主
- 本通於僧尼。後為尼主之稱。
- 閃多
- Preta之誤。梵語。華言鬼。立世論云:鬼道名閃多,為閻摩羅王名閃多故。其生與王同類,故名閃多。
- 財慳
- 二慳之一。吝於財施也。
- 宿福
- 宿世之福德善根也。法華經化城喻品曰:「我等宿福慶,今得值世尊。」同妙莊嚴王品曰:「宿福深厚,生值佛法。」無量壽經上曰:「宿福所追故能致此。」
- 金剛界大曼陀羅
- 金剛界所立之曼陀羅有九會,是曰金剛界大曼陀羅。見九會曼荼羅條。
- 毘婆娑
- 數量之名。譯數十萬兆。見本行集經十二。
- 轉衣
- 謂門之傳法也。
- 迦葉捨金色妻
- 智度論四十五曰:「如摩訶迦葉,娶金色女為妻,心不愛樂,棄捨出家。」
- 護法神
- 四天王,堅牢地祇等護持佛法之神。各於佛前為護法之誓,瀰漫於諸大乘經。
- 外道小乘四宗論
- 具名提婆菩薩破楞伽經中外道小乘四宗論,一卷,後魏菩提流支譯。破外道小乘所執一異等之四見。
- 八種自在
- 如來之大我,有八種之自在。見八大自在我條。
- 蓮經
- 謂法華經也。酉陽雜俎曰:大興善寺素和尚轉法華經三萬七千部。有僧題詩云:三萬蓮經三十春,半生不踏院門塵。齊己詩曰:蓮經七軸六萬九千字,日日夜夜終復始。
- 香火因緣
- 古人盟誓。多設香火告神。故佛家謂彼此契合曰香火因緣。謂如結盟於宿世。故逾分相愛也。北史曰:「與主上有香火因緣,故相救援耳。」白居易詩曰:「香火因緣久願同。」
- 瑜伽
- Yoga,一作瑜誐。男聲呼曰瑜伽,女聲呼曰瑜祇Yogin,與物相應之義(瑜祇Yogin為瑜伽Yoga之修行者,其體聲第一格為Yogi女聲為Yogini此解及末出大日經疏之解有疑)。相應有五義:一與境相應,二與行相應,三與理相應,四與果相應,五與機相應。此中顯宗多取理相應之義,瑜伽唯識之瑜伽是也。密教取行相應之義,瑜伽三密之瑜伽是也。唯識述記二本曰:「言瑜伽者,名為相應,此有五義,故不別翻:一與境相應,不違一切法自性故。二與行相應,謂定慧等行相應也。三與理相應,安非安立二諦理也。四與果相應,能得無上菩提果也。五得果既圓,利生救物,赴機應感,藥病相應也。此言瑜伽,法相應稱,取與理相應,多說唯以禪定為相應。」大日經疏二曰:「瑜伽釋為相應,若以女聲呼之則曰瑜祇,所謂相應者即是觀行應理之人也。」即身義曰:「瑜伽者翻云相應,相應涉入,即是即義。」
- 禪坐
- 謂之結跏趺坐。以是為修禪人之坐法也。智度論七曰:「諸坐法中,結跏趺坐最安穩不疲極,此是坐禪人坐法,(中略)此是禪坐取道法坐,魔王見之其心恐怖。」
- 有法差別相違因
- 四相違之第四。有法者,宗之前名辭,差別者,其前名辭裏面所含之別件,相違者,反對之意。凡狡黠之論法,於宗之前名辭,懷抱二種之意許,立者成立其一,希敵者不成立。今立者所陳之因,於宜關係之同品不關係,反關係於不應關係之異品,缺因之後二相,敵者因之卻為無過之因,是即有法差別相違因也。亦見因明入正理論等。
- 佛慧
- 諸佛平等之大慧,即一切種智。無上正覺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如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無量壽經下曰:「佛慧無邊際。」維摩經菩薩品曰:「趣向佛慧,起於宴坐。」
- 德號
- 功德圓滿之名號也。指彌陀之六字名號。稱讚淨土經曰:「不可思議功德名號。」
- 免僧
- 禪林之稱。有他職免坐禪之僧也。
- 五種印
- 肉眼等五眼各別之印也。見天台史略下。
- 乞食
- 十二頭陀行之一。比丘為資自己之色身,乞食於人也。是為清淨之正命。若自作種種生業而自活,稱為邪命。梵云分衛。大乘義章十五曰:「專行乞食。所為有二:一者為自,省事修道。二者為他,福利世人。」行事鈔下三曰:「善見云:三乘聖人悉皆乞食。」又「善見云:分衛者乞食也。」法集經曰:「行乞食者,破一切憍慢。」十二頭陀經曰:「食有三種:一受請食,二眾僧食,三常乞食。若前二食,起諸漏因緣。所以者何?受請食者。若得請,便言我有福德好人。若不請,則嫌恨彼,或自鄙薄。是貪憂法,則能遮道。若僧食者,當隨眾法斷事擯人料理僧事,心則散亂,妨廢行道。有於是惱亂因緣,應受乞食法。」
- 蓮葉千子
- 賢劫千佛之前因也。雜寶藏經曰:「佛告諸比丘,過去久遠無量世時,波羅奈國中有山,名曰仙山。有梵志在彼山住,大小便利於石上,後有精氣墮小行處。有雌鹿來舐,即便有身。生一女子,梵志取之,養育長成。時梵豫國王求索此女,立為第二夫人。後時有身。相師占言:當生千子。日月滿足,便生千葉蓮華。欲生之時,大夫人以物縵眼,不聽自看。取千葉蓮華,盛著籃裏,擲於河中。時烏耆延王將諸徒眾,下流遊戲。見有一籃,即便接取。開而看之,見千葉蓮華,一葉有一小兒。取之養育,以漸長大,各有大力。即時將諸軍降伏諸國,次到梵豫國,王聞軍至,募能攘卻者。第二夫人言:但為我作百丈之臺,我坐其上,必能攘卻。作臺已竟,夫人在上而坐。爾時千子欲舉弓射,自然手不能舉。夫人語言:我是汝母。即時兩手構乳,一乳之中有五百歧,入千子口中。諸子於是和合,自相勸率。以五百子與親父母,以五百子與養父母。時二國王各畜五百子。佛言欲知彼時千子者,賢劫千佛是也。爾時嫉妒夫人縵他目者,文鱗瞽目龍是也。爾時父者,白淨王是也。爾時母者,摩耶夫人是也。」
- 枯木眾
- 見枯木條。
- 一乘法門
- 一乘之法為入佛地之門戶。故曰法門。即法華經之所說。
- 七遮罪
- 大乘之七逆也。犯此七逆之一者,遮之不使受菩薩戒,故名遮罪。梵網經下曰:「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否?若現身有七遮罪者,師不應與受戒。」
- 暖洞
- 暖寮之異名。
- 尼陀那目得迦
- Nidānamātṛka,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之略名。尼陀那譯因緣。目得迦譯本事。十二分經中之因緣經與本事經也。
- 五部合斷
- 五部者,迷於四諦之理之四部見惑,與迷於世上事相之一部修惑也。三界九地各有此五部。依薩婆多部之義,則佛與獨覺先於凡夫地以有漏智之六行觀,合斷下八地之見修五部也(不能以有漏智斷第九地之惑見六行觀條),合斷此之法,八地之五部,分上上品乃至下下品之九品,先自上上品始,終於下下品。每一品正斷之位,謂之無見道。既斷之位,謂之解脫道。每一斷惑必要此二道也。故總為九無間九解脫之十八心。許以六行觀之有漏智斷五部即見修二惑者,唯小乘之有部宗耳。大乘不許以有漏智斷迷理之見惑也。
- 轉女成男願
- 與女人往生願同。
- 不守自意經
- 一卷,吳支謙譯。說自守不自守之法。
- 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
- 一卷,唐菩提流志譯。一名文殊師利菩薩八字三昧法。為八字文殊法之本經也。
- 為母說法經
- 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之略名。
- 極妙
- 善美之至極。玄理之至極。大般若理趣分曰:「極妙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觀無量壽經曰:「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碧巖第一則評曰:「聖諦第一義是教家極妙窮玄處。」
- 一心不亂
- 一心而不散亂也。阿彌陀經曰:「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亂。」慈恩之阿彌陀經疏曰:「一心不亂者,專注無散也。」
- 五部色
- 佛部為白,金剛部為青,寶部為黃,蓮華部為赤,羯磨部為雜。見攝真實經下。
- 能大師
- 禪宗之六祖慧能大師也。
- 補剌拏梅呾利曳尼弗多羅
- Pūrṇamaitrāyaṇi‑putra,比丘名。譯曰滿慈子。見富樓那條。
- 九遍知
-
見修無學之三道中,特於見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建立九種之區別也。蓋徧知為於四諦之境周徧知之之意。雖以智為其性,然今非稱智為徧知。乃以因此徧知而斷煩惱之故,於果附以因之名,名斷為徧知。所謂斷徧知是也。
俱舍論光記二十一云:「斷徧知,謂諸斷擇滅為體。徧知是智,即是斷因。斷是智果,體非徧知。而是名徧知者,此於果上假立因名。」即其意也。
九者,三界繫見諦所斷煩惱等之斷立六,所餘三界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立三,是也。
見諦所斷煩惱等之斷,有六種者,於欲界繫苦集二部之所斷,立一徧知。又於滅道二部之所斷各立一徧知。故欲界見諦所斷煩惱等之斷,合有三徧知。
色無色二界見諦所斷煩惱等之斷,亦與欲界同,有見苦集與見滅及見道等之三徧知。 總之如是三界見諦所斷法之斷,有六種徧知。 其餘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有三種者,於欲界繫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立一徧知。即是五順下分結盡徧知也。於色界繫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立一徧知。即是色愛盡徧知也。於無色界繫修道所斷煩惱等之斷,立一徧知。即一切結永盡徧知也。總之如是三界修道所斷法之斷,有三種徧知。見修合而成九徧知。 但修道所斷法之斷,於色無色二界,別各立一徧知。見道所斷合之各不別立,其故,以修所斷為對治不同也。 其中見斷法斷之六種徧知,為忍之果。修斷法斷之三種,為智之果。一一之斷,不別立徧知,唯於如是九位建立之者。總由於有四緣。所謂見斷六忍之果,由於具得無漏離繫得與缺有頂及滅雙因之三緣,故特立徧知之名。 得無漏之離繫得者,無漏道所斷,必有離繫得。是簡有漏斷。缺有頂者,言亦斷有頂地之惑。滅雙因者,言滅自部之同類因及他部之徧行因。由是異生之位,有滅雙因者,而無無漏斷之得,又以未缺有頂,故雖得斷,亦不名為徧知。若聖位中,入於見諦,而苦類忍未現行以前,雖已得無漏斷之得,而未缺有頂,未滅雙因。至於苦類智集法忍之位,則雖缺有頂,而未滅雙因,未滅見集所斷之諸適行因,至於後之法智類智位,以諸所得之斷,三緣具故,方得建立徧知。
修斷三智之果,由於前三者外,別加越界緣,總具四緣,特立徧知之名。越界緣者,為越界之意,即斷欲界並色無色界繫修道所斷煩惱等時,具前三緣及越界緣之四緣,故各立一徧知。但於諸越界之位,皆必滅雙因,而滅雙因時,皆非越界,故於滅雙因之外,別立越界緣也。
此徧知,無異生定成之理。諸聖者住於見道中,自初至集法忍之時,亦未成就之。至於集法智集類忍之時,唯成就一。至於集類智滅法忍之時,成就二。至於滅法智滅類忍之時,成就三。至於滅類智道法忍之時,成就四。至於道法智道類忍之時,成就五。又住於修道之位,而未得離欲界之染,及離欲退者,成就六。又全離欲,而色愛未盡,或先離欲而從道類智末起色盡之勝果道以前,唯成就順下分盡徧知之一。又有色愛者從色愛永盡,又先離色者從起色盡道,至於未全離無色愛以前,成就順下分盡與色愛盡之二。住於無學位者,唯成就一切結永盡之一。見大毘婆沙論百八十六,俱舍論二十一,順正論五十八,瑜伽師地論五十七等。
- 冥思
- 佛菩薩之思慮,非人所窺知,故云冥。
- 如來地
- 佛之位也。楞伽經二曰:「如來禪者,入如來地,得自覺聖智相三種樂住。」起信論曰:「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 摑裂
- 裂破也。無量壽經上曰:「摑裂邪網。」同述文讚曰:「摑古惡反,亦裂也。」
- 羅雲
- Rāhula,又曰羅云,比丘名。見羅睺羅條。
- 寶悉地成佛陀羅尼經
- 一卷,唐不空譯。佛在摩伽陀國清淨園白蓮池側七寶如意樹王下,住於如意寶珠王三摩地,而說佛設利之神咒及修法。經題之寶,即如意寶珠,標眾生心性之寶珠,且標佛舍利之寶印也。
- 成唯識寶生論
- 五卷,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唐義淨譯。護法菩薩造,釋天親所造之二十唯識頌。
- 意趣
- 心意之趣向。法華經方便品曰:「隨宜所說,意趣難解。」
- 俱舍宗
- 八宗之一。俱舍論之宗旨。印度小乘之區分有十八部,異論紛紛。如來滅後四百年之初,五百阿羅漢,依健駄羅國迦膩色迦王之請,結集大毘婆沙論二百卷,由是十八部中薩婆多部之宗義確立。此論為由六足論之義而解釋發智論者。故本宗之大義,集成於此。其後經五百年,世親菩薩出世,初於薩婆多部出家,習其宗義,後學經量部,於自宗有所慊然。遂依大毘婆沙論作俱舍論,間間以經量部之意評破之。故自俱舍論之當意言之,則取捨折衷,為於十八部外出一機軸者,然既依婆沙論作之,攝其要義而無漏(故曰攝彼勝義,見上段俱舍論下),故舉之屬於薩婆多部也。此論在印度稱為聰明論。內外之人共學之。在支那陳之真諦三藏先譯之,稱為俱舍譯論。唐之玄奘更譯之,稱為俱舍論。門人光寶二師各有疏記三十卷。大便學者。
- 業受
- 受為壽。依先業所感之壽命也。
- 阿利沙偈
- 謂古仙成就之真言也。大日經疏曰:「所說阿利沙偈,名為自然成就真言。」供養法疏下曰:「阿利沙,嘆佛功德也。」
- 依他自性
- 三自性之一。依他起之法,有假有似有之自性也。
- 四陀羅尼
- 又云四總持。詳見陀羅尼條。
- 大智藏
- 謂佛之大圓鏡智也。佛地論五曰:「諸佛鏡智名大智藏,世出世間智根本故。」
- 惑染
- 迷於貪欲瞋恚愚痴等諸煩惱之理而污真性者。天台淨名經疏一曰:「故知雖具惑染,願力持心亦得居他。」
- 奈落
- 又作捺落,那落。捺落迦之略。見捺落迦條。
- 末利
- Māllikā,花名。末利又名摩利,末羅。譯言鬘,因其花可以造鬘,故名。勝鬘賓窟上本曰:「末利,亦云摩利,此是華名。有江南寺安法師,多所博識。云:此華色白而形小,此間無物以翻之,猶存末利之稱。」慧苑音義上曰:「末利者,花名也。其花黃金色,然非末利之言即翻為黃色。」
- 曇摩
-
新曰達磨。譯為法。
比丘名。譯曰法。歷代三寶記七曰:「曇摩此云法。」
法苑珠林曰:昔舍衛國中有二鸚鵡,解人言語。時阿難見鳥聰黠為說四諦,苦寂滅道。二鳥聞法,飛向樹上,歡喜誦持。夜宿為野狸所食,緣此善根,來生人中。出家修道,得辟支佛。一名曇摩,二名修曇摩。
- 乾陀衛
- 見乾陀羅條。
- 毘輸遮囉那
- 日之別名。譯曰觀者。見大威德陀羅尼經六。梵Viśvacaraṇa。
- 寶池
- 淨土之八功德池也。觀無量壽經曰:「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
- 如來神力品
- 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品之名。記如來為付囑深法於菩薩,現十種之神力。
- 大樹仙人
- 西域記五曰:「昔殑伽河邊有仙人,久入禪定,肩上生大樹,稱曰大樹仙人。見一百美女動心,詣王求之,美女無應者,仙人大瞋,咒王女悉使曲腰。」見曲女城條。
- 鉢頭摩
- Padma,又作鉢特忙,鉢弩摩,波頭摩,鉢納摩,波曇,波曇摩,鉢曇摩。赤蓮華也。玄應音義三曰:「波曇,又云波暮,或云波頭摩,正言鉢特摩,此譯云赤蓮華也。」慧苑音義上曰:「波頭摩,正云鉢特忙,此曰赤蓮花也,其花莖有刺也。」大疏七曰:「鉢頭摩,是紅蓮華。」同十五曰:「鉢頭摩,復有二種:一者赤色,即此間蓮華也。二者白色,今此間有白蓮花是也,非芬陀利。」慧琳音義三曰:「鉢弩摩,正云鉢納摩,此人間紅蓮華之上者,或云赤黃色花。」
- 四種善惡
- 前所述善惡之性,其標準也,俱舍論分其種類各為四種:一勝義善,涅槃也。涅槃是最極安穩,眾苦永滅,如無病之體者。二自性善,慚愧之二與無貪無痴無瞋之三善根也。此五法不待餘之相應及等起而自為善,猶如良藥。三相應善,其他信勤等善法待慚愧與三善根相應而始為善故,猶如水。四等起善,身語二業也。由自性善與相應善等起而為善故,猶如良牛所出之牛乳。惡之四種反之。
- 沙彌尼戒經
- 一卷,失譯。
- 遍依圓三性
- 一、徧計所執性,由凡夫之妄執認為實物者。凡夫之妄情。徧計度一切法,故曰徧計。為此徧計之妄情所迷執者,謂之所執性,例如見繩而誤以為蛇。非有蛇之實體。但妄情迷執為蛇耳。是曰徧計所執性,吾人於內外認實我執實法亦如此。有為之萬法,為因緣假和合之法,無一實我,無一實法,但自妄情計度而迷執為我為法,因而指實我實法。謂之徧計所執性。是但由妄情而存,不能離妄情而有者。二、依他起性,依因緣而生之一切萬法是也。他指因緣,以阿賴耶識之種子為第一之因。藉其他種種之助緣而生者。是離忘妄情用而自存也。例如繩自麻等之因緣而生者。三、圓成實性,圓滿成就之真實性也。亦曰法性,亦曰真如。是一切有為法體性也,恰如繩之實性為麻。此有二義。謂此法性隨緣,為依他起性者,為實大乘之義。謂此法性為所依,而依他起性成立者,為權大乘之義。然而此三性中徧計所執性為妄有,依他起性為假有,圓成實性為實有。又徧計所執性為實無,依他起性為似有,圓成實性為真有。此三性於別事上亦在,於一事上亦具。龜毛兔角及過未之法,認為實者,為徧計所執性。如於百法之中差別前九十四法為依他起性,後六無為為圓成實性,是別事上之三性也。又舉一花以妄情迷執為實之花,花之相,是徧計所執性也。自因緣而生,假現花之相,是依他起性也。花之實體,是圓成實性也。如此分別之。則諸法各各於一事上具三性。說見唯識論八,百法問答抄四。
- 呼摩
- Homa,同護摩。見護摩條。
- 岫雲寺
- 俗名潭柘寺,在京城正西七十里,潭柘山前。始創於晉,清康熙三十一年賜金重脩,宏麗軼舊觀。行宮參差,有舍利塔金剛延壽塔俱在寺內。
- 柯摩施離沙多
- 夜叉名。孔雀王咒經上曰:「柯摩施離沙多,梁言勝欲。」大孔雀經曰:「迦摩施瑟陀。」Kāmaśreṣṭha。
- 眾同分
- 使有情得同等類似果報之因,名為眾同分。俱舍論十五曰:「棄捨眾同分。」謂人之死也。見同分條。
- 非前後俱得
- 四種得之一。得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時之得。此二無為,為不生不滅之無為,故非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時間所拘束者。從而能得無法之前,法之後,與法俱時之事,故曰非前後俱得。
- 寮首座
- 即寮元也。
- 科儀
- 銷釋金剛科儀會要註解一曰:「科儀者,科者斷也。禾得斗而知其數,經得科而義自明。儀者法也,佛說此經為一切眾生斷妄明真之法。今科家將此經中文義事理,復取三教聖人語言合為一體,科判以成篇章,故立科儀以為題名。」
- 邪思惟
- 橫邪之思惟也。
- 如未開蓮合掌
- 十二合掌之一。大日經疏十三曰:「以十指頭相合,指亦齊等。然掌內空令稍穹隆,名窟滿囉合掌,此云如來未開蓮也。」
- 佛戒
-
梵網經所說之大乘戒也,又云佛性戒、佛乘戒。此戒以眾生本具之佛性為體,且受持此戒可至佛果也。
諸佛所住一實相之淨戒也。梵網經下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又曰:「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大日經疏十七曰:「佛離一切相而住淨戒,所謂離諸相一相一味。若能如是離一切相而住於戒,此戒即是佛戒。」
又密教之三摩耶戒也。時處軌曰:「教發菩提心,授與佛性戒。」
通名佛所說之戒法。
- 訶利帝母真言法
- 訶利帝母真言經之異名。
- 非有非空
- 唯識論所說之中道也。一切諸法有徧計所執性(凡夫迷悟所現之虛妄相也,如於繩見蛇),與依他起性(因緣所生之法也,如繩之相),及圓成實性(諸法之實性即真如也,如繩之麻)之三性。此三性,徧計為空而非有,故為非有,依他圓成為有而非空,故為非空。要之心外之法(徧計)為非有,而心內之法(依他圓成)為非空也,非有非空,即中道也,是唯識論所明中道之意。
- 遮遣
-
見荼毘條。
法被遮止遣去,不使存立也。如心外之法,遮遣為空。
- 大休歇底
- 如言大死底。言拂盡一切妄想,心智俱盡之位也。碧巖四十則垂示曰:「休去歇去,鐵樹開花。」種電鈔曰:「宗師家到大休歇處,領鐵樹花開劫外春。不是盡細識人,爭得如此乎!」
- 戒禁取見
- 如確取牛戒狗戒等非理之戒法,而思為生天之因,解脫之道。迷取非理戒禁之邪見也。此中亦含布施取苦行取等。以有迷取非理之布施或非理之苦行而思為清淨之因或道者故也。但由印度之外道守邪戒者多,故謂之戒禁取。五見之一。俱舍論十九曰:「於非因道,謂因道見,一切總說,名戒禁取。(中略)理實應立戒禁等取名,略去等言,但名戒禁取。」大乘義章六曰:「言戒取者,於有漏法,取為能淨,故云戒取。」智度論二十二曰:「外道戒者,牛戒鹿戒狗戒羅剎鬼戒啞戒聾戒,如是等戒智所不讚,唐苦無善報。」
- 上煩惱
- 稱十大惑之根本煩惱強盛者云上煩惱。或名現起之煩惱云上煩惱。勝鬘寶窟中末曰:「四住所起煩惱麤陰名上。」又「霑於諸佛上法故名為上也。」大日經疏十一曰:「一切難伏者亦可伏之,謂上煩惱及隨也。」起信論曰:「過恒沙等上煩惱依無明起。」
- 大明咒
- 放大光明破眾生昏闇之陀羅尼也。般若心經曰:「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法藏疏曰:「鑒照不昧名為明咒。」又明為咒之別名。佛於光中說陀羅尼。故名咒為明。大明即大咒也。
- 弟子品
-
維摩經之品名,第三品也。如來聞維摩居士病於毘耶離城遣五百弟子順次問疾,諸人各陳昔日為居士受屈,不堪問疾而辭,因此名為弟子品。
法華經第四卷所說五百弟子授記品之略名。
- 瞿迦離
- 又作俱迦利,俱迦離。比丘名。見瞿伽離項。
- 菩薩十住行道品經
- 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華嚴經十住品之別譯。
- 六相圓能
- 華嚴經中說凡緣起之法有六種之義相而圓融和會。見六相條。
- 主事
- 禪林之監寺,維那,典坐,直歲四職為主事之四員。見釋氏要覽下。
- 雜華
- 見雜華經條。
- 十無礙
- 一、用周無礙,於佛剎塵等處,現法界身雲,起無邊之業用也。二、相徧無礙,佛在十方一切世界無量之佛剎,神變種種,皆有如來示現受生之相,隨現相而眾相皆具,萬德斯圓也。三、寂用無礙,佛常住三昧,而為寂,無妨利物為用,即定即用,無礙自在也。四、依起無礙,佛雖寂用無心,然能依海印三昧之力,起無礙之用也。五、真應無礙,真即遮那真身,應即應身釋迦,真身是體,應身是用,全體起用。用即是體,故釋迦遮那圓融自在,原無二體也。六、分圓無礙,分即支分,圓即全身,支分不礙全身,全身不礙支分,故遮那一一身分手足眼耳乃至一毛,皆有遮那之全身也。七、因果無礙,佛昔修菩薩之行,修波羅蜜之因,而證波羅蜜之果,故所受之報身及所成之事業,亦現十方一切之菩薩身靈。而自在無礙也。八、依正無礙,依謂依報,即佛所依之國土,正謂正報,即佛能依之色身,依正相入,而二智無礙也。九、潛入無礙,佛智潛入眾生心內,即名如來藏,雖作眾生,亦不失自性,如大海之水雖依風作波,而不失濕性也。十、圓通無礙,佛融大法界為其身,無理不具,無事不攝,故一多依正人法因果彼此無礙也。見華嚴演義鈔三。
- 五種偈
- 一短句,二字乃至五字為一句,四句為一偈。二前句,六字或七字為一句,四句為一偈。三中句,八字為一句,四句為一偈。四後句,九字乃至二十六字為一句。五長句,二十六字以上為一句。
- 毛道
- 又曰毛頭。凡夫之異名。謂凡夫行心不定,猶如輕毛之隨風而東西也。然依梵本則有婆羅Bāla,縛羅Vāla,之二音。婆羅為愚之義,縛羅為毛之義。古譯人誤婆羅為縛羅。譯為毛。不知婆羅宜譯為愚夫也。唯識樞要上本曰:「金剛經云毛道生,今云愚夫生,梵云婆羅(去聲),此云愚夫,本錯云縛羅乃言毛道。」玄應音義四曰:「毛道,此名誤也。舊譯云婆羅必利他伽闍那(Bālapṛthagjana),此云小兒別生,以痴如小兒不同聖生也,論中作小兒凡夫是也。正言婆羅必栗託仡娜,婆羅此云愚,必栗託此云異,仡那此云生,應言愚異生。以愚痴闇冥無有智慧,但起我見不生無漏故,經言生與不生是也,亦名嬰愚凡夫。凡夫者義譯也,案梵語,毛言嚩羅,愚名婆羅,但毛與愚梵言相濫,此譯人之失,致有斯謬也。法集等經言毛道頭凡夫,或言毛頭凡夫者誤也。」慧琳音義十曰:「毛道此言譯者誤也。案梵云嚩囉,此云毛,婆羅此云愚,以毛與愚梵音相濫故誤譯此為毛,義翻為毛道,或云毛頭,皆非也,此譯者之失矣。正梵音云婆羅必哩他仡娜,婆羅此云愚,必哩他此云異,仡那此云生,唐云愚生是也,言毛道凡夫者義不明也。」
- 八部
- 天龍等之八部眾,又乾闥婆等之八部鬼神也。
- 北七
- 見南三北七條。
- 金剛密迹
- 又曰密迹金剛,密迹力士,金剛力士,金剛手,執金剛等。總為執金剛杵現大威勢擁護佛法之天神之通稱。大日如來以此金剛眾為內眷屬,以普賢文殊等諸菩薩為大眷屬,猶之釋迦以舍利弗等聲聞眾為內眷屬。其他諸菩薩為大眷屬也。密迹者,常侍佛而憶持佛秘密事之義。又知佛之三密垂迹為神之義。大日經名曰金剛手秘密主。楞嚴經七曰:「一一光明,皆徧示現十恒河沙金剛密迹,擎山持杵徧虛空界。」金光明經鬼神品曰:「金剛密迹大鬼神王,及其眷屬五百徒黨,一切皆是大菩薩等,亦悉擁護聽是經者。」見密迹條。
- 轉計
- 計者,計度分別也,計度分別所立之宗義,謂之計。若為他所難,更變其宗義,名為轉計。
- 大鐵圍山
- 圍繞一世界之鐵山云鐵圍山,有大小之分。圍繞大千世界者,云大鐵圍山。法華經曰:「鐵圍山大鐵圍。」
- 優鉢羅槃那
- 王舍城之婬女也。見夢條附錄。
- 最後身菩薩
- 又名最後生,最後有,或後身菩薩。即住於生死身最後之生之菩薩也。俱舍論十八曰:「住最後有,名最後生。」俱舍光記十八釋之曰:「即是王宮所生身。」又瑜伽論略纂十一曰:「最後身,謂已生欲界,即於此身成道。此身為生死身最後有,故名最後身。」是也。
- 摩竭掩室
- 摩竭為摩竭提,或摩竭陀之略。國名。肇論曰:「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毘耶。」同新疏下曰:「摩竭國名,法華說,如來成佛三七日中而不說法。智度論七云:佛得道五十七日不說等,義言掩室也。」祖庭事苑一曰:「掩室,言世尊禪定普光法堂也。西域記云:昔如來於摩竭陀國初成正道,梵王建七寶堂,帝釋建七寶座。佛坐其上,於七日中思惟是事。義同掩室也。」案諸佛要集經上,佛在摩竭陀國說法,以是時眾生不肯聽聞奉行,於因沙舊室(帝樹譯曰石室)坐夏九旬,不使一切人天入室,此間佛以神力變形詣東方普光國天王如來所,講說諸佛之要集法。摩竭掩室殆指之乎。經曰:「佛告阿難:如來當入因沙舊室燕坐三月,諸天龍神,(中略)人與非人,若有來者解喻其意勿令入室。(中略)既有所聞不聽不入不思奉行,以故諸佛善權方便而坐燕室,更化變形詣普光界天王佛所,講說分別諸佛要集。」
- 意車
- 意之活動如車也。三德指歸中曰:「油意車以戲九空。」
- 味欲
- 同食欲。見四欲條。
- 三寶物
- 佛像殿堂香花幡蓋等佛物也。經卷紙筆箱函巾帊等,法物也。僧房田園等常住僧物,衣缽穀菜等現前僧物,僧物也。此三者各異所屬,不許盜用與互用。見行事鈔中之一,盜戒。
- 逐機末教
- 佛適應聽者機根而說之枝末教也。稱法本教之對。
- 佛性真如
- 佛性與真如也,為覺悟之性,故云佛性;為不生不滅之實體,故云真如;異名同法也。
- 漏盡智證明
- 三明之一。俱舍論謂之漏盡智證明。證涅槃之理,顯了分明也,經論多略稱漏盡智或漏盡明。見三明條。
- 識心
- 六識或八識之心王也。楞嚴經一曰:「一切世間十種眾生,同將識心居住身內。」
- 地輪
- 五輪之一。地層從地水風空之四輪而成,最下為空輪,空輪之上有風輪,風輪之上有水輪,水輪之上有地輪,地輪即金輪際也。塔婆之五輪,於此中加火輪,地水火風空從下次第,而最下之方石為地輪。
- 十緣生觀
- 又曰十喻觀。觀十緣生句者也。見十緣生句條。
- 大品
-
大品般若經也。
經卷之略者。
- 羅門
- Brāhmaṇa,婆羅門之略。性靈集三曰:「士流是日強占,羅門是歲勇進。」
- 小乘戒
- 小乘律藏所說之戒律,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具足戒中,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戒條。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戒條。是為小乘行人之所受持者。然在印度我國及日本之古代,大乘行人亦皆受此具足戒,以成戒學,何則,此具足戒,雖為小乘律所說,然由大乘言之,則為所謂三聚淨戒中之攝律儀戒,於釋迦法中出家之菩薩,必現比丘相為常規也。
- 佛頂業
- 又云一字業。台家五業之一,修習一字佛頂輪王法經軌之學業也。
- 我事
- 謂自身也。俱舍論二十二曰:「我事謂自身。」
- 水天妃
- 在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西門榜水天之左。主水天之定德。白黃色,頭頂七龍。右手持龍索,左拳當腰,坐筵上。
- 拘屢
- Krośa,又作拘盧。拘屢舍之略。里程名。見俱盧舍條。
- 願波羅蜜
- 十波羅密之第八。菩薩以上求菩提下化眾生之誓願,為到彼岸之大行者。見三藏法數三十八。
- 遠忌
- 五十年百年等之遠年忌也,又曰遠關日。
- 賴吒和羅所問太子經
- 德光太子經之異名,佛對賴吒和羅比丘所問說大乘之行法及德光太子之行歷。
- 常境
- 常智所照之境,離一切生滅之相,故云常境。經云世間相常住即是也。四教儀曰:「常境無相,常智無緣。」
- 大方廣如來秘密義經
- 二卷,失譯。東方寶杖佛所有菩薩,名無量志莊嚴王菩薩。問佛以如來秘密藏之法,佛答以發一切智心為首,說種種之法。迦葉更請說秘密藏之法,佛說逼惱菩薩,亦以菩薩之願力而無害,如倒於地者,還依地而起,打旃檀者,亦得香氣。次說極重之十惡,能解如來之因緣說,亦即除滅。
- 蘇陀沙拏
- 見蘇達拏條。
- 三種僧
- 一聲聞僧,上二種僧中者是也,二緣覺僧,緣覺有麟喻部行之二種,部行成僧眾。三菩薩僧,修大乘行者。見同上。
- 羅閱
- 城名。見羅閱祇項。
- 談林
- 談議之林,謂僧徒之學場也。猶言學林。續高僧傳十三曰:「釋志念頻弘二論,三十餘年,學觀霞開談林霧結。」宋書列傳五十七曰:「又有慧嚴慈議道人,並住東安寺,學行精整,為道俗所推。時鬥場寺多禪僧,京師為之語曰:鬥場禪師窟,東安談議林。」
- 拘流沙
- 國名。佛在此說長阿含之大緣方便經。長阿含經十曰:「一時佛在拘流沙國劫摩沙住處。」Knrū。
- 遠師
- 隋朝之慧遠法師也。
- 所量
- 三量之一。心所量度分別之對境也。
- 轉變
- 因緣生之法,於相績中前後異其相者。四相中之異相也。俱舍論四曰:「何名轉變?謂相續中前後異性。」
- 鬼趣
- 又曰鬼道。鬼神所趣之境土也。五趣之一。俱舍論八曰:「趣謂所往。」
- 日想觀
- 觀經所說十六觀之第一。日沒向西方觀想日輪之法也。觀無量壽經曰:「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中略)當起正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
- 大地法
- 俱舍宗所立之心所法四十六中,有受想等十個心所。與一切之心相應而起。故名之為大地法。善惡一切之心。名為大地,大地之心所有之法,故為大地法。一受,二想,三思,四觸,五欲,六慧,七念,八作意,九勝解,十三摩地。見俱舍論四。
- 九十六術
- 九十六種之外道也。三論玄義曰:「九十六術,栖火宅為淨道,五百異部,縈見網為泥洹。」見外道條。
- 五臺山
- 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統志一百十四曰:「五臺山在五臺縣東北一百八十里西北距繁峙縣一百三十里。水經注,山五巒巍然,故謂之五臺。其中南臺去中臺八十里,臺高三十里,頂周二里。金蓮日菊佛缽華燦發如錦,亦名錦繡峰,世傳文殊菩薩示現之處。」華嚴經疏曰:「清涼山者,即代州雁門五臺山也。」賢首華嚴傳一曰:「案此經(華嚴經)菩薩住處品云:東北有菩薩住處,名清涼山。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二萬菩薩常住說法,故今此山下有清涼府,山南面小峰有清涼寺,一名五臺山。五山最高,其上並不生森林,以與積土同,故謂之臺。山周迴四百餘里,東連恒岳,中臺上有大華池,湛然清徹,間有微感。又有精屋石塔,北臺上有鐵浮圖二,並舍利及文殊形像。(中略)昔北齊日大敞玄門於此山中置伽藍二百餘所。又割恒定等八州稅,以供山眾衣藥之資。(中略)山去京一千六百里,代州界也。地居邊境,寒烈特甚,故四月已前,七月已後,堅冰積雪,暠皓彌布。非盛夏之日登踐無由。」蔣維喬中國名勝第十三種五臺山弁言曰:「五臺山在山西五臺縣東北一百二十里,亦名清涼山,相傳為文殊菩薩道場。五峰環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名。夏時飛雪,曾無炎暑,故曰清涼。山左鄰恒嶽,右瞰滹沱,週五百餘里,狀如蓮華。東南西北四臺,皆自中臺發脈,群峰聯屬,勢若游龍。叢林大剎,皆在中臺之下。僧侶分為青衣僧黃衣僧,青衣僧即尋常之僧人,皆著青衣,黃衣僧則喇嘛也。各有著名十大寺,如顯通、塔院、圓照、廣宗、殊像、碧山、南山、鳳林、金閣、靈境等寺,青衣所住持也。菩薩頂、玉花池、金剛窟、鎮海、羅睺、普安、三泉、七佛、壽寧、臺麓等寺,喇嘛所住寺也。喇嘛中有扎薩克,居菩薩頂真容院,由西藏達賴喇嘛派來,六年一任,約束眾喇嘛,職位頗尊。青衣僧則由各寺公舉會長,處理公共之事。蒙古王公每歲朝山,布施甚多。聞紀元後以關外道途不靜,來者較少。然香火猶盛。內地僧俗二眾,夏時朝山者,亦繹絡於途。」
- 虯宮
- 與龍宮同。龍樹菩薩入龍宮誦出華嚴經。三論大義鈔一曰:「印域探三藏之賾致,虬宮研方等之幽趣。」
- 芬陁利
- 梵語曰芬陁利,此言白蓮花。與芬陀利同。涅槃經云:「如來之身,非胎所污,如芬陁利花,本身清淨故。」見分陀利條。
- 無功用智
- 菩薩於八地已上,不借加用之功,自然契於真性之智也。西方要決曰:「十地論云:入八地已去,得任運無功用智,於散散中得自在故無念退也。」玄義分記一曰:「佛地論意,七地已前名功用,八地已上無功用。」
- 摩黎
- 又作摩梨。摩羅耶之訛略。山名。見摩賴耶條。
- 上座
- 行事鈔下三之二曰:「毘尼母云:從無夏至九夏是下座,十夏至十九夏名中座,二十夏至四十九夏名上座,五十夏已去一切沙門國王所尊敬,是耆舊長老。」同資持記曰:「母論四名局據夏限,若如五分,取上無人,隨時受稱,則通大小。今時禪眾無論老少例稱上座,不知孰為下座乎?」
- 法界佛
- 華嚴經所說十種佛之一。佛證一真法界大智慧。大光明徧照一切,故云法界佛。
- 放光瑞
- 法佛六瑞之一。佛將說法華,先放毫光,照此土及東方萬八千世界。序品曰:「佛放眉間白毫相光,徧照東方萬八千世界。」
- 意輪
- 三輪之一。見三輪條。
- 伐闍羅弗多羅
- Vajraputra,十六羅漢之一。譯金剛。
- 貳吒
- Akaniṣṭha,天名。譯曰色究竟。色界之最頂也。玄應音義八曰:「貳吒或作阿伽尼沙託,或言尼師吒,皆梵音輕重也。正言阿迦尼瑟搋。此言色究竟天也。」
- 寶洲
-
譬佛果之大妙地。華嚴經三十五曰:「離染寂靜,住於一切智慧寶洲。」
沙門覺岸,號寶洲,元朝人,著釋氏稽古史略。見續稽古史略一。
- 優多羅僧
- 見鬱多羅僧條。
- 五五菩薩
- 見二十五菩薩條。
- 高貴德王菩薩
- 具名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涅槃經二十一卷已下高貴德王菩薩品之對告眾。佛對之說修行涅槃經十種之功德。涅槃經疏十九曰:「光明徧照,論外化廣。高貴德王,辨內行深。」
- 三平等地
- 謂譯空,無相無願之三三摩地也。
- 方便經
- 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之異名。
- 如來拳印
- 又名智拳印。金剛界大日如來之印契也。見智拳印條。
- 鬼
- 梵語薜荔多Preta,舊譯餓鬼。新譯鬼。名義集二曰:「婆沙云:鬼者畏也,謂虛佉多畏。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又希求為鬼,謂彼餓鬼,恆從他人希求飲食,以活性命。」文句四下曰:「鬼者,胡言闍梨多(闍閉之寫誤),秦言祖父。眾生最初生彼道,故名祖父。後生者亦名祖父。又慳貪墮此趣,此趣多饑渴,故名餓鬼。亦被諸天驅使,亦希望飲食,故名餓鬼。」鬼之種類極多,或如夜叉羅剎,有通力害人者,或如餓鬼常苦饑渴者。此中六趣中之鬼,是說餓鬼也。見餓鬼條。
- 金剛香菩薩
- Vajradhñpa,金剛界曼陀羅第一根本成身會三十七尊中,居於外四供養菩薩之第一位。司供養香於大日本尊。秘藏記末曰:「外四供養右下角金剛燒香,黑色持香爐。」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金剛焚香雲供養三摩地,自受用故。從金剛雲海三摩地智流出金剛焚香,光明徧照十方世界,供養一切如來,及破一切眾生臭穢煩惱,獲得徧悅無礙香,還來收一聚。為令一切菩薩受用三摩地智故,成金剛焚香侍女菩薩形,住東南角寶樓閣。」
- 普光天子
- 三光天之一。星天也。即明星是。謂為虛空藏菩薩之化現云。法華文句曰:「普光是明星天子,虛空藏應作。」嘉祥法華義疏二曰:「普光天子者謂星天也。」
- 地水火風空識
- 是為六大。見大條附錄及六大條。
- 仁王講
- 講讚仁王經之法會也。
- 著心
- 執著於事理之心也。智度論四十六曰:「若以著心修善,破則易。若著空生悔,還失其道。譬如火起草中,得水則滅。」止觀十曰:「四門雖是正法,若以著心著此四門,則生邪見。」又曰:「觀法雖正,著心同邪。」
- 中觀
- 三觀之一。觀中諦之理也。諸宗各以中觀為觀道之至極,法相宗以觀徧計所執非有,依他圓成非空為中觀,三論宗以觀諸法不生不滅,乃至不來不去為中觀,天台宗以觀三千諸法一一絕待為中觀。然天台所立之中觀,有隔歷圓融之二法,別教所說,為隔歷之中,圓教所說,為圓融之中。隔歷之中,於空假之外,有絕待之中,乃但中也。圓融之中,為空假絕待之中,其中即不但中也。蓋別教之義,原隔歷空假之二者,故隨於空假之外不得不隔歷中道。然空假本來非為別物,空即假,假即空也,然則離此空假相待之絕待之中,亦非在相待之外。相待即絕待也,絕待即相待也,故空假中之三者為一法之異名,即假即空即中也。空之外無假,假之外無空,空假相待之外,無中之絕待,中之絕待外,無空假之相待。是為圓教至極之中觀。
- 如來唄
- 如來妙色身等二偈八句,諷梵唄之調子,故云如來唄。簡稱之曰梵唄。勝鬘經曰:「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無比不思議,是故今敬禮。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歸依。」第一偈,嘆佛之應身,次二句,嘆佛之報身,一切法常住一句,嘆佛之法身。法會之常式,多唱此文。
- 磁石吸鐵
- 喻無緣之慈悲心。止觀五之三曰:「如磁石吸鐵,無心而取。夫鐵在障外石不能吸,眾生心性即無緣慈,無明障隔,不能任運吸取一切。今欲破無明障顯佛慈石,任運吸取無量佛法無量眾生。」
- 四歡喜
- 四歡喜法:一儉素歡喜。能引少欲樂。二積集梵行歡喜。能引遠離樂。三無悔歡喜。能引三摩地樂。四樂斷樂修歡喜。能引三菩提樂。見要覽。
- 苦行外道
- 俱舍論九曰:「如諸離繫及婆羅門輸婆多,般利伐羅多迦等。異類外道,受持種種露形,拔髮,杖烏鹿皮,持髻,塗灰,執三杖,剪鬚髮等無義苦行。」百論上曰:「勒沙婆弟子,誦尼乾子經。言五熱炙身,拔髮等受苦法,是名善法。又有諸師,行自餓法,投淵赴火,自墜高巖,寂默常立,持牛戒等,是名善法。」止觀輔行十之一曰:「苦行即長壽天行,五熱炙身等。總有六行:一、自餓,二、投淵,三、赴火,四、自墜,五、寂默,六、持雞犬等戒。」本行集經二十四曰:「或有裸形,或臥棘上,或臥板上。(中略)或臥塚間,或蟻垤內,猶如蛇居。(中略)或復有用沙土煙塵,以塗坌身,正立而住。或不梳洗頭首面目,髮如螺髻,拳攣而住。或復拔髮,或拔髭鬚。」智度論三十八曰:「諸外道等,信著苦行。若佛不六年苦行,則人不信。言是王子慣樂不能苦行,以是故。佛六年苦行。」
- 阿闍世王經
- 佛說阿闍世王經,二卷,後漢支婁迦讖譯。與佛說未曾有正法經同本異譯。說阿闍世王聞文殊師利菩薩說法而得悟。攝於方等部。
- 觀世音菩薩秘密藏如意輪陀羅尼神咒經
- 一卷,唐實叉難陀譯。與如意輪陀羅尼經同本稍略。
- 雙持
- 見瑜乾駄羅條。
- 台衡
- 台為天台山之智者,衡為衡岳之慧思。慧思為師,智者為弟子。今姑隨語便而謂為台衡。猶言曹洞也。釋籤二曰:「洎於隋文御宇,台衡誕應。」輔行一曰:「南山歎云:唯衡岳台崖雙弘禪慧。」四教儀集解下曰:「清涼觀佛云:撮台衡三觀之玄趣,使教合亡言之旨,心同諸佛之心,不假更看他面。」
- 師子筋
- 見師絃條。
- 傍生趣
- 五趣之一。
- 轉識
-
起信論所說五識之一。無明門中之轉相,識體門謂之轉識。業識之根本無明,一轉而為能見之識者。
唯識論所說八識中第八阿賴耶識,謂之本識,其餘七識,謂之轉識。七轉識是也。以此為本識轉生之末識故也。
轉有漏之八識而得無漏之四智,謂之轉識。見轉識得智項。
- 三福田
-
一報恩福田,父母師長也。二功德福田,佛法僧之三寶也。三貧窮福田,貧窮困苦之人也。見優婆塞戒經二。
見福田條。
- 五惡段
- 無量壽經下明五惡之一章也。
- 念佛為宗
- 以念佛三昧為經之宗也。即彌陀教(弘願)之經宗是。
- 香醉山
- 見香山條。
- 五戒果報
- 持五戒則得人趣之果報。文句四下曰:「普曜曰:五道源來,五戒為人,十善生天。」
- 鞠多
- 又作毱多,優婆鞠多之略。比丘名,見優婆毱多條。
- 三論四釋
- 二諦義中曰:「一隨名釋,二就因緣釋,三顯道釋,四無方釋。」三論玄義曰:「總論釋義凡有四種:一依名釋義,二就理教釋義,三就互相釋義,四無方釋義。」(案三論玄義第二第三倒置,一以淺深次第相違,一以違背二諦義之文故也)。三論大義章一曰:「一依名釋義,二因緣釋義,三顯道釋義,四無方釋義。」就真俗而說明之。一、依名釋義,謂如解真為真實之義,俗為浮虛之義。二、因緣釋義,如解真是俗之義,俗是真之義。即真不獨真,以俗之因緣而真,俗不自俗,以真之因緣而俗。此就其因緣而釋其義也。三論玄義之互相釋義也。三、顯道釋義,如解真是不真之義,俗是不俗之義是也。何則,於因緣釋義,真既以俗為義,故釋真是不真,俗亦不俗。真俗皆為無相拂執而顯無相之真理也。三論玄義之理教釋義也。四、無方釋義,無方者,不定之義,如解真以一切法為義,俗亦以一切法為義是也。於顯道釋義,拂一切之相,知法之無相,釋無相之法,能現一切,猶如水離方圓之相,而得現方圓之相也。論此四義次第則一自性,二說因緣,而動自性之病,三破執病,而證實相之無相,四自無相之實相,起無方之作用也。初就世俗,二漸深,三自用入體,四自體起用。此釋義之典據,如涅槃經所謂:「苦者逼迫相,集者生長相,滅者寂滅相,道者能除相」者,是依名釋,所謂:「說世諦令識第一義,說第一義令識世諦」者,是因緣釋,華嚴經所謂:「一切有無法了違非有無」者,是顯道釋,又言「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者,是無方釋也。
- 荼矩磨
- Kuṅkuma,譯曰鬱金香。見最勝王經七。荼為誤字。
- 應感
- 神佛之感應。勝鬘寶窟中本曰:「應迹為論,應感既彰。」
- 酬因感果
- 酬報因行而感得果報也。見因果條。
- 大乘四果
- 通教之菩薩,歷十地修行,有證果有不同。以小乘之四果而區別之。一在初地以斷惑證理生於如來之家者為須陀洹果。二在八地蒙佛之授記而得作佛者為斯陀含果。三在十地受如來之職,如別圓二教等覺之位者為阿那含果。四在佛地,即通教之果佛斷見思之惑,習氣俱盡而成佛者。為阿羅漢果。見大乘莊嚴經論。
- 仰食
- 仰口食之略。見仰口食條。
- 德護
- 梵名室利毱多,又曰尸利崛多Srigupta,那連提黎耶舍譯曰德護。玄奘譯曰勝密。王舍城之長者也。受外道之勸,造火坑於門內,置毒藥於食中,請佛欲害之。佛知而至其家,現大神力。長者見神力,慚愧懺悔。佛即授長者月光等以大菩提之記。見佛說德護長者經,西域記九。
- 蛇繩麻喻
- 說明唯識,說明三性所引之譬喻。謂見繩以為蛇,既覺為繩,悟繩之實性為麻也。參照三性條。
- 正學女
- 見式叉摩那尼條。
- 寶所
- 珍寶之所也。法華經化城喻品以譬究竟之涅槃。經曰:「欲過此道至珍寶所,(中略)前至寶所。」又曰:「寶所在近,此城非實。」止觀一曰:「如是道品,直通寶所。」戒本一上曰:「利者以慧資成,便至寶所。」
- 三種常
- 一、本性常,法身佛本性常住無生無滅者。二、不斷常,報身佛常生起無間斷者。三、相續常,化身佛沒已,復化現,竟不斷絕者。說詳佛地經論七。
- 本覺真如
- 就相言,曰本覺。就體言,曰真如。又本覺為能證之智,真如為所證之理。此理智二者,法身如來之全體也。
- 嵐毘
- 嵐毘尼之略。
- 寶手
- 從手出財寶,名寶手。維摩經佛道品曰:「示入貧窮而有寶手功德無盡。」
- 阿菟盧摩
- Anuloma,書名。譯曰順。見佛本行集經十一。
- 那羅延力經
- 大華嚴長者問佛那羅延力經之略名。
- 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
- 一卷,失譯。
- 圖寺
- 浮圖與佛寺。高僧傳康僧會曰:「江左興立圖寺。」
- 十種見佛
- 見佛身條。
- 瑜伽論釋
- 瑜伽師地論釋之略名。
- 末徒
- 與末弟同。
- 因成假
- 諸法者,由因緣成立,故為假而非實。三假之一。成實宗所立。
- 摩醯
-
Mahā,又作莫醯。譯曰大。大品般若經義疏一曰:「摩訶或云摩醯,或云優婆,此言大。」
摩醯首羅(Maheśvara)之略。譯曰大自在天。性靈集六曰:「桓因所以憑念,摩醯歸之接足。」
藥名。與摩祇同。見摩祇條。
- 摩訶至那
- Mahācina,印度人,呼漢地曰摩訶至那。摩訶譯曰大,尊稱也,至那或書真丹,震旦等,正為漢地之稱。見支那條。
- 乘戒緩急四句
- 即乘戒四句也。
- 南無
- Namah‑Namo,又作南牟,南謨,那謨,納慕,娜母,南忙,那模,曩謨,納莫,曩莫。譯曰歸命,敬禮,歸禮,救我,度我等。是眾生向佛至心歸依信順之語也。若佛對佛而稱南無者,驚怖之義,謂生死之險難甚可驚怖,應悉救濟之也。按廣韻十一模部:「無莫胡切,南無出釋典。」南無之無音模,與有無之無不同。穆天子傳曰:「膜拜而受。」一言曰膜,兩言即南無也。玄應音義六曰:「南無或作南謨,或言南摸,皆以歸禮譯之。言和南者訛也。正言煩談,或言槃談,此云禮也,或言歸命。譯人以義安命字。」慧苑音義上曰:「南無,此云敬禮,又云南忙。」義林章四本曰:「古言南牟,即是敬禮。應言納莫,或納慕。若言伴談或云伴題,此云稽首,亦云禮拜,亦云敬禮。訛為和南。」仁王經良賁下曰:「娜謨,此云歸命。」釋門歸敬儀下曰:「言南無者,經中云那謨,婆南等。傳梵訛僻,正音槃談,唐言我禮也。或云歸禮。歸亦我之本情,禮是敬之宗致也。或言歸命者,此義立代於南無也。理事符同,表情得盡。俗有重南無而輕敬禮者,不委唐梵之交譯也。」涅槃經疏二曰:「南無,或言救我,或言歸命,或言屈膝。」嘉祥法華經義疏四曰:「南無者,歸命也,救我也。」法華文句四曰:「南無,大有義。或言度我,度我可施眾生。若佛答諸佛度我,義不便。五戒經稱驚怖。驚怖者,正可施也。生死險難,實可驚怖。以大救之不得以小濟之,驚怖施佛可也。故文云喜稱南無佛。喜者得救物儀也。五戒經文云歸命。悉施眾生耳。」善導觀經疏一曰:「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名義集四曰:「南無或那謨,或南摩,此翻歸命。」大日經疏十曰:「娜母,歸命也。」釋氏要覽中曰:「悲華經云:佛言:南無者,此決定諸佛世尊名號音聲。唯識鈔云:梵語南無,此翻為名,即是歸趣之義也。或云那摩,或曩謨,皆梵音訛也。」
- 顯必圓通成佛心要
- 二卷。宋北遼五臺山金河寺沙門道㲀集。本是一卷,後人分之。宣政殿學士陳覺序之云:文成一卷,理盡萬途,會四教總歸於圓宗,收五密咸入於獨部。蓋此書於顯教闡揚賢首宗四法界之理,於密教則獨明持準提神咒之種種行法,而廣讚之。
- 俱生惑
- 俱生起之諸惑。俱生之我執,俱生之法執,俱生之煩惱障,俱生之所知障等。
- 任運
- 猶言自然,任法之自運動,而不加人之造作之義也。行事鈔上二之一曰:「人所至處任運界起,故曰自然也。」同資持記曰:「不假造作故曰任運。」止觀五曰:「一念具十法界,為作念具,為任運具。」
- 准提大明陀羅尼經
- 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羅尼經之異名。
- 佛法
-
佛所說之法,八萬四千之法藏是也。勝鬘經曰:「一切佛法攝八萬四千法門。」法華經序品曰:「照明佛法,開悟眾生。」無量壽經上曰:「光融佛法,宣流正化。」
佛所得之法。法界之真理是也。止觀二曰:「法界法是佛真法。」
佛所知之法名佛法,一切諸法即佛法也。大寶積經四曰:「如來嘗說一切諸法皆是佛法,以於諸法能善了知名為佛法。」俱舍頌疏界品一曰:「佛法者佛所知法,即極遠時等是也。」金剛經曰:「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大集經九曰:「佛法者名一切法。」大寶積經四曰:「諸法本性與佛法等,是故諸法皆是佛法。」
- 天耳智證通
- 六通之一。以與天耳相應之智慧證知一切之聲境。而通達無礙者。略云天耳通。俱舍光記廿七曰:「天眼天耳是所依根,智是二識相應慧,智緣二境無壅名通,從根及能證為名天眼智證通天耳智證通。」此天耳通有修得報得二種,修得者在於人界修四禪定,依定力發得彼天界之四大於肉眼上,因使為天耳之用者。報得者座於色界之四禪為彼天之果報而自得之,猶如人界之肉眼者。法界次第中上曰:「修天耳者,若於深禪定中發得色界四大清淨造色,住耳根中,即能聞六道眾生語言及世間種種音聲,是如天耳通。」
- 三種序
- 唐善導釋觀經分三序:一證信序,如是二字也。二化前序,我聞已下五事是也(見化前序條)。三發起序,如常之別序是也。是為一宗不共之法門。
- 四種不可思議
- 增一阿含經十八曰:「有四不可思議事,非小乘所能知。云何為四?世界不可思議,眾生不可思議,龍不可思議,佛土境界不可思議。」
- 萬法一心
- 一切之法,盡為此心所生之唯心論的見地也。唐華嚴經三十一曰:「三界所有,唯是一心。」晉華嚴經十曰:「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無法而無造。」心地觀經八曰:「心如畫師能畫種種色故。心如僮僕,為諸煩惱所策役故。心如國王,起種種事得自在故。心如怨賊,能令自身受大苦故。」般若經五百六十八曰:「於一切法,心為善導。若能知心,悉知眾法,種種世法皆由心。」
- 烏伽羅國鉢
- 或作鬱伽羅,又名云優伽羅,總是一號。時諸比丘得此國貴好瓦鉢,不受,佛聽受畜。
- 一枝花
- 禪家語,謂金波羅華為一枝花。
- 一訶子
- 一阿黎勒果也。名義集三曰:「訶黎勒,新云訶梨怛雞,此云天主持來,此果為藥,功用至多。」四十二章經曰:「視大千界,如一訶子。」見訶梨勒條。
- 光明童子因緣經
- 佛說光明童子因緣經,四卷,宋施護譯。說王舍城善賢長者之息,光明童子,依佛之證言在火中不死,遂成長,出家證果。
- 非所斷
- 三所斷之一。見惑之有漏法為見所斷,修惑之有漏法為修所斷,有為無為之無漏法為非所斷。
- 稻稈經
- 又曰稻芊經,稻𦼮經。稈,芊,𦼮,三字禾莖也。有二經:一,稻芊經,一卷,失譯。說十二因緣之法。十二因緣之次第生,等於稻芊之由種生芽,由芽生葉等,故取以為喻。一,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𦼮喻經,一卷,不空譯,與上同本。梵Śālistambha。
- 一毛端
- 極少之稱。楞嚴經二曰:「不動道場,於一毛端,徧能含受十萬國土。」
- 金剛無勝結護者
- 胎藏界南門之守護神也。大日經謂其黑色玄衣,毘俱胝形,眉間有浪文,上頂髮冠,自身有威光,照眾生界,手持檀荼,坯大為障者。
- 鳧鈴
- 鳧氏所造之鈴也。見鳧鐘項。
- 等覺金剛心
- 謂菩薩經三祇百劫修行登因地最後之等覺位,入金剛喻定也。金剛喻定者,正將成佛時所入之定,知慧堅固,故以金剛為喻,一念打破無始無明而到達無上佛果之因位最後道心也。
- 室衣座
- 謂法華之三軌弘經。見三軌條。
- 耶旬
- 見荼毘條。
- 投機
- 大悟徹底,合於佛祖之心機也。
- 應應
- 對於法應而言。法身之感應,謂之法應,應身之感應,謂之應應。妙玄六上曰:「法應則冥益,應應則顯益。」
- 毘缽舍那
- 譯曰觀。見毘婆舍那條。
- 提婆魔囉播稗
- Devamāra Pāpīyas,天魔之梵名。慧苑音義下曰:「天魔波旬,真云提婆魔囉播稗。提婆,此云天也。魔囉,障等也。播稗,罪惡也。謂此類報生天宮住,好勸人造惡退善,令不得出離故也。」
- 直月
- 見直歲條。
- 五道轉輪經
- 罪福報應經之異名。
- 末弟
- 本師之對。汲一宗一派之法流而汲其末流之子弟也。
- 呬度
- 北方胡國呼印度之稱。寄歸傳三曰:「北方胡國,獨喚聖方,以為呬度。呬音許伊反,全非通俗之名,但是方言,固無別義。西國若聞此名,多皆不識。」
- 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滅罪經
- 一卷,隋闍那崛多譯。佛對彌勒說東方佛餘九方九佛之名號功德及神咒。
- 五停心觀位
- 七賢位之第一。修五停心觀法之位。
- 大寂室三昧
- 見大寂定條。
- 禪學
- 禪家之學。見性成道之法也。
- 清淨涅槃
- 二涅槃,三涅槃之一。見涅槃條。
- 大毘盧遮那經
-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之略名。七卷。唐輸波迦羅譯。按輸波迦羅即善無畏。
- 不思議真言相道法
- 無相之法身加持而作種種之聲字,種種之聲字成無相法身,故謂之不思議真言相之道法。大日經二曰:「佛說不思議真言相道法。」同疏七曰:「佛說不思議真言相道法者,如聲聞法,解脫之中無有文字,而維摩詰不離文字說解脫相,故名不思議解脫。今此字輪亦爾,即以無相法身作種種聲字,種種聲字作無相法身,故名不可思議真言相也。」
- 四如實觀
- 唯識宗四加行位之觀法也。
- 四禪天
- 新云四靜慮天,修四種禪定所生之色界四天處也。分別之以受與觀覺(新曰尋伺):一、初禪天,初禪已上,不須分段食,故無鼻舌二識,唯就眼耳身意四識有喜受,而與意識相應,有樂受而與三識相應,且有覺觀之二者。此地薩婆多部立梵眾梵輔之二天,經部與上座部,加大梵天為三天(薩婆多以之於梵輔天中攝),故初禪天有三天。二、二禪天,二禪已上,亦無眼耳身之三識,僅有意識之一,因而惟有喜捨二受,與意識相應,無眼等五識,故無樂受,又意識之怡悅麤大,故是喜受而非樂受。但無覺觀二者,此地有少光,無量光,極光淨(光音)之三天。三、三禪天,是亦僅有意識。有樂捨二受與上相應。此地意識怡悅之相,至極淨妙,故立為樂受。此地亦有少淨,無量淨,徧淨之三天。四、四禪天,此亦僅有意識,唯有捨受與之相應。此地薩,經二部立無雲,福生,廣果,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之八天,上座部於此加無想天為九天(薩經二部攝之於廣果中),故薩婆多部有十六天,經部有十七天,上座部有十八天,大乘唯識與上座部之義同為十八天。
- 五無反復經
- 佛說五無反復經,一卷,劉宋沮渠京聞譯。王舍城之梵志來舍衛國,途見耕者之子死,而其父母及奴僕等五人不愁哭,以為大逆而無反復之人(無反復者無反己而放逸也),佛說理開梵志之心。
- 佛海
- 佛界之廣大無邊如海也。探玄記三曰:「佛海者,能化之佛非一如海,謂徧一切處而轉法輪故。」梁武帝文曰:「同歸佛海。」
- 如來室
- 三軌弘經之一。同於慈悲室。見三軌條附錄。
- 緣生偈
- 與緣起偈同。見法身偈條。
- 極唱
- 究竟之言說。金鞞論曰:「雙林最後,極唱究竟之談。」秘藏寶鑰下曰:「真如受薰之極唱。」
- 驗生餓鬼
- 見死相條。
- 如來家
- 真如法界為如來之所住,故稱如來家。唯識論九曰:「菩薩得此二見道時生如來家。」同述記九末曰:「無性云:謂佛法界名如來家,於是證會,故名為生。」
- 果號
- 成正覺後之佛名。是為於因位積功德之結果名號,故曰果。彌陀經元照疏曰:「萬行圓修,最勝獨推於果號。」
- 不輕菩薩品
- 常不輕菩薩品之略稱。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品之名。說不輕菩薩之行事者也。
- 六卷略出經
- 是四卷略出經之元經也,初自金剛智三藏金剛頂經大瑜伽教王經百千頌中略出,題曰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為四卷。世謂之四卷略出經,收于近世藏經中者是也。
- 秦廣王
- 十王之第一。專司人間壽殀生死冊籍。統管幽冥吉凶鬼判。殿居大海沃燋石外正西黃泉黑路。惡人死後在殿右之孽鏡臺照過,批解第二殿用刑。
- 無間道
- 二道之一。方斷惑而不為惑間隔之無漏智也,舊譯謂之無礙道。已斷惑已正證理之智曰解脫道,即無間道乃前念之因道,解脫道乃後念之果道也。俱舍論二十五曰:「無間道者,謂此能斷所應斷障。」
- 跋陂
- Bhadrapāla,又作颰陂陀。賢護菩薩之梵名,颰陀婆羅之略稱。
- 不斷煩惱得涅槃
- 此為天台,真言,及淨土門所立。而各異其義。見即條。
- 堅固經
- 堅固長者子,勅弟子使現神足三乞於佛。佛言我教弟子但於空閑處靜默思道覆德露過。攝於長阿含經十六。
- 數論外道
- 又曰數論師。唯識述記二末,言劫初有外道,名曰劫比羅Kapila,古云迦毘羅者訛也。此曰黃赤,以鬢髮面色並為黃赤故。今西方之貴婆羅門種,皆黃赤色也。於時世號為黃赤色仙人。立二十五諦,論生死涅槃。其後諸門徒分為十八部。其上首名伐里沙。此翻為雨。以生於雨時故名。其雨之徒黨,名為雨眾外道。數論為此雨眾外道中別人所作。今之金七十論是也。梵名曰僧佉Sāṁkhyā,此翻為數。即智慧之數也。數為量諸法之根本,故以立名。從數而起之論,故名數論。又論能生數,故亦名數論。其造數論及學數論之人,名為數論者。謂有外道,入於金耳國,以鈸鍱腹,頂戴火盆。擊王之論鼓,求與僧論議,使僧墮負。遂作七十行頌,以申數論之宗。王賞之以金。外道欲彰己令譽,名之為金七十論。彼論之長行,天親菩薩所造也。然考天親菩薩傳,則為佛滅後九百年中頻闍訶婆娑外道之事。謂此外道制僧佉論,入阿輪闍國,於正勤王處,為此論議。遂制勝。王賜以三洛沙黃金,入於頻闍訶山之石窟中化為石云。天親菩薩後聞此事,即造七十真實論,破彼外道所造之僧佉論。首尾瓦解,無有一句得立。王復以三洛沙金賞之。唯識述記四末之再說稿與之同。謂:「世親菩薩時,東天竺有僧,與數論師之學徒論議。彼立二十五諦,說大地等之為常。僧竟不能答,王信受外道。外道為王造七十行之頌,上於王。王賜千金以顯揚之。今之金七十論是也。世親乃造第一義諦論,亦名勝義七十論,以對彼論而破彼外道。」百論疏上之中曰:「僧佉此云制數論,明一切法不出二十五諦,故一切法攝入二十五諦中,名為制數論。」
- 末底
- Mati,又曰摩提。譯曰慧。唯識論六曰:「末底般若為異。」同述記六末曰:「末底是慧異名,與般若無別體。」
- 法寶藏
- 法寶含攝無量之法財,故曰法寶藏。法華經五百弟子品曰:「供養諸如來,護持法寶藏。」
- 語錄
- 禪祖之語要,不事華藻。以俗談平話宣之,侍者小師隨而筆錄者,名為語錄。宋儒講學,門弟子記其言論,亦襲是稱,如上蔡語錄之類。大抵以白話敘述。別為一格。
- 廁神
- 烏芻沙摩明王有解穢真言,遂以為廁神。
- 審慮思
- 三思之一。見思條。
- 阿尾捨
- Āveśa,又作阿尾奢。為托人之法。修驗者,攝取鬼魅及病鬼使附托於童男女,問病之輕重,命之長短,一切之災祥,以除疾禳祅者名曰阿比舍法。譯曰徧入。謂請降天神攝取鬼魅。令徧入於童男女之支體也。摩醯首羅天說阿尾奢法曰:「時摩醯首羅告那羅延言:汝當諦聽。(中略)若欲知未來事者,當揀擇四五童男或童女,可年七八歲,身上無瘢痕靨記,慧聰靈利。先令一七日服素食,要須吉日沐浴,徧身塗香,著淨衣。口含龍腦豆蔻,持誦者面向東坐,身前以白檀香塗一小檀,可一肘量。令童女等立檀上。(中略)取安息香,以大印真言,加持七徧。燒令童女薰手。又取赤華加持七徧,安童女掌,便以手掩面。則持誦者結印誦言,應誦七徧。則彼童女戰動,當知聖者入身,必速應驗未來善惡一切災祥事。」瑜祇經曰:「若加持男女,能令阿尾舍,三世三界事,盡能知休咎。」
- 拘摩羅
- Kumāra,又作矩麼羅,鳩摩羅。譯曰童子。見西域記十。
- 井華
- 後夜之井水,謂之華水。見華水條。
- 業影
- 言業之從身如影也。智度論六曰:「處處常隨逐,業影不相離。」成實論業因品曰:「因形有影,形滅則影滅。」
- 五蘊論
- 具名大乘五蘊論。世親菩薩造,唐玄奘譯,一卷。明大乘所說之五蘊,攝有為法九十四法,又明十二處十八界而攝百法。
- 道院集要
- 三卷,宋晁迴撰。迴耽於禪悅。王古序文言其名理之妙,雖白樂天不逮。迴所著有道院別集,自擇增修百法,法藏碎金錄,隨因記述,髦智餘書凡五編。古刪除重複,擇其精要,以為此書。見四庫提要。
- 極喜
- 菩薩十地之初地謂為極喜。見極喜地條。
- 一百一十城
- 善財童子以福城為起點,次第南行而求善知識之城數。八十華嚴經七十八曰:「此長者子,曩於福城,受文殊教,展轉南行,求善知識。經由一百一十善知識已,然後而來,至於我所。」六十華嚴五十九曰:「彌勒說曰:此童子者,昔於頻陀伽羅城,受文殊師利教,求善知識。展轉經由一百一十諸善知識,聞菩薩行,心無疲倦,次至我所。」
- 發生佛頂
- 具名廣大發生佛頂。胎藏界釋迦院釋尊之右第三位,密號曰破魔金剛,主息災之德。有廣大,大轉輪之異名,黃色,右手持蓮,上竪獨股杵,左手為胎拳,立頭指當胸,坐赤蓮。
- 三種得
- 不相應行法之得,別為三種:如法前得,法後得,法俱得是也。
- 先達
- 尊高德之稱。謂比我先達於道者。法華文句九上曰:「彼諸大士,是先進先達。」梁僧傳序曰:「博諮故老,廣訪先達。」
- 豎超
- 二超之一。
- 臘縛
- (雜語)Lava,時刻名。俱舍論十二曰:「剎那百二十為一怛剎那,六十怛剎那為一臘縛,三十臘縛為一牟呼粟多,三十牟呼粟多為一晝夜。」
- 盂蘭盆會
- 佛弟子目連尊者,見其母墮餓鬼道,受倒懸之苦。問救法於佛。佛教於每年七月十五日(僧安居竟之日),以百種供物供三寶。請其威,得救七世之父母。因起此法會。盂蘭盆經曰:「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佛祖統紀三十三曰:「盂蘭此翻解倒懸,言奉盆供於三寶福田,用以解饑虛倒懸之急。」漢土於梁武帝大同四年,初設盂蘭盆齋。
- 化制二教
- 律宗一家,判一代教為化教制教二者。經論二藏,汎說因果之理,以化道俗,是曰化教,戒律一藏,說比丘之戒法,獨制內眾,謂之制教。又曰化行。見化行條。
- 微若布羅迦
- Bijapūraka,果名。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羅尼經曰:「微若布羅迦果,漢言子滿果。此間無,西方有。」
- 毘羯羅
- 藥師經所說十二大將之一。
- 嗟韈囊
- 忉利天一天子之名。翻名不詳。
- 壽樂
- 長壽與安樂也。無量壽經下曰:「何不棄世事?勤行求道德。可獲極長生,壽樂無有極。」
- 竹園
- 竹林精舍也。智度論十一曰:「佛度迦葉兄弟千人,次遊諸國到王舍城頓止竹園。」
- 禪寂
- 禪者梵語,譯為靜慮。寂靜思慮之義。俱舍論二十八曰:「依何義立靜慮名?由此寂靜能審慮故。」維摩經方便品曰:「一心禪寂,攝諸亂意。」不動經曰:「其心禪寂,常住三昧。」盧綸詠蒲團詩曰:「惟當學禪寂,終身與之俱。」
- 摩訶斯那
- Mahāsena,摩訶者大之義,斯那者軍之義。即大軍將也。慧琳音義二十六曰:「摩訶斯那,此云大軍將也。」
- 彥琮
- 北齊趙郡柏人(直隸唐山縣治)人。姓李氏。十歲出家。改名道江。才藻清新。十二歲,遊鄴都,參講席。十四歲,入晉陽,齊后召赴宣德殿,講仁王經。齊亡。北周武帝召為通道觀學士,侍講大易老莊之書。師外假俗衣,內持法服,更名彥琮。及隋文帝為相,佛教稍興。便為朝士講般若經。年二十五落髮。文帝受周禪。自此講筵不絕。與陸彥師薛道衡等共著內典文會集。又為沙門撰唱導法,皆改正舊體,繁簡得中。文帝見老子化胡畫像怪之,師作辯教論,明道教之妖妄。西域經至,奉勅從事翻譯。仁壽二年奉勅撰眾經目錄。尋又著西域傳。又撰沙門名義論及別集上五卷。大業間,煬帝於上林園立翻經館,使居之。於林邑獲佛經五百六十四夾,一千三百五十餘部,並昆崙書多梨樹葉等,以送於館,使師披覽之。師並編敘目錄,撰為五卷。又與裴矩共修纘天竺記。前後所譯之經,凡二十三部一百許卷。並製序冠之經首。大業六年七月寂。年五十四。歸葬柏人。所著有西域志十卷,達摩笈多傳四卷,通極辯教論一卷,通學論一卷,善財童子諸知識錄一卷,新譯經序合一卷,辯正論,福田論,僧官論,慈悲論,默語論,鬼神錄,願往生禮讚偈等。出於歷代三寶記,續高僧傳,大唐內典錄等。
- 遠離樂
- 五種樂之一。於初禪天遠離欲界愛染之煩惱,而生禪定之喜樂也。」
- 當情現
- 謂當於凡夫妄情之前,現種種之相也。譬如於疑心之前生暗鬼。唯識三性中徧計所執性是也。蓋凡夫之迷心,本來具實我實法之執情,苟於非我非法之事物上,現出實我實法之相貌,遂認之為實我實法也。
- 禪家
- 禪宗之一家。四家大乘之一。
- 缽披祇
- 又作波吠儞野。譯曰棄家。舍頭諫經曰:「有人棄家,除玄鬚髮,是故世間有靈道沙門鉢披祇。」注曰:「鉢披祇者晉云棄家。」梵語雜名曰:「出家,波吠儞野。」巴Pabbajita Pabbajiya。
- 等慈
- 平等之慈悲也。楞嚴經一曰:「阿難執持應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中略)方行等慈不擇貴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同長水疏曰:「軌則如來,行平等慈。」
- 禪室
- 修禪定人之居室。中阿含經四十三曰:「無事禪室。」日藏經一曰:「或有建立講讀論堂經行禪室。」行事鈔下三之三曰:「阿含云:佛及比丘,食竟皆入禪室坐禪,晡時從禪起而說法也。」
- 禪客
- 禪家之寺院,豫擇辯口者,於應白衣之請,陞座說法時,使出眾與陞座之人問答者,謂之禪客。始自宋代圓悟大慧之頃,宮人屢入寺謂陞坐說法時。
- 受五戒八戒文
- 一卷,作者未詳。
- 心行不離
- 在於真宗,南無阿彌陀佛者,本願之行,深信名號之緣由者,行者之信也。於信之上,自具如來之願行,故離南無阿彌陀佛之行而無信,離信而無行。
- 禪定
- 禪為梵語禪那之略,譯曰思惟修。新譯曰靜慮。思惟修者思惟所對之境,而研習之義,靜慮者心體寂靜。能審慮之義。定者,為梵語三昧之譯,心定止一境而離散動之義。即一心考物為禪,一境靜念為定也。故定之名寬,一切之息慮凝心名之,禪之名狹,定之一分也。蓋禪那之思惟審慮,自有定止寂靜之義,故得名為定,而三昧無思惟審慮之義,故得名為禪也。今總別合稱而謂之禪定。然禪定雖皆為心之德,而欲界所屬之心非有此德,屬於色界,無色界之界之心德也。若色無色相對,則禪為色界之法,定為無色界之法,其中各有四等之淺深,故謂之四禪四定。此四禪四定為世間法,佛法外道凡夫聖者共通也,其他佛菩薩阿羅漢證得之諸無漏諸定為出世間法,非三界所屬之心體所具,故欲得禪,則必離欲界之煩惱。欲得定,則必斷欲界之煩惱,欲得無漏之諸定,則必絕無色界之煩惱。而此中禪在最初,不惟為諸定之根本,而發天眼天耳等之通力,亦依此禪。且禪有審慮之用,觀念真理,必依於禪,故以禪為學道之最要者。大乘義章十三曰:「禪者是中國之言,此翻為思惟修習。(中略)心住一緣離於散動故名為定。言三昧者,是外國語,此名正定。定如前釋,離邪亂故說為正。」智度論二十八曰:「四禪亦名禪,亦名定,亦名三昧。除四禪諸餘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為禪。」次第禪門一上曰:「禪是外國之言,此間翻則不定。今略出三翻:一摩訶衍論中,翻禪,秦言思惟修。二舉例往翻,如檀波羅蜜,此言布施度、禪波羅蜜,此言定度,故知用定以翻禪。三阿毘曇中,以功德叢林以翻禪。」法華經安樂行品曰:「深入禪定見十方佛。」無量壽經上曰:「得深禪定。」同淨影疏曰:「禪謂四禪,定所謂四空定等。」六度集經曰:「復有四種禪定,具足智慧:一常樂獨處,二常樂一心,三求禪及通,四求無礙佛智。」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問:云何為禪?云何為定?答:妄念不生為禪,坐見本性為定。本性者,是汝無生心。定者對境無心,八風不能動。八風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是名八風。若得如是定者,雖是凡夫,即入佛位。」
- 略問訊
- 見問訊條。
- 禪宗
- 以禪那為示,故名。禪那或譯思惟修,或譯靜慮,為思惟真理靜息念慮之法,原為三學六度之一。初祖達磨天竺人,梁魏之世,來支那傳佛心宗,其法唯靜坐默念,發明佛心,凝工夫而已,其外相一等於禪那,故稱為禪宗。所謂禪宗者,非三學六度之一分禪,於是而如來禪,祖師禪之稱起。以經論所說,六度所攝之禪為如來禪,達磨所傳之心印為祖師禪。故由彼宗之本義言之,則與其謂為禪宗。毋寧目為佛心宗為適當。釋尊在靈山會上拈華,迦葉破顏微笑,為第一祖。二十八傳,至達磨。為東土初祖。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是教無言之心印於無言也。慧可得其心印為二祖。僧璨為三祖。道信為四祖。弘忍為五祖。弘忍之下,有慧能神秀二大師,慧能之禪,行於南地,故稱南宗,神秀之化,盛於北地,故稱北宗。而北宗不免如來禪之迹,南宗的得祖師禪之神髓。六祖慧能之下,生南嶽青原兩系。南嶽傳於馬祖,青原傳於石頭。馬祖之下獨盛,轉傳而分溈仰曹洞臨濟雲門法眼之五家。至宋朝,臨濟之下又附楊岐黃龍之二流。總是五家七宗。案禪宗之稱,始於李唐。
- 寶掌
- 謂千歲寶掌和尚也。中印度人,於周威烈十二年丁卯降神,左手握拳,七歲祝髮,乃展,因名寶掌。魏晉間來遊此土,入蜀。一日謂眾曰:吾願住世千載,今年六百二十有六,後歷遊海內,唐顯慶二年,寂於浦江寶巖寺。見五燈會元。
- 草堂寺
- 姚興於長安寺建四個大寺,第一大寺名草堂寺。即羅什譯場草堂所在之處。唐昭宗重建之。佛祖統紀五十三曰:「昭宗勅羅什譯經處,重建草堂寺。」
- 佛地經
- 一卷,唐玄奘譯。佛為妙生菩薩說佛地之五相,謂清淨法界及四智也。一一細釋。
- 清淨心
- 無疑之信心也,又無垢之淨心也。中阿含經四十一曰:「清淨心盡脫婬怒痴,成就於三明。」勝鬘寶窟上本曰:「清淨心,淨者信也。起淨信之心,又不雜煩惱心,名為淨心。」
- 何夷摩柯
- 劫初之王名,譯曰金者。見起世因本經十。梵⃞Haimaka。
- 不動軌立印
- 立印軌也。
- 沈香
- 沈水香之略。
- 室盧迦
- Śloka,又作室路迦,輸盧迦。舊云首盧。見首盧條。
- 大眾印
- 一寺公用之印鑑也。毘奈耶雜事一曰:「佛言:凡印有二:一是大眾二是私物。若大眾印可刻轉法輪印像,兩邊安鹿伏跪而住,其下應書元本造寺施主名字。」
- 諸佛以蓮華為坐床
- 諸佛常以蓮華為座床者,蓋取蓮華藏世界之義。蓮華藏世界者,報身佛之淨土也。又智度論八曰:「以蓮華軟淨,欲現神力,能坐其上,令不壞故。又以莊嚴妙法坐故。又以諸華皆小,無如此華。(中略)梵天王坐蓮華上,是故諸佛隨世俗故,於寶華上結跏趺坐。」大日經疏十五曰:「如世人以蓮華為吉祥清淨,能悅可眾心。今秘藏中亦以大悲胎藏妙法蓮華為最秘密吉祥,一切加持法門之身坐此華臺也。然世間蓮亦有無量差降,所謂大小開合色相淺深各發不同,如是心地花臺亦有權實開合等異也。若是佛,謂當作八葉芬陀利,白蓮華也,其華令開敷四布。若是菩薩,亦作此華坐,而令花半敷,勿令極開也。若緣覺聲聞,當坐於花葉之上,或坐俱勿頭華葉上。(中略)若淨居諸天乃至初禪梵天等,世間立號為梵者皆坐赤蓮華中。」
- 西方同居土
- 謂彌陀之極樂淨土也。台宗之稱。天台之四土,第一曰凡聖同居土。凡夫與佛菩薩之聖者同住之義也。此有二種:一同居土之穢土。如娑婆世界。一同居土之淨土。如兜率天之彌勒淨土,西方之彌陀淨土。
- 無緣佛
- 於自己無因緣之佛。謂於宿世未與自己結緣之佛也。
- 寶生經
- 寶生陀羅尼經之略名。
- 無作戒
- 又云無教,新譯曰無表。戒體有二、一作戒,二無作戒,作戒者,謂受戒時如法動作身口意三業,可見聞之業體。無作戒者,謂依此時作戒之緣而生於身中不可見聞之業體。此業體初發之緣,雖由身口意動作(即作戒),而一旦生了,則不假身口意之造作,恒常相續,故稱為無作。作戒於身口動作息時亦滅,而無作戒則一生之中常相續而發防非止惡之功能,是謂之無作戒體。此戒體向境而防一一之非者,即十戒二百五十戒等。就能防之體立無作戒,就所防之境分別二百五十等相,為發此無作戒故行作戒也。行事鈔中一之三曰:「若單立作,作體謝往,不能防非,又不可常作,故須無作。長時防非,若單立無作,則起無所從。不可孤發,要賴作生,二法相藉。」又曰:「雜心云:身動滅已與餘識俱是法隨生,故名無作。成論無作品云:因心生罪福,睡眠悶等是時常生,故名無作。」又曰:「言無作戒者,以非色非心為體。」此無作戒體,或以為色法,或以為心法,或以為非色非心法,凡有三家不同。見戒體條附錄。
- 四要品
- 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一方便品,第二安樂行品,第三壽量品,第四普門品。是法華一部之主要,故稱曰四要品。此四品即教行體用之四也。方便品開顯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之教法,是教也,安樂行品示法華行者所修之一心三觀行法,是行也,壽量品顯久遠本覺之佛身,是體也,普門品示佛陀自在之應化,是用也。即依一乘之教法而修一心三觀之行法,依此行法而證得本覺之佛身,由此佛身之本體,而示現種種之應化也。法華文句記一曰:「方便安樂,壽量普門,並是本迹之根元,此經樞鍵。」又此四品,如其次第,為發心修行菩提涅槃之四點。見雜談集七。
- 寶性
- 如來藏之異名也。真金在糞穢中,其性不變,如來藏性在眾生煩惱中,不失真如清淨之性,故云寶性。寶性論之名本此。寶性論曰:「塵勞諸境中,皆有如來藏。下至阿鼻獄,皆有如來身。真如清淨法,名為如來體。」
- 慢習因
- 見因條附錄十因十果項。
- 星宿劫
- 過現未三大劫中,未來大劫之名,此劫中有千佛出世。始於日光佛,終於須彌相佛。佛之出興,如天之星宿,故名星宿劫。佛祖統紀三十曰:「未來星宿劫,千佛出興如天星宿。」
- 雲門鉢桶
- 同於碧巖五十則塵塵三昧。
- 專行
- 捨餘法而專行一法也。教行信證六本曰:「專行者,專修一善,故曰專行。」
- 喝里
- 夜叉名。又作訶利。譯曰獅子。孔雀王咒經上曰:「訶利,梁云獅子。」大孔雀王咒經曰:「喝里。」
- 普賢講
- 講讚普賢菩薩功德之法會也。常於法華三昧堂行之。以法華三昧道場,普賢菩薩示現為法華經普賢勸發品所說故也。
- 本高跡下
- 台家論本迹高下,立四句:一本高迹下,二本下迹高,三本迹俱高,四本迹俱下。本高迹下者,如佛現菩薩之身也,本下迹高者,如菩薩現佛身也。本迹俱高如佛現佛身也。本迹俱下者,如初地之菩薩現初地之相也。故如自佛現神者,即謂為本高迹下。以佛對於神為上位也。見法華玄義釋籤十五。
- 詮辯
- 言詮辯論也。唯識述記序曰:「息詮辯於言蹄之外。」
- 二種闡提
- 一、捨善根之闡提。此先天的,本來之闡提也。二、方便闡提。菩薩為化度眾生,以方便假為闡提也。參照闡提條。
- 石女
- 女之無子者,又不能為婬者,皆為石女。因明入正理論曰:「自語相違者,如言我母是其石女。」涅槃經二十五曰:「譬石女,本無子相,雖加功力,無量因緣,子不可得。心亦如是,本無貪相,雖造眾緣,貪無由生。」資持記中二之一曰:「石女者,根不通婬者。」普燈錄五曰:「石女舞成長壽曲,木人唱起太平歌。」
- 徧是宗法性
- 因明三相之一。三支之中,望因於宗而示其關係者。蓋因必於宗之前陳名辭中,為元來徧有之事件。故因者(宗之前名辭中)有徧是宗法之性之意,是云徧是宗法性。例如謂聲無常也(宗),所作性故(因)時,為因之「所作性」,於宗之前名辭「聲」中固徧有之是也。
- 得度因緣經
- 給孤獨長者女得度因緣經之略名。
- 先缽經
- 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經之略名。
- 羯羅拏蘇伐剌那
- Karṇasvarṇa,國名。南印度之境。周四千四五百里。國之大都城二十餘里,人多家富。伽藍十餘所,僧徒二千餘人,習學小乘正量部之法。別有三伽藍,不食乳酪。遵提婆達多之遺訓。見西域記十。
- 大般泥洹經
- 六卷,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之前分,唯有十八品。泥洹與涅槃同,般為梵語,有入之義。為佛入涅槃夕所說之經。故名。
- 雲宗
- 白雲宗之略。
- 佛滅
- 佛之涅槃也,在凡夫曰死,於佛曰涅槃,譯曰滅,又譯滅度。滅煩惱度苦海之義也。法華經序品曰:「佛此夜滅度,如薪盡火滅。」
- 門標
- 曼荼羅入口所立之幢標也。一字奇特佛頂經上曰:「門皆立剎柱,以時花為鬘莊嚴,並懸幢旛。」大日經疏六曰:「曼荼羅夾門皆竪幢旗,以為幢幟,謂之門標幟。」
- 捕鼠
- 毀破戒僧之譬也。佛藏經指鳥鼠僧之譬喻。見鳥鼠僧條。釋門歸敬儀曰:「捕鼠之證,頻繁於胸臆。」
- 莊嚴
- 以善美飾國土或以功德飾依身云莊嚴。又以惡事積身亦云莊嚴。阿彌陀經曰:「功德莊嚴。」探玄記三曰:「莊嚴有二義:一是具德義。二交飾義。」觀無量壽經曰:「以諸惡業而自莊嚴。」輔行一之一曰:「一心三諦為所莊嚴,一心三觀為能莊嚴。」
- 一切如來眼色如明照三摩地
- 佛眼三摩地也。大日如來住於此三摩地而說攝一切大阿闍梨位真言。見瑜祇經大闍梨經品。
- 普賢三昧
-
普賢菩薩之修法也,有顯密二法,顯教即普賢觀經所說,以普賢菩薩為本尊,觀諸法實相之理,懺悔六根之罪障也,又云法華三昧。成此三昧,則普賢菩薩乘六牙白象,示現於道場。密教即普賢金剛薩埵念誦儀軌所說,身口意之三密相應,則現成普賢之身。名曰普賢三昧。
普賢文殊二大士為一雙之法門,普賢主一切三昧,文殊主一切般若,助佛之教化,故對於文殊般若而云普賢三昧。探玄記十八曰:「普賢三昧自在,文殊般若自在。」
- 八顛倒
- 凡夫二乘各有四倒,合為八倒。大疏鈔一曰:「倒有八種:外道謂世間為常樂我淨為四顛倒。二乘計永寂為涅槃,即無常樂我淨為四顛倒。若謂世間無常樂我淨,涅槃乃有常樂我淨,則名八行,皆非顛倒。」
- 雞舍鉢喇底揭喇呵
- Keśapratigrahaṇaṁ,譯曰剃髮衣。披著剃髮者。十三資具衣之一。見百一羯磨十。
- 薰習
- 身口所現之善惡行法或意所現之善惡思想起時,其氣分留於真如或阿賴耶識,如香之於衣也。其身口意所現者,謂之現行法。氣分留於真如或阿賴耶識者,謂之種子或習氣。因而現行法於真如或阿賴耶識留其種子或習氣之作用,謂之薰習。起信論曰:「薰習義者,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若人以香而薰習故,則有香氣。」唯識述記一之本曰:「薰者摯發義,習者數數義,由數數薰發有此種故。」
- 折腳鐺
- 缺去一腳之鐺也。傅燈錄曰:「無蒙國師曰:看他古德道人得意之後,茅茨石室,向折腳鐺子邊煮飯喫三二十年。」
- 四無記
- 就無覆無記之一而更分別為四種:一異熟無記,依一切前世業因而感之身心果報也,異熟為果報之異名。二威儀無記,起行住坐臥取捨屈伸等威儀時之心無記者。三工巧無記,作圖畫彫刻等種種工巧時之心無記者。四變化無記,以通力作種種變化時之心無記者。其中威儀工巧之二者,雖亦通於善惡二性及有覆無記,而今只取無覆無記之一邊耳。見百法問答鈔三。
- 莊嚴佛法經
- 持心梵天所問經之異名。
- 障礙山
- 毘那怛迦山Vinataka之譯。
- 草裏漢
- 山野浮浪之徒。為良民之害者。碧巖十六則曰:「鏡清草裏漢。」
- 緣縛斷
- 斷所緣之縛也。對於自性斷而言。所緣境者,五部之煩惱,縛所緣之境使不自在也。見俱舍論二十一。
- 金剛頂經毘盧沙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
- 一卷,唐善無畏譯。說金剛界一百八尊之密印。
- 所立法不成
- 因明喻法之過也。如立無常之宗舉虛空之同喻。是所立之宗法不成,故曰所立法不成。見因明大疏七。
- 西天四七
- 謂印度禪宗付法之祖師,即自摩訶迦葉至菩提達磨之二十八代也。與東土二三連結而呼之。
- 金剛鉤女菩薩
- 胎藏界金剛手院三十三尊之一。為女形之菩薩,以三𦙶鉤標鉤召之德。密號召集金剛。秘藏記末曰:「白肉色,左手取四𦙶杵。」
- 妙色王因緣經
- 一卷,唐義淨譯。說佛昔為妙色王時,求法忘勞,捨妻子並自身,奉食於夜叉,依此因緣,今成佛,一切大眾至心聽聞法要。
- 驅龍
- 持戒之羅漢,依戒力而驅逐毒龍也。婆沙論四十四曰:「昔此迦濕彌羅國中有一毒龍,名無怯懼(梵云阿利那),稟性暴惡,多為損害。去彼不遠,有毘訶彌(譯曰寺),數數為彼龍所嬈惱。寺有五百大阿羅漢,共議入定,欲逐彼龍,盡其神力,不能遣。有阿羅漢自外來,諸舊住僧為說上事。時外來者至龍住處彈指語言:賢回遠去。龍聞其聲即遠去。諸阿羅漢怪問言:汝遣此龍,是何定力?彼答眾曰:我不入定,亦不起通,但護尸羅,故有此力。我護輕罪,如防重禁,故使惡龍驚怖而去。」行事鈔上之一曰:「如驅龍事,五百羅漢,不能逐之。有一羅漢,但以護戒力故,即便驅出。」
- 金剛薩埵
- Vajrasattva,又云金剛手,秘密主。又云普賢。是真言宗八祖中之第二祖。大日如來為第一,此薩埵為第二。梵名縛日囉薩怛縛摩訶薩怛縛。譯名執金剛,持金剛,金剛手,金剛手秘密王,金剛薩埵,金剛手菩薩摩訶薩,金剛手薩埵摩訶薩埵等。薩埵者有情之義,勇猛之義,總言勇猛之大士。此薩埵與普賢菩薩同體異名。普賢從大日如來受灌頂,於二手與以五智之金剛杵,故云金剛手。但金剛薩埵有通別之二名。通名者,以名一切之執金剛神。以此皆為開東方金剛薩埵之一德者也。又無論何人,五相成就,從一切如來受授職灌頂時稱為金剛薩埵。如金剛頂經一切義成就菩薩(即悉多太子),之受授職灌頂時,稱為普賢大菩薩(即金剛薩埵)是也。又在顯教,普賢菩薩為一切諸佛長子之總名,如華嚴經所說。即無論何人,成就十大願者,為諸佛之長子,稱為普賢也。四十華嚴經四十頌曰:「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其別名即今所言之金剛薩埵,金剛界東方月輪中之金剛薩埵是也。大日經謂為金剛千手秘密主。即大日內眷屬之薩埵,為本宗第二祖。是總即別名也。是既得金剛之實智而稱為金剛薩埵,尚依本名而稱為普賢菩薩也。求之於金胎兩界,則金剛界十六菩薩之金剛薩埵與胎藏界中臺八葉院中之普賢,第一重金剛手院之中尊金剛薩埵,皆同體異名,皆為內眷屬。而此外大日之大眷屬中,亦有普賢菩薩。金剛界賢劫十六尊中之第十六尊,胎藏界第二重文殊院中之普賢,是與顯教所說之普賢同體同名,與得金剛之稱之內眷屬金剛薩埵,異體異名。再就同體異名言之,金剛薩埵之名,約於胎藏界,標本有之菩提心,普賢菩薩之名,約於金剛界標始成之大圓鏡智,又標菩提心所生之萬行也。理趣釋上曰:「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者,此菩薩者,此菩薩本是普賢。從毘盧遮那佛,二手掌親受五智金剛杵,即與灌頂,名之為金剛手。」仁王經念誦儀軌上曰:「此金剛手即普賢菩薩也。手持金剛杵者,表起正智猶如金剛,能斷我法微細障故。」聖無動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羅尼經曰:「此金剛手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普賢。即從如來得持金剛杵,其金剛杵五智所成,故名金剛手。」金剛智之五秘藏訣曰:「金剛薩埵者,即是普賢大菩薩異名也。亦名一切如來長子,亦名大阿闍梨。」又,此薩埵為一切眾生菩提心之本體,其性堅固如金剛,故名金剛,一切眾生由此薩埵之加持力而發心也。理趣釋上曰:「金剛手菩薩者,在毘盧遮那前月輪中,表一切如來菩提心,初發菩提心由金剛薩埵加持。」又,金剛藏王為此薩埵之別號(見金剛藏王條),其曼陀羅所在,在金剛界為根本成身會中十六菩薩之上首,即阿閦如來四親近菩薩之第一,於理趣會為中臺之本尊,在胎藏界為金剛手院三十三尊之中尊。於兩部大日如來為兩會,而金剛薩埵則為一人,一人傳受兩部,是表兩部不二也。
- 諸欲
- 色等之五欲也。法華經方便品曰:「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
- 真妄二心
- 第九之菴摩羅識,為自性清淨心,是真心也,第八已下之八識總為無明所起之妄心也。楞伽經以海水與波浪喻之。海水常住不變,是為真,波浪起滅無常,是為妄。分之則為四心:一唯真心,真生不二之一心也,是唯為諸佛如來之心。二唯妄心,無明所起之八識心也,是唯為外道凡夫之心。三從真起妄心,由真如而緣起之妄心也,是為別教已上之心。別教已下乃至外道凡夫不知此妄心。四指妄即真心,離真心而無妄心,妄心即真心也,是為初地已上菩薩之心。見名義集六上。
- 徧照般若波羅蜜經
- 一卷,趙宋施護譯。佛在他化自在天為金剛手說諸字之義門并神咒。
- 無緣乘
- 觀三界唯心無於心外緣法者,以行菩提之道也。大日經疏二曰:「無緣乘者,至此僧祇始能觀察阿陀那深細之識,解了三界唯心,心外更無一法而可得者,乘此無緣心而行大菩提道,故名無緣乘也。」
- 不住拜
- 禮拜不止,至於百千拜也。
- 德行
- 所成之善謂為德,能成之道謂為行,即功德與行法也,又具足功德之行法也。三學六度是也。仁王經上曰:「有十億七賢居士德行具足。」
- 極地
- 至極之地位。言佛也。行事鈔下四曰:「佛為極地之人。」
- 弘決
- 具名止觀輔行傳弘決。四十卷。荊溪湛然著。天台摩訶止觀之註。
- 他心智通
- 六通之一。略稱他心通。見他心通條。
- 悲無量心
- 四無量心之一。於一切眾生起悲心而無量也。
- 制教三宗
- 見化制二教條。
- 八十華嚴經
- 唐實叉難陀新譯之華嚴經八十卷,謂之八十華嚴經。
- 行位三道
-
一、見道,無始已來,初發真無漏智而觀諦理,以斷一切見惑之位。在聲聞乘為世第一法後之預流向,在菩薩乘為初地之入心。二、修道,更觀諦理而斷一切修惑之位。在聲聞乘為預流一來不還之三果,在菩薩乘為初地住心已後乃至第十地。三、無學道,證理斷惑究竟,更無法可學之位。在聲聞乘為阿羅漢果,在菩薩乘為佛果。此三者皆為通涅槃之道,故名為道。
十業道中之貪,瞋,邪見也。見大乘義章五本。
- 九色鹿
- 九色鹿經曰:「昔有一人為水漂溺,或出或沒。時有鹿角白如雪,其毛九色,入河救人命得存。後王索此鹿,知者重賞。其人示處,將殺鹿。時其人著癩,王問知其故,不殺鹿,其人乃發心。」
- 禪天
- 色界有四重之天處。修各禪那生於此,所生之天人亦隨生。各有其禪那故曰禪天。即初禪天乃至第四禪天也。
- 觀徧計所執
- 法苑義林章一末曰:「略有五重:一遣虛存實識,觀徧計所執,唯虛妄起,都無體用。應正遣空,情有理無故。觀依他圓成諸法體實二智境界,應正存有,理有情無故。」此法相宗觀萬法唯識之理,自麤及細,立五重觀中第一重遣虛存實之唯識觀也。遣虛存實者,觀三性中徧計所執性體性空無而撥遣之,依他起性與圓成實性非虛無而存留之也。徧計所執性者,一止於凡夫之迷情,無其體性,恰如見繩而思為蛇,蛇但為妄想,無蛇之實體。依他起性者,依因緣而起之假事物,此因緣所生之法,雖非實有,而亦決非空無,如尚有繩之假相。圓成實性者,真性之體性,此性周徧萬有而為實有,如繩之麻。因之而徧計者空無,依他者假有,圓成者實有也。分別此三性,第一重之唯識觀也。
- 羅預
- Lava,時名。戒疏二下曰:「僧祇云:二十彈指為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同行宗記二下曰:「羅預是西梵時名,未詳所釋。」
- 塢
- 𑖄U,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十二母韻之第三音。又作烏、歐、郁、憂、于、嗢、甌、鬱、優、有、偽、溫、鄔、佛、盂。金剛頂經字母品曰:「塢字門,一切法譬喻不可得故。」文殊問經字母品曰:「稱塢(上)字時,是多種逼迫聲。」大莊嚴經四曰:「唱烏(上聲)字時,出世間諸惱亂事聲。」涅槃經八曰:「郁者,於諸經中,最上最勝。增長上上謂大涅槃。」譬喻不可得者,自Upamā(譬喻)釋之。逼迫及惱亂者,自Upadrava釋之。
- 無願無願解脫門
- 重三解脫門之第三,見三三昧條。
- 寶意
- 羅陀那質多之譯語。
- 末多利
- 小乘十八部之一。開宗記一本曰:「末多利部,此云北山部。」
- 第一義天
- 譬第一義空之妙理為天,四天中之義天是也。涅槃經二十二曰:「義天者,十住菩薩摩訶薩等。以何義故?十住菩薩名為義天,以能善解諸法義故。云何為義?見一切法是空故。」法華玄義四曰:「第一義天天然之理。」涅槃經十八曰:「第一義天,謂諸佛菩薩,常不變易。以常住故,不生不死不老不病。」
- 逆化
- 佛菩薩之善計,化教行邪道之眾生也,如燈光梵志,和須密多女等。
- 遠劫
- 經劫久遠也。劫為梵語劫波之略,計世界成壞之時量也。
- 毘舍婆
- 佛名。見毘舍浮條。
- 宿直
- 月天以二十七日經二十七宿一周於天,其遞次直於宿處云宿直,其日云宿直日。
- 增長天
- 四王天中南方天之名。見四天王條。
- 相違因
- 十因之一。為法將生而障礙之使不生者。
- 等持
- 定之別名。梵語舊稱三昧,譯曰定,新稱三摩地,譯曰等持。謂心住於一境平等維持也。是通於定散二心也。假使在於散心而心專注於一境即三摩地。故譯為定者不可也。唯識述記七上曰:「等持者平等持心等,但於境轉,故名為等持。故通定散。(中略)三摩地,此云等持。」俱舍論二十八曰:「等持者為定,名異體同。故契經說心定等定,名正等持。此亦名為心一境性。」
- 弘法
-
弘通正法也。無量壽經上曰:「弘宣正法。」佛祖統紀八曰:「弘法傳通。」
日本真言宗之開祖,名空海,謚弘法。
- 向上一句
- 極悟之至極一句也。
- 多陀阿伽陀耶
- 梵語多陀阿伽陀Tathāgata,唐音之訛略,譯言如來。耶為八轉聲之第四,示所敬也。
- 四禪定
- 略云四禪,新云四靜慮。修此四禪定生於色界之四禪天也。此四禪內道外道共修之,在因者超欲界之惑網,在果者生於色界,且為生諸功德之依地根本,故曰本禪。 (一)初禪,初禪之前行,有粗住、細住、欲界定、未到定。其正禪具八觸十功德。 其先行者安坐端身攝心,故氣息調和,覺此心路泯泯澄淨,怗怗安穩,其心在緣,居然不馳散,是名曰麤住。 由此心後怗怗勝前,名為細住。 其後一兩日或兩月,豁爾心地作一分開明,我身如雲如影爽爽空淨,雖空淨猶見身心之相,未有定內之功德,是名欲界定(成實立欲界定,俱舍不立之,攝於未到定中)。 從是心後泯然一轉,不見欲界定中之身首、衣服、床鋪,猶如虛空,是名未到定(成實不立之,俱舍立之,名未至定)。 此時性障猶在,未入初禪也。在此未到定,身心豁虛空寂,內不見身,外不見物,如此或經一日乃至一月一歲,定心不壞,則於此定中即覺自心之微微動搖,或感微痒,即發動、痒、輕、重、冷、煖、澁、滑,是名八觸。 此為色界之四大極微與欲界之四大極微轉換,而發此觸相也。此乃正入初禪之相,此時有十功德,又謂之十眷屬,如空、明、定、智、善心、柔軟、喜、樂、解脫、境界,相應如是也(是就八觸中之動觸而論,餘七觸功德準之)。 此八觸十功德,唯在初禪,二禪以上則無,是為初禪之特相。 就四禪總體言之,則以十八支分別。十八支者,初禪五支、二禪四支、三禪五支、四禪四支也。以此等之功德法支持禪,故名為支。初禪五支者,覺支(新曰尋支)、觀支(新曰伺支)、喜支(新同名)、樂支(新同名)(經部為眼、耳、身三識之樂受,有部不許定中三識,僅有意識,故為輕安樂非樂受也)、一心支(新定支也)。 (二)二禪,呵棄初禪之覺觀而得此禪,於初禪已了色界四大轉換,故二禪已上無八觸十功德也。二禪之四支者,內淨支(俱舍以為五根中之信根,深信受勝實之功德也,淨為信相故曰淨,屬心故云內)、喜支、樂支(輕安樂也,非樂受)、一心支(新定支)也。 (三)三禪,呵棄第二禪之喜受而得三禪也。此禪具五支,捨支(是行捨,非捨受)、念支(三禪之樂極勝,為不染著,故要正念)、慧支(同上)、樂支(意識之樂)、一心支(新曰定支,寂然在定是也)。 (四)四禪,呵棄三禪之樂受。四支者,不苦不樂支(新曰中受支,五受中之捨受也)、捨支(捨第三禪之樂受也,非憂悔)、念支(念下地之過,自己之功德長養之)、一心支(猶如鐘、猶如清水)也。 初禪之五支乃至四禪之四支為何?即行體是也。依俱舍之意,初禪之付五支者,以此時二十二心數發於一時(大地十與大善地法十及覺與觀也),於中取強者為五支,五支皆定體也。成論明五支前後相次而起,取四支為方便,一心支為實體。天台止觀、法界次第之所明,大要據成實論。見止觀九之一、法界次第上、俱舍論二十八。智度論十七曰:「若能呵五欲、五蓋,行五法:欲、精進、念、功慧、一心,行此五,得五支,成就初禪。」參照禪條。梵⃞Catur‑dhyāna。
- 後教涅槃經
- 涅槃經為佛一代中最後之教法,故冠以後教二字。
- 雞貴
- 高麗國之別名。寄歸傳一曰:「雞貴者,西方名高麗國。為俱俱吒醫設羅Kukkuteśrara。俱俱吒是雞,醫設羅是貴,西方傳云:彼國敬雞,神而所尊,故戴翎羽,而表飾矣。」
- 畢竟無常住
- 宇宙之萬有,其體空無,而畢竟無常住之法也。吾人認萬象之體形而以為常也住也,不過為假想妄想耳。
- 大圓鏡智
-
顯教四智之一。諸大乘教說如來之四智。凡夫之第八識至於如來,為大圓鏡智。大圓鏡者。喻也,其智體清淨,離有漏雜染之法,自眾生善惡之業報,顯現萬德之境界,如大圓鏡。故名大圓鏡智。心地觀經二曰:「轉異熟識得此智慧,如大圓鏡,現諸色像。如是如來鏡智之中,能現眾生諸善惡業。以是因緣名為大圓鏡智。(中略)常能執持無漏根身,一切功德為所依止。」唯識論十曰:「一切境相,性相清淨,離諸雜染,純淨圓德現種依持,能現能生身土智影,無間無斷窮未來際,如大圓鏡現眾色像。」
密教五智之一。密教於顯教之四智,加法界體性智而為五智。配於五大五佛五方等。大圓鏡智。東方也,地大也,阿閦如來也,菩提心也。菩提心論曰:「東方阿閦佛由成大圓鏡智亦名金剛智也。」
- 嚩嚕拏
- Varuṇa,水天之梵名。司西方。大日經疏五曰:「南方燄摩羅,西方嚩嚕拏。」
- 法頌舍利
- 見法身偈條。
- 光帝襆頭
- 同光帝謂興化存奘禪師曰:「寡人收得中原一寶,只是無人酬價。」化曰:「借陛下寶看。」帝以兩手引襆頭腳。化曰:「君王之寶,誰敢酬價?」從容錄六。
- 布怛那
- Pūtana,又作富多那,富單那,布單那,富陀那。譯為臭餓鬼。餓鬼中之最勝者。玄應音義二十一曰:「布怛那舊云富單那,或作富多那,此義云臭,是餓鬼中勝者也。」慧琳音義十二曰:「布單那或富陀那,皆不正音也。此云臭穢,雖身形臭穢,是餓鬼中福之最勝者。」
- 華嚴骨目
- 一卷,荊溪湛然著。
- 作麼生
- 禪錄之語。疑問之詞。猶言如何。
- 行香儀則
- 行事鈔下三曰:「若行香者,不令婦人指挃掌掌。語令懸放,必不肯者,便可縮手當使過去。若有男子,幸遣行之。尼法反前,為深防罪故。五百問及三千云:不得立受香,因比丘受香,女觸其手,欲發罷道。佛言:若立受者,吉羅。」
- 廁篦
- 廁籌也,見僧祇律三十四。
- 步擲金剛修行儀軌
- 播般曩結使波金剛念誦儀之異名。
- 提婆地提婆
- Devātideva,譯曰天上天。佛未出家時之名。
- 教唯識
- 見五種唯識條。
- 莊嚴門
- 六度萬行持戒持齋等,是莊嚴佛法外面之假裝,非真佛法也。臨濟錄曰:「祇如諸方說六度萬行以為佛法,我道是莊嚴門佛事門,非是佛法。」
- 無常磬
- 又云引磬。人命臨終所打之磬也。行事鈔下四之一曰:「若終亡者,打無常磬。」同資持記曰:「天台智者臨終語維那曰:人命將終,得聞鐘磬,增其正念,唯長唯久,氣盡為期,云何身冷方聲磬耶(今時死已方打,故知無益)。」
- 鄔波婆娑
- 見優波婆娑條。
- 羅齋
- 禪林之語。托鉢受齋食也。
- 八大夜叉
- 寶賢夜叉,滿賢夜叉,散支夜叉,眾德夜叉,應念夜叉,大滿夜叉,無比夜叉,密嚴夜叉也。
- 自性善
- 四種善之一。自性不善之對也。見善惡條附錄。
- 見修
- 見惑與修惑也。見道所斷之理惑謂之見惑,修道所斷之事惑謂之修惑。以見惑之故,不達於四諦之真理起種種之邪見;以修惑之故,作善惡之業而流轉於三界。此斷盡見修二惑,而證真理,出離三界。舊譯家謂之見思見愛,新譯家謂之見修。四教儀曰:「見思惑,又云見修。」同集註中曰:「見修,見惑見道所斷,思惑修道所斷,約能斷位名所斷惑也。」見見思條。
- 宿煮
- 比丘於居處煮食云宿煮,律不禁之。資持記上二之一曰:「食界者,攝食以僧,令無宿煮罪。」
- 善巧方便經
- 大方廣善巧方便經之略名。
- 托生
- 胎生之之有情宿身於母胎內也。在極樂則托生於蓮華。
- 如來座
- 三軌弘經之一。同於法空座。見三軌條附錄。
- 淨妙華三昧
- 百八三昧之一。
- 聚沫
- 以譬有為法之無常。維摩經方便品曰:「此身如聚沫,不可撮摩。」
- 留難
- 邪魔來留止人之善事,為修行之障難也。涅槃經三曰:「云何知天魔為眾作留難?」往生論註上曰:「第六天魔,常於佛所作諸留難。」
- 修行本起經
- 二卷,後漢竺大力等譯。與過去現在因果經同本。
- 正心住
- 十住之第六。
- 末寺
- 對於本寺而謂所屬之寺院曰末寺。
- 事度
- 五戒十善等之世善也。是為有為之事相,故曰事。度三途之苦,故曰度。止觀二之三曰:「諸蔽為惡,事度為善。」
- 蛇
- 梵語曰薩跛Sarpa,見梵語雜名。
- 巡錫
- 與巡教同。持錫杖而遊化,故有錫字。
- 廁籌
- 竺人以小木竹片拭糞,一名廁籌,又名廁橛。
- 微密
- 微妙秘密也。涅槃經三曰:「願佛開微密,廣為眾生說。」大日經六曰:「吾當一切說微密最希有諸佛之秘要。」
- 名字比丘
- 但有比丘之名而無比丘之實者,謂無戒之僧也。大集經九曰:「若無淨持戒,漏戒比丘以為無上。若無漏戒,剃除鬚髮身著袈裟名字比丘為無上寶。」釋氏要覺上曰:「善見律云:如有檀越,來請比丘,沙彌雖未具戒,亦入比丘數,是為名字比丘。」
- 戒壇石
- 禪律諸寺門有大書「禁葷酒入山門」之碑石也。為立於戒壇前之石,故云戒壇石。
- 蓮華部發生菩薩
- 胎藏界觀音院中臺第一行上之尊也。密號曰無盡金剛。出生蓮華部之諸尊故,多為肉色,左手持蓮華,右手當胸屈無名指。或並屈小指。坐赤蓮。
- 禪師
- 修禪定之師也。善住意天子所問經曰:「天子問:何等比丘得言禪師?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此禪師者,於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謂不生,若如是知得言禪師。」獨孤及文曰:「間生禪師,俾以教尊。」三教指歸一曰:「修心靜慮曰禪師。」毘奈耶雜事十三曰:「經師律師論師法師禪師,不以同類令聚一處。」禪師之稱號有二種:一係天子之褒賞,一禪僧呼前人為禪師。師家眾僧通用之,天子之褒賞始於陳宣帝大建元年,崇南岳慧思和尚為大禪師;唐中宗神龍二年賜化宗神秀上座以大通禪師之謚號。
- 直掇
- 與直裰同。傳燈錄曰:「普化謂市人乞我一個直裰。」林逋寄李山人詩曰:「身上祇衣粗直掇,馬前長帶古偏提。」蘇轍孔平仲惠蕉布詩曰:「更得雙蕉縫直掇,都人渾作道人看。」按,說文,𧛔,衣躬縫也。集韻云:或作𧞶,𧝴。又周禮疏,中央為督,所以督率兩旁。莊子養生主:緣督以為經。音義亦云中也。六書故云:人身督脈,當身之中,貫徹上下,故衣縫當背之中達上下者,亦謂之督。據此則直掇字,本當作𧛔,而督亦可借用。若裰則補破之義,不應聯直字為名,作掇則更無義矣。
- 九品往生
- 行業有差別,故往生彌陀之淨土有九品。但九品之往生,常生於蓮華之中。
- 法曼荼羅身
- 三秘密身中種子秘密身也。胎藏界之大日如來為𑖀字。
- 華藏與極樂
- 華藏世界本就釋迦之果報而說者,其實通於諸佛,彌陀之極樂,亦即佛藏世界也。探玄記三曰:「三世諸佛,嚴華藏界,皆與此同。」秘藏記本曰:「華藏界義,華者理也,理徧法界,藏諸法於其中,故曰華藏。是華藏世界者。最上妙樂在其中,故曰極樂。當知極樂與華藏,雖名異而非異所。」秘藏記鈔六曰:「天親淨土論,極樂國土名華藏世界,是其證也。以蓮華成國土,故云華藏。受最上妙樂,故曰極樂,是一處異名也。」世親淨土論曰:「入第三門者,以一心專念作願生彼修奢摩他寂靜三昧行故,得入蓮華藏世界。」
- 中般
- 五種不還之一。不還之聖者自欲界而生於色界之中有之身,證羅漢果而般涅槃也。
- 無二亦無三
- 謂成佛之道,唯一而無二道三道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此為偈文之語。其本文曰:「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諸師解之,其說不一。台家就藏通別圓四教而對簡之,成立唯一圓教。餘乘若二若三、訓為「餘乘與若二與若三」。餘乘者,指別教,若二者,指通別二教,若三者,指藏通別三教。意謂今之法華時為唯一圓教,不如前華嚴時(第一時)之兼別教,不如般若時(第四時)之帶通別二教,不如方等時(第三時)之對待藏通別三教也。是視二三之數為複數而解之也(法華文句)。三論之嘉祥,法相之慈恩,就三乘而對簡之,成立唯一佛乘。故訓為「餘乘之若二若三」。餘乘者,總指緣覺與聲聞,若二者,別指緣覺,若三者,別指聲聞。是以一二三之次第佛乘為第一、緣覺乘為第二、聲聞乘為第三。意謂為唯一佛乘,無第二之緣覺乘,亦無第三之聲聞乘也。慈恩言勘梵本謂為無第二無第三、譯時果謂無二亦無三也(法華義疏,法華玄贊)。
- 阿槃陀羅
- 譯曰結界。為限寺院之境內者。飾宗記八末曰:「阿槃陀羅界者,阿蘭若處界也。」梵⃞Abhyantara。
- 三種輪身
- 密教所說。見教令輪身條。
- 有所緣
- 心識謂之有所緣,心識以外之物謂之無所緣。所緣者如眼識之於色,耳識之於聲。心識攀緣寄託之境界也。總之,心識必有此所緣,故名有所緣。俱舍論二曰:「六識意界及法界攝諸心所法,名有所緣,能取境故。」
- 大金色孔雀王
- 金色之孔雀明王也。見孔雀明王條。
- 廣大寶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經
- 三卷,唐菩提流志譯。寶樓閣經三譯之一。廣大寶樓閣善住者,陀羅尼名。說其緣起及功德。示其修法。
- 迴大入一
- 迴權大乘之心而歸入一佛乘之法也。
- 大沙門統
- 僧官名。佛祖統紀五十一曰:「隋文帝詔曇遷為昭玄大沙門統。」昭玄者行僧務之昭玄寺也。
- 十界十如三千世間
- 見一念條。
- 十六特勝
- 特勝於四念處等之觀,始自調心,終至悲想地,地地有觀照,能發無漏善業,厭惡自害之失,故名特勝。十六者: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長短,四、知息徧身,五、除諸身行,六、受喜,七、受樂,八、受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攝,十一、心作解脫,十二、觀無常,十三、觀出散,十四、觀離欲,十五、觀滅,十六、觀棄捨也。
- 圓教二種三諦
- 一、名隨德用三諦。於空假中之三諦各有一功能。空諦有破情之用,假諦有立法之用,中諦有絕待之功能。二、體一互用三諦。三諦本為圓融而一相一味,非可見其界畔之法。即三諦各具三能之說也。
- 莊嚴王經
- 莊嚴王陀羅尼咒經之略名。
- 參退
- 禪林之語,同於參後、晚參或放參之後也。
- 因人
- 因位之人也。為未到佛果以前修行者之總稱。
- 十種方便戒
- 又曰三世無障礙戒。密教之方便戒也。大日經受方便品說之,所謂大乘之十善戒也。見戒條。
- 應文
- 諱允炆。明太祖之孫,懿文太子之長子,即建文帝也。燕王迫金川門,帝將自盡。王鉞曰:先帝升遐時,附一篋,命臨大難時發之。即進一紅篋,封鎖甚嚴。帝碎篋觀之,內有度牒三葉,一云應文,二云應能,三云應賢。並有袈裟,帽鞋,剃刀及白金十錠。帝曰:命也。即令程濟祝髮,改名應文。時楊應能,葉希賢,亦祝髮,各改名易衣,取牒從鬼門逃。暮至神樂觀,明朝向溧陽而去。自是經湖湘入蜀,遊雲南。後還閩,入廣西橫州南門壽佛寺,住十五年。尋寓南寧一蕭寺,落魄過三十九年。時正統五年,年六十四,恩州知事岑瑛,聞之於京師,賜號老佛,迎入西內。途中賦詩曰:流落江湖四十秋,歸來不覺雪盈頭。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長樂宮中雲影暗,昭陽殿裏雨聲愁。新蒲細柳年年錄,野老吞聲哭未休。後寂於宮中。弘治中,謚恭仁康定景皇帝。見明高僧傳三,續釋氏稽古略三,元明清史略二等。但明高僧傳等,其名作應能,恐誤。
- 妙法蓮華經玄義
- 二十卷,隋智者說灌頂記,釋法華之經題。所謂法華三大部之一。略曰法華玄義。
- 反抄
- 反被袈裟也。寄歸傳二曰:「屏私執務隨意反抄。」
- 契吒
- 梵名Kheḍa,中印度古王國名。見西域記十一。
- 五處真言
- 謂加持五處之入佛三昧耶真言。見青龍軌上。
- 三罰業
- 身口意之三惡業。
- 普賢跏
- 半跏也。時處念誦儀軌曰:「或作普賢跏,左掌承右腿,右趺鎮左髀,普賢跏乃成。」然依普賢金剛薩埵儀軌,則半跏之外有普賢跏,曰:「端身結跏趺坐,或半跏趺坐,或普賢跏,或隨意坐。」梵⃞Bhadrāsana。
- 米粒名舍利
- 秘藏記上曰:「天竺呼米粒為舍利,佛舍利亦似米粒,是故曰舍利也。」彌勒上生經疏下曰:「舍利者稻穀也,駄都者體也,佛體大小如稻穀量,故以為名。」慧苑音義下曰:「舍利是稻穀也。」梵語雜名曰:「稻,舍理。」
- 見佛
- 見報應之佛身也。以凡夫二乘分別之識所見者為應身,以菩薩無分別之心所見者為報身。無宿緣者亦不能見應身也。起信論曰:「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中略)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智度論九曰:「舍衛城中九億家,三億家眼見佛,三億家耳聞有佛而眼不見,三億家不聞不見。」觀佛三昧海經三曰:「若生垢惡不善心者,若有毀犯佛禁戒者,見像純黑猶如炭人。釋子眾中五百釋子,見佛色身猶如炭人。比丘眾中有一千人,見佛色如赤土人。優婆塞眾中有十六人,見佛色身如黑象腳。優婆夷眾中二十四人,見佛色身猶如聚墨。如是四眾各各異見。」
- 重空三昧
- 有總別二名,別者單指重三三昧中第一,空空三昧之一,總者兼他稱無相無相,無願無願之二。見三三昧條。
- 樹提摩納
- 摩納者,童子之梵語也。見樹提伽條。(CBETA註:疑為見樹提迦條)
- 毘蘭若
- 婆羅門名。請佛安居,廢忘而不知佛至,如來於三月唯食馬麥(引寶積經文毘蘭多下),然智度論等謂之阿耆達婆羅門。是毘蘭若取其國邑而名,阿耆達多應為其本名。巴Veraūja。
- 思量識
- 三能變識第二之名。見三能變條。
- 蛇行
- 佛告諸比丘有蛇行法,何等為蛇行法?謂殺生手常血腥,乃至行十不善等。彼爾時身蛇行,口蛇行,意蛇行。如是身口意蛇行已,向地獄或畜生之一趣。蛇行眾生,謂蛇鼠貓狸等腹行眾生,是名蛇行法。見雜阿含經三十七。
- 色自在地
- 十地中第八位地之名。色性自在而無有礙,故名。
- 三乘共學十地
- 謂乾慧地等十地。是般若經之說,以其示聲緣菩三乘共同修道之行位也。
- 室羅筏悉底
- 即舍衛國。梵Śrāvasti。
- 貪煩惱
- 六大煩惱之一。貪欲之情惱亂有情之身心者。
- 摩訶摩耶經
- 一名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二卷,齊曇景譯。佛一夏昇於忉利天為母摩耶說法,使證初果。後自天下,漸次化度,受魔王之請,入於涅槃。摩耶趣來棺所,開佛棺,母子相見,說法以彰孝道。
- 摩訶劫賓那
- 又作摩訶劫譬那Mahākapphina,見劫賓那條。
- 中草
- 三草二木之一。見三草二木條。
- 播磨
- Upamā,譯曰喻。因明論纂要曰:「喻者西方云為播磨,此譯為喻。今因明中後同異支,準西方云達利瑟致案多(Dṛṣṭānta),此云見邊,為順此方故義言喻。」
- 瞋想
- 三想之一。見三想條。
- 五族如來
- 謂金剛界之五智如來也。見安像三昧儀軌經。
- 廁紙
- 天竺皆用籌,支那僧多依竺法,又間有用紙者。
- 娑婆婆
- 帝釋八異名之一。見釋提桓因條。
- 一放一收
- 一次把住,一次放行也。是為師家應學人機根之活手段,把住者抑學人,放行者縱學人。一放之時,森森羅列。一收之時,空界無物。謂擒縱與奪,有自在之狀也。見碧嚴錄第九十九則。
- 清淨覺海
- 清淨之本覺,深廣如海也。圓覺經曰:「若於所求別生憎愛,則不能入清淨覺海。」
- 提雲般若
- Devaprajñā,比丘名。譯曰天智。開元錄九曰:「沙門提雲般若,或云提雲陀若那。唐云天智,于闐國人也。」
- 聖道門
- 二門之一。除淨土宗,淨土真宗之淨土門,如其他法相天台宗於此土說自凡至聖之道。總名為聖道門。二門條。
- 土羅遮
- Sthūlātyaya,梵語與偷蘭遮同。譯作重罪。優婆離問經曰:「土羅遮,重罪也。」
- 威怒王
- 金剛部諸尊現忿怒身之總名。聖無動經曰:「聖無動摩訶威怒王。」
- 逆喻
- 謂由果推因,由末究本之喻法。例如大海有本謂大河,大河有本謂小河,小河有本謂大池等。八喻法之一。見涅槃經二十九,三藏法數三十二。
- 法觀經
- 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說數息觀等之法。
- 念佛為先
- 謂念佛為勝于一切餘行之淨土往生業因也。樂邦文類二曰:「功高易進,念佛為先。」選擇集曰:「往生之業,念佛為先。」
- 決定總持經
- 佛說決定總持經,一卷。西晉竺法護譯。與佛說謗佛經同本,說謗佛罪之陀羅尼。
- 九條衣
- 三種袈裟之一。又名九條袈裟,或單名九條。即僧伽梨之一種,所謂九品大衣之下下品也。其製兩長一短,條數有九分,故名。十誦律五曰:「若比丘,初日得衣,用作僧伽梨最下九條,成分別若干長若干短,總說九條。作衣竟日,即應受持作是言,我是最下僧伽梨作持。」四分律四十曰:「應九條,不應十條,乃至十九條,不應二十條。」蓋九條衣,原唯僧伽梨之一種,以條數而立名,與五條七條同,本律非別有九條衣之名稱。故四分律行事鈔下,謂就條數,便云十九十七乃至九條七條五條等。律中無五七九之名,但云安陀會乃至僧伽梨。人名為七九條也。雖然,僧伽梨中,此最下九條衣之名,自古通行,今稱五條七條九條為三衣,安陀會,鬱多羅僧,僧伽梨之名,反多不用矣。案五條為常著之衣。七條在寺內眾中禮誦齋講時著之。九條已上,外出時及其他嚴儀時著之。
- 迦賓菟
- 比丘名。飾宗記八本曰:「迦賓菟者,五分十六,劫賓那是也。」見劫賓那條。
- 華開敷王
- 見開敷華王如來條。
- 慈
- 見慈悲條。
- 毘侈遮羅
- 鞞侈遮羅那三般那之略。
- 十六執金剛神
- 位於金剛界成身會曼荼羅下方之神也。出生義曰:「又下方有十六執金剛神。蓋一切如來,勇健菩提心所生化。亦明如來修行之時有塵數心障煩惱,以是金剛慧破之。大覺之後成塵數種類智門,以此金剛慧用之。故復現其暴惡可畏之身,操大威之智以調伏難調。叱吒則大千震蕩,指頤則群魔懾竄。所以鬼母佝懼而收迹,象頭畏威而連引。彼大惑之主魔醯首羅亦蒙被其害而成正覺,則知向憑怒適是大悲。此等金剛所有河沙塵滴數量,今舉十六住焉亦塵數之義不出於此矣。」神名如下:一、虛空無垢金剛(十九執金剛之一)。二、金剛輪。三、金剛牙(不空成就四親近之一)。四、蘇喇多金剛(譯作妙住、謂其住安穩也)。五、名稱金剛。六、大分金剛(謂大者之分,大心眾生,即體分也)。七、金剛利。八、寂然金剛。九、大金剛。十、青金剛。十一、蓮華金剛。十二、廣眼金剛。十三、執妙金剛。十四、金剛金剛(金剛為慧單金剛名之)。十五、住無戲論金剛(十九執金剛之一,住大空慧)。十六、虛空無邊遊步金剛(十九執金剛之一)。出大日經疏十六。
- 韋天將軍
- 姓韋,名琨,四天王之四王下各有八將軍,此南天王八將軍之一也。為南山道宣律師示現,南山依之著靈威要略並律相感通傳二書,律相感通傳云韋將軍,法苑珠林云天人韋琨,有擁護東西南三洲佛化之宿願,古來禪錄多與韋駄天混一,非也。感通傳曰:「有一天人來禮敬,敘暄涼已。曰:弟子姓王名蟠,(中略)弟子是南天韋將軍下之使者。將軍事務極多,擁護三洲之佛法。(中略)次又一天云:姓費氏,禮敬如前。云:弟子迦葉佛時,生在初天。在韋將軍下,諸天貪欲所醉,弟子以宿願力不受天欲,清淨梵行,偏敬毘尼。韋將軍童真梵行,不受天欲。一王之下有八將軍,四王三十二將,周四天下,往還護助諸出家人。」法苑珠林十六曰:「又有天人韋琨,亦是南天王八大將軍之一臣也。四天王合有三十二將,斯人為首。生知聰慧,早離欲塵,清淨梵行修童真業,面受佛囑弘護在懷,周統三洲住持為最。」
- 一切如來金剛誓誡
- 如來三昧耶之本誓也。大疏九曰:「結三昧耶者,即是必定師子吼,說諸法平等義故,立大誓願,當令一切眾生得如我故,欲善為眾生開淨知見故,以此警覺眾生及諸佛故,是故此三昧耶,名為一切如來金剛誓誡。」
- 屈浪拏
- 又作屈浪那。為都貨邏國之故地。西域記十二,謂其國伽藍僧徒雖少,而國王厚敬三寶云。
- 翅舍欽婆羅
- Keśakambala,十外道之第五。譯曰髮衣。外道著此衣也。四分疏飾宗記七末曰:「翅舍欽婆羅,此云髮衣也,此外道著此衣也。」
- 話杷
- 如言話柄。古宿錄四十曰:「雲門悅上堂曰:摩竭掩室已不及初,毘耶杜詞至話欛。」正字通曰:「欛,𪴜字之訛。」又曰:「𪴜必架反,音霸柄。」
- 大方等如來藏經
- 一卷,東晉佛陀跋陀羅譯。與大方廣如來藏經同本先出。
- 寶藏天
- 福德之天。梵云吒羅佉。即寶藏天女也。
- 闍伊那教
- 闍伊那者梵音Jaina,亦曰耆那教。開祖曰若提子Jñātiputra,其起原與佛殆為同時代而少早。其開宗之動機,亦與佛教同。在於排吠陀之教權,打破四姓之階級。其教理與數論同,為物心對立論,使有生Jiva與無生Ajiva對立,謂有生之善神,為無生之物質的關係所繫縛,至於營惡之生,故吾人修一切之道德,由於苦行禁欲而從物質界解脫,由於一切智而得常滿精神Nityasiddha云,其與佛教異者,主張我之實在。於此點常罵佛教。開教後二百年頃北方摩伽陀之信徒與南方加羅奈克地方之信徒間,生教義上之異論,北方取寬容主義而著白衣,南方依然嚴格體教祖之旨,而主張裸體。前者稱為白衣派,後者稱為空衣派,二者各各編輯其所依教典焉。佛教云尼乾子,即宿作外道是也。
- 空
- 因緣所生之法,究竟而無實體曰空。又謂理體之空寂。維摩經弟子品曰:「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同註「肇曰:小乘觀法緣起,內無真主為空義。雖能觀空,而於空未能都泯,故不究竟。大乘在有不有,在空不空,理無不極,所以究竟空義也。」大乘義章二曰:「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同二曰:「空者理之別目,絕眾相故名為空。」萬善同歸集五曰:「教所明空,以不可得故,無實性故,是不斷滅之無。」梵Śūnyatā。
- 清課
- 謂釋家日行之課程也。鄧渼詩曰:「蒲團清課後,紈扇豔歌中。」
- 真佛子
- 別教菩薩,始到初地,即證我法二空之真如,故謂為生於如來家之真佛子。唯識述記九末曰:「紹繼佛種,令不斷絕。乃至般若證真法界,名於中生,名真佛子。」
- 因果應報
- 善因者善果,惡因者惡果,有原因,則必有結果之應報也。慈恩傳七曰:「唯談玄論道,問因果報應。」
- 三種定
- 見三昧條。
- 大梵王
- 大梵天王也。
- 禪念
- 樂禪定之心念。厭世之煩累之念慮也。
- 厥蘇洛迦
- 謂曰圌衣。比丘尼之裙名。見俱蘇洛迦條。
- 果
- 梵語曰頗羅Phala,木實之義。對於因而言。一切之有為法,前後相續,故對於前因而謂後生之法為果。擇滅雖為無為法,然由道力而證悟,故名果。虛空與非擇滅,無為果者。見因果條。
- 別解四類
- 今於四類之別解中,示地獄界與人界及佛界三種之相。先言地獄界之十如是,相如是者惡人顯後墮地獄之前相,凡夫雖不知,而佛菩薩之目,則能見之也。性如是者,專習惡之人其習狀如生成,改變為難也。體如是者:「摧折麤惡色心以為體質。」即墮於地獄為獄卒所責之荒惡身心體是也。私記二本云:「問:體者即指受報身。與報何異?答:陰身為體。苦樂為報。」力如是者:「地獄有登刀上劍之用。」即於地獄有上劍山上刃林裂破身體之力用也。作如是者:「搆造經營。」謂於身口意之三業造惡也。私記云:「作是造業與因何別?答:搆造為作,約外約色,習因為因,約內約心。」因如是者:「惡習因也。」謂於過去習惡也。緣如是者作惡之緣助也。果如是者,謂過去所習之惡事,受地獄之身亦能起也。報如是者:「銅柱鐵床之苦。」謂於地獄攀登銅柱。坐熱鐵床也。本末究竟等者,相如是,報如是,皆為空諦故謂為等。又惡之果報在本之性相中,本之性相,在惡之果報中則為假諦等,又地獄之理體與佛果無異,則皆為中道法界,是中道之等也。次明人界之十如,則相如是者:「相表清昇。」謂對於四惡趣之沈淪,格別清淨,有上昇之相也。性如是者:「性覺白法。」謂清白之善法,成為其性也。體如是者:「體是安樂身心。」謂與三途等苦報相違,安穩快樂之身心也。力如是者:「堪任善器。」謂堪於勤善之器也。作如是者:「造止行二善。」謂作止惡行善之二善也。因如是者:「因是白業。」謂成就清白之善因也。緣如是者:「作善我我所。」謂我思能作善也,此為白善之緣。果如是者:「任運修善心生。」謂依前來習善之習用,而自然生善心也,報如是者:「自然愛樂。」謂自然受人果之快樂也。本末究竟如前地獄界。次明佛界之十如,則「佛界十法者。皆約中道分別也。」言佛界之十如其體皆為中道也。此雖為一中道,而因義理相違,故分為十如。相如是者為緣因佛性,是外修萬行也。性如是者為了因佛性,是內生真智也。體如是者為正因佛性,是真如法界也。力如是者,謂初發菩提心,超二乘上為力。是發菩提心也。作如是者四弘誓願也。因如是者智慧莊嚴也。緣如是者福德莊嚴也。果如是者一念相應大覺朗然之無上正覺也。報如是者大般涅槃三德秘藏也。本末究竟等者三諦法界之體等也。
- 舍那尊特
- 盧舍那佛之尊特身也。即華嚴之教主是。見尊特條。
- 彌勒成佛經
- 彌勒大成佛經之略名。
- 劫比他國
- Kapitha,在中印度,周回二千餘里,城西二十餘里有大伽藍。伽藍之大垣內有三寶階之遺趾。釋尊自忉利天下時,帝釋所化作者。見西域記四。舊名曰僧佉尸Saṅkāśya。
- 智慧資糧
- 見資糧條附錄。
- 瞋恚
- 三毒之一。
- 門派
- 一門之法流也,多以名禪宗之派別。
- 十種行願
- 普賢之十大願也。見普賢條。
- 虛堂錄
- 門人妙源編。其末有云:「祖翁在世,語錄二帙,刊流天下。宋咸淳五年,晉之續錄後集,已成三卷。」
- 禪心
- 寂定之心也。李頎題璿公山池詩曰:「片石孤峰窺色相,清池皓月照禪心。」劉長卿宿北山禪寺蘭若詩曰:「密行傳人少,禪心對虎閑。」
- 門流
- 與門派門葉同。一門之流義也。
- 庭儀
- 法會時於堂前庭上作行道之式也。
- 三車家
- 三乘家之異名。見四車家條。
- 麗藏
- 高麗版大藏經之略稱。
- 尼寺
- 比丘尼所住之寺也。世親傳曰:「於阿輸闍國起三寺,一比丘尼寺,二薩婆多部寺,三大乘寺。」我國西晉建興中,尼淨檢等於洛陽城西,創建竹林寺,是為尼寺之始。
- 修行菩薩行諸經要集
- 大乘修行菩薩行諸經要集,三卷,唐智嚴譯。集諸經四十二部,明菩薩之行門六十六條。
- 桶頭
- 管掌桶類之禪寺僧也。
- 洞上
- 曹洞宗也對於末師末流而云上。
- 洞下
- 曹洞宗之門下也。
- 曇無德律
- 四分律之異名。
- 摩娑羅伽隸
- Musāragalva,見牟娑羅條。
- 烏娑哆羅迦
- 惡鬼名。見慧琳音義三十五。梵Ustraka。
- 宴寂
- 安然而入寂也。謂聖者之死。法華經化城喻品曰:「於佛宴寂後,宣揚助法化。」大部補註八曰:「宴寂。宴,安也,息也。上文云寂然宴默是也。」
- 遮努羅
- 神名。譯曰執持。見俱舍光記二十七。梵⃞Cānura。
- 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
- 一卷,西晉竺法護譯。即摩登迦經之異譯,說二十八宿之吉凶者。
- 阿閦佛國經
- 支婁迦讖譯,二卷。與寶積經之不動如來會同本異譯。
- 禪徒
- 禪家之僧徒。又佛徒之總名。
- 上味
- 味之最佳者也。楞嚴經曰:酥酷醍醐,名為上味。
- 三摩諾健那
- 神名。譯曰大露形。見俱舍光記二十七。
- 三世了達
- 諸佛之智慧,達觀過去,現在,未來之三世,了了分明,故云三世了達。法華經科註曰:「如來三達無礙,觀破久遠如今。」
- 緇衣
- 紫而淺黑,非正黑。若黑為五方之正色。服之者非法也。僧史略上曰:「并部幽州,則尚黑色,若服黑色最為非法也。何耶?黑是上染大色,五方正色也。問緇衣者何狀貌?答:紫而淺黑,非正色也。」
- 禪律
- 禪宗與律宗也。
- 觀行五品位
- 於上示觀行即之位,成就五品之功德,故云觀行五品之位。五品者法華分別功德品所說:一、隨喜品,二、讀誦品,三、說法品,四、兼行六度,五、正行六度也。天台大師居於此位云。四教儀曰:「依教修行,為觀行即五品位。」
- 加持供物
- 真言行者修一尊法時,加持供物也。以若不加持,則諸飛行之藥叉羅剎,幽陰鬼等來,悉盜食之,或觸穢之故也。
- 薄佉羅
- 國名。玄應音義四曰:「月氏國,薄佉羅國應是也。在雪山之西北也。」梵⃞Bhuḥkhāra。
- 微妙
-
比丘尼名。說自身為世苦出家得聖果之經歷。度五百比丘尼。見賢愚經三、諸經要集九。
法體幽玄故曰微。絕思議故曰妙。維摩經菩薩品曰:「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無量壽經下曰:「普為十方說微妙法。」長阿含經一曰:「如來大智微妙獨尊。」法華經提婆品曰:「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
- 尊勝佛頂如來
- 尊勝佛頂,為釋迦如來由佛頂現出之尊像,故曰如來。
- 六種羅漢
-
一,退法羅漢。一旦得羅漢果,遇些惡緣,便退失所得者。二,思法羅漢,懼將退失所得之證果,恒思自害而入無餘涅槃者。三,護法羅漢。於所得之證果,能自防護者。四,安住法羅漢。不退不進,安住於當位者。五,堪達法羅漢,能修練根而達於不動羅漢之性者。六,不動羅漢,根性最為殊勝,遇無論如何之逆緣,亦不動轉所得之法者。見俱舍論二十五。
見羅漢條。
- 受職
- 受職灌頂也。見灌頂條。
- 跋折羅吒訶沙
- 譯曰大笑金剛。陀羅尼集經八曰:「跋折羅吒訶沙身,唐云大笑金剛。」梵Vajra‑aṭṭahāsa。
- 廣參
- 大眾一同參也。見象器箋十一。
- 臭毛鬼
- 十類鬼之一。
- 業報
- 應於善惡業因之苦樂果報。又業因與果報。寶積經九十六曰:「閻羅常告彼罪人,無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日來業報自招無代者。」南本涅槃經六曰:「是薄福人受業報故。」法華經序品曰:「善惡業緣,受報好醜。」宗鏡錄二十六曰:「命是一期之業報。」
- 應本
- 應化身之根本也。別圓二教以中道為應本。
- 禪屋
- 禪者之小屋。中阿含經五十二曰:「在無事處,住禪屋中。」
- 多羅夜登陵舍
- 譯曰三十三。天名。
- 禪居
- 禪者之住居也。祖庭事苑八云:自達磨來梁隱居魏地,六祖相繼至大寂之世,凡二百五十餘年,未有禪居。洪洲百丈大智禪師懷海始創意不拘大小乘,折中經中之法,以設制範堂布長床,為禪宴食息之具,高橫椸架,置巾單瓶鉢之器。屏佛殿,建法堂,明佛祖親自屬授,當代為尊也。行普請之法,上下均力,置諸寮務,各有司存齋粥二時,賓主均徧,示法食之平等也。後世各隨於宜,別立規式。
- 意處
- 十二處之一。即心王也。在五蘊中為識蘊,在十八界中為七心界。此六識界與意界之七心界,有能使心心所法作用生長之義,故於十二處中,略立為意處。蓋由十二處者,為愚於色者所說之法門,故開色者為詳,心略而唯為一也。
- 去行
- 去穢土之行也。申言之,即為往生淨土而修之諸種行也。
- 禪尼
- 女性之出家者。禪為入禪定門之義。尼為梵語示女性之聲,故譯曰女。
- 清規
- 唐德宗元和年中百丈山懷海禪師始立天下禪林之規式,謂之清規,即百丈清規也。後稱曰古清規。其後一家之祖師各應時處而制寺規,皆謂之清規。清規者,清淨之儀軌也,所立之儀軌,能清淨大眾,故名清規,我國有備用清規,勅修清規,日用清規等。日本有大鑑清規,永平清規,瑩山清規等。但百丈清規今不傳。釋門正統四曰:「元和九年,百丈懷海禪師,始立天下禪林規式,謂之清規。議者恨其不遵佛制,猶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 義兼兩向
- 一文上下異義也。
- 迦葉擎拳
- 釋門正統三曰:「今殿中設釋迦文殊普賢阿難迦葉梵王金剛者,此土之像也。阿難合掌,是佛堂弟,理非異儀。迦葉擎拳本外道種,且附本習,以威來象也。」
- 大日經義釋
- 十四卷,與大日經疏大同小異。日本之演密鈔十卷,即釋義釋者。
- 六欲天婬相
- 六欲天皆不離婬欲,而婬相各異。見四忉利交形條。
- 多齡路迦也
- 降三世明王之梵語略稱。
- 衣缽閣
- 藏住持衣財之處,此方所謂眠藏。見象器箋一。
- 須達梨舍那
- Sudarśana,舊作須䠠,須嚏,須帶,須滯,須㿃。天名。譯曰善見天。玄應音義三曰:「須帶天,案中陰經,作須滯天,或作須㿃天,亦言善見天。定障漸微,見極明徹,故名善觀也。樓炭經作須嚏天,皆一也。應言須達梨舍那,此言善觀天。嚏,音丁計切。㿃,音帝。」
- 五字真言
- 謂五大之種子,阿毘羅吽欠之五字也。又曰五字文殊之陀羅尼。
- 西方十字尊
- 謂阿彌陀佛也。阿彌陀佛之名號,有六字九字十字之三種。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為十字之名號。此中歸命二字,雖為眾生之信心,然以之為所歸之佛名者,淨土門之妙義也。
- 婆盧枳底濕伐羅
- Avalokiteśvara之訛。見觀音條。
- 佛樹
- 菩提樹也,佛成佛於此樹下,故云佛樹,亦云道樹,菩提樹。維摩經佛國品曰:「始在佛樹力降魔。」無量壽經上曰:「受施草敷佛樹下。」輔行一曰:「佛樹者,亦曰元吉樹,亦曰道樹,菩提樹等。從此得道等故。」
- 名德西堂
- 名德非住職之稱,於西堂中擇有名譽德行者為名德西堂,俗所謂名譽職也。見象器箋六。
- 素意
- 同素懷,平生之望也。
- 普觀想
- 同普觀項。
- 天竺五山
-
智度論三曰:「問曰:佛何以多住王舍城?答曰:以坐禪精舍多故,餘處無有如竹園。鞞婆羅跋恕Vaibhāra vana、薩多般那求呵Saptaparṇaguhā(南山石室)、因陀羅勢羅求呵Indraśailaguhā、薩簸恕魂直迦缽婆羅Sarpiskuṇaika‑pāvara'、耆闍崛Gṛdhrakūṭa,五山中有五精舍。竹園Veṇūvana,在平地。」
見五山十剎條。
- 性空教
- 南山三教之一。小乘教也。見三教條。
- 斤斗
- 又作筋斗,巾斗。唐之俗語。為倒翻身也。斤是其本字,餘皆為假用。祖庭事苑七曰:「斤斫木具也,頭重而柄輕,用之則斗轉,為此技者似之。」斗者柄也。
- 護命法門神咒經
- 一卷,唐菩提流志譯。與佛說延命妙門陀羅尼經同本先譯。
- 無常經
- 一卷,唐義淨譯。說老病死三法之不可愛,後附五言頌十二首,七言頌四首,謂之無常偈。西天僧葬時頌之。
- 應果
- 阿羅漢果也。阿羅漢,一譯應。具可應人天供養之德故也。
- 順世
- 又曰順化。謂僧之死也。隨順世法而示死之義也。見佛祖統紀。
- 住心品
- 入真言門住心品之略,大日經品名,明真言行者之心相。
- 放光經
- 放光般若波羅蜜多經之略名。
- 外金剛部
- 金剛界曼陀羅之外眾也。有二十天。繞四方。對於三十七尊之內眾,謂之外。
- 中胎
- 中胎藏之略。
- 四人觀世
- 依人人之機根,而觀世間有等差。凡夫觀三界之樂,歡喜遊戲而不覺知。二乘觀三界之苦,如火宅不安。菩薩觀三界之空緣想見相猶如空花。諸佛觀三界為唯心,世間諸物皆為妙明之心。
- 筏喻
- 佛之教法如筏,渡河既了,則筏當捨,到涅槃之岸,則正法尚當捨,因之一切所說之法,名為筏喻之法。示不執著於法也。五大品阿梨吒經曰:「山水甚深,無有船橋,有人欲從此到彼岸,結筏乘之而度,至岸訖,作此念,此筏益我,不可捨此,當擔戴去。於意云何?為筏有何益?比丘曰:無益。佛言彼人更以此筏還水中,或於岸邊捨去云何?比丘曰:有益。佛言如是,我為汝等長夜說筏喻法,欲使棄捨不欲使受,若汝等知我長夜說筏喻法尚可以捨是法,況非法耶?」金剛經曰:「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 素懷
- 平素之希望。多就念佛行者之往生而言,續高僧傳(智者傳)曰:「時過三載方遂素懷。」
- 離車子
- 離車者梵語,種族之稱。子者總稱其族類也。見離車項。
- 光明峰杵
- 金剛杵者為大日智慧之標幟,故云光明。其頭尖出,故云峰。金剛頂瑜祇經曰:「五智光明峰杵。」
- 冥權
- 佛菩薩施於人之權謀方便也。維摩經序曰:「冥根無謀,而動與事會。」
- 五重玄義
-
第一釋名,無名,則不能顯法。故應先釋經題。第二辨體,名者呼體故,名之次宜辨體,體者一部之旨歸,眾義之中樞也。第三明宗,宗者修行之宗旨也。會體必由修行。故體之次宜明宗。第四論用,會體而自行已圓,則應自體起用,利益眾生。故就宗而論一經之作用。第五判教,利益已多,則所說之教義無盡,故用之次宜判教義之大小權實。已上五重。就法華經釋之。則與咸之法華撮要曰:「此經乃以法譬為名,實相為體,一乘因果為宗,斷疑生信為用,無上醍醐為教相。」
又曰五重玄談。天台智者凡釋諸經立五重之玄義。見玄義條。
- 目真鄰陀
- 見目支鄰陀條。
- 無礙光佛
- 即無礙光如來。
- 菩薩乘
- 五乘之一。修六度之行,圓滿二利,而到佛果之乘教也。
- 廣博
- 所容多,所收周也。
- 聖六字增壽經
- 聖六字增壽大明陀羅尼經之異名。
- 紅頗黎色阿彌陀
- 帶紅頗梨色之阿彌陀佛尊像也。三摩耶者,八葉蓮華上橫五鈷杵,杵上竪獨鈷杵,上有紅蓮,其上阿彌陀佛結跏跌座,頭上戴金剛五佛之寶冠。左右兩手住於定印,佛身及衣等悉帶紅頗梨之色,威容端嚴。蓋以五大之色配於五方,赤色當於西方,彌陀本土西方之色,為本佛之身色光明也。無量壽如來修觀行供養儀軌曰:「想壇中有紇哩字,放大光明如紅頗黎色,徧照十方世界。其中有情遇斯光者,無有不得罪障消滅。」此為本說。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二曰:「觀想成已,漸觀徧身皆紅蓮華色,此身即成阿彌陀如來。此觀成已,即從頂上放紅蓮華色光,亦以無數百千億光而為眷屬。一一光中皆有無量紅蓮華色菩薩而現,各以此印入深三昧,光照西方恒沙世界,彼中眾生遇斯光者,皆入三昧。」
- 佛為娑伽羅龍王所說大乘法經
- 一卷,趙宋施護譯。與十善業道經同。
- 婆羅娑提伽
- 又曰波羅娑提伽。譯曰清淨經。十誦律二十四曰:「婆羅娑提伽,晉云清淨經。」飾宗記八本曰:「波羅娑提伽修妒路,晉言清淨經。」梵⃞Prāsādika‑sūtra。
- 光網童子
- 惹哩寧鉢囉婆俱摩羅Jālinīprabhākumāra,文殊院二十五尊之一。為文殊八大童子之一。大日經一曰:「光網童子身,執持眾寶網,種種妙瓔珞,住寶蓮華座,而觀佛長子。」同疏五曰:「文殊北邊當畫光網童子菩薩,身真金色,執持寶網。以種種瓔珞莊嚴,坐寶蓮華中。文殊持無相之妙慧而光網持萬德莊嚴。如智度論所說,以鹽調和諸食,倍增其味,而不可空噉,故行人失般若方便。單修空慧則墮斷滅中,純修福德則墮有所得中,所以觀佛長子者意在此也。」
- 七淨華
- 見七華條。
- 無著攝論
- 五攝論之一。無著所造之攝大乘論也,有三譯,後魏佛陀扇多譯二卷,陳真諦譯三卷,皆名攝大乘論,唐玄奘譯三卷,題曰攝大乘論本。
- 佛檀
- 檀者布施也。布施有二種,施法清淨,近於佛道,謂之佛檀。反之謂之魔檀。智度論十二曰:「檀有二種:一者魔檀,二者佛檀。」
- 少林寺
- 在嵩山之少室。後魏孝文帝為天竺佛陀禪師建之。初祖達磨在此面壁九年。文苑彙志地理志曰:「龍魚河圖云:五嶽中嶽嵩山,三十六峰,東謂大室,西少室,相去十七里,嵩者其總名也。謂之室者,以其下有石室焉。少室高八百六十丈。」洛陽伽藍記曰:「少林寺在少室北麓,後魏孝文帝建之。」續高僧傳十六(佛陀傳)曰:「性愛幽栖,林谷是託。屢往嵩嶽,高謝人世。有勅就少室山為之造寺,今之少林是也。」大明一統志二十九曰:「河南府少林寺在登封縣西少室北麓,後魏時建,梁時達磨居此面壁九年。」
- 釋迦三僧祇修行
-
智度論四云:「菩薩過一阿僧祇,還從一起,初阿僧祇中心不自知我當作佛不作佛。二阿僧祇中心能知我必當作佛,口不稱我當作佛。三阿僧祇中心了了自知得作佛,口自發言,無所畏難,言我於來世當得作佛。釋迦文佛,自過去釋迦文佛至罽那尸棄佛為初阿僧祇,其中菩薩永離女人身,自罽那尸棄佛至然燈佛為二阿僧祇,其中菩薩以七莖青蓮華供養然燈佛,敷鹿皮衣,布髮掩泥,是時然燈佛便授記,汝當於來世作佛,名釋迦牟尼。自然燈佛至毘婆尸佛為第三阿僧祇,若過三阿僧祇劫,則是時種三十二相業因緣。」俱舍論十八曰:「最初發心位所逢之佛,名釋迦牟尼,從此供養七萬五千佛,其最後之佛名寶髻(即上之罽那尸棄),是為第一祇劫滿。從此供養七萬六千佛,其最後之佛名然燈,是為第二祇劫滿。從此供養七萬七千佛,其最後之佛名勝觀(即上之毘婆尸),是為第三祇劫滿。」此外小乘為感三十二相說百劫之修行。
依優婆塞戒經一之說,則往昔於釋迦牟尼佛所初發心,於寶頂佛所滿第一阿僧祇劫,於然燈佛所滿第二阿僧祇劫(此與上同),於迦葉佛所滿第三阿僧祇劫,是大乘於三祇外不別立百劫,總攝之於第三祇劫。
- 牛王
- 牛中勝者。勝鬘經曰:「如牛王,形色無比勝一切牛。」以譬佛菩薩。涅槃經十八嘆佛曰:「人中象王,人中牛王,人中龍王。」無量壽經下嘆菩薩之德。曰:「猶如牛王,無能勝故。」大毘婆沙一百七十七釋迦菩薩讚底沙佛之偈曰:「丈夫牛王大沙門,尋地山林徧無等。」
- 三假浮虛觀
- 成實論所宗,觀因成等三假法之浮虛空無也。見假條。
- 煩惱無邊誓願斷
- 四弘誓願之一。誓願斷盡無邊之煩惱也。
- 萬法一如
- 萬法由因緣而生,為自然之法,因緣生之法,無有自性,無自性故空,即以空為性也。萬法各有一空性,謂之一如。一者不二之義,如者相似之義,以萬法空性不二而相似也。對萬之言而云一如,若對妄之言,則曰真如,如者正指空性之理體而言。往生十因曰:「而今覺知法界唯真,萬法一如,無煩惱可斷。煩惱即菩提,無生死可厭,生死是涅槃。」
- 變食真言
- 即「娜謨薩縛怛他蘗多,嚩盧枳帝,唵,二婆囉三婆囉吽」二十字也。銷釋金剛科儀會要注解二曰:「行人念此真言三徧,七徧,或二十一徧。由此真言之力,其所供物,自然變成種種諸天餚饍。皆有五種色香上味。一一如須彌山。」案先念普供養真言,次念此變食真言,而後再念普供養真言。上供十方佛,中奉諸賢聖,下及六道品。等施無差別,隨感皆飽滿。
- 無所有
- 又言無所得,空之異名也。楞嚴經上曰:「安然得無所有。」佛藏經一曰:「憶念分別無所有法,或說斷常,或說有作,或說無作。」仁王經中曰:「是故陰入界無我,無所有相。」
- 軌生物解
- 釋法之字而言,法者善為人之軌範,有使對物生了解之意。
- 卑慢
- 七慢之一。見慢條附錄。
【原始資料】原始资料皆来自网络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