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大辭典
《佛學大辭典》,由丁福保居士耗時八年編著而成,譯自日本人織田德能的《佛學大辭典》,是刪除了日本佛教相關資料及文獻出處之後所成的節譯本。於1922年正式出版,收錄條目三萬多個,360多萬字。
我中華則周星悶彩,已彰降誕之休征。漢日流祥,乃葉通神之瑞夢。使臣西去,釋侶東來,白馬馱貝多之文,金簡譯單蘭之典。德降偽道,化及暇陬。三國六朝暢其流,秦晉隋唐極其盛。或譯經著疏,廣闡大乘。或見性明心,單傳向上。東林則群結蓮社,南山則大啟律門。性相之妙義紛披,禪教之祖庭互峙。機鋒吐露,陸離寶劍之光。辯給回風,隆重彌天之譽。法門挺秀,崇聖教之紀綱。慧炬揚輝,啟含生之耳>目。猗歟盛矣!俟其袆而維是。經文浩瀚,研究綦難,名相紛繁,考求匪易。寧免入海算沙之困,徒興望洋向若之嗟。兼之東西迻譯,頗多鉤辀格磔之聲。華梵錯綜,每有詰屈聱牙之句。東鱗西爪,文筆矛盾>,北轍南轅,方言楚夏。設非心研之有素,雲何耳學以能詳。欲充扡格之虞,用作博通之助。辭典之編,信不可緩。校讎之責,誰任其難。
爰有丁仲祜居士,以通儒碩學之資,具濟世活人之術。精研佛學,翺翔般若之園。博覽書林,馳騖琳瑯之圃。羅海國龍宮之秘笈,抽石室金匱之珍藏。萬卷何奇,勝入瑯嬛福地,唯心可悟,如升兜率陀天。憑翰墨之因緣,植菩提之種子。前有佛學叢書之著,可媲文憲護法之編。今更出大手筆,纂大辭書,抒慈悲之願力。應時勢之要,求悟明鏡之非臺。握智珠而遍照,旁搜遠紹,東取扶桑瀛島之書賾。邃鉤玄西考>,賢豆恒沙之偈,聯珠貫玉,不憚雞窗螢案之辛勤。取精用宏,備極蠶絲牛毛之煩瑣,刮磨淬礪,輯為專書,慘淡經營,集成巨帙。
舉凡名數真言,掌故儀法等類,遍為采集,無不搜羅。列部三十有三,檢壹畫而諸字畢備。引證廣之又廣,閱壹典而群義可征。意解心開,得剖奧義。耳提面命,如近良師。入玄妙之法門,賴斯寶鑰。涉汪洋之教海,需此南針。藝林敷優曇之花,著作家別開生面。法苑結摩羅之果,菩提道總合明心。
如能因文悟理,不滯名言,自然入聖超凡,圓成大覺。是不特為考古之鏡,饋貧之糧已也。納廿年匏繁,遽然夢醒南柯。壹領袈裟,惕若恩懷西竺。鏡花水月,瞰破紅塵。清磬洪鐘,精修白業。拈貝葉遍尋教網,睹桃花未悟禪機。自利利他彌切,度生之宏願先覺。覺後端賴命世之雄才,聆法海之潮音。讀例言得覘鴻制,募韓陵之寺石。效喤引敢擬駢詞,行看電掣星馳,永流通於塵剎。風行雷厲,自傳播於大千。>法界眾生皆叨法喜,法門眷屬盡獲法施。見聞思修,願同趣妙莊嚴路。開示悟入,俾悉證凈法界身。是為序。
辛酉暮春既望古瀛釋顯蔭撰於甬城觀宗學社
- 香偈
- 佛前燃香時所唱之偈。亦稱燒香回向文。常用者為華嚴經:「戒香定香解脫香,光明雲臺徧法界,供養十方無量佛,見聞普薰證寂滅。」四句。此外見釋氏要覽卷上等。
- 變壞
- 變者,有形之物,異其相也,壞者,對於外物不得抵抗,而忽變形體也。即色法有性之一義,形色體質有之物,觸於外物,以變化破壞而言也。例如肉體觸於他人之手乃至蚊蛇之類而為其所壞是也。
- 毘摩羅詰
- Vimalakirti,舊稱維摩詰,新云毘摩羅詰,鼻磨羅難利帝,譯曰無垢稱。西域記七曰:「毘摩羅詰,唐曰無垢稱,舊曰淨名。然淨則無垢,名則是稱。義雖取同,名乃有異。舊曰維摩詰,訛略也。」玄應音義八曰:「鼻磨羅難利帝,此譯云無垢稱,稱者名稱也。」
- 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經
- 三卷,唐不空譯。
- 字輪觀
- 觀𑖀𑖪𑖨𑖮𑖏之五字輪也。此觀亦名法界體性三昧。以五字五大為法界之體性故也。又名淨菩提心觀。以大日經說此五字之實義。云我是本不生等,疏家釋之。判定菩提之實義故也。其法先觀吾心為圓明之月輪,於其心月輪上布此字輪而觀之,是即觀顯自心本有法界法門身之功德也,若別尊時應於部而以此中一字為中心,以彼尊小真言右繞而布之,都法時總布五字。此月輪安於心上尊者出多法,或如仰鏡,於平面觀之,或如竪鏡,於正面觀之,或又如圓珠觀之。然諸軌所明多仰觀之。如法華軌言:秋月光明澄靜,仰在心中。無量壽軌言:猶如淨月仰在心中。五字陀羅尼頌云:右旋布心月,如以水精珠布明鏡之上。建立軌云:諦想心勝間圓明一肘,猶如秋月主澄,明仰在心,是其證也。其五字之色亦有多說,或通觀為黃金色,或通觀如於琉璃盤上並水精珠(此五字陀羅尼頌之意也),或以五字即五方五大等之故隨其部而觀其色,即𑖀者地而黃,𑖪者水而白,𑖨者火而赤,𑖮者風而黑,𑖏者空而青又雜色也。其詳見於秘藏記四等。
- 信現觀
- 六現觀之一。緣三寶之世間出世間決定淨信也。
- 五股杵
- 見五股條。
- 再往
- 又曰二往。再論究事物也。止觀七曰:「一往然,二往不然。」法華論記二曰:「一往三藏名為小乘,再往三教名為小乘。」
- 雪峰盡大地
- 碧巖第五則曰:「雪峰示眾曰:盡大地撮來如粟米粒大,拋向面前,漆桶不會,打鼓普請看。」
- 冥祇
- 幽冥之神祇也。西域記二曰:「冥祇警衛。」
- 投身飼餓虎經
- 菩薩投身飼餓虎起塔因緣經之略名。
- 詐現異相
- 見五邪命條。
- 南本涅槃經
- 初北涼曇無讖,譯大乘之大般涅槃經有四十卷,後南朝劉宋沙門慧觀,與謝靈運等再治為三十六卷,所謂南本涅槃經也,部文精練,天台章安尊者依此本作疏,但流通於世者甚少,舊本則久行於世也。
- 佛祖
- 佛與祖師也,祖者依各宗而異。又佛即祖也。
- 無等覺
- 無等等之正覺也。又無與等之正覺也。瑜祇經曰:「名金剛持地,速悟無等覺。」
- 菩薩巾
- 俗謂觀音兜。
- 波吒釐子城緣起
- 西域記八謂初有婆羅門,高才博學,門人數千受業。學徒一日遊觀,有一書生徘徊悵望。同儔謂曰:汝何憂?曰:盛色方剛,學業未成,顧此憂心彌劇。學徒戲曰:今將求子聘婚,乃假立二人為男父母,二人為女父母,遂令坐波吒釐樹下。謂女婚者樹也,採時果,酌清流,陳婚姻之緒。時假女父舉華枝以授書生曰:斯嘉偶也,幸勿辭。書生之心欣然自得。日暮欲歸,懷戀不止。學徒曰:前言戲耳,幸同歸。林中猛獸多,恐相殘害。書生遂留,往來樹側。及夜,異光燭野,管絃清雅,俄見老翁策杖來慰。復有一老嫗引少女。翁乃指少女曰:是君之弱室也。酣歌樂讌經七日,學徒疑為獸害,往求之。乃見獨坐樹蔭,如對上客。雖告同歸,辭不從命。後自入城謁親故,陳其始末。聞者驚駭,同往林中,咸見華樹是一大第,僮僕役使,驅馳往來。彼老翁陳饍奏樂,從容接對。暮歲後生一男子。謂其妻曰:吾今欲歸。其妻以白父。翁謂書生曰:人生行樂,詎必故鄉。今將築室,宜勿異志。於是役徒不日而成。拘蘇摩補羅之舊城遷都於此。由彼子故,樹神為築城,爾後名波吒釐子城。
- 門經
- 送葬時棺將出戶外。於屋前讀經也。
- 久遠實成
- 謂於久遠之昔,成就真實正覺之佛體也。法華經壽量品曰:「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
- 無緣塔
- 不繫屬於一人合葬多人之墳墓也。又謂無親戚故舊之緣者之墳墓。
- 無緣塚
- 同於無緣塔。
- 部異執論
- 部執異論之異名。
-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
- 一卷,唐不空譯。具出經文及梵字四十二。
- 五戒與五常
- 天台仁王經疏上引提謂經以五戒配於五常,謂不殺,仁也。不偷盜,智也。不邪婬,義也。不飲酒,禮也。不妄語,信也。止觀六上所配不同:謂仁者不殺戒也,義者不盜戒也,禮者不飲酒戒也,智者不妄語戒也,信者不邪婬戒也。
- 菩薩受齋經
- 一卷,西晉聶道真譯。先明三歸悔過,次明十念十戒,次明解齋之法,迴向於淨土。
- 論場
- 法華最勝等論議之場處也。
- 脫珍著弊
- 以譬釋迦如來潛報身之體而垂丈六之應身,說小乘四諦之教者。法華經信解品曰:「即脫瓔珞細軟嚴飾之具,更著麤弊垢膩之衣。」
- 甚深
- 法之幽妙謂之深,深之極謂之甚。法華經方便品曰:「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又曰:「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隨宜所說,意趣難解。」探玄記十一曰:「超情曰深,深極曰甚。」
- 遍照如來
- 大日如來之異名。瑜祇經曰:「薄伽梵金剛界徧照如來。」
- 所變
- 由實體所變化者。
- 瓦鉢
- 土製之食器。佛許弟子用之。行事鈔下之二曰:「律云:大要有二,泥及鐵也。」釋氏要覽中曰:「佛住孫婆白土村,爾時孫婆天神白佛:過去佛皆受用此處瓦鉢。佛乃聽比丘受瓦鉢。」
- 正徧覺
- 梵語三藐三佛陀Samyak‑saṁbuddha譯言正徧覺。佛十號之一也。名義集一曰:「三藐三佛陀,什師言正徧覺也。言法無差故言正,智無不周故言徧,出生死夢故云覺。」
- 縹帽
- 縹為花田色。花田色之帽子也。俚言集覽曰:「花田者淺木色也。」天台真言之僧得其位者著縹帽子,為一幅之輪形常掛於首。象器箋十七曰:「燕南紀談云:台家密家,有縹帽子,又名裹頭。宗鳳雜集云:隋煬帝請天台大師受菩薩戒,時祁寒。帝解御衣縹袖,令裹大師頭。」(案煬帝解衣袖裹智者頭中華紀傳未見所載)。
- 主喪
- 代亡人指揮後事,總主領喪事者。
- 彥悰
- 鄉貫不詳。唐貞觀末,學於玄奘門。著大唐京師寺錄傅十卷,集沙門不應拜俗等事六卷,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十卷,唐護法沙門法琳別傳三卷。年壽并缺。出於大唐內典錄等。
- 二種死
- 全其天命而死者,謂之命盡死,反之而不順天命,自殺或被殺害之橫死者,謂之外緣死。曇無讖所譯之大涅槃經十二,曾細別此二死曰:「命盡死者亦有三種:一者命盡非是福盡,二者福盡非是命盡,三者福命俱盡。外緣死者亦有三種:一者非分自害死,二者橫為他死,三者俱死。」
- 香几
- 同於香案。香爐之臺。見象器箋十九。
- 微沙落起多
- 阿育王第一夫人之名。譯曰光護。見阿育王經三。梵Vibhārakṣita。
- 五種不退
-
就淨土門所立四不退中第四之處不退,而立五種之不退:一、大悲攝持不退,眾生生淨土者,阿彌陀佛以大悲願力攝持之,故一生之後,不轉退菩提心也。二、佛光照觸不退,生淨土者,常照觸佛光,故一生之後,不轉退菩提心也。三、常聞法音不退,生淨土者,常聞水鳥樹林之說法音,故一生之後,不退失菩提也。四、善友同居不退,生淨土者,與彼國諸菩薩為勝友,故內無煩惱惑業之累,外無邪魔惡緣之境,一生之後,不退失菩提也。五、壽命無量不退,生淨土者,壽命無量,故一生之後,不退失菩提也。見淨土十疑論。
一信等之五不退。二淨土之五不退。見不退條。
- 加力
- 佛菩薩加被之力。
- 二諦
-
一真諦,真理上之實義,又聖者所見之實義也。二俗諦,俗事上之實義,又凡夫所知之實義也。
一、俗諦,迷情所見世間之事相也。是順凡俗迷情之法,故云俗。其為凡俗法之道理,決定而不動,故云諦。又此事相,於俗為實,故云諦。二、真諦,聖智所見真實之理性也,是離虛妄,故云真。其理決定而不動,故云諦。又此理性,於聖為實,故云諦。經論所說,其名稱不一,涅槃經仁王般若經謂之世諦,第一義諦,金剛不壞假名論謂之真諦,俗諦,瑜伽論唯識論謂之世俗諦,勝義諦,南海寄歸傳謂之覆俗諦,勝義諦,或謂之覆諦,真諦。其中以真俗之名最為通行。出二諦之法,諸家各異。法華玄義二曰:「夫二諦者,名出眾經,而其理難曉,世間紛紜,由來碩諍。」南山之廣弘明集二十四,明二諦,列古來之異說二十三家,而淨影於大乘義章一,舉四宗而辨相宗之二諦,天台於法華玄義二就藏通別圓四教,辨七種之二諦,嘉祥於二諦章,辨三種之二諦,慈恩則在義林章二末,於真俗辨四重。蓋真俗之名,如言長短輕重,隨於所對而重重不同也。大乘義章一曰:「俗謂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俗諦,真者是其絕妄之稱。」義林章二末曰:「體相、顯現,目之為俗。」二諦章中曰:「俗,是浮虛義;真,真實義。」中論觀四諦品曰:「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以一世俗諦,二第一義諦。」百論下曰:「諸佛說法常依俗諦第一義諦。」智度論三十八曰:「佛法中有二諦: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為世諦故說有眾生,為第一義諦故說眾生無所有。」已上真俗二諦,於涉一切諸法,而分別事理淺深之義門也。梵,真Paramārtha‑satya俗Saṁvṛti‑satya。
- 非常苦空非我
- 十六行相中之四行相。觀苦諦之境,而起四種之觀解。即苦諦為三界迷妄之果報,而一切世間之法也。此世間之法,為由眾緣和合而存在者,因緣散亦隨而忽滅,故為非常,又逼迫惱害有情之心身,故為苦,又諸法自我心身至於妻子眷族,無一可定為我有者,故為空,又諸法無常住之義,亦無常一主宰之義,無可執而為我者,故觀為非我也。
- 瞋火
- 瞋恚之熱惱譬如火,謂之瞋火。萬善同歸集五曰:「慈雲既潤,瞋火潛消。」
- 忍辱
- 梵語羼提Kṣānti,譯曰忍辱,忍受諸侮辱惱害而無恚恨也,六波羅蜜之一。法界次第下之上曰:「羼提,秦言忍辱。內心能安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維摩經佛國品曰:「忍辱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註「肇曰:忍辱和顏,故繫以容相,而豈直形報而已。」
- 離車毘
- 見離車條。
- 十二品生死
-
一無餘死,阿羅漢也。二度於死,阿那含度欲界之死也。三有餘死,斯陀含往還於欲界之人天也。四學度死,須陀含之見道諦也。五無數死,八忍八智之人也。六歡喜死,學禪一心之人也(念佛一心之人亦是也)。七數數死,惡戒之人也。八悔死,凡夫也。九橫死,孤獨窮苦之人也。十縛苦死,畜生也。十一燒爛死,地獄死也。十二飢渴死,餓鬼也。見十二品生死經。
見生死條。
- 優波弟耶夜
- 見優婆馱耶條。
- 出入板
- 禪林,僧堂中,聖僧龕之左右為出入板。以分前後堂。前堂首座領前堂之大眾。後堂首座領後堂之大眾。見象器箋一。
- 斷苦法
- 斷苦際之法,由小乘教而得涅槃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大勢佛及與斷苦法。」
- 梵典
- 佛教之經典也。從梵土傳來者,故云梵典。
- 顯明
- 無惡之垢染也。無量壽經上曰:「洗濯垢汗,顯明清白。」
- 大聖妙吉祥菩薩秘密八字陀羅尼修行曼荼羅次第儀軌法
- 一卷,唐菩提㗚使譯。說八字文殊之修法。
- 商迦
- Śaṅkha,譯曰白螺。見不空羂索陀羅尼經。
- 智火印
- 即法界生印也。見胎藏界事鈔上。
- 佛為年少比丘說正事經
- 一卷,西晉法炬譯。因上座比丘如法攝受年少比丘,佛讚嘆之。
- 聖莊嚴陀羅尼經
- 二卷,趙宋施護譯。羅睺童子臥時為惡羅剎所撓,佛為說咒而護之。
- 禪侶
- 修禪定之僧侶。總名僧家。
- 十二火天真言
- 南麼三曼多勃馱喃。阿哦娜曳。莎訶。初句歸命諸佛如常,第二句阿哦娜曳者是火之義,以此中最初之阿字為種子。以一切諸法本不生之故,即與金剛智體相同,哦是行之義,以諸法本不生之故,雖具萬行,亦無所行,是故名為無師自覺,若是為無師自覺,即是與大空之徧一切處相同。故娜字之一切諸法施不可得又為同體,以諸法無師無行之故,自徧於一切處,故於三界不動出而至於薩婆若,是故無乘及乘者,爾乃為大乘,故於也字加三昧聲也。其意明此乘之定慧均等,諸佛菩薩行道時皆以如是慧火焚燒一切心垢,正法之光明燃然也。見大日經疏八。
- 索欲
- 戒律之語。一山之大眾會合時,有事故而欲缺席,是曰欲法。此欲意豫傳於出席之比丘,是云與欲。受與欲謂之受欲,於會合之席,問開會之初,有主事受欲者否,是云索欲。此時受欲之人答某誰與欲於我。
- 三僧祇百大劫
- 菩薩為度他而作三阿僧祇劫之修行,更為自己成佛之身感三十二相,而於百大劫間植無量之福德。
- 梵儀
- 沙門出家之風儀也。
- 禪供
- 對於修禪人之供養。對於僧之施物。
- 弟子位
- 於真言行稱五種三昧耶中第三之三昧耶受明灌頂已下為弟子位,稱第四已上為阿闍梨位。義釋十二曰:「若弟子之位未得許可,固不在言限,何可妄說?」
- 滅諦
- Nirodha‑āryasatya,四諦之一。梵曰尼樓陀,譯曰滅。滅為滅無之義。以擇滅無為(即涅槃)為體。涅槃者,生死因果滅無,故曰滅。此理真實,故曰諦。法界次第中之上曰:「滅以滅無為義,結業既盡,則無生死之累,故名為滅。」法華玄義二曰:「二十五有子果縛斷是滅諦。」
- 香入
- 香,總嗅於鼻者。為十二入之一,故云香入。見十二入條。
- 根本法輪
- 三論宗所立三法輪之一,言華嚴經之說法也。法華遊意上曰:「根本法輪者,謂佛初成道,華嚴之會純為菩薩,開一因一果法門,謂根本之教也。」
- 解講
- 止講義也。解散講眾也。廣弘明集十九有題為「解講疏」者數首。解講之表白文也。
- 五種不還
-
又名五種那含,五種般。般者般涅槃之略,為入涅槃之義:一、中般,不還之聖者,死於欲界而往色界,於其中有之位,斷餘煩惱而般涅槃也。二、生般,謂生於色界已,不久斷餘惑,而般涅槃也。三、有行般,生已,而於其天處長時加行勤修,以斷餘惑,方般涅槃也。四、無行般,生已,而於其天處無加行,懈怠而經長時,餘惡自解脫,而般涅槃也(此由生般中別開者)。五、上流般,流者進行之義,於色界必從下天進行於上天,其間斷餘惑而般涅槃也。此中有樂慧,樂定之二種。樂慧者為生於色究竟斷餘惑而般涅槃,樂定者為生於無色界之有頂天斷餘惡而般涅槃,是雖生於無色,而以經色界之生,所以攝於色界之生也。
又曰五種那含,五種般。見不還條。
- 撐天柱
- 凡殿堂正面左右之二露柱也。見象器箋一。
- 如來使
- 佛滅後弘通經法者謂之如來使。法華經法師品曰:「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梵Tathāgata‑dūta,Preṣṭa Krtyakara。
- 舍利弗陀羅尼經
- 一卷,蕭梁僧伽婆羅譯。與一向出生菩薩經同本。
- 大方廣如來藏經
- 一卷,唐不空譯。舉種種譬喻,說如來藏之義,如來藏者眾生煩惱之中具如來法身之德也。
- 三種地獄
- 熱地獄,寒地獄,孤獨地獄之稱。
- 上乘瑜伽
- 瑜伽譯言相應,與所觀實相相應之義也。雖總通於顯密之觀法,而別以名真言兩部之大法,兩部之中特以名胎藏界者為多。嚴郢之不空三藏碑曰:「瑜伽上乘真語密契。」又曰:「瑜伽最上乘。」
- 中道
- 法相以唯識為中道,三論以八不為中道,天台以實相為中道,華嚴以法界為中道。中者,不二之義。絕待之稱,雙非雙照之目也。中論偈曰:「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
- 妙真如性
- 真如為萬法之實性,諸相不可得,故曰妙。楞嚴經二曰:「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
- 域心
- 同於域懷。
- 阿目多印
- 印相名。譯曰無能壓印。見陀羅尼集經三。
- 三大部
-
玄義十卷,文句十卷,止觀十卷。為天台之三大部。三大部補註序曰:「玄、文、止觀,共三十卷,時人謂之三大部。」釋門正統三曰:「所謂玄義釋題,止談化意。文句解經,但事消文。至於止觀,方談行法。故教在玄文,行在止觀,意令行解相濟,成我自心。是故三部相須缺一不可。」
律有三大部。見三大五部項。
- 高顯處
- 塔之譯名。資持記下三之二曰:「經音義云:正言窣覩波,義翻方墳。翻高顯處,以聳出故。」文句記三中曰:「新云窣覩波,此云高顯。」
- 歡喜藏摩尼寶積佛
- 文殊菩薩之本地。文句二上曰:「悲華云:寶藏佛言:汝作功德,其深甚深,願取妙土。今故號汝名文殊師利,在北方歡喜世界作佛,號歡喜藏摩尼寶積佛。今猶現在,聞名滅四重罪,為菩薩影響釋迦耳。」
- 壽經
- 無量壽經之略名。選擇集本曰:「壽經云:佛告阿難。」
- 阿跋多羅
- Avatāra,譯曰無上,入。楞伽經註曰:「阿跋多羅,華言無上,亦云入。」
- 嗢多羅僧
- 見鬱多羅僧條。
- 除蓋障院八菩薩
- 一除疑蓋菩薩,二施一切無畏菩薩,三除一切惡趣菩薩,四救意慧菩薩,五悲念菩薩,六慈起菩薩,七除一切熱惱菩薩,八不可思議慧菩薩。見大疏五。是除蓋障菩薩之眷屬也。
- 雜想觀
- 觀經所說十六觀中之第十三觀,觀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二菩薩三尊種種變現雜相之觀法也。天台觀經疏曰:「普雜何異而為二耶?普觀作自身往想,稱彼境界一一具觀。雜觀明佛菩薩神力自在,轉變非恒,大小不定,或隨物現,故名為雜。」
- 千輻輪相
- 佛三十二相之一。言佛之足下有千輻輪之印紋也。是標駕御一切之法王相者。觀無量壽經曰:「足下有千輻輪相。」
- 起世經
- 十卷。隨闍那崛多譯。與起世因本經同本異譯。
- 隨緣化物
- 隨緣教化眾生也。
- 發戒
- 依授戒之法於受者之身中發得戒也。法華玄義六曰:「受戒之時,說此戒法授於前人,前人聽聞即得發戒。」
- 宿世因緣周
- 法華三周之一,對下類者說宿世因緣,誘證悟之說法也,即化城喻品之說法是。
- 妙音菩薩品
- 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四品之名。說妙音菩薩之因行果德。
- 預彌國
- 閻魔王之世界也。預彌為閻魔或夜摩之訛轉。十王經曰:「閻摩王國名無佛世界,亦名預彌國,亦名閻魔羅國。」梵Yami。
- 佛種
- 生佛果之種子也。菩薩之所行名佛種。舊華嚴經三十二曰:「下佛種子於眾生田,生正覺芽。」法華經方便品曰:「佛種從緣生,是故說一乘。」探玄記十一曰:「菩薩所行名為佛種。」維摩經佛道品曰:「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同註:「肇曰:塵勞眾生即成佛道,更無異人之成佛,故是佛種也。」
- 觀佛經
-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之略名。
- 毘舍佉
- Viśākhā,又作鼻奢佉。星名,當於二月。或言黑鹿。俱舍光記八曰:「毘舍佉,是二月星名,此云長養,即功德生長也。」釋迦譜一曰:「毘舍佉漢云沸星。」玄應音義十八曰:「毘舍佉,或云鼻奢佉。此譯云別枝,即是氐宿。」彌勒上生經疏上曰:「梵云毘舍佉,此云黑鹿。」
- 趙州無字
- 與趙州狗子同。
- 先陀婆
- 譯曰鹽。見上條。(CBETA註:見先陀條)
- 梵剎
- Brahmakṣetra,梵者清淨之義,剎者剎摩或掣多羅之略,土田之義。如言佛土佛國,轉為伽藍之美稱。翻譯名義集曰:「又復伽藍名梵剎者,如輔行云:西域以柱表剎,亦所居處也。」
- 寶瓶
-
梵云軍持Kuṇḍika,尊稱佛具法具之瓶器也。有華瓶水瓶等數種。觀無量壽經曰:「有一寶瓶,盛諸光明。」
密法容灌頂誓水之器,謂之寶瓶。
- 本命宿
- 見本命星條。
- 一切皆空宗
- 華嚴宗所立十宗之一。見十宗條。
- 解行
- 知解與修行。解理行事也。天台戒疏上曰:「於出世道解而勤行,故名解行。」勝鬘寶窟中本曰:「由解行成就得入初地。」唐僧傳(慧思傳)曰:「解行高明,根識清淨。」
- 果上法門
- 依大悲之加持力,因位之人亦得聞之,然其實唯為佛與佛之法門,非菩薩已下之當分,甚深之教法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大日經疏一曰:「如是智印,唯佛與佛乃能持之。」
- 無緣慈悲
- 三種慈悲之一。見慈悲條。
- 九想觀
- 即九想。
- 一由繕那
- 由旬之新稱。見由旬條。
- 論家
- 作論解釋佛經深義之人也。如龍樹天親等菩薩。光明玄義下曰:「論家何故不預次第?」光明文句四曰:「論家呼為當有。」教行信證曰:「信順諸師如來真說,披閱論家釋家宗義。」
- 三十三天
- 梵語,忉利天Trayastriṁśa,譯作三十三天。為欲界之第二天在須彌山頂上。中央為帝釋天,四方各有八天。故合成三十三天也。佛地經論五曰:「三十三天,謂此山頂四面各有八大天王,帝釋居中,故有此數。」智度論九曰:「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上有三十三天城。」勝鬘經寶窟下末曰:「此言三十三天者,中國音言悉怛梨余悉衛陸,此中唯取怛梨二字為忉利天也,怛梨忉利,彼國音不同耳。」
- 無緣寺
- 回向於無緣之人之道場也。
- 析小
- 其意謂折斷折破之意,折破折斷小乘曰析小法。華文句記四曰:「析小彈偏,歎大褒圓。」
- 正法華經
- 十卷,西晉竺法護譯。是法華譯本之初出者。與後出之羅什譯大同。但藥草喻品中有迦葉之問答及生盲喻。五百弟子授記品之初有入海取寶喻。法師品名藥王如來品。有寶蓋王及千子善蓋太子法供養之事,又諸咒皆翻梵為漢。囑累品在最後。
- 香剎
- 佛寺也。香者,同香殿香室之香,剎者,梵語Ksetra之略。譯曰土田。
- 華嚴經疏註
- 華嚴經論一卷,後魏靈辨造。華嚴遊意一卷,隋吉藏撰。華嚴還源觀科三卷,隋吉藏撰。華嚴經合論一百三十卷,唐李通玄造論,志寧釐經合論。新華嚴經論四十卷,唐李通玄撰。華嚴經大意一卷,唐李通玄造。華嚴經決疑論四卷,唐李通玄撰。華嚴經骨目二卷,唐實叉難陀撰述。華嚴法界玄鏡二卷,唐釋杜順述,澄觀釋。華嚴五教止觀一卷,隋杜順說。華嚴一乘十玄門一卷,隋杜順說,唐智儼撰。注華嚴法界觀門一卷,唐釋杜順述,宗密註。於大方廣佛華嚴經中搜玄分齊通智方軌五卷,唐智儼記。華嚴五十要問答二卷,唐智儼集。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四卷,唐智儼集。 華嚴經探玄記二十卷,唐法藏述。華嚴經文義綱目一卷,唐法藏撰。華嚴經策林一卷,唐法藏述。華嚴經問答二卷,唐法藏撰。華嚴經義海百門一卷,唐法藏述。華嚴關脈義記一卷,唐法藏述。華嚴遊心法界記一卷,唐法藏撰。華嚴三昧章一卷,唐法藏述。華嚴發菩提心章一卷,唐法藏述。華嚴十重止觀一卷,唐法藏撰。華嚴經普賢觀行法門一卷,唐法藏撰。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四卷,唐法藏述。華嚴經旨歸一卷,唐法藏述。華嚴經明法品內立三寶章二卷,唐法藏述。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一卷,唐法藏述。宋淨源重校。 華嚴經疏六十卷,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九十卷,華嚴經疏鈔三十卷,以上唐澄觀撰。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十卷,唐澄觀述。華嚴經行願品疏科一卷,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六卷,唐澄觀別行疏,宗密隨疏鈔。華嚴經疏科文十卷,華嚴經疏鈔玄談九卷,華嚴經疏演義鈔八十卷,以上澄觀撰述。華嚴經疏注百二十卷,唐澄觀述。宋淨源錄疏注經。缺卷二十一至七十又九十一至一百。大華嚴經略策一卷,華嚴經入法界品十八問答一卷,華嚴經七處九會頌釋章一卷,以上澄觀撰述。華嚴經綱要八十卷,澄觀疏義,明德清提挈。皇帝降誕日於麟德殿講大方廣佛華嚴經玄義一卷,唐靜居撰。華嚴經文義記六卷,唐靈裕集記。復庵和尚華嚴綸貫一卷,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十五卷,唐慧苑述。華嚴原人論併解四卷,唐宗密述。元圓覺解。註華嚴法界觀科文一卷,唐宗密述。註華嚴法界觀科文一卷,唐宗豫述。華嚴一乘成佛妙義一卷,唐見登集。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疏科一卷,宋遵式治定。華嚴經要解一卷,宋戒環集。華嚴經吞海集三卷,宋道通述。華嚴法相槃節一卷,宋道通述。法界觀披雲集一卷,宋道通述。註同教問答一卷,宋道通述。釋雲華尊者融會一乘義章明宗記一卷,宋師會述。註華嚴同教一乘策一卷,宋師會述,希迪註。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焚薪二卷,宋師會錄。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科一卷,宋師會述。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復古記六卷,宋師會善熹述。註華嚴金師子章一卷,宋承遷註。註華嚴法界觀門頌二卷,宋本嵩述。註華嚴七字經題法界觀三十門頌二卷,宋本嵩述頌,元琮湛集解。華嚴妄盡還源觀科一卷,宋淨源刊正。華嚴妄盡還源觀疏鈔補解一卷,原人論發微錄三卷,以上宋淨源述。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義苑疏十卷,宋道亭述。華嚴懸談會玄記四十卷,元普瑞集。原人論解三卷,元圓覺解。原人論合解二卷,元圓覺解,明揚嘉祚刪合。華嚴經感應略記一卷,明祩宏輯錄。華嚴大義一卷,明善堅撰。出古庭禪師語錄。華嚴經合論簡要四卷,明李贄簡要。華嚴感應緣起傳一卷,弘璧輯。華嚴經綱目貫攝一卷,永光錄集。華嚴經三十九品大意一卷,永光敬錄。註華嚴經合論纂要三卷,明方澤纂。一乘決疑論一卷,華嚴念佛三昧論一卷,以上彭際清述。華嚴經感應傳一卷,胡幽貞刊纂。華嚴經持驗記一卷,周克復纂。華嚴經談玄決擇六卷,缺首卷。上京沙門鮮演述。圓宗文類,高麗義天集。存十四及二十二。華嚴一乘法界圖一卷,新羅義湘撰。華嚴海印三昧論一卷,新羅明晶述。華嚴心要法門一卷,同上。華嚴鏡燈章一卷,續法集錄。華嚴經文義要決問答四卷,新羅表員集。
- 八道船
- 八正道之船也。同性經上曰:「勤行八聖道者,似正疾風吹於船舶。」寶積經六十八偈曰:「斯諸世間天人眾,生死苦惱之所逼,願度群生於有海,演說八正大船路。」往生要集上末曰:「乘彼八道船,能度難度海。」
- 大威德尊
- 大威德明王也。
- 蓮華三昧
-
佛坐於法華妙蓮之理,謂為蓮華三昧。法華玄義七曰:「今蓮華之稱,非是假喻,乃是法華法門。法華法門清淨因果微妙,名此法門為蓮華,即是法華三昧當體之名,非譬喻也。」
清淨之菩提心,離一切之塵垢,故名。大日經疏四曰:「淨菩提心,於一切法都無染著,即名蓮華三昧。住此三昧者,乃至諸法空相亦不可得。」
法華三昧之異名。如蓮華三昧經。
- 六種俱生惑
- 百法明論所記貪,瞋,慢,無明,疑,不正見之六煩惱也,此六者皆為俱生之惑。同解上曰:「此六即俱生,若開惡見法十,即分別惑也。又十惑中瞋唯不善,餘九皆通有覆不善。」
- 轉梵論
- 轉法輪之異名。梵者,清淨之義,佛法清淨,故曰梵輪。智度論二十五曰:「轉梵輪者,清淨故名梵。佛智慧及智慧相應法,是名輪。佛之所說,受者隨法行,是名轉。」
- 蘇悉地經
- 蘇悉地羯羅經之略稱。
- 三藐三菩提
- Samyaksaṁbodhi,舊譯曰正徧知,正徧知道,正真道等。新譯曰正等覺,正等正覺。是以佛所得之法名之也。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條。
- 自
- 梵語曰阿婆拿Svayam,對於作為而云,自然之義。阿怛摩Ātman,對於他而云,自己之義。見梵語雜名。
- 玄門無礙十因
- 諸法何故事事無礙。一唯心所現故,諸法之本原,非有別種,為自唯一如來藏心緣起之差別法,故彼此必有可和融之理。二法無定性故,諸法為如來藏心之緣起法,原無一定之自性。故有彼此和融之理。三緣起相由故,緣起之法,不得單獨保體,必為相由而僅成體者,故隨而有可和融之理。四法性融通故,法性融通,故如性之事,亦有可融通之理。五如幻夢故,諸法之虛假無實,如幻夢,故有可和融之理。六如影像故,諸法緣起於一心界而不存在,如鏡中之影像,故有可和融之理。已上六因,就諸法自爾之德相。已下就業用之無礙而說因由。七因無限故,菩薩於因中修無限之因,故有至果必得無礙業用之理。八佛證窮故,佛者證窮真性,故如性業用亦無礙也。九深定用故,以深妙之禪定力故得業用之無礙。十神通解脫故,不思議之神通力,離物之羈束而為自在,故可得業用之無礙。見華嚴玄談六。
- 難陀優婆難陀
- 二龍王名。見難陀跋難陀項。
- 髻珠
- 髻中之珠也。法華七喻之一。有大功者,王解髻中之明珠而與之,以喻為已出分段生死,進而離變易生死之機說法華也。法華經安樂行品曰:「文殊師利!譬如強力轉輪聖王,欲以威勢降伏諸國,而諸小王不順其命。時轉輪王,起種種兵,而往討伐。王見兵眾戰有功者,即大歡喜,隨功賞賜。或與田宅聚落城邑,(中略)奴婢人民,唯髻中明珠,不以與之。所以者何?獨王頂上有此一珠,若以與之,王諸眷屬,必大驚怪。文殊師利!如來亦復如是,以禪定智慧力,得法國土,王於三界。而諸魔王不肯順伏,如來賢聖諸將,與之共戰。其有功者,心亦歡喜。於四眾中,為說諸經,令其心悅。賜以禪定解脫無漏根力諸法之財,又復賜與涅槃之城。言得滅度,引導其心,令皆歡喜。而不為說是法華經。文殊師利!如轉輪王見諸兵眾有大功者,心甚歡喜。以此難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與人。而今與之。(中略)此法華經,是諸如來第一之說。於諸說中,最為甚深,末後賜與。如彼強力之王,久護明珠,今乃與之。文殊師利!此法華經,諸佛如來秘密之藏,於諸經中,最在其上。長夜守護,不妄宣說。始於今日,乃與汝等而敷演之。」涅槃經三曰:「譬如國王髻中明珠付典藏臣,藏臣得已,頂戴恭敬,增加守護。我亦如是,頂戴恭敬增加守護如來所說方等深義。何以故?令我廣得深智慧故。」方等陀羅尼集經四曰:「譬如國王髻中明珠,愛之甚重,若臨終時授與所愛之子。我今為諸法王,此經即如髻中明珠,汝如我子。今以此大方等陀羅尼經授與於汝,譬如此王以髻明珠授與其子。」
- 六眾生
- 眼等六根以譬狗等六畜也。雜阿含經四十三曰:「譬如士夫遊空宅中,得六種眾生:一者得狗,即執其狗繫著一處;次得其鳥;次得毒蛇;次得野干;次得失收摩羅;次得獼猴。得斯眾生悉縛一處,其狗者樂欲入村;其鳥者常欲飛空;其蛇者常欲入穴;其野干者樂向塚間;失收摩羅者常欲入海;獼猴者欲入山林。此六眾生悉繫一處,所樂不同。各各嗜欲到所安處,各各不相樂。於他處而繫縛故,各用其力向所樂方,而不能脫。(中略)六眾生者譬猶六根,堅柱者譬身念處,若善修習身念處有念不念色,見可愛色則不生著,不可愛色則不生厭,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於可意法則不求欲,不可意法則不生厭是故比丘當勤修習多住身念處。」(身念處,身之不淨觀也)。俱舍論三十引此經,謂之六生喻經。
- 五略十廣
- 摩訶止觀一部之正說,廣立十科,謂為十廣。其第一大意中,更有五種分科,謂為五略。摩訶止觀第一上所謂「今當開章為十:一大意,二釋名,三體相,四攝法,五偏圓,六方便,七正觀,八果報,九起教,十旨歸。」又所謂「初釋大意,囊括始終,冠戴初後,意緩難見,今撮為五,謂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是也。發大心者,修止觀,先須發大菩提心,乃明四弘誓願。修大行者,示十廣第七正觀之大意,明四種三昧。感大果者,即修觀之結果,示十廣之第八果報,明從觀行,經相似,而至於分真即之位,則應同百佛世界而八相作佛,裂大網者,既感大果,終則趣於化他,說五時八教,明裂破邪見大網之大用,歸大處者,既說教破網。化他之能事終,則即歸於三德秘藏之大涅槃云。其中發大心之一,示十廣中前六章之大意,餘四者示後四章之大意。要之五略,即十廣之大意,其要與法華玄義之十妙相同。十廣中,釋名者,釋止觀之名。體相者,明止與觀非別體為同一法性之寂照二用,攝法者,明止觀二法中,攝入恒沙無量之萬法,偏圓者,明爾前四時三教之止觀皆偏,今教之止觀獨圓妙,方便者,為觀前之加行方便,即廣明二十五方便,正觀者,明正修止觀之相,示十境一一可各修十乘觀法之旨。但此章至半,以智者大師歸寂,摩訶止觀中,因缺果報以下之三章。又見止觀輔行傳弘決等。
- 應真
-
阿羅漢之舊譯。應受人天供養之真人。出三藏記一曰:「舊經無著果,亦應真,亦應儀,新經阿羅漢。」
應於真理之人。法華文句一上曰:「阿颰經云應真,瑞應云真人。」同記曰:「阿颰經能所雙標,應謂能應之智,真即所應之理,以智應理之人,故云應真。」
- 四無所畏
- 與四無畏同。
- 貪欲蓋
- 五蓋之一。貪欲之煩惱,蓋覆有情之心識而不使善法發生者。
- 般荼迦
- Pāṇḍaka,又曰般吒、半托、半擇迦、半釋迦。譯曰黃門,不男。男根之不具者也。玄應音義十七曰:「般吒,此訛略也,應言般荼迦,此云黃門。其類有五,般荼迦總名。」飾宗記七末曰:「梵云半釋伽,此云黃門。」此有五類,見五種不男條。
- 登座
- 禪宗之師將陞座,指座有法語,謂之登座。見象器箋。
- 往相回向願
- 彌陀之第十七願也。
- 最後十念
- 臨命終時,念佛十徧也。此據觀無量壽經所謂愚人臨終十念,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罪生於極樂之說。
-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經
- 三卷,唐不空譯,寶樓閣經三譯之一。見寶樓閣經條。
- 最澄
- 日本傳教大師,名最澄。與空海入唐傳台密禪之三宗,為日本天台宗之高祖。所著甚多,凡二百八十餘部云。
- 聞成就
- 六成就之一。經首聞之一字也。
- 陀羅尼
-
Dhāraṇi,又曰陀羅那,陀鄰尼。譯作持,總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惡法不使起之力用。分之為四種:一法陀羅尼,於佛之教法聞持而不忘也,又名聞陀羅尼。二義陀羅尼,於諸法之義總持而不忘也。三咒陀羅尼,依禪定發秘密語,有不測之神驗,謂之咒,咒陀羅尼者,於咒總持而不失也。四忍陀羅尼,於法之實相安住,謂之忍,持忍名為忍陀羅尼。聞義咒忍之四者為所持之法也。由能持之體言之,法義之二者以念與慧為體,咒以定為體,忍以無分別智為體。大乘義章十一末曰:「陀羅尼者,是外國語,此翻為持。念法不失,故名為持。」佛地論五曰:「陀羅尼者,增上念慧,能總任持無量佛法,令不忘失。」智度論五曰:「陀羅尼者,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持集種種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惡不善心生,能遮不令生。若欲作惡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羅尼。」法界次第下之下曰:「陀羅尼,是西土之音,此土翻云能持,或言能遮。(中略)又翻為總持。隨有若名若義,若行地功德,皆悉能持,故名總持。」瑜伽略纂十二曰:「論云:陀羅尼有四種:一法二義三咒四能得忍。(中略)法陀羅尼以法為境,即能詮名言,以念慧為體。義陀羅尼其體同法,唯境界異。其異者何?所詮義為境,謂無量義意越等,即唯在意地。咒陀羅尼以定為體,依定持咒令不忘故,以咒為境也。能得忍陀羅尼者,以無分別智為忍體,即證真如。」可洪音義一下曰:「陀鄰尼,此云總持。」今日常指咒陀羅尼曰陀羅尼。
此尊之真言最重要者有三種:火界咒,慈救咒,心咒也。如其次序,不動之大咒與中咒與心咒也。大咒即火界咒。咒曰:南謨(歸命)薩縛(一切)怛他蘗帝弊(如來等)薩縛目契弊(一切門苦)薩縛他(一切處)怛羅吒(叱呵)戰拏(暴惡)摩訶路灑拏(大忿怒)欠(空)佉𠰘佉𠰘(噉食噉食)薩縛尾覲南(一切障)吽(恐怖)怛羅吒(叱呵)憾𤚥(種子)。次中咒,即慈救咒。咒曰:南謨(歸命)三曼多(普徧)縛日羅赧(諸金剛)戰拏(暴惡)摩訶路灑拏(大忿怒)薩破吒也(破壞)吽(恐怖)恒羅他(堅固)憾𤚥(種子)Namas sarva‑tathāgatebhyas sarvamukhebhyas sarvatātrāṭa caṇḍa mahāroṣaṇa khaṁ khāddhi' khāddhi' sarvavighnaṁ hūṁ traṭa haṁ maṁ。慈救咒者,曩莫三曼多縛日羅,赦戰拏(極惡謂暴惡之中又甚暴惡也)摩訶路,灑拏(二大忿怒也)娑破吒也(三破壞也)吽(恐怖也)怛羅吒(四堅固也)悍(引)𤚥(引)(二字種子。已上句義出青龍軌中卷)。Namas samanta‑vajrānāṁcaṇḍa mahāroṣaṇa sa paṭaya hūṁ trāṭa haṁ maṁ。小咒即心咒,咒曰:南謨三曼多(歸命普徧)縛日羅赧(諸金剛)憾(種子)Namas samantavajrānāṁ haṁ。
- 地
- 梵語曰鉢里體尾(Pṛthivi),又作託史麼(Talima史吏),又作步弭(Bhumī),譯曰地,土地也。以能生為義。又所依之義。大乘義章十二曰:「能生曰地。」佛地論一曰:「地謂所依所行所攝。」梵語雜名曰:「地鉢是體尾,又託史麼。」
- 鬼門
- 指家及城郭之東北隅,曰鬼門。是支那之俗說也。山海經曰: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蟠屈三千里。其卑枝向東北,萬鬼出入,謂之鬼門。法苑珠林十云:依神異經曰:東北方有鬼星石室,屋三百戶,而其所石傍題曰鬼門。門晝日不閉,至暮則有人語。有火青色,此鬼門之說所由來也。荒唐之說,不關於佛,非佛徒所應忌避者。
- 珊若婆
- 譯曰廢風病。玄應音義二十五曰:「珊若婆病,此云廢風病,發不起者也。」
- 摩蛇
- 藥名。見摩祇條。
- 牛戒
- 戒禁取見之一種。天竺之外道有執牛行以為生天之因者。百論疏上中曰:「持牛戒者,如俱舍論說,合眼低頭食草以為牛法,彼見牛死得生天上,即尋此牛八萬劫來猶受牛身。不達爾前有於天因,謂牛死得生天,是故相與持於牛戒。成論云:持牛戒,若成則墮牛中,如其不成則入地獄。然外道苦行世人信之。」智度論二十二曰:「外道戒者:牛戒,鹿戒,狗戒,羅剎鬼戒,啞戒,聾戒。」
- 反照
- 日懸西山,反照東方,謂之反照。以譬鑑往古之事,又窮明自心之本源。仁王經菩薩教化品曰:「圓照三世恒劫事反照。」止觀二曰:「以無住著智反照觀察也。」臨濟錄曰:「儞祇有一個父母,更求何物?儞自反照看。」
- 密教阿彌陀
- 大日如來五智中妙觀察智之所現也。胎藏界在中臺八葉中,西方之葉上,當大日之前面。以𑖀𑖽Aṃ唵字為種子,中圖之五轉,主涅槃之德,東圖主證菩提之德,以蓮華為三昧耶形,密號曰清淨金剛,以譯名謂之無量壽佛,其相好如上釋。金剛界在五解脫輪中之西方解脫輪中,當大日之背面。以紇哩𑖮𑖿𑖨𑖱𑖾字為種子,其主德三昧耶形,密號同胎藏界大日,其相好如曼荼羅大鈔一,三所記。
- 三界萬靈牌
- 牌上書云:「三界萬靈十方至聖六親眷屬七世父母。」盂蘭盆會等立之。先萬靈而後至靈有深義而然,非倒語。見象器箋十六。
- 順忍
- 五忍之一。見忍條。
- 先陀客
- 名利智聰明之人。所謂解先陀婆密語之人也。法華經科註八曰:「世有天機高妙領宮在前號先陀客。」
- 忍辱太子
- 昔毘婆尸佛時,波羅捺國王有太子,名忍辱。太子之父母病重,醫云:應以不瞋人肉為藥。太子自念我生來不瞋,因名忍辱,可充此藥。國中設有不瞋者,豈可以彼救我親耶?遂自割肉充藥,父母病即癒。見大方便佛報恩經二,經律異相三十一。
- 摩蚔
- 見摩祇條。
- 果頭佛
- 天台宗之語。四教各果上之佛也。四教儀曰:「鈍則但見偏空,不見不空,止成當教果頭佛。」
- 歡喜佛
- 西藏新志中曰:「四月十五日,龍王塘大會。廟在水中,周匝水環,須以舟渡。(中略)而正殿帝特塑一大秘戲像。即俗所謂歡喜佛。喇嘛云是佛公佛母。四壁所畫,亦皆此式。甚為不雅。」
- 藥師如來觀行儀軌法
- 一卷,唐金剛智譯。說七佛藥師之念誦法。
- 加備
- 加佛力以備眾生之用也。與加被同。玄義分曰:「請願遙加備,念念見諸佛。」法事讚曰:「遙加普備。」俱舍光記一曰:「恐有魔事,造論不終。讚德歸敬,請加備故。」
- 糞除
- 長者置窮子於家為奴,付價使除糞尿,喻佛置小乘教,使小機除三界之見思。出於法華經信解品。三十七尊出生義曰:「起化城以接之,由糞除而誘之。」
- 歡喜
-
梵語波牟提陀Pramuditā,接於順情之境而身心喜悅也。法華經譬喻品曰:「歡喜踴躍。」
尊者名。釋迦之弟子阿難陀Ānanda,譯曰歡喜,慶喜。寄歸傳一曰:「薜舍初辭,魔王惑歡喜之志,熙連後唱,無滅顯亡疑之理。」
- 台道
- 天台宗之道法。
- 極樂世界
- 界為界別之義明其為極樂之淨土,非在穢土之限界者也。
- 八大金剛童子
- 不動明王之使者八大童子也。一慧光童子,二慧喜童子,三阿耨達多童子,四指德童子,五烏俱婆迦童子,六清德童子,七矜羯羅童子,八制吒迦童子也。此童子皆手持金剛杵,故名金剛童子。見八大童子義軌。
- 持心經
- 持心梵天所問經之略名。
- 皮紙
- 以身之皮為紙而書經文也。宗鏡錄二十六曰:「皮紙骨筆,繕寫受持。」
- 毘舍也
- Viṣiṣya,又作毘沙耶。譯曰境界,國。大日經疏十曰:「怛他竭多,如來也。毘舍也,境界也。如來之境界,所謂如如。」梵語雜名曰:「國,尾沙耶。」
- 五輪率都婆
- 單云五輪,密教所立之率都婆也。顯教之率都婆,為高顯佛德或安置佛舍利而立者。密教不然,以是為大日如來之三昧耶形,而建立於墳墓之上也。其形與五輪成身同。見五輪觀條。
- 八供菩薩
- 見八供養條。
- 本跡相攝
- 參照十不二門條。於迹中開因而合果,合習果報果為三法妙也。於本中合因而開果,開習果,出報果,明本國土妙也。又於迹中,委悉明境智行位,於本通為因妙。次為果妙,是迹中之三法,即三軌妙也。感應神通,說法眷屬,與本迹相同。本開涅槃壽命二妙者,釋迦佛在法華雖未入滅。而久遠諸佛迦葉燈明佛等。皆於法華入滅。以此義推之。本佛必是淨土之淨機,又往事已成,故開出涅槃等妙也。迹中無此二義者,以釋迦雖倡言入滅。而未入滅也。最後之利益妙,彼此相同。見玄義七。
- 三因三果
- 三種之因與三種之果也。一、異熟因異熟果,言今世所作善惡之因,於來世生果也。二、福因福果,言以布施持戒忍辱為因,於現在及未來世得自在之果也。三、智因智果,言以修習一切之智慧為因,故得證三乘及佛果也。出於瑜伽師地論。
- 矐矐婆
- 與矐矐婆同。八寒地獄之一。見矐矐婆條。
- 華嚴法界觀
- 本名修大方廣佛華嚴法界觀門,一卷,唐杜順著。分為真空觀,理事無礙觀,周徧含容觀之三。說華嚴法界之觀門者。清涼釋,有華嚴法界玄鏡二卷。圭峰釋有註法界觀門一卷。
- 病起六緣
- 一四大不順故,二飲食不節故,三坐禪不調故,四鬼神得便故,五魔神為故,六業所起故。止觀八之一。
- 要旨
- 主要之旨趣也。禪源都序上曰:「禪門要旨,無是無非。」
- 顯淨土真實教行證文類
- 六卷。建立教,行,信,證,真佛土,化身土之六科,廣明淨土真宗之教相,每科各一卷,但信卷與化身土卷並分兩卷,故總為八卷。日本親鸞撰。後世略曰教行證。教行信證,淨土文類,教行證文類,顯淨土教行證文類等。
- 華嚴演義鈔
- 清涼作八十華嚴經疏二十卷,更作演義鈔四十卷,自釋其疏。
- 八大自在我
- 大般涅槃有常樂我淨之四德,其我德以自然為義,自在有八義,名曰八大自在我:一、能示一身為多身,二、示一塵身滿大千界,三、大身輕舉遠到,四、現無量類常居一土,五、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無法想,七、說一偈義經無量劫,八、身徧諸處猶如虛空。見涅槃經二十三。
- 八種清風
- 四方四維八方之清風也。觀無量壽經曰:「八種清風從光明出。」同傳通記曰:「八種清風者,今家無判。天台云:八種清風者,彼處實無時節,若寄此八謂除上下餘四方四維,故云八,亦可以對八卦也。
- 四種伽陀
- 一、八字一句之四句偈,名阿菟吒闡提Anustubh‑chandas,謂之處中偈。二、六字一句之四句偈,名初偈。三、二十六字一句之四句偈,名摩羅Māla,謂之後偈。四、以六字以下為句之四句偈,謂之周利偈Śrī。參照阿菟吒闡提條。
- 要文
- 主要之法文也。梁僧傳(慧遠傳)曰:「抄其要文,撰為二十卷。」慈恩傳七曰:「翻譯聖教要文。」
- 盆
- 盂蘭盆之略,見盂蘭盆條。
- 觀自在菩薩如意輪誦課法
- 一卷,宋仁岳撰,記法式觀想禮讚等者。
- 憂受
- 五受之一。見五受條。
- 恩愛奴
- 譬毒刺也。長阿含經十曰:「三界無極尊,能斷恩愛刺。」普賢觀經曰:「色壞汝真,為恩愛奴色,使汝經歷三界。」
- 依地
- 對於依身所依之定也。以喻定。
- 彌伽釋迦
- Meghaśikhara,沙門名,譯曰雲峰。宋僧傳二曰:「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注云:釋迦稍訛,正云鑠佉,此云雲峰。」
- 百八鐘
-
晨昏大鐘,打之一百八下也。勅修清規法器章曰:「引杵宜緩,揚聲欲長。凡三通,各三十六下,總一百八下。起止三下稍緊。」其百八之數,支那之世典以為合所謂十二月,二十四氣,七十二候而成百八者。群談采餘曰:「鐘聲晨昏叩一百八聲者,一歲之義也。蓋年有十二月,有二十四氣,又有七十二候,正得此數。」或以醒一百八煩惱之睡云。
昏曉兩時鳴大鐘一百八聲,自百丈之清規為始。後世略之,有唯於曉時鳴百八聲者,有鳴於昏曉者。但元朝之曉,一般鳴一百八。是稱讚百八尊之功德,又覺醒百八煩惱之迷夢之表示也。勅修清規曰:「大鐘曉擊,則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昧。引杵宜緩,揚聲欲長。凡三通,各三十六下,總一百八下。起止三下稍緊。」然百八之數,謂為醒百八煩惱之睡者,通說也。
- 心月輪
- 真言之金胎兩部,胎藏界觀眾生之肉團心為蓮華,以其開合分因果,金剛界觀之為月輪,以其圓缺分凡聖。其月輪標幟菩提心圓明之體也。金剛頂經一曰:「時菩薩白一切如來言,世尊如來我徧知已,我見自心形如圓月,一切如來告言:汝已發一切如來普賢心,獲得齊等金剛堅固。」菩提心論曰:「一切眾生悉合普賢之心,我觀自心形如月輪,何故以月輪為喻?謂滿月圓明體則與菩提心相類。」建立軌曰:「諦想心臆間圓明,可一肘(即菩提心),猶如秋月光澄明仰在心。」
- 全分受
- 受全分戒也。
- 事與願違
- 此界之事無常,願望不能滿足也。仁王經四無常偈曰:「生老病死,事與願違。欲深禍重,瘡疣無外。」
- 一切如來摩訶菩提金剛堅牢不空最勝成就種種事業三昧
- 稱北方不空成就佛之三摩地。見攝真實經上。
- 香印
- 同於香篆。見香篆條。象器箋十九曰:「希叟曇禪師廣錄禪房十事香印頌云:要識分明古篆,一槌打得完全。燒炷旃檀牛糞,衲僧鼻孔校穿。」
- 野巫
- 草野之巫師,唯解一術者,以譬寡聞之禪人。止觀七曰:「又如野巫唯解一術,方救一人獲一脯胖,何須神農本草耶?欲為大醫,徧覽眾治,廣療諸疾,轉脈轉精,數用數數驗,恩救博也。」
- 十二方淨土佛世界
- 見十二佛條。
- 皋諦
- 梵名Knnti,又作睪帝。譯言何所。十羅剎女之一。種子為𑖦,形像為女形,衣色紅青,右手把裳,左手持獨股,如打物形,立膝。密家以之為文殊師利菩薩之化身。
- 梵法
- 梵壇之法也。見梵壇條。
- 三秘密
- 印契與真言及觀想之三者,即身口意三密也。
- 智度論
- 大智度論之略名。
- 阿難密號
- 胎藏界曼陀羅鈔三曰:「阿難密號集法金剛。」
- 鬱楞伽
- 緣生論及大乘緣生論之作者。梵Ullanga。
- 弭曼差
- Mimāṁsā印度六派哲學中興起最初者。Jāimini所開此派之目的,在解釋吠陀為正當說明其儀式。佛經中謂之聲論師。見聲論師條。
- 四所戒壇
- 見戒壇條。
- 自性禪
- 九種大禪之一。見禪條附錄。
- 大虛空藏
- 見虛空藏條。
- 憍賞彌
- 見俱睒彌條。
- 域懷
- 域者限域也,所期之分限云域懷。又云域心。法華文句會本十曰:「原其域懷求佛。」同記曰:「言域懷者,域謂限域,期心分齊。」
- 捧爐神
- 謂茶釜足之鬼形也。
- 禪版
- 坐禪時安手或靠身之器也。上頭穿小圓孔,此名向上一竅。蓋此穴貫索,縛著繩床背後之橫繩,使板面斜,以靠身也。今時夏日橫安膝上,於其上定印,或支頤而已。釋氏要覺曰:「倚版今呼禪版,毘奈耶攝頌曰:倚版為除勞,僧私皆許畜(僧即眾,私即己)。」
- 彌勒當來成佛經
- 羅什譯,彌勒下生經之異名。
- 色無色天計涅槃外道
- 十種外道之一。計屬於色界第四禪之無想定為涅槃,又計為無色界之最頂非想非非想處為涅槃之外道也。行事鈔下四之二曰:「以二界有無想定非想非非想定心沈沒處,謂之窮理。」
- 孔雀明王經
- 不空譯。佛母大孔雀明王經之略稱。
- 吉祥悔過
- 誦最勝王經懺悔罪過之法。最勝王經二(夢見金口懺悔品),說懺悔之法及功德。
- 尊勝軌
- 尊勝陀羅尼儀軌之略稱。
- 尼犍子
- 見尼犍條。
- 無漏法
- 離煩惱垢染之清淨法也。如三乘聖人所得之戒定慧及涅槃是。俱舍論一曰:「虛空等三種無為,及道聖諦名無漏法。所以者何?諸漏於中不隨增故。」
- 縒麼野
- Samaya,慧琳音義三十九曰:「縒麼野,古云三昧耶。」
- 相續無常
- 二無常之一。見二無常條。
- 七處九會
- 八十卷華嚴經,七處九會之說也。見華嚴經條。
- 帛尸黎蜜多羅
- 同帛尸梨蜜多羅。
- 羊鹿牛車
- 法華經所說之三車也,以譬聲聞緣覺菩薩之三乘,見三車條。
- 金剛鏁菩薩
-
Vajra‑śrinkhalā,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四攝菩薩之一。以大悲之鏁,標繫留一切眾生菩提心之德。住成身會之西門。秘藏記末曰:「肉色,左手拳,右手鏁。」略出經曰:「由結金剛鉤鏁契故,能繫留止之。」聖位經曰:「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堅固金剛鏁械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剛鏁菩薩形,守智慧戶,住西門月輪。」
胎藏界金剛手院三十三尊之一。秘藏記末曰:「白肉色,右持金剛鏁,二端著三股跋折羅。」
- 提婆菩薩造論
- 百字論一卷,百論二卷,外道小乘四字論一卷,外道小乘涅槃論一卷。
- 內外道四執
- 又云四宗。三論所誹斥之內外四執也:一一切外道,不達二空而存人法者。二毘曇宗,即薩婆多,雖已得人無我,而執法之有性者。三成實宗,雖具辨二空,而明空猶不了者。四大執,大乘中一切有所得之見也。三論玄義曰:「但邪謬紛論,難可備序。三論所斥,略辯四宗:一摧外道,二析毘曇,三排成實,四呵大執。(中略)問此之四執優降云何?答:外道不達二空,橫存人法。毘曇已得無我,而執法有性。跋摩(成實)具辨二空,而照猶末盡。大乘乃言究竟,但封執成迷。」又,謂固執一,異,亦一亦異,非一非異等之四句也。
- 十六行相
-
於苦集滅道之四諦各浮四種影像於心而解了之也。見俱舍論二十六,法界次第中之下。
略云十六行。亦云二八行。見見道條。
- 地動三因
- 般泥洹經謂:「一者地依水,水依風,風依空,大風起時,水擾地動。二者得道之沙門及神妙之天現感應,故動。三佛成道時動。」
- 寺塔處
- 寺塔處者練若也,此有三種:一達磨,是菩提場。二檀陀伽,是無穢尊處。三摩登伽,是無喧動處。見不思議疏上。
- 正思惟
- 八聖道之一。
- 中觀釋論
- 具名大乘中觀釋論,九卷,安慧菩薩造,趙宋惟淨等譯。釋中觀論二十七品中之前十三品者。
- 無
- 梵語阿,A,譯曰無、非、不。以世俗釋之,只是否定事物存在之辭。以勝義釋之,則無有二種。惑智之無與聖智之無是也。惑智之無,僅為斷見,聖智之無,則超於有無之妙無也。真言以𑖀阿字為觀道之要門,禪家亦有以無字為悟道之關門者,皆取聖智之無也。無門關第一則曰:「趙州和尚。因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評唱曰:「參學須透祖師關,妙悟要窮心路絕。祖關不透,心路不絕,盡是依學附木精靈。且道如何是祖師關?只者一箇無字,乃宗門一關也。遂目之曰禪宗無門關。」
- 江天寺
- 在今江蘇丹徒縣金山上。舊名澤心寺。又名龍游寺。通名金山寺。清聖祖南巡始改江天寺。宋僧了元居此。蘇軾來訪了元。曾留玉帶於寺內。至今尚存。
- 烏萇
- 一作烏長,國名。見烏仗那條。
- 飾宗記
- 飾宗義記之略名。
- 大乘止觀
- 具名大乘止觀法門,四卷,南岳慧思說。說止觀二門之深義。唐末經典,流散海外,咸平三年日本國寂照持此本至四明。慈雲得之為作序。見佛祖統紀二十五。明智旭釋之曰止觀釋要。
- 天眼智
- 以天眼知物之智也。
- 瞿陀尼
- Godāniya,舊稱瞿耶尼,瞿伽尼。新稱瞿陀尼,瞿陀尼耶。在須彌山西方之大洲名。譯曰牛貨。西域記一曰:「西瞿陀尼洲,舊曰瞿耶尼,又曰劬伽尼,訛也。」玄應音義十二曰:「瞿陀尼,名俱耶尼,或名瞿耶尼,或名瞿伽尼,皆是訛轉也。瞿,此譯云牛。陀尼耶,此云取與。以多牛市易,如此間用錢帛等。」慧苑音義上曰:「瞿耶尼,具云阿鉢唎瞿陀尼Aparagodāniya,言阿鉢唎者,此云西。或云鉢執忙,此云後。謂日沒邊處也。瞿,牛也。陀尼,貨也。謂以牛買物,如此洲用錢也。」
- 逋多羅
- 山名。見補陀落迦條。
- 阿練若
- 見阿蘭若條。
- 香聚山
- 香象菩薩之住處。六十華嚴二十九曰:「北方有菩薩住處,名香聚山。(中略)彼現有菩薩名香象。」探玄記十五曰:「香聚山,應是在北香山王。」
- 七十二歲
- 如來說法華之歲也。法華玄義五曰:「傳云:佛年七十二歲,說法華經。」
- 本有種子
- 二種種子之一。謂阿賴耶識中本來含藏有漏無漏一切有為法之種子也。更有新熏種子。參照種子條。
- 多聞第一
- 阿難於十大弟子中,多聞第一也。增一阿含經三曰:「知時明物,所至無礙,所憶不忘。多聞曠遠,堪任奉上,所謂阿難比丘是。」楞嚴經一曰:「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得道力。」
- 菩薩性
- 五性之一。滿二利之行而當成佛之大乘菩薩種性也。見五性條。
- 婆蹉那婆
- 毒藥名。大寶積經一百十三曰:「如有一毒,名婆蹉那婆(隋言牛犢子齋),復有毒藥名訶羅訶羅(隋言速殺),將如芥子食,即速疾命終。」梵Vatsanābha,Halahala。
- 天眼明
- 阿羅漢所得三明之一。天眼通之更為明了者。天眼通凡聖皆能得之,天眼明非聖者不能得。
- 分陀利
- Puṇḍarika,又作芬陀利,分陀利迦,分荼利迦,分荼利華,奔荼利迦。正開敷之白色蓮華也。西土之蓮,有青黃赤白四種。又隨未敷,開,落之三時而異名(蓮華部詳說之),分陀利為白蓮華之正開敷者,又此華最大,花瓣數百,一名百葉華,妙法蓮華經之蓮華即此白蓮華,八葉之分陀利華也。又此華多出於阿耨達池,人間無有,故稱為人中好華,希有華等。玄應音義三曰:「分陀利,又作芬,此云白蓮華。」慧苑音義上曰:「芬陀利,此云白蓮華。亦曰百葉花也。」慧琳音義三曰:「奔荼利迦,古云芬陀利,正音本拏哩迦花,唐云白蓮花,其色如雪如銀,光奪人目,其香亦大,多出彼池(無熱),人間無有。」華嚴疏鈔八曰:「芬陀利者即白蓮華,亦是正敷榮時也。」大日經疏十五曰:「分陀利迦,花可有百葉,葉葉相承,圓整可愛。」觀經散善義曰:「言分陀利者,名人中好華,亦名希有華,亦名人中上上華,亦名人中妙好華,此華相傳名蔡華是。」
- 三種相
-
因明列三種相:一、標相,如見煙知為火。二、形相,如長短方圓等之形狀。三、體相,即體質。如火以熱為體質。
智度論所說:一、假名相,世間一切事物及眾生,由眾緣和合而有種種名字,然皆無自性,虛假不實。眾生迷故,於此假名起執取之相,故名為假名。二、法相,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以肉眼觀故,則見為有,以慧眼觀故,則見為無。眾生迷故,於此等之法起執取之相,故名法相。三、無相相,離上之二相,但為無相有,眾生迷故,於無相中起執取相,故名無相相。
- 四空天
- 見四空處條。
- 水相觀
- 觀經所說十六觀之一。觀想極樂八功德水之相之觀法也:「次作水想,見水澂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中略)是為水相,名第二觀。」
- 上祭
- 供物上壇曰上祭。言下祭者其意同也。見象器箋十四。
- 阿離野慕攞薩婆悉底婆拖尼迦耶
- Ārya‑mūlasarvāstīvāda‑nikāya,譯曰聖根本說一切有部。小乘分派之名。見寄歸傳一。
- 大雲經
- 大方等無想經之異名。
- 四枯四榮
- 佛於拘尸那城Kusinagara娑羅Śāla雙樹間入滅時,東西南北各有雙樹,每面雙樹,一榮一枯,故曰四枯四榮,此有二重之意:一表凡夫二乘之八倒,二為表二乘菩薩之八正也。凡夫二乘之八倒者,謂凡夫於世間苦空無常無我之法,起常樂我淨之見,是為凡夫之四倒,故譬之以四榮,又二乘向涅槃常樂我淨之法,起苦空無常無我之見,是為二乘之四倒,譬之以四枯。故止觀曰:「八顛倒轉成四枯四榮。」二乘於世間之法,起苦空無常無我之見,是四正見,譬之以四枯,是破凡夫之四倒。菩薩向涅槃之法,起常樂我淨之見,是四正見,譬之以四榮,是破二乘之四倒。此八正為佛之入處,故止觀九又曰:「亦是非枯(非二乘之四枯),非榮(非凡夫之四榮),中間入涅槃見佛性也。」同七曰:「如是念處,力用廣博。義兼大小,俱破八倒。雙顯榮枯,雙非榮枯。即於中間入般涅槃,亦是坐道場。」同輔行曰:「言枯榮者,大經云:東方雙者喻常無常,南方雙者喻樂無樂,西方雙者喻我無我,北方雙者喻淨不淨。四方各雙,故名雙樹。方而皆悉一枯一榮,榮喻於常等,枯喻無常等。如來於中入般涅槃,表非枯非榮,榮即表假,枯即表空,即是於其空假中間而入秘密藏。」
- 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
- 十卷,唐義淨譯。尼陀那者,十二部中之因緣經,於前五卷說之。目得迦者十二部教中之本事經,於後五卷說之。是關於律之緣起本生也。梵⃞Mūlasarvāstivādanidānamātṛka。
- 婆陟
- 見唄匿條。
- 婆陀
-
Baddha Baudha,又作縛馱,譯曰縛。智度論四十八曰:「婆陀,秦言縛。」演密鈔八曰:「梵云縛馱,或云滿馱,此譯為縛。」
阿波陀那Avadāna之略。十二部經中之第八、譬喻經也。
- 無常刀
- 觀佛經三曰:「汝等邪見不信正法,今無常刀割切汝身。」
- 表義名言種子
- 顯境名言種子之對。謂名言種子中,由自他之名言,顯色心諸法之體,於心前變現其相分,而薰習其種子於第八識之自體者也。即自一切諸法之語言音聲等名言傳而薰習之種子也。
- 出佛身血
- 五逆罪之一。
- 閻浮
-
見閻浮提條。
Jambu,又曰剡浮,琰浮。舊稱閻浮。新稱贍部。譯曰穢。樹名。嘉祥之法華經義疏八曰:「閻浮者,此云穢。」善見律十七曰:「閻浮子,其形如沈苽大,紫色酢酣。」參照閻浮樹條。
- 牛山
- 牛頭山之略。
- 釋迦無師
- 止觀一之一曰:「論曰:我行無師保。經云:受莂定光。」同輔行曰:「智度論第二云:我行無師保志一無等侶,積一行得佛,自然增其道。增一第十五云:阿若等五人問師,佛師為是誰?佛答曰:我亦無師保,亦復無等侶。獨等無過者,冷而無復溫。那先經云:佛無道成道,自悟一切法。法華云:佛智無師智,次受莂等者如瑞應云。」下文會之曰:「然無師之與記莂,約事雖異,其理不二,在因必藉師保。果滿稱為獨悟。」問最初之一佛有師否耶?答無師,唯依真如之妙薰而自發靈智也。
- 缽蠟若帝婆耶那
- Prajñaptivādināh,小乘部宗之名。說假部也。見四分律開宗記一本。
- 路伽耶陀
- Lokāyata,見路迦耶底迦條。
- 了教
- 阿若憍陳如,舊譯了本際,知本際等,義淨三藏譯為了教,寄歸傳一曰:「始自了教,會初願以標誡。」
- 華氏城
- 梵名婆吒梨那,波吒釐子Pāṭaliputra,摩揭陀國之故城也。本名拘蘇摩補羅城,唐名香花宮城Kusmapura,以王宮花多故也。後改為波吒釐子城,佛滅後無憂王(阿育王)遷都於此。西域記八曰:「昔者人壽無量歲時,號拘蘇摩補羅城,唐言香花宮城。王宮花多故以名焉。逮乎人壽數千載,更改波吒釐子城。」付法藏傳五曰:「華氏城。」阿育王經一曰:「此兒者,我入涅槃百年後,當生波吒利弗多城,名阿育。」阿育王傳一曰:「此小兒者,當作轉輪聖王四分之一,於花氏城作正法王,號阿恕伽。Aśoka。」
- 冬齋
- 禪林冬至之秉拂,辦都寺齋名為冬齋。見象器箋十七。
- 三魔
-
一,善知識魔。二,三昧魔。三,菩提心魔。是華嚴經所說十魔中之後三也。
於四魔之中除死魔其餘之三魔也,等覺之菩薩,除此三魔。瓔珞本業經上曰:「超度三魔。」見魔條。
止持會集音義釋三魔曰:「一、煩惱魔。謂三界中一切妄惑也。修行之人為此妄惑惱亂心神,不能成就菩提,是名煩惱魔。而五蘊魔亦攝其中。二、天魔。此魔即欲界第六天攝也。若人勤修勝善,欲超越三界生死,而此天魔為作障礙,發起種種擾亂之事,令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根。是名天魔。三、死魔。謂四大分散,夭喪殞歿也。行人為此夭喪,不能續延慧命,是名死魔。」案此又為於四魔中除陰魔者。
- 會通
- 又曰和會。和會疏通彼此相違,乖角之義,使歸於一意也。肇論曰:「同我則非復有無,異我則乖會通。」五教章中曰:「應以六相方便而會通之。」
- 現智身印明
- 蓮華部心軌於被甲拍掌之後說現智見智二身之印明。文云:「次結現智身,二羽金剛縛,禪智入於掌,身前想月輪,於中觀本尊,諦觀於相好,徧入金剛已,大印如儀則,身前當應結,思惟大薩埵。真言曰:唵(歸命)嚩日囉(金剛)薩怛縛(有情金剛薩埵種子)。
- 不疑殺
- 三淨肉之一。謂此肉為不疑其為我而殺之淨肉也。
- 般若
-
Prajñā,又曰般賴若。三藏法師名。譯曰智慧。見宋高僧傳二。
Prajñā,又作班若、波若、鉢若、般羅若、鉢剌若、鉢羅枳孃、般賴若、波賴若、鉢賢禳、波羅孃。譯曰慧、智慧、明。智度論四十三曰:「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同八十四曰:「般若名慧,波羅蜜,名到彼岸。」大乘義章十二曰:「言般若者,此方名慧,於法觀達,故稱為慧。」往生論註下曰:「般若者,達如之慧名。」法華義疏四曰:「無境不照,名為波若。」慧琳音義十二曰:「般羅若,正云鉢羅枳孃,唐云慧或云智慧。」慧苑音義上曰:「般若,此云慧也。西域慧有二名:一名般若。二名末底。智唯一名,謂之諾般,即是第十智度名也。」瑜伽倫記九曰:「梵云般若,此名為慧,當知第六度。梵云若那,此名為智,當知第十度。」楞嚴經四曰:「鉢剌若。」慧琳音義四十七曰:「鉢羅賢禳,唐言智慧。」
- 十誦律比丘波羅提木叉戒本
- 一卷,姚秦羅什譯。
- 隱元禪師語錄
- 明海寧編,十六卷。
- 故苦
- 舊苦也。智度論十九曰:「新苦為樂,故苦為苦。如初坐時樂,久則生苦。初行立臥亦樂,久亦為苦。」
- 須陀須摩
- 又作須陀摩。國王名。譯言普明。智度論四曰:「昔有須陀須摩王,持戒精進,常依實語。晨朝乘車欲入園遊戲,時有一婆羅門來乞施。王曰諾,待我出還。入園遊戲時,有兩翅鬼王曰鹿足,自空中飛來,捉王去。至所住山,置於九十九諸王中。須陀須摩王涕零如雨。鹿王問言:汝何以啼如小兒?王言我不畏死,畏失信於婆羅門。王語其所以,鹿足王放之使還。約過七日來還,王還國,布施婆羅門,立太子為王。過七日,欲至鹿王所。國民叩頭留王,王說偈曰:實語第一戒,實語昇天梯,實語為大人,妄語入地獄。我今守實語,寧棄身壽命,心無有悔恨。如是思惟至鹿足王所,鹿王見之歎言:汝為實語人。爾時王讚實語而呵妄語。鹿足聞之,起淨信,放還王及九十九王。」此事酷似仁王經所說普明王為班足王所捉,請七日猶豫,還國設仁王會之因緣。因而天台以為智度論之須陀須摩王,即仁王經之普明王。止觀二曰:「須陀摩王,失國獲偈。」梵⃞Sudhāman。
- 人中樹
- 諸佛之身業能除世人之熱惱,故曰人中之樹。仁王經中曰:「法王無上,人中樹,普蔭大眾。」
- 國清百錄
- 四卷,隋灌頂纂。筆記智顗禪師住天台山日之言說者,始自立制法終至智者遺書述放生池凡纂錄一百四條。知大師一代行業,最利便之書也。原有廣略二本,廣本早已散佚不傳,今傳者,其略本也。卷首有灌頂并有嚴序。
- 大明王
- 謂不動尊等諸明王也。又曰大真言,如言大明王大隨求陀羅尼經。見諸儀軌訣影四。
- 八種別解脫戒
- 八種之別解脫也。一比丘戒、二比丘尼戒、三正學戒、四沙彌戒、五沙彌尼戒、六優婆塞戒、七優婆夷戒、八近住戒。
- 慢金剛
- 金剛界理趣會中臺五尊之一。標示慢即菩提深密之理趣。
- 二難化
- 一、欲天難化,欲界之天執著於上妙之五欲。故難教化。二、色天難化,色界之諸天,執著於世間禪定之樂,故難教化。
- 雜藏經
- 一卷,晉法顯譯。記餓鬼與目連之問答。
- 五轉成身
- 見五相成身條。
- 火舍
- 香爐之一種。金屬所製。有二重之輪層,而附蓋。
- 一百八
- 佛家慣用一百八字,又略作百八。
- 般舟
- 見般舟三昧條。
- 彌勒問本願經
-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之略名。
- 瞿波
- 又曰瞿夷。悉達太子第一夫人之名。見瞿夷條。
- 敗種二乘
- 見敗根條。
- 黃葉
- 以楊樹之黃葉為金,與小兒以止其啼。譬佛說天上之樂果以止人間之眾惡也。見涅槃經二十。
- 缽剌底羯爛多
- Pratikrānta,譯曰順次第。唯識述記四末曰:「逆次第云阿奴羯爛多,阿奴是逆義,羯爛多云次第。順次第云鉢剌底羯爛多,鉢剌底是順義。」
- 富伽羅
- Pudgala,見補特伽羅條。
- 藥師琉璃光如來
- 藥師佛之具名。
- 補陀
- 一作普陀。在浙江定海縣東海中。亦名普陀山。詳普陀條。
- 第一識
- 阿賴耶識之別名。唯識了義燈四本曰:「第一識,從本向末數為第一。」
- 燠
- 又作炮,奧。悉曇十二母音之第十也。
- 百會
-
謂人之頂上也。一身之精要,歸於此處,故名百會。
釋迦之異名。時處軌以五佛布於身之五處時,以釋迦布於頂上,百會為頂上之異名,故謂釋尊曰百會。見秘藏記鈔三。
- 青頸大悲王觀自在念誦儀軌
- 具名金剛頂瑜伽青頸大悲王觀自在念誦儀軌,一卷,唐金剛智譯。
- 下間
- 凡入堂己身之左為下間。法堂方丈西,僧堂南,庫司北,是下間也。見象器箋二。
- 塚間第一
- 優多羅比丘常離人中,而在塚間思味法樂,為佛弟子中第一位。增一阿含三曰:「常樂塚間,不處人中,所謂優多羅比丘是。」
- 三千實相
- 三千為台宗該收一切諸法之語,三千實相猶言諸法實相也。見諸法實相條。
- 香海
- 香水之海。圍繞須彌山之內海,盡香水也。此有二:一蓮華藏世界之香水海。華嚴經八曰:「彼須彌山微塵數風輪,最在上者名殊勝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莊嚴香水海。此香水海,有大蓮華。」探玄記三曰:「為異彼染士鹹烈海故,云香水海也。」更有一,為娑婆世界之香水海。俱舍論十一曰:「妙高為初,輪圍最後。中間八海,前七名內,七中皆具八功德水。」佛祖統記三十一曰:「第一香水海,橫廣八萬由旬。第二香水海,四萬由旬。(中略)第七香水海,一千二百五十由旬。」法華玄贊序曰:「騰香海而津八萬。」
- 空生空死
- 止觀十下曰:「空生空死,唐棄一期。」享空生而空死也。與醉生夢死同。
- 八宗九宗
- 與八家九宗同。
- 變易
-
其形體狀況如異物謂之變,恰如代以他物謂之易。
變易生死也。法華科註曰:「雖離分段,而未離變易,故非自在。」
- 別解律義
- 別解脫律儀之略。
- 正盡覺
- 新譯之正等覺,舊曰正盡覺。等者就所證之理而言。盡者,就所斷之惑而言。中阿含經五十九曰:「如來無所著正盡覺。」
- 索哆
- Sattva,同薩埵。謂堅忍不拔之丈夫也。大日經疏一曰:「菩提薩埵,具據正義,當云菩提索多。此索多者,是忍樂修行堅持不捨義也。」
- 金剛瑜伽教
- 金剛者,指金剛界,即金剛頂經也。瑜伽者,指胎藏界,即大日經也。總括金胎兩部秘密教之稱。與金剛頂瑜伽同。
- 須陀洹
- Srota‑āpauna,具稱須陀般那,窣路多阿半那,窣路陀阿鉢囊。舊譯入流,至流,逆流,溝港等。新譯預流。聲聞四果中初果之名也。入流者,初入聖道之義,逆流者,違背於生死之流也。斷三界之見惑,即得此果。大乘義章十七本曰:「須陀洹者是外國語。義釋有三:一當名正翻。名修無漏。如涅槃說。須名無漏。陀洹修習。以修無漏故,名須陀洹。二隨義傍翻。名為逆流。逆生死流。三途生死永不受故。三隨義傍翻。亦名觸債。將拒三途因而不受果,故曰觸債。」智度論三十二曰:「須陀名流,即是八聖道分。般那名入,入是八聖道分,流入涅槃也。」玄應音義二十三曰:「窣路多阿半那,此云預流。一切聖道說名流,能相續流向涅槃故。初證聖果,創參勝列,故名預流,預及也。參預也。須陀洹者訛也。或云逆流,或言入流,亦云至流。皆一也。」慧苑音義上曰:「須陀洹,正云窣路陀阿鉢囊。言窣路陀者,此云入也。阿鉢囊者,此云流也。謂適斷見惑,捨異生性,初獲聖性,入聖行流,故名入流。舊安洹字,莫知其所以也。」大明度經二曰:「溝港。」同行瑫音義曰:「梵云須陀洹,此云入流。謂已入聖流。今云溝港,乃取入流之義也。」玄應音義五曰:「今言溝港者,取其流入處也。」
- 玉豪
- 又作玉毫。佛之白毫相也。豪為毫之借字。慧琳音義十一曰:「玉豪,假借字也,正體從毛作毫。言玉毫者,如來眉間白毫毛也。皓白光潤,猶如白玉,佛從毫相,放大光明,照十方界,故云玉毫瑞色也。」西域記張說敘曰:「玉毫流照,甘露灑於大千。金鏡揚暉,薰風被於有截。」
- 有部目得迦
- 根本說一切有部目得迦之略稱。
- 乾城
- 乾闥婆城之略。別名鬼城。蜃氣樓也。乾闥婆者,印度樂人之異名,樂人巧幻樓閣,因而空中所現之蜃樓,名為乾闥婆城。慈恩寺傳九曰:「乾城水沫無以譬其不堅。」見乾闥婆城條。
- 作佛形像經
- 一卷,失譯人名。敘優填王造佛之形像,說造像之功德。造立形像福報經之異譯。
- 七識住
-
於三界五趣,長養其識,欲識自住,差別所樂,而立七識住:一、第一識住,為有色身之有情,身想共異之處,即人趣之全及一分之天也。一分之天者,欲界之六天與色界初靜慮三天,除劫初起之有情,餘時之有情也。是有情各自之身形有小大勝劣,思想亦名異,故曰身想俱異。二、第二識住,為同有色身之有情,身異想一之處,即色界初靜慮三天之梵天也。身異者,以大梵天王之身與梵眾之身有大小勝劣之差故也。想一者,梵眾起想,以為我等皆是大梵王所生,大梵王亦起想,以為此諸梵眾皆是我所生,其思想同一也。三、第三識住,為同有色身之有情,身一想異之處,即色界第二靜慮之三天也。身一者,以彼天人之形貌皆同故也。四、第四識住,同為色身有情,身一想一之處,即色界第三靜慮之三天也。以身形同一,故曰身一。唯為樂受之想,故曰想一。五、第五識住,無色界之二無邊處天也。六、第六識住,無色界之識無邊處天也。七、第七識住,無色界之無所有處天也。已上三天處無身形。唯有捨受想而已。然而於三界五趣中,諸惡趣有重苦受能損識,有情之心,不樂來止,故不立為識住。又色界之第四靜慮,有無想天。又無色界之非想非非想天,有滅盡定,能滅識而不使相續,故彼二處亦不立為識住。見俱舍論八。又餘處有情之心樂來,若至於此,則不願更出。故說名識住。於諸惡趣二善俱無,故非識住。又第四靜慮心,恒欲求出。謂第四靜慮有無雲,福生,廣果之三及無想天與五淨居天之九天(薩婆多無想收於廣果上座部開之)。其中初三天,凡聖同居。而諸凡夫求入無想天,諸聖者樂入五淨居天或無色,若淨居天之聖者,樂證圓寂。故處於識住。又非想天心識昧劣,故非識住。
見識住條。
- 千眼千臂觀世音
- 與千手千眼觀世音同。
- 凡夫
- 梵語波羅,舊曰凡夫,新曰異生。對聖者之稱。謂無些少之斷惑證理者。凡者常也。又,非一也,凡常而遮類多,故云凡夫。梵網經上曰:「我已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為因,初捨凡夫,成等正覺,號為盧舍那。」法華經曰:「凡夫淺識,深著五欲。」大威德陀羅尼經曰:「於生死迷惑流轉,住不正道,故名凡夫。」佛性論曰:「凡夫以身見為性。」止觀一曰:「凡者常也,亦非一也,席品多故。」大日經疏一曰:「凡夫者,正譯應云異生。」
- 百八三昧
- 佛大品般若經,摩訶衍品說百八種之三昧:「一首楞嚴三昧,(中略)百八離著虛空不染三昧。」智度論五曰:「般若波羅蜜摩訶衍品中略說則有一百八三昧,初名首楞嚴三昧,乃至虛空不染不著三昧,廣說則無量三昧。」同四十七曰:「百八三昧佛自說其義,是時人利根故,皆得信解。今則不然,論者重釋其義,令得易解。」
- 師子座
- 佛為人中之師子,故佛之所坐,總名師子座。如帝王之座謂為龍座也。智度論七曰:「是號名師子,非實師子也,佛為人中師子。佛所坐處或床或地皆名師子座,如今者國王坐處亦名師子座。」探玄記三曰:「總依智度論佛為人中師子,佛所坐處,或床或地皆名師子座,又坐此座說無為師子吼法,是故亦名師子座。」又文殊菩薩以乘獅子為通例,其意亦如上所述。梵⃞Siṁhāsana。
- 四空定
- 又云四無色定(梵名四空處之各名加Dhyāna),十二門禪中之四禪也。一空無邊處定,行人厭患色籠如牢如獄,心欲出離之,捨色想而緣無邊之虛空心,與空無邊相應,故名空無邊定。二識無邊處定,行人更厭前外之空,捨其虛空緣內識為心識無邊之解,心與識無邊相應,故名識無邊處定。三無所有處定,行人更厭其識,而觀心識無所有,心與無所有相應,故名無所有處定。四非想非非想處定,前之識處是有想,無所有處是無想,至此捨前之有想故名非想,捨前之無想,故名非非想。又無麤想,故曰非想,非無細想,故曰非非想。行者於此如痴如醉如眠如暗,無所愛樂,泯然寂絕,清淨無為,謂之非想非非想定。見法界次第上,俱舍頌疏世品一。是乃內法之修法也。若於外道則以六行觀而修得之。於此四定復加四定為八定,於此加中間定與未至定(有部義),或加欲界定(成實義)為十定。凡禪定有味定淨定無漏定三種(見禪條),此十種禪定中為非想非非想定之心想微細,故無無漏定,有味定淨定也。未至中間之二定及四禪之六定,有見道之無漏定(有部),欲界中間之二定及四禪之六定與前相同,有見道之無漏(成實),下三無色有修道無學道之無漏定,味淨之二定,通於十定,二宗相同。見俱舍論十八,輔行九之一。
- 摩呼荼迦
- 餅子名。本行集經五十九曰:「有一人屏處食摩呼荼迦,隋言歡喜丸。」大日經疏七曰:「漫荼迦,是方薄餅也。」梵⃞Mahoṭika Maṇḍaka。
- 三定聚
- 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也。見三聚條。
- 貧女一燈
- 阿闍世王授決經曰:「阿闍世王,請佛飯食已,佛還祇洹。王與祇婆議曰:今日請佛,佛飯已,更復有所宜。祇婆曰:惟多燃燈。於是王乃勅使具百斛麻油膏,自宮門至祇洹精舍。時有貧窮老母常有至心欲供養佛,而無資財。見王作此功德乃更感激,行乞得兩錢,因至麻油家買膏。膏主曰:母大貧窮,乞得兩錢,何不買食以自繼,而用此膏為?母曰:我聞佛世難值,百劫一遇,我幸逢佛世而無供養,今日見王作大功德,巍巍無量,我意激起。雖實貧窮而欲燃一燈為後世根本者。於是膏主知其至意,與兩錢膏應得二合,特增三合,凡得五合。母則往至佛前燃之,心計此膏不足半夕乃自誓言:若我後世得道如佛,膏當通夕光明不消,作禮而去。王所燃之燈,或滅或盡。雖有人侍,恒不周匝。老母所燃一燈,光明特朗,殊勝於諸燈,通夕不滅,膏又不盡。佛告目連天今已曉,可滅諸燈,目連承教,以次滅諸燈,燈皆已滅,唯此母一燈三滅亦不滅,便舉袈裟扇之,燈光益明,乃以威神引隨藍風吹燈,老母之燈實為熾盛。乃上照梵天,傍照三千世界,悉見其光,佛告目連止:止,此當來佛之光明功德,非汝威神所毀滅,此母卻後三十劫當得作佛曰須彌燈光如來。」賢愚經貧女難陀品,稱難陀為貧女之名,所記略同。
- 十方剎
- 不拘甲乙請諸方名宿使住持之,名十方剎。梵語謂寺院為招提。即此義也。
- 真言陀羅尼宗
- 是大日如來親授之宗名也。見真言宗條。
- 牛毛塵
- 七倍於羊毛塵者。住於牛毛尖之微塵也。見俱舍論十二。梵⃞Gorajas。
- 烏婆計設尼童子
- 在胎藏界曼荼羅文殊菩薩之左第二位。烏婆者亞之義,即亞於端嚴(計設尼)之意也。八大童子之一。主文殊能施之德。為童子形,三髻,黃色,右手持獨股戟,左手竪大頭小三指,餘指屈,當胸,坐於赤蓮。
- 寶香合成願
- 彌陀四十八願中第三十二願。淨土萬物以無量雜寶與百千種香合成之誓願也。
- 勸發諸王要偈
- 一卷,龍樹撰,劉宋僧伽跋摩譯。與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及龍樹菩薩勸誡王頌同本,說種種之勸誡。
- 阿毘達磨大毗婆沙論
- 毘婆沙,譯曰廣說。佛滅後四百年初,五百羅漢,由健陀羅國迦膩色迦王之請,廣解釋發智身論者。唐玄奘譯,二百卷。
- 常喜悅根大菩薩身
- 寶生如來四親近之第四,金剛笑菩薩也。使一切有情諸根得無量之安樂悅意,故名常喜悅根。見金剛頂經一。
- 圭峰碑
- 即定慧禪師碑。唐大中九年立,在今陝西鄠縣。裴休撰并書。文為楷體。有柳公權篆額。師為唐時高僧。號宗密,本姓何。果州西充縣人。嘗登進士。於遂州遇道圓禪師。問法契心。遂受圓教。會昌元年,坐滅於興福塔院。葬於圭峰。宣宗追謚定慧。門人立碑,稱圭峰定慧禪師傳法碑。
- 循身觀
- 四念處觀中之身念處觀也。觀身之不淨由頭至足,次第巡歷,觀三十六物皆不淨,故名循身觀。大日經疏三曰:「如修循身觀時,見此身三十六物之所集成。五種不淨,惡露充滿,終不為此而生貪愛。」慧苑音義二曰:「循身觀,循巡也。今謂四念處中第一觀身不淨,從頭至足次第巡歷,三十六物皆不淨也。」
- 樂修
- 三修之一。見三修條。
- 救世菩薩
- 觀音菩薩之稱號。
- 見慧
- 發諸見之智慧也。止觀十上曰:「如是見慧從何處出?由禪中有觀支。」
- 隨年錢
- 應其人之年數而施與錢財也。聯燈會要亡名尊宿章曰:「昔有施主,入寺行眾諸隨年錢。知事云:聖僧前著一分。施主云:聖僧年多少?僧無對。法眼代云:心斯滿處即知。」
- 弊魔試目連經
- 一卷,吳支謙譯,中阿含降魔經之別譯。
- 事火
-
性火之對有事火。見性火條。
外道名,三迦葉原為此種之外道。
- 兩迦
- 鎮頭迦,迦羅迦之二果也。此二果似而非,甚難辨。顯戒論中曰:「牛驢之乳,其色難別。兩迦之果,其形何別?」見鎮頭迦條。
- 護不盜戒五神
- 見二十五神條。
-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
- 一卷,元魏毘目智仙譯。大集經善住意天子會之異譯。
- 優波難陀
- Upananda,比丘名。譯曰重喜,大喜。慧琳音義二十五曰:「優波難陀,或云拔難陀,此云重喜。」涅槃經疏一曰:「優波難陀,此翻大喜,或云重喜。其形端正,父母字之為大喜。」
- 光讚般若波羅蜜經
- 十卷,晉竺法護譯。佛自舌根放光照三千世界,光中生蓮華,華上諸佛出現,稱讚此般若,故云光讚般若。大般若經第二會之別譯也。
- 無為涅槃界
- 涅槃為不生不滅,絕一切有為之相,故云無為,淨土門謂極樂,即無為涅槃界也。法事讚曰:「極樂無為涅槃界。」
- 心經秘鍵
- 具名,般若心經秘鍵,一卷,日本弘法著。在十卷章之中。
- 紇哩
- 𑖮𑖿𑖨𑖱𑖾hrīḥ,又作紇利。紇利俱,纈利。為阿彌陀佛或觀間菩薩之種子。雜趣釋下曰:「若人持此一字真言,能除一切災禍疾病。命終已後,當生字樂國土,得上品上生。」難談集十曰:「𑖮𑖿𑖨𑖱𑖾字者彌陀觀音之種子,合𑖛𑖨𑖂𑖀𑖾四字為一字,真言之習也,輒不可記。(中略)極樂之宮殿樹寶池水鳥等,皆由此一字而生云。」
- 到頭
- 雖有諸說。而以畢竟究極之義為是。
- 灌頂國師
- 唐金剛智三藏,所至必行結壇灌頂。寂後謚曰灌頂國師。見釋門正統紀八。
- 宿德
- 老宿之有道德者。
- 寶光明池
- 在摩伽陀國,佛在此池邊說寶篋印陀羅尼經。寶篋印陀羅尼經曰:「一時佛在摩伽陀國無垢園中寶光明池。」
- 照覽
- 佛菩薩以光明照見眾生之機也。遵式之智者大師齋忌禮讚文曰:「聊薦精誠,仰惟照覽。」仁岳之釋迦如來涅槃禮讚文曰:「惟願洪慈,俯迴照覽。」
- 菩薩
- 具名菩提薩埵Bodhisattva,又曰菩提索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注維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大乘義章十四曰:「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為道眾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法華文句二曰:「菩提此言道,薩埵此言心。」法華經嘉祥疏一曰:「菩提云道,是無上正徧知果道也。薩埵言眾生,為求果道故名道眾生也。」法華玄贊二曰:「菩提覺義,是所求果。薩埵有情義,是自身也。求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薩。」佛地論二曰:「緣菩提薩埵為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曰:「薩埵者是勇猛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淨名疏一曰:「菩提為無上道。薩埵名大心。謂無上道大心。此人發大心為眾生求無上道。故名菩薩。安師云開士始士。又翻云大道心眾生。古本翻為高士。既異翻不定。須留梵音。今依大論釋。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薩。」天台戒經義疏上曰:「天竺梵音摩訶菩提質帝薩埵。今言菩薩。略其餘字。譯云大道心成眾生。」等不等觀雜錄一曰:「菩薩之薩字,說文無之。今有人改作[薩-產+(辛/干)],謂是薛字之假借也。又有寫作殺,更可駭也。考字典從薩,與古經不符。經中從廿從阝從立從生,當是譯經時所撰,良有以也。」
- 憂陀羅經
- 見優陀羅條附錄。
- 律宗兩家
- 一疏家,法礪之舊疏也。二鈔家,南山之行事鈔也。
- 十二緣起
-
一有情流轉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緣起,分十二段而說明之者。見十二因緣條。
與十二因緣同。
- 大愛道
- 佛之姨母,梵名摩訶波闍波提Mahāprajāpatī,乳養佛者。由阿難之請。始許出家。是比丘尼之初也。別號憍曇彌Gotamī,如佛言為瞿曇。法華文句二曰:「波闍波提,此翻大愛道,亦云憍曇彌,此翻眾生。」此翻誤也,眾主乃波闍波提也。
- 露柱
- 立於堂外正面二本之柱也。碧巖八十三則曰:「雲門示眾云:古佛與露柱相交,是第幾機?」
- 香湯
- 密教有以香湯洗身之法,加合香藥三十二味。見最勝王經七。
- 菩薩戒
- 大乘菩薩僧之戒律也,總名三聚淨戒,別有二途,一梵網為宗之說,二瑜伽稟承之說。梵網為宗之說受戒之作法出於梵網經律藏品,其戒相為梵網經所說之十重禁四十八輕戒,是三聚戒中之攝律儀戒也。瑜伽稟承之說出於善戒經,彼經為佛初成道之說,補處之彌勒親聞之,瑜伽論之菩薩地品也,依此說則攝律儀戒與聲聞地之所說相同,與小乘比丘之二百五十戒亦同。但為菩薩利他攝諸善法饒益一切眾生為菩薩戒。即三聚中之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也。故戒相所說不一定,瑜伽論持地論各有不同。
- 身火
- 喻人慾也。梁簡文帝文:「慧雨微垂,即滅身火。」
- 末田
- 末田地,又末田地迦之略。比丘名。
- 見愛
- 我見邪見等一切迷理之惑,謂之見,貪欲瞋恚等一切迷事之惑謂之愛。見者一切之見惑,愛者一切之修惑見(又云思惑)也。迷事之惑中,以愛著為苦之本,故標愛而該餘也。法界次第上之上曰:「若論煩惱根本,不出見愛。邪心觀理,名之為見。若於假實之理,情迷而倒想邪求。隨見偏理,妄執為實,通名為見。見煩惱者,謂五利使。貪染之心,名之為愛。若於假實之事情迷隨心,所對一切事境,染著纏綿,通名為愛。愛煩惱者,謂五鈍使。」歸敬儀通真記上本曰:「見謂見惑八十八使,見所斷故,愛謂修惑,八十一品,修所斷故。」
- 虛空藏法
- 虛空藏之修法。即以不空譯之大虛空藏菩薩念誦法為所依,通修福德智慧音聲之法也。
- 三種生
- 溈仰宗之靈祐,依楞嚴經而揭三種生,以提撕學者:一、想生,對於塵境而妄想之能思心也。二、相生,識情所思一切境界之相也。三、流注生,識塵和合,念念相續之一切煩惱也。吾等無始以來以此三者,污清淨之鏡智。人天眼目四曰:「師一日謂仰山曰:吾以鏡智為宗要,出三種,所謂想生相生流注生。楞嚴經曰: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己上經文)想生即能思之心雜亂,相生即所思之境歷然,微細流注俱為塵垢。若能淨盡,方得自由。」(經文之當意以想相二字示六境,識情二字示六識與六根)。
- 五性宗
- 即法相宗。以立五性各別故。見法相宗條。
- 出世業
- 出離世間之淨業也。
- 蘇陀
- Suta,Sudhā,舊稱須陀,譯曰甘露,天上之食物,玄應音義二十二曰:「蘇陀味,舊經中作須陀飯,此天甘露食也。」瑜伽論四曰:「有食樹從其樹裏出四食味,名曰蘇陀,所謂青黃赤白。」同略纂二曰:「有四種蘇陀味者,謂青黃赤白四色妙味。」
- 見取使
- 十使或五利使之一。四取中之見取,又取五見中之見取見為十使中之見取使。使者煩惱之異名,驅役心身之義。
- 聞持陀羅尼
- 與聞陀羅尼同。持之梵語陀羅尼也。
- 婆陀梨
- 比丘名。俱舍光記三十曰:「婆陀梨,是西方小棗名。父母憐子以此標名。」梵⃞Badari。
- 大慧武庫
- 具名大慧普覺禪師宗門武庫。附於大慧語錄之後。
- 香爐箱
- 容柄香爐之長方形箱,使導師後之侍者持之。
- 鞞佛略
- 見毘佛略條。
- 九有
- 又云九居。三界中有情樂住之地處有九所。名曰九有情居,又云九眾生居。略云九有,又云九居:一欲界之人與六天,二初禪天,三二禪天,四三禪天,五四禪天中之無想天,六空處,七識處,八無所有處,九非想非非想處(此中除無想非想名七識住)。俱舍論八曰:「前七識住及第一有無想有情,是名為九。諸有情類唯於此九欣樂住故,立有情居,餘處皆非,不樂住故。」大乘義章八末曰:「此之九處,眾生樂住名眾生居。」增一阿含經有九眾生居品。寄歸傳一曰:「創成正覺龍河,九有興出塵之望。」
- 黑氏梵志經
- 一卷,吳支謙譯。有梵志名迦羅。具足五通,能說法。閻羅王來聽法,悲梵志七日後當死,死墮閻羅界。梵志懼,見佛證果。
- 章安
- 章安者地名。諱灌頂。後學尊崇故指其所生處呼之。見垂裕記一。
- 金剛三業經
- 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勝秘密大教王經之略稱。
- 見惑
- 見見思條。
- 業田
- 業能生苦樂之果,故譬之於田。華嚴經三十八曰:「業田愛潤無明覆。」
- 本命星
- 北斗七星中,當於其人生年之星曰本命星。二十七宿(唐用二十八宿西國除牛宿),中當於其人生年之星曰本命宿。算求本命宿之法,如宿曜經下,假令有人生於二月十七日,則先以十七日為位,於此加十三日共得三十。即自二月之角宿,歷亢氐房。至於軫二十七宿為一周,除此數,尚餘三,即復歷角亢氐,至氐而盡,彼人生於氐宿也。又有於生年之十二支推知本命星者,此分配由何算數,未詳。
- 青衣派
- 三國佛教略史曰:「現時支那之佛教,大別二派:一黃衣派,即喇嘛也。一青衣派,即舊來之諸教也。(中略)青衣派中,尚存天台、華嚴、禪宗、真言、法相、淨土諸宗典型。」
- 骨身
- 舍利之譯名。名義集曰:「舍利,新云室利羅Śarira。或設利羅,此云骨身。」
- 圓測
- 唐京師西明寺圓測,慧解縱橫,玄奘三藏為慈恩基師講新翻之唯識論時,測賂守門者隱而聽之。歸則緝綴義章。將欲罷講,測於西明寺鳴鐘集眾,稱講唯識。基嫌其有奪人之心,遂讓測講訓。三藏講瑜伽論。還同前盜聽而受之。亦不後基也。迨天后初,選入譯場為證義。所著之唯識疏鈔,天下分行焉。見宋高僧傳四。
- 無常偈
- 仁王經所說之四非常偈也。
- 路伽祇夜
- Loka‑geya,譯曰重頌。十二分教之一。涅槃經疏八曰:「祇夜,具足應云路伽祇夜。祇夜翻為句,亦云頌。開善云等句,莊嚴云等頌,光宅云重頌,是頌長行之偈。」以為十二分教之一時,惟祇夜Geya為然,涅槃經疏冠以路伽Loka者,世俗歌之意歟。
- 健陀穀子袈裟
- 健陀又作乾陀,香樹名,穀子者果實也。即以健陀樹果實所染之袈裟也。其色赤或多赤少黑,是為袈裟之本色。又以健陀為香之梵名,故云香染。見健陀及香染條。穀或作殼,枳殼(Kaṇṭaka)之意。
- 多摩羅跋
- Tamāla‑pattra,香草名。玄應音義一曰:「多摩羅跋香,此云藿葉香。」慧琳音義三曰:「多摩羅跋,香名也。唐云藿香,古云根香,訛也。」嘉祥法華義疏八曰:「多摩羅跋者,藿葉香名,此云芬香也。」
- 大迦葉本經
- 一卷,西晉竺法護譯,佛為大迦葉說制心之法。
- 六部大乘經
- 法相宗所依六部之經典也。如大方廣佛華嚴經(有三翻),解深密經(有四翻),如來出現功德莊嚴經(未翻),阿毘達磨經(未翻),楞伽經(有三翻),厚嚴經(亦名大乘密嚴經)是。此為慈恩所立。
- 不酒酤戒
- 梵網經所說十戒之一。酒者昏亂人之心性,故一切不賣之也。
- 歡喜會
- 盂蘭盆會之異名。當日由供養自恣僧之功德而目連之母免餓鬼之苦,故取歡喜之意而名之。
- 萍沙王五願經
- 一卷,吳支謙譯。先敘萍沙王之五願,後敘弗迦沙王之出家,佛為說法。
- 金色女
- 波羅奈國王夫人生一女,身黃金色,頭髮紺青,時年十六,父母欲為求婿,女言,為我求婿,須得身相與我同者。於國中索之不得。佛時在舍衛國,舍衛國賈人至波羅奈,言國中有其人。王聞之喜,使賈人作書迎其人。賈人即作書與佛,說此女端正無比,言欲為佛娶之之意。佛時在祇洹,為諸比丘數千人說法。持書人,直至佛所呈書。佛豫知書所說,取而裂之,作書報金色女,說無常生死之苦。女得書思惟,即得五神通,直至佛所禮敬。見經律異相三十四。
- 求那摩帝隨相論
- 隨相論之異名。
- 契範
- 經典之異名。佛之經典,契理契機,為轉迷開悟之法則軌範,故云契範。探玄記一曰:「素呾纜,此云契經。契有二義,謂契理故,合機故。」八宗綱要上曰:「阿難尊者,持契範而利群生。」
- 夫人
- 西土國王之後妃曰弟脾Devi,直譯曰天后,義譯為夫人也。
- 加沙
- Kaṣāya,又作迦沙。袈裟。色名。譯曰不正色,染色,濁色。又曰乾陀。加沙野,赤色之義。見袈裟條。
- 希有人
- 贊嘆念佛行者之語。即希信難信之法,故有此名。涅槃經德王品亦說六種之希有人,謂:「善男子,世有二人甚為希有,如優曇華。一、不行惡法。二、有罪能悔。如是人甚為希有。復有二人:一、作恩。二、念恩。復有二人:一、諮受新法。二、溫故不忘。復有二人:一、作新。二、修故。復有二人:一、樂聞法。二、樂說法。復有二人:一、善問難。二、善答。善問難者汝身(德王菩薩)是,善答者謂如來。」
- 圓滿
- 台宗圓教之圓體有圓融圓滿之二義。見圓教條。
- 蘇婆呼
- 見蘇波訶條。
- 業疏
- 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之異名。南山作,三大部之一。
- 護法心
- 菩薩十信位之第七。能保護任持一切佛法之心。
- 敏俱理
- 高麗國之梵稱。見梵語雜名。梵⃞Hinguli。
- 三七日思惟
- 佛成道後三七日間,觀樹經行,思惟如何說妙法化度眾生也。法華經方便品曰:「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痴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
- 言斷
- 言語道斷之略。二教論上曰:「言斷心滅。」
- 野干
- 見狐條。
- 五妙欲
- 有漏之色聲香味觸五境,其自性雖苦不淨,然凡夫之欲心則感為妙樂也。
- 邑頭尼
- 析津日記曰:「仙露寺遺址,地名千邑人,故比丘尼皆曰邑頭尼。」
- 千佛名經
- 有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三種,各一卷,闕譯。參照三千佛名經條。傳燈錄曰:「有秀才看千佛名經,問招賢禪師曰:百千諸佛,但見其名,未審居何國土?還化物也無?」
- 實相印
- 實相是從本以來佛佛傳持之印璽,故謂之實相印。一切之小乘經以三法印印之,一切之大乘經以此實相印印之。法華經序品曰:「我以相嚴身,光明照世間。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
- 祖燈
- 列祖之法燈也。業疏濟緣記一上曰:「僧海還同於一味,祖燈分照於無窮。」
- 金剛界五部
- 金剛界為始覺上轉之法門,轉在迷之九識,成五種之果智,故分類為五部。今為便於解釋,列之如次:一蓮華部,眾生心中有本有淨菩提心清淨之理,在六道生死之泥中不染不垢,猶如蓮華之由泥中出生,不染不垢,故名蓮華部。二金剛部,眾生自心之理所,又有本有之智。在生死之泥中經無數劫,不朽不壞,能破煩惱,如金剛之久埋沒泥中,不朽不壞,故名金剛部。三佛部,此理智在凡位未顯,入果位則理智顯現,覺道圓滿,故名佛部。四寶部,佛之萬德圓滿中,福德無邊,故名寶部。五羯磨部,羯磨譯曰作業,佛為眾生而垂悲愍,成辦一切之事業,名羯磨部(秘藏記本)。此中前二者,為在纏之因德,第三者為理智具足出纏之果位。是即胎藏界之三部也(其次第為佛蓮金)。後二者,於佛部中別開之。佛為二利圓滿之稱,其自證之邊云寶部,其化他之邊云羯磨部。如是於佛部中開二部,原為胎藏界曼荼羅之意,胎藏界曼荼羅,上中下中之通者,總曰佛部,此中下方有虛空藏院,是寶部也。上方有釋迦院,是羯磨部也。由此論之,胎金之三五,僅開合之異耳(秘藏記私鈔三)。今配之於五方五智五佛則如圖。
- 達磨畢利
- Dharmapriya(‑pri),比丘名。譯作法愛。見慈恩傳二。
- 鳩摩羅尊者
- 見鳩摩邏多條。
- 業病
- 依前世惡業而感之病,必不可免者。
- 不壞金剛光明心殿
- 金剛界之大日如來說法處也,不壞金剛者,嘆諸尊之身,常住堅固,光明心者,嘆其心之覺德,以五智配之,則當於成所作智,三密之業用,皆由此生。瑜祇經曰:「一時薄伽梵金剛界徧照如來,以五智所成四種法身。於本有金剛界。(中略)不堅金剛光明心殿中。與自性所成眷屬。」二教論曰:「謂不壞金剛者總歎諸尊常住身。光明心者歎心之覺德。殿者明身心互為能住所住。(中略)亦是成所作智。三密業用皆從此生。」
- 見性
- 禪家之常語,徹見自心之佛性也。達磨之悟性論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教外別傳,不立文字。」黃檗傳心法要曰:「即心是佛,上至諸佛,下至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同一心體。所以達摩從西天來,唯傳一法。直指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識取自心,見自本性,更莫別求。」血脈論曰:「若欲見佛,須是見性,性即是佛。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益處。」日本永平道元法語謂:「見性者,佛性也,萬法之實想也,眾生之心性是也。此性渡於有情非情,普於凡夫賢聖,都無所住。故無住之性,雖在於有情,而不住於有情;雖在於惡,而不住於惡;雖在於色,而不住於色;雖在於形,而不住於形;不住於一切,故云無住之性。又此性非色、非有、非無、非住、非明、非無明、非煩惱、非菩提,全無實性,覺之名為見性也。眾生迷此性故,輪迴於六道。諸佛覺此性故,不受六道之苦。」
- 普廣菩薩經
- 隨願往生經之異名。
- 里
-
𑖈ḷ,又作力,魯,𠴊。悉曇五十字門之一。金剛頂經曰:「𠴊字門一切法染不可得故。」文殊問經曰:「稱力字時是生法相聲。」
𑖉ḹ,又作盧,嚧。悉曇五十字門之一。金剛頂經曰:「嚧字門,一切法沈不可得故。」文殊問經曰:「稱嚧(引)字時,是三有染相聲,原語未考。」
- 十力經
- 一卷,唐勿提犀魚譯。
- 火聚
-
猛火之聚積。依罪業而在地獄所感者。正法念經十一曰:「彼不善業,作而復集,勢力堅𩊅,所得果報,有大火聚。(中略)彼人所作惡業勢力,急擲其身,墮彼火聚。」
人身之可厭,可怖,譬之火聚。涅槃經四曰:「自觀己身,猶如火聚,是名自正。」
譬瞋恚,涅槃經十五曰:「此心難得調伏,如大火聚。其明久住。電光之明,不得暫停。瞋如火聚,慈如電明。」
- 羯鞞迦羅
- 見迦陵頻伽條。
- 發得
- 言禪定智慧等發生獲得於吾身中也。往生十因曰:「一心稱念阿彌陀佛,三昧發得故,必得往生。」
- 迦迦婆迦頻闍邏
- 譯曰雉。見大威德陀羅尼經七。Kapiñjala。
- 須涅多羅
- Sunetra,又作蘇泥怛羅。夜叉名。譯曰善眼。見孔雀王咒經下。
- 調御丈夫
- 佛十號之一。梵語,富樓沙曇藐婆羅堤Puruṣa‑damya‑sārathi,佛能調御一切可度之丈夫,使入修道也,佛雖亦化女人,今從尊而唯謂為丈夫。智度論二曰:「復名富樓沙曇藐婆羅提,富樓沙秦言丈夫,曇藐秦言可化,婆羅提秦言調御師,是名可化丈夫調御師。佛以大慈大悲大智故,有時軟美語,有時苦切語,有時雜語,以此調御令不失道。(中略)問曰:女人佛亦化令得道,何以獨言丈夫?答曰:男尊女卑故,女從男故,男為事業主故。」
- 見思
- 見惑思惑也。又云見愛、見修、四住、染污無智、枝末無明、通惑、界內惑,皆概括三界煩惱之通稱。見惑者諸種之妄見,邪分別計度道理而起之我見邊見等妄惑也。思惑者貪瞋痴等之迷情,思慮世間事物而起之妄惑也。依之而從所迷上稱見惑為理惑,稱思惑為事惑。何則?以見惑為迷於無常無我等真諦道理而起之常見我見等邪想,思惑為迷於色聲等世間事物而起之貪欲瞋恚等妄情故也。但以迷理迷事,而分見思二惑者,依於小乘俱舍之法相。若依於大乘唯識之法相,則以分別俱生之二起而分之。分別起之煩惱所知二障為見惑,俱生起之煩惱所智二障為修惑。然稱為見者,有二義:一、為照見真理時所斷之惑,故云見惑。二、見為推度之義,此惑以推度為性,故云見惑。又,思有二義:一於一旦見真理斷見惑上,更思惟修習真理,以斷此惑,故云見惑。二為思惟世間誣妄事物而起之惑,故云思惑。然此二惑為正受三界生死之因,斷此二惑,始免三界之生死也。斷之有次第,先斷見惑,次斷思惑。見惑者其性猛利,故有見斷如破石之說。見諦理之時,一時盡斷之。思惑者,其性鈍昧,故有思斷如藕絲之說。數數思惟諦理而漸漸斷之也。斷見惑之位,謂之見道;斷思惑之位,謂之修道;斷了二惑之位,謂之無學道。天台結歸一切之妄惑為三種:一見思,二塵沙,三無明。見思為涅槃之障,塵沙為菩提之障,無明為中道實相之障。四教儀曰:「集諦者即見思惑,又云見修,又云四住,又云染污無知,又云取相惑,又云枝末無明,又云通惑,又云界內惑。雖名不同,但見思耳。」同集註上曰:「見思煩惱,分別曰見,貪愛曰思。」
- 波逸提
- Pāyattika,又作波逸底迦,波藥致,波羅逸尼柯,波羅夜質胝迦,波質胝柯,波夜提。六聚罪之第四,譯為墮,犯戒律之罪名,由此罪墮落於地獄,故名墮罪。此中有尼薩耆波逸提Naiḥsargika‑pāyattika,與波逸提之二數。尼薩耆波逸提,譯曰捨,墮波逸提譯曰單提,又云單墮。捨墮有三十戒。蓋應以所犯之贓物捨入於僧中,故名捨墮,單墮有九十戒,犯者無應捨入之贓物,但結墮罪,故名單墮。戒相分八段時,別此為二者,為五篇或六聚七聚時,則此二者合為一波逸提。行事鈔中一曰:「波逸提,義翻為墮。十誦云:墮在燒煮覆障地獄故也。四分僧有百二十種,分取三十,因財事生犯,貪慢心強,制捨入僧,故名尼薩耆也。餘之九十單悔別人,若據罪體同一品懺。(中略)出要律儀云:尼薩耆,舊翻捨墮。聲論云:尼翻為盡,薩耆為捨。波逸提,本名波藥(夷割反)致也。明了論解波羅逸尼柯部有三百六十罪。正量部翻為應功用。薩婆多云波羅夜質胝柯,翻為應對治。恒須思惟,若犯即覺。上座部云波質胝柯。翻為能燒熱,此罪得大叫喚地獄。因時能焦熱心,因時能燒燃眾生。」有部毘奈耶二十曰:「波逸底迦法。」瑜伽倫記十八曰:「波逸底迦,舊云波逸提,亦名波夜提,此云墮罪。」
- 圓極
- 圓滿至極也。五教章上曰:「果海圓極。」
- 制底畔睇
- Caitya‑Vandana,謂敬拜佛塔也。寄歸傳二曰:「制底畔睇或云制底畔彈那,(中略)畔睇者敬禮也。凡欲出外禮拜尊像。有人問云:何所之適?答曰:我向其處制底畔睇。」
- 事相
- 不生不滅之無為曰理性,則生滅之有為法曰事相。
- 方等懺法
- 天台大師依大方等陀羅尼經所說,有方等三昧行法一卷。
- 迷悟不二
- 迷悟之相雖異,其實性則一也,如清濁雖異,水性則一。往生捨因曰:「心性一味迷悟不二。」
- 銖衣
- 言其衣之輕也。佛經說諸天人衣,重自數銖半銖不等。賈至詩曰:「舞怯銖衣重。」
- 五綴缽
- 補綴五處缺損之鐵缽也。戒律之制,過五綴則不許用之,又不至五綴則不許更新。四分律九曰:「若比丘缽破減五綴不漏,更求新缽,尼薩耆波逸提。若滿五綴不漏,更求新缽者,突吉羅。」
- 順現業
- 順現受業之略。三業四業之一。見業條。
- 貪結
- 五結之一。貪欲之煩惱,使人繫縛於三界之生死而不得出離者。
- 上綱
- 謂僧職三綱中之上座也。說見三綱條。
- 禪定窟
- 禪定之窟宅,比丘多於山林巖窟坐禪。故有此名。涅槃經三十曰:「如來今住於拘尸那城入大三昧深禪定窟,眾不見故,名入涅槃。師子吼言:如來何故入禪定窟?善男子!為欲度脫諸眾生故,(中略)為令眾生尊重所聞禪定法故,以是因緣入禪定窟。」
- 波頗
- Prabhākaramitra,三藏法師名。續高僧傳三曰:「波羅頗迦羅蜜多羅,此言作明知識,或一云波頗,此云光智,中天竺人也。」大莊嚴經論序曰:「摩訶駝國三藏波羅頗迦羅蜜多羅,唐言明友,即中天竺剎利王之種姓也。」唐高宗武德九年達京,住興善寺,譯大莊嚴經論等。太宗貞觀七年寂,壽六十九。
- 寶乘
- 又云寶車,大白牛車也,以譬法華經所說一乘之法。經譬喻品曰:「乘此寶乘,直至道場。」
- 顛迦
- 此翻極惡,又名畢竟。以畢竟無涅槃性,即無性闡提。
- 十二不律儀
- 與十二惡律儀同。見十二惡律儀條,及惡律儀條。
- 有為功德
- 涅槃之第一義諦為無為功德,其他一切因緣生之功德,謂之有為功德。仁王經上曰:「有為功德,無為功德。」
- 衣蒲童子
- 宋太尉呂惠卿,遊五臺山,見一童子。體黑被髮,以蒲自足纏至肩,袒右膊,手執梵筴。對太尉說華嚴經之深義,且現文殊之本形而去。太尉還家,晨夕思之,久之忽然感見童子於香几上,命畫工圖之。見稽古略四。
- 外緣
- 自外與力,而助物之生起之緣也。對於內因而言。四緣中之增上緣也。起信論曰:「用重習者,即是眾生外緣力,如是外緣有無量義。略說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差別緣,二者平等緣。」
- 優尸羅
- Uśira,冷藥草名。見正法念經二十三。譯曰香菜。見四分律疏九。
- 怖畏施
- 八種施之一。見布施條。
- 寶主
- 四主之一。從雪山之西至於西海,其間多出財寶,故曰寶主。見釋迦方志上。
- 阿吒釐
- 國名。中印度之境。人性澆薄,佛法不行。見西域記。
- 五所依土
- 一、法性土,如來清淨法身所依之土也。以真如為體,然此身與土無差別,不變不遷離相寂滅也。二、實報土,如來圓滿報身所依之土也。以無漏之五蘊為體,往昔修功德,成就無礙之莊嚴,境智融泯,稱實感報之土也。三、色相土,如來微塵相海身所依之土也。以自行之後得智為體,萬德成就,眾寶莊嚴,故名。四、他受用土,如來他受用身所依之土也。以利他之後得智為體,由所宜之變現,以大悲力現大小勝劣種種之淨土也。五、變化土,變化身所依之土也。以利他成事智為體,修利他之行,故隨眾生之心,變現淨穢種種之國土也。
- 宿夜
- 即迨夜也。明日荼毘之前夜,故云宿夜。見象器箋三。
- 未離欲
- 謂已斷三界之見惑,尚未斷欲界之修惑也。預流一來之二果,未離欲之聖者也。
- 知者
- 十六神我之一。謂人身中有能知事物者,是神我之體也。
- 五義平等
- 心王與心所相對,有彼此平等之義五種,故名相應法。見相應法條。
- 別教四門
- 別教緣但中之理,而修位位之行業,此有四門不同:一有門,觀虛妄之色盡,別有妙色,名為佛性也。二空門,觀如來藏亦空大涅槃亦空也。三亦有亦空門,雙觀真空妙有也,四非有非空門,觀但中法性之理,離四句絕百非言語道斷也,見止觀六等。
- 陰錢
- 紙錢之別名。陰府所用之錢貨。見瘞錢及紙錢條。
- 九種不還
-
於前五種不還中,中般生般上流般之三種般,各分三種,為九種不還。是於色界入滅聖者之區別也。中般三種:一、速般,謂於中有斷餘惑而般涅槃也。二、非速般,謂於中有經暫時而般涅槃也。三、經久般,謂於中有經久時而般涅槃也。生般三種:一、生般,謂生於色界速斷餘惑而般涅般也。二、有行般,謂生於色界加行勤修,經幾許之時,而般涅槃也。三、無行般,謂生於色界,懈怠不成加行,經久時而漸般涅槃也。上流般三種:一、全超般,謂先生於色界之最下梵眾天,由梵眾天超中間之十四天,至色究竟天,而般涅槃也。二、半超般,謂先生於梵眾天,後超一天二天乃至十三天,至色究竟天,而般涅槃也。其超不全,故云半,非等分之半也。三、徧沒般,謂徧經歷色界之十六天,而於色究竟天般涅槃也。見俱舍論二十四等。
從欲界上色界而般涅槃之不還果聖者,分九種。即於中有般涅槃者,有速般,非速般,經久般之三稱。生於色界,不久而般涅槃者,有生般,有行般,無行般之三種。生於色界更上轉生於天而般涅槃者,有全超,半超,徧沒之三種也。
- 那辣遮
- 譯曰錐。慧琳音義三十六曰:「那辣遮,金剛錐之梵名也,鐵柄錐也。」
- 迦樓羅炎
- 火燃之狀如開迦樓羅鳥之羽。聖無動尊安鎮家國等法曰:「威容極忿,右持智劍,左執羂索,坐金盤石,光焰熾然,其焰多有伽樓羅狀。」同偈曰:「猛焰從心生,狀如金翅鳥。」
- 四分律宗
- 此宗以四分律為所依,以曇無德為開祖,道宣大成之。單云律宗者,即此宗也。見律宗條。
- 護伽藍神
- 見伽藍條。
- 大牛車
- 三車之一。以譬大乘者。法華經譬喻品曰:「羊車鹿車大牛之車,今在門外。」見三車條。
- 密教十六菩薩
- 有二種:一者金剛界四方四佛各各之四親近也。一者表賢劫千佛因位千菩薩之十六菩薩也。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中,第一成身會舉果上之千佛,第二三味耶會以下,舉因位之千佛也。今選取千菩薩中主要之菩薩十六尊,代表千菩薩耳。但千菩薩中前四菩薩已成道。其餘者第五彌勒以下九百九十六尊也(第四即釋迦也),故自今以後以第五彌勒為首,故此十六菩薩亦以彌勒為第一也(實際賢劫之菩薩為九百九十六人千菩薩云者從大數也)。諸部要目曰:「又有四方賢劫中十六大菩薩,表賢劫中一千菩薩。」其十六菩薩之名字,出於六卷之略出經第四,四卷之略出經第三,教王經第一,賢劫十六尊軌。今依賢劫十六尊軌示之如圖。
- 等願
- 諸佛平等之誓願也,指四弘誓願而言。讚阿彌陀佛偈曰:「或覩淨土興等願。」
- 了悟
- 釋家以明心見性為了悟。傳法正宗記偈曰:泡幻同無礙,如何不了悟?
- 悉恥羅末底
- Sthiramati,譯曰安慧,成唯識十大論師之一。見唯識述記一本。
- 眾生恩
- 四恩之一。
- 柔軟
- 謂心柔和而隨順於道也。法華經曰:「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
- 烏耆
- 又作阿耆尼𠌥夷。新疆之東北部。見慈恩傳二。Agni。
- 究竟願
- 願心不退而遂成就也。
- 僧柯奢
- Saṁkāśa,國名。譯曰光明。見阿育王經三。
- 十種眾生
- 十法界之眾生也。見教時問答一。
- 廣神
- 具名廣大神王。此神王有二種:一稱鳩那耶神王,住於金剛山,一向出生吉祥神主。二稱遮毘佉羅神王,住於大海中,出生種種之吉祥神主與過患神主。因而譬之於眾生所具之一心。鳩那耶神王者,心真如門也。遮毘佉羅神王者,心生滅門也。見釋摩訶衍論。
- 十三僧殘
-
Trayodaśa saṁghāvaśeṣāḥ一失精戒Śukravisṛṣṭi,二觸女人戒Kāyasaṁsarga,二者皆為失精戒之一類,故意以婬心摩觸等也。三麤語戒Maithunābhāṣana,持婬心作卑污之談話也。四嘆身索供養戒Paricaryāsaṁvarṇana,比丘讚嘆我身分以動女心也。五媒嫁戒Saṁcaritra,六有主房戒Kuṭikā(小房),乞施主造制限外之廣大房舍也。七無主房戒Mahallaka(大房),無施主而造營房舍也。八無根謗戒Amālaka,九假根謗戒Laiśikam,十破僧違諫戒Saṁghabheda,十一助破僧違諫戒Tadanuvartaka,十二污家擯謗違諫戒Kuladūṣaka,污家者,比丘受施而與他人也。十三惡性拒僧違戒Daurvacasya。
僧殘者僧伽波尸沙Saṁghāvaśeṣa也。有十三條之規制,故云十三。見僧殘條。
- 種種論
- 見六十二見條。
- 比丘聽施經
- 一卷,東晉曇無蘭譯。說聽施比丘不樂法,將廢道。佛以方便說旅人不知道者問知道者之喻以化之。
- 跋私弗多羅
- Vatsi‑putra,犢子部之梵名。見犢子部條。
- 無漏根
- 無漏智之根本也,有三種,名曰三無漏根。見三無漏根條。
- 徹心明
- 五相第一通達本心之真言也。連華部心軌曰:「諸佛同音言:汝應觀自心。既聞是說已,如教觀自心。久住諦觀察,不見自心相。復想禮佛足,白言最勝尊。我不見自心,此心為何相?諸佛咸告言:心相難測量,授與心真言。即誦徹心明,觀心如月輪。若在輕霧中,如理諦觀察。真言曰:唵,質多鉢羅底吠鄧,迦嚕(引)弭。」
- 香案
- 香爐之機。香煙臺。行事鈔二衣篇曰:「經架香案經函之類。」
- 寶生印
- 寶生如來之寶形印也。成金剛縛,以左右中指使如寶形。圖印集一曰:「寶生印金剛縛,忍願如寶形。」
- 析智
- 分析小乘諸法而觀空性之智也。法華玄義三曰:「以析智觀界內十二因緣事。」
- 優曇婆邏經
- 王舍城有一居士曰實瑟居士。詣優曇婆羅林之異學園。告異學以我一論滅瞿曇,如弄空瓶。世尊聞之,至其園說種種之法,使彼屈服。攝於中阿含經二十六。
- 合掌叉手
- 合掌而交叉手指也。密教所謂金剛合掌。觀無量壽經曰:「合掌叉手,讚嘆諸佛。」
- 一切無障礙
- 言通達一切而無不及也。法華經神力品曰:「能持此經者,於諸法之義,名字及言辭,樂說無窮盡,如風於空中,一切無障礙。」
- 五壇法
- 五壇之法。祈禱五大明王之修法也。中壇為大聖不動明王,東壇為降三世明王,南壇為軍荼利明王,北壇為金剛藥叉明王,西壇為大威德明王。須阿闍梨五人。
- 徧依圓
- 徧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之三性也。
- 曇摩屈多迦
- 曇摩毱多,一作曇摩屈多迦。見四分律開宗記一本。梵⃞Dharmaguptaka。
- 曼陀枳尼
- 池名,在忉利天上。六波羅蜜多經二曰:「善法堂中眾議長隔,曼陀枳尼殊勝池水沐浴無由。」慧琳音義四十一曰:「曼陀枳尼池梵語,大龍象王浴池名也。准起世經及立世阿毘曇論等,皆說此池在此贍部洲大雪山北有此池,是善住象王之所浴處。今經意云,是諸天浴池。若爾即合在忉利天上,彼天若有即是名同。彼天若無即是錯譯,未詳孰是,更勘梵本為一為異也。」梵⃞Mandākini。
- 南嶽
- 與南岳同。見懷讓條。
- 快樂
- 心快身樂也。無量壽經上曰:「彼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
- 彌陀三部
-
見三部經條附錄。
又云淨土三部。一佛說無量壽經二卷,二佛說觀無量壽經一卷,三佛說阿彌陀經一卷。
- 麤惡苑
- 帝釋天四苑之一。帝釋諸天若欲鬥戰,則入此苑中,隨其所須,而現出甲杖等器。見俱舍論頌疏世間品五。參照麤澀苑條。
- 疏所緣緣
- 唯識宗所立所緣緣之一。以名間接所緣之境。即對於相分之本質也。
- 吉藏
- 唐延興寺吉藏,原為安息國人,其祖避仇移於南海,家於交廣之間。後,移金陵而生藏,年七歲,從道朗法師出家,有穎悟譽,具戒之後,聲聞轉高,陳桂陽王深欽奉之,及隋定南地,東遊而止於嘉祥寺,開皇末歲,煬帝置四道場於晉藩,引藏入慧日道場,優賞殊渥,藩王又置日嚴寺於京師,別延藏居彼,使振道於中原。及大唐興,高祖聞藏之聲望,優禮之,置於十大德之一,使之綱維法務。齊王元吉欽其風猷。以之為師範,使屈居延興寺,俱交獻。武德六年五月,壽七十五寂。師顯揚龍樹提婆之旨,為三論宗之祖,以其先自安息國出,故曰胡吉藏。以居於嘉祥寺故稱為嘉祥大師。所著經論疏凡數十種。見唐僧傳十一等。
- 生即無生
- 生即無生,無生即生。是諸部般若之所說。三論宗之極意也。俗諦謂為生。真諦謂為無生。然俗諦之生無實生,是為為因緣之假生,其實無生也。即依於無生之生也。以其為依於無生之生,故生即無生。又真諦之無生,依於俗之假生而立,故與彼俗諦之生為假生同,真諦之無生,亦假無生也,即依於生之無生也。以其為依於生之無生,故無生即生。然則約於俗諦,則為生即無生,約於真諦,則為無生即生,是三論宗二諦八不中道之意也。淨土門之淨土往生,亦依此意通釋之,淨土論註之意也。問者難之曰:生為三有之本,眾累之元,今棄穢土之生,而願淨土之生,生何可盡?答曰:阿彌陀佛之本願,無生之生也,是真諦之無生,非三有虛妄之生,非俗諦之生也。謂為生者,凡夫之情耳,淨土為無生界,故生即得無生,但是為真諦中道之無生,非謂為無生,有無生之生,即無生即生也。然則依俗諦生即無生之義,而棄穢土之生,依真諦之義,而證無生之生也,此為淨土往生之極說。見往生論註下。
- 觀不思議境
- 十乘觀法之第一。就一念之心而觀不思議之理也。境者理之別名。對於理之智謂之境。不思議者即空即假即中也,此法三而一,一而三,三一互融,而不前不後,指此而云不思議也。此不思議之理,就於一念之妄心而觀之也。要之照一念之妄心即三千三諦之妙理而已。四教儀曰:「觀不思議境。謂觀一念心。具足無減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即此之境即空即假即中。更不前後。廣不圓滿。橫竪自在。」
- 那羅摩那
- 與摩納同。
- 契經
- 經文者契人之機,合法之理,故云契。大乘義章一曰:「以其聖教稱當人情,契合法相。從義立目,名之為契。」玄義八上曰:「翻為契者,契緣契事契義。」義林章二本曰:「今大乘解,梵言素呾纜,此名契經。(中略)契者,契當至合之義。」探玄記一曰:「素呾纜,此云契經。契有二義,謂契理故,合機故。」
- 緣因佛性
- 五佛性之一。見佛性條附錄。
- 車軸
- 雨滴之大,譬如車軸。池陽問曰:「香如須彌,淚如車軸。」俱舍論十二曰:「起大雲雨,澍風輪上,滴如車軸。」
- 莫醯伊濕伐羅
- Maheśvara,一作摩醯伊濕代羅,略名摩醯濕伐羅,摩醯首羅。摩醯者大,伊濕伐羅者自在,即大自在。位於色界頂上之天神名也。慧苑音義上曰:「摩醯首羅,正云摩醯濕伐羅。言摩醯者,此云大也。濕伐羅者,自在也。謂此天王於大千世界中得自在故也。」智度論二曰:「摩醯首羅天,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眼騎白牛。」唯識述記一末曰:「若言莫醯伊濕伐羅,是大自在天。若長言摩醯伊濕伐羅,是事大自在天者也。如言佛陀是覺者。若言抱徒憨,是事佛者。」見大自在天條。
- 懸談
- 講經論者先於文前論一部之要義綱領,謂之懸談。如天台之法華玄義,清涼之華嚴玄談是也。盂蘭盆疏記下曰:「未入經文,義章先說,故曰懸談,懸即先也。」
- 尾儞也
- Vibyā,譯曰明,真言之別稱。真言能破眾生煩惱之闇障,故名明。演密鈔一曰:「明者明咒,真言之別稱,梵語尾儞也(二合)。此譯云明,破闇為義。梵語漫怚羅,此云真言,或名神咒。謂此真言能破眾生煩惱闇障,義翻為明。」
- 劫比拏
- 又作劫庀那,劫譬那Kapphiṇa,譯曰房宿。見劫賓那條。
- 南山
- 唐道宣,四分律宗之祖也,住終南山之紵麻蘭若,故號南山大師。見道宣條。
- 竺法蘭
- 姓竺,名法蘭。中印度人,漢明帝永平中與迦葉摩騰共來我國,譯四十二章經等。見高僧傳二。
- 三法無差
- 言心與佛及眾生,三法無差別也。
- 火蛇
- 地獄中吐火迫害罪人之蛇。楞嚴經八曰:「火蛇火狗。」
- 凡師
- 凡夫之法師,未見諦者。法華玄義七曰:「凡師弘經。」
- 忍行五德
- 行堪忍,則有無根,無呵,眾人愛,有好名,生善道之五德也。
- 宿報
- 依宿世業因而感之果報也。
- 竹篦
- 又作竹篦子,涅槃經謂之金錍,為點眼藥之具。見金錍條。
- 四蚖蛇
- 以喻地水火風之四大。雜阿含經四十三曰:「四蚖蛇凶惡毒虐,盛一篋中。(中略)毒蛇者,譬四大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地界若諍,能令身死,及以近死。水火風諍,亦復如是。」
- 烏臼
- 烏臼,嗣法於馬祖。見傳燈錄八,會元三。
- 般泥洹
- Pariṁrvāṇa,與般涅槃同,入滅也。
- 練根
- 在加行位中修行者,訓練諸根,捨鈍根而就利根也。
- 十忿怒明王經
- 幻化網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觀想儀軌經之略名。
- 契線
- 線者經也。契線者與言契經同。謂經文也。
- 造塔功德經
- 一卷,唐地婆訶羅譯,說佛在忉利天為觀音菩薩分別:「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之一偈,書寫之而安置於塔內。
- 利他三心
- 見利他一心項。
- 明得定
- 於菩薩四加行中煖位所得之禪定也。明為無漏之慧,為初得無漏慧前相之禪定,故名明得定。唯識論九曰:「依明得定發下尋思觀,無所取立為煖位。(中略)初獲慧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唯識述記九末曰:「明者無漏慧,初得無漏慧之明相,故名明得。明得之定,名明得定。」
- 世間相違
- 因明三十三過中屬於宗法之過。謂不拘事實如何,背於世間一般人所知而立宗法也。例如言:「人骨當為清淨。」夫骨為世間一般之不淨物,而相違之。則是世間相違也。但於此宗法,欲免世間相違之過。則冠以「真理者」,「第一義諦者」等之副辭可也。見因明入正理論。
- 赤銅葉
- 以赤銅作貝葉之形者。用刻文字。
- 逆緣
- 惡事為佛道之緣也。蓋對於佛果菩提則惡為逆緣,善為順緣,對於生死苦果,則善為逆緣,惡為順緣。總之違逆固體之果性者,皆逆緣也。楞嚴經六曰:「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然通常所論之順逆二緣,為對於佛果菩提者,逆佛道之道為逆緣,順佛道之道為順緣。而順逆雖異而其結緣佛道則一也。因之順逆二緣共欲濟度。是佛道之本意也。止觀五上曰:「因緣有逆順,順生死者,有漏業為因,愛取等為緣。逆生死者,以無漏正慧為因,行行為緣。俱損生破惑。」
- 拘翼
- 帝釋名。玄應音義三曰:「拘翼,此言訛略也。姓憍尸迦,即釋提桓因及帝釋同一位名也。」慧琳音義十二曰:「拘翼,梵語也,天帝釋名也。」
- 阿濕嚩揭波
- Aśvagarbha,又作阿濕摩揭波。譯曰馬腦。慧苑音義上曰:「阿濕嚩者,此云馬也,揭波者腦也,若言阿濕摩揭波(Aśmagarbha),此云石藏。按此寶出白石中,故應名石藏寶。古來以馬腦聲濫石藏聲故,謬云馬腦也。」玄應音義二十三曰:「遏濕摩揭婆,亦名阿輸摩竭婆,是赤色寶也。」法華玄贊二曰:「馬腦,梵云遏濕摩揭婆,此言杵藏,或言胎藏者,堅實故也。色如馬腦,故從彼名。作馬腦字,以是寶類,故字從玉,或如石類,字或從石。」
- 提舍
- 又作底沙。譯曰說,說法度人。探玄記五曰:「提舍,此云說。謂常說法也。亦云光也。」慧苑音義上曰:「提舍,正云底沙。依西域訓字云:底謂底邏那,此云度也。沙謂皤沙,此云說也,言說法度人也。」梵Tirṇa‑bhāṣya。
- 獼猴捉水月
- 涅槃經九曰:「喻如獼猴捉水中月。」摩訶僧祇律七曰:「過去世時有城名波羅奈,國名伽尸。於空閑處有五百獼猴,遊行林中。到一尼拘律樹下,樹下有井,井中有月影現。時獼猴主見是月影,語諸伴言:月今日死,落在井中,當共出之,莫令世間長夜闇冥。共作議言:云何能出?時獼猴主言:我知出法,我捉樹枝,汝捉我尾,展轉相連,乃可出之。時諸獼猴即如主語,展轉相捉。少未至水連,獼猴重,樹弱枝折,一切獼猴墮井水中。佛告諸比丘:爾時獼猴主者今提婆達多是,爾時餘獼猴者今六群比丘是。」
- 摩奴曬
- 見摩奴闍項。
- 寂靜法
- 真言五種護摩中第一之息災法曰寂災法,又云寂靜法。要略念誦經曰:「修寂靜者,結跏趺坐,面向北方,對於圓相一心離緣,作成就法,名扇底迦。」Śāntika。
- 樓毘
- 園名。見嵐毘尼條。
- 瞿嚧者那
- Gorocanā,藥名。譯曰牛黃。最勝王經七曰:「瞿盧折娜。」陀羅尼集十曰:「瞿嚧者那。」
- 阿邏荼
- 仙人名。慧琳音義十八曰:「阿羅荼,唐言自訛。舊經阿蘭迦蘭是也,見阿羅邏條。」
- 秘密大乘經
- 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之略名。
- 天眾五相
- 見五衰條。
- 祇園寺蟻
- 精舍建立時過去世世於地見蟻。淨心誡觀發真鈔中本曰:「靈感傳云:須達共舍利弗,往圖精舍(即祇洹也),須達自捉繩一頭。舍利弗自捉一頭,共經精舍。(中略)舍利弗慘然憂色,即問尊者何故憂色?答曰:汝今見此地中蟻子不?答曰見。時舍利弗語須達言:汝於過去毘婆尸佛,亦於此地,為彼世尊,起立精舍。而此蟻子在此中生,乃至七佛以來。汝皆為佛起立精舍,而此蟻子亦在此中。至今九十一劫,受一種身,不得解脫。」
- 北洲
- 北俱盧洲也。此洲之定命千歲。故曰北洲之千年。俱舍論十一曰:「北洲定千歲,西東半半滅,此洲壽不定。」
- 探頭
- 探者探索,頭者頭領,師家之勘辨云探頭。臨濟錄曰:「上堂有僧出禮拜,師便喝僧云:老和尚莫探頭好。」
- 純陀私夷羅
- 譯曰無角槌。聚落名。見本行集經三十三。
- 五佛頂法
- 依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以金輪,白傘,光聚,高,勝,五佛頂尊為本尊而修之密法也。形像,一字頂輪王身為金色相,瞻仰如來,左手執開蓮華,於華臺上側,竪畫一金輪。右手揚掌,身背有圓光。白傘蓋佛頂身為金色相,視一字頂輪王,左手當胸,執開蓮華。於華臺上畫白傘蓋。右手執半開蓮華。身背有圓光。高佛頂身為金色相,瞻一字頂輪王,左手執弭惹布羅迦果,右手執青憂缽羅華,身背有圓光。光聚佛頂身為金色相,瞻一字頂輪王,左手執開蓮如意珠,身有圓光,作種種色。勝佛頂身亦金色相,瞻一字頂輪王,左手執開蓮華,於華臺上直竪畫劍。右手持如意珠。身背有圓光。此五頂王,面目熙怡,身狀一如菩薩。頭冠瓔珞,環釧衣服,以莊嚴之。皆跏趺坐於白蓮。其種子如其次第,為𑖥𑖿𑖨𑖳𑖼𑖩𑖽𑖮𑖽𑖝𑖿𑖨𑖳𑖽𑖏,三昧耶形,則輪傘佛心印弭惹布羅迦果劍也。
- 八萬四
- 八萬四千之略名。華嚴經三十五曰:「或說八萬四,乃至無量行。」同四十四曰:「為發大悲心,具說八萬四。」般舟讚曰:「門門不同八萬四。」
- 有間
- 對於無間而言。間者間雜,又間隔之義。即餘心互相間雜。或有時間及空間之間隔也。往生論註上所謂有間心,選擇集上所謂修雜行者,於阿彌陀佛,憶念常間斷,故名有間,皆有時間間隔之意者也。
- 性色
- 又云真色。如來藏中之妙色也。性即是色,故云性色。台家所謂性具之色也。楞嚴經三曰:「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
- 小祥忌
- 一周忌也。小祥為儒典一年祭之名。
-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
- 晉華嚴經梵行品曰:「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知一切法真實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是為顯華天兩宗圓頓極意之經文。然華天於此文異其義,天台謂初發心者初住也,便成正覺者,破一分無明而現八相成佛之作用也,是為圓教初住成佛之意。華嚴謂若約於寄位而顯,則始自十信乃至佛地,雖有六位不同,然得一位隨得一切位,相即相入,主伴圓融,故於經中十信之滿位得一切位及佛地,此謂之信滿成佛。是於初心成究竟之正覺也。
- 震越
- Civara,譯曰臥具,又曰衣服。玄應音義三曰:「真越或作震越,此應臥具。」同十二曰:「震越梵言也,此譯云衣服也。」
- 跪拜
- 佛在世,國人遇婆羅門則跪拜之。遇沙門則敬禮之。毘奈耶雜事一曰:「六眾報曰:汝等愚人,不閑禮式,誰合跪拜?誰當敬禮?彼人答曰:我等但知見老婆羅門即云跪拜,若見苾芻便云敬禮。」
- 吉祥陀羅尼經
- 佛說大吉祥陀羅尼經之略稱。
- 阿那律經
- 佛說阿那律八念經,一卷,後漢支曜譯。即中阿含經長壽王品中八念經之同本異譯。阿那律起八種之正念,一一對明之。佛知其所念住讚之。
- 徧照金剛
- 大日如來之密號也。
- 墮法處色
- 法處所攝色也。
- 懸記
- 懸者懸曠,懸遠也。遙記未來之事,謂之懸記。即豫言也。如楞伽經豫言龍樹之出世,摩耶經豫言馬鳴之降生。六祖壇經曰:「跋陀羅之懸記。」西域記曰:「昔釋迦佛懸記,當有國王於此勝地建窣堵波。」文句七上曰:「懸記,如化城品未來弟子也。」
- 羂索觀音
- 不空羂索觀音之略稱。
- 南岳
- 唐懷讓禪師,住衡岳般若寺,故稱南岳。六祖慧能下出二大系:一云南岳,一云青原。見懷讓條。
- 在纏
- 具名在纏真如。即真如法性之理隱在煩惱纏縛之中也。梵網經菩薩戒本疏三所謂:「在纏名正性。」起信論義記中末所謂:「在纏者性淨不空如來藏」是也。
- 大梵寺
- 刺史韋宙請六祖說法處也。廣東通志二百二十九曰:「韶州府曲江縣,報恩光孝寺,在河西。唐開元二年,僧宗錫建,名開元寺,又更名大梵寺,刺史韋宙請六祖說壇經處。宋崇寧三年,詔諸州建崇寧寺,致和中改天寧寺。紹興三年,專奉徽宗香火,賜額曰報恩光孝寺。」
- 雜修靜慮
- 雜修有漏無漏之禪定也。雜修者以無漏之力,資有漏之定力也。五淨居天為純聖之依處,但第四禪之有漏定,不得感其果,必須以無漏定之薰力,資助有漏定也。俱舍論二十四曰:「先雜修第四,成由一念雜,為受生現樂,及遮煩惱退。」
- 雲門三句
- 「師云:我有三句語,示汝諸人:一句函蓋乾坤,一句截斷眾流,一句隨波逐浪,若辯得出,有參學分。若辯不出,長安路上輥輥地。」案雲門三句,依起信論,則第一句為一心門,第二句為真如門,第三句為生滅門。見會元十五德山緣密章,人天眼目中雲門宗部。
- 戒蠟
- 即戒臘也。疑耀五云:僧家言僧臘者,猶言年歲也。又言戒臘者,臘當作蠟。余偶閱一內典,西方結夏時,以蠟為人,其輕重相同。解夏之後,以蠟人為驗,輕重不差,則為念定而無妄想。否則血氣耗散,必輕於蠟人。故謂之曰戒蠟,非年歲之臘也。
- 岑大蟲
- 人稱景岑禪師也。
- 阿那律
- Aniruddha,舊稱阿那律,阿那律陀,阿泥盧豆,阿㝹樓駄,阿樓駄,阿㝹駄,阿泥㝹豆,阿泥嚕多。譯曰如意無貪。新稱阿泥律陀。譯曰無滅如意。佛十大弟子之一。為佛之從弟,迦毘羅城之釋氏也。玄應音義二十六曰:「阿那律陀,舊言阿那律,亦云阿㝹樓駄,亦言阿泥盧豆,皆一也。此云無滅,亦云如意,甘露飯王之子,佛堂弟也。」其傳見法華文句三,阿彌陀經慈恩疏上,名義集一。
- 有門
- 四門之一。見四門條。
- 顯教十六菩薩
- 顯教之經論,處處舉賢護等十六菩薩,是皆在家之菩薩也。全舉其名者。但思益經與智度論,寶積經百十一曰:「復有十六大士,賢護菩薩而為上首。」無量壽經曰:「又賢護等十六正土。」法華論上曰:「如颰陀波羅(譯言賢護)菩薩等十六大賢士,具足菩薩不可思議事。」智度論曰:「善守(與賢護同義)等十六菩薩,是居家菩薩,颰陀婆羅居士菩薩是王舍城內人,寶積王子菩薩是毘耶離國人,皇德長者子菩薩是贍波國人,導師居士菩薩是舍衛國人,那羅達婆羅門菩薩是浮梯羅國人,水天優婆菩薩,且舉此六,餘有略也。」思益經一曰:「及跋陀羅婆羅等十六賢士,跋陀婆羅(譯曰賢護或善守),寶積菩薩,星德菩薩,帝天菩薩,水天菩薩,善力菩薩,大意菩薩,殊勝意菩薩,增意菩薩,善發意菩薩,不虛見菩薩,不休息菩薩,不少意菩薩,導師菩薩,日藏菩薩,持地菩薩。」此中論之第一第二與經之第一第二全同。第三論作皇德,經作星德,是殆經論有一寫誤者。又論之第四,導師居士與經之第十四全同。又論之第五那羅延婆羅門菩薩即經之第四帝天菩薩也。又論之第六水天與經之第五全同。
- 法身體性
- 論法身之體性諸家不同,先言小乘。小乘理性不論,只以戒定慧解脫知見之五分功德為法身,稱為五分法身。次言大乘諸家。三論宗以實相為法身,實相者空理,真空無相,是法身之體性,真空無相,故現其無邊之身相也。維摩經方便品曰:「佛身即法身。」同註:「肇曰:經云:法身者虛空身也,無生而無不生,無形而無不形。」往生論註曰:「實相無相,故真智無知也。無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滅,故法身無相也。無相故能無不相,是故相好莊嚴即法身也。」勝鬘寶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實相真如法也。」(雖謂為實相,然與台宗之實相異,雖謂為真如,然與法相之真如異,僅為空理之異名也)。法苑義林章七本曰:「法身空理,報身空智,利物所現,名變化身。清辨等師皆有此義。」法相宗於法身立二種:一為三身總具之法身,一為三身中之法身。總相之法身,以清淨法界之真如與大圓鏡智等之有為無為五法為法身,別相之法身,唯以無為之真如為法身。如前所言:華嚴天台等之一乘宗於法身立該攝分相二門,又於分相門之三身中以所證之理為法身,能證之智為報身,與法相宗同,然其理非如三論家空理之實相,非如法相宗凝然真常之真如,乃總該萬有之一真法界也。華嚴以三千諸法為圓融之諸法實相。天台又非如法相謂法身之理無為,報身之智有為,有為無為性相各別,乃謂真如法隨緣而現萬德之智相,則理智本來不二,又法性之體,自具能照之智用,則理智本為一體,故理智皆法爾也,無作也,無為常住也,姑依能照所照能緣所緣之義相,而分法報之二身耳。止觀五曰:「常境無相,常智無相。(中略)智境冥一,而言境智,故名無作也。」真言宗以六大為法身,六大者,地水火風空識也,此六者,皆事法也,故法身具本來色相,有宛然之人格如顯教之報佛化佛。辨惑指南三曰:「密教法身為地水火風六大,此六皆事法,故具本來色相,出言語,能說法。(中略)此法身有二種,六大常恒無礙涉入,無可差別之狀,表前五大,名自性身,是理法身也(胎藏界之大日法身)。表第六識大,名自受用身,是智法身也(金剛界之大日法身)。」
- 應伽
- Aṇga,譯語曰支分。慧苑音義下曰:「應伽此云身。身有四名:一曰迦耶,二曰沒理羅,三曰弟訶,四曰應伽。然應伽亦云分,謂支分也。」
- 護命神咒經
- 護命法門神咒經之略名。
- 未敷蓮華
- 半開而將滿開之蓮華也。秘密念佛抄曰:「觀音手執未敷蓮,作開敷勢,即此表示也。」
- 火祠法
- 外典淨行圍陀Atharvaveda論中有火祠之法。大乘真言門亦有火法。其所以然者,為欲攝伏一類,故以佛之圍陀攝伏之也。見大日經疏十九,同義釋十四。經疏說火法四十四種,其所列者,惟二十七耳。見火神條。
- 飛來峰
- 在浙江杭縣靈隱山東南。輿地志曰:晉時西僧慧理登此。嘆曰:此是中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年飛來,因號其峰曰飛來。亦名靈鷲峰。
- 如是語經
- 十二部經之一。本事經之別名。
- 攝大軌
- 攝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入蓮華胎藏海會悲生曼荼羅廣大念誦儀軌之略名。又攝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經計一法中出無量義南方滿願補陀落海會五部諸尊等弘誓力方位及威儀形色執持三摩耶標幟曼荼羅儀軌之略名。
- 轉女成佛經
- 佛說轉女身經之異名。
- 種草
- 佛性之在人,如草木之有種子,故曰種草。
- 應佛
- 應身佛也。見應身條。
- 四智心品
- 唯識宗謂菩提有四智相應之心品。見四智條。
- 應作
- 應機而作。與應現同。文句二下曰:「名月是寶吉祥月天子,大勢至應作。(中略)寶光是寶意日天子,觀世音應作。」
- 般若頭
- 禪林司般若經者。
- 蓋樓亘
- 譯曰光世。可洪音義二下曰:「蓋樓亘,此云光世菩薩也。」案蓋為廅之誤。觀世音菩薩之音譯。
- 妙見神像
- 山陰雜錄中曰:「圖畫妙見像則童子形,軀卷金甲,右手伸臂握神劍,左手屈肘著於腰,足蹈龜蛇,蓋此大士現迹於北方七宿,所謂北宮玄武也。」
- 缽羅底也
- Pratyaya,譯曰緣。大日經疏十曰:「醯都(Hetu),因也。鉢羅底也,緣也。」
- 喚鐘
- 鐘之小者。又曰半鐘。亦曰飯鐘。
- 二種偈
- 偈有二種:一通偈,二別偈。別偈者,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皆以四句成之。通偈者即首盧偈也,不問長行與偈,但以三十二字名偈,是竺人數經之法也。見百論疏上。
- 大日供
- 供養大日如來之法會也。
- 十神力無礙用
- 一、多世界置一塵無礙用。二、一塵現多佛剎無礙用。三、眾海水置一毛孔往返十方不嬈眾生無礙用。四、多世界內自身中示現一切神通無礙用。五、一毛繫多金剛山持行十方令眾不怖無礙用。六、多劫作一劫力作多劫示現成壞差別無礙用。七、多世界現四大變壞不惱眾生無礙用。八、多世界三災壞時不損眾生無礙用。九、一手持多世界擲於界外不驚眾生無礙用。十、說一切剎同虛空令眾生悟解無礙用。見華嚴經。
- 業火
- 惡業害身譬如火。又名燒地獄罪人之火。以後者由前世之惡業所感故也。楞嚴經八曰:「以業火乾枯。」
- 慧身
- 五分法身之一。成自無漏智慧之身也。
- 應供
- 如來十號之一。梵語,阿羅訶Arhat,譯曰應供。斷一切之惡,應受人天之供養者。智度論二十四曰:「應受一切世間供養,故名為應供人。」大乘義章二十末曰:「外國名為阿羅訶也,此云應供。如來諸過悉已斷盡,福田清淨,應受物供,故名應供。」
- 七種懺悔心
- 欲為懺悔時,當起之七種心也:一、生大慚愧心。我與釋迦如來,同為凡夫,今世尊成道以來,已經劫數,我猶輪轉生死,無有出期,以此為慚愧也。二、恐怖心。我等凡夫身口意之業,常與罪相應,以此因緣,命終之後,應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受無量之苦,以此為恐怖也。三、厭離心。我等於生死之中,虛假不實,如水上之泡,速起速滅,往來流轉猶如車輪。此身為眾苦所集,一切皆不淨,以此為厭離也。四、發菩提心。欲得如來之身者,當發菩堤心,救度眾生,身命財無所吝惜也。五、冤親平等心。於一切眾生,無冤無親,起慈悲,無彼我之相,平等救度,以此心為懺也。六、念報佛恩心。如來往昔在無量劫中為我等故,修諸苦行,如此恩德,實難酬報,須於此世,勇猛精進,不惜身命,廣度眾生入於正覺,以此為念也。七、觀罪性空。罪性本空,無有實體,但從因緣顛倒而生。可知罪之性,非內外,非中間,本來為空,故罪亦無有,以此為觀也。
- 捨身
- 或為報恩燒臂燒身,或為布施割肉棄身,是名捨身行。梁僧傳有亡身篇。然大小乘異其利,小乘偏以之為破戒,如小乘之律藏。大乘以之為菩薩之持戒,如梵網經,法華經等。寄歸傳四,敘小律之意。萬善同歸集三,述大律之意。六朝時,此風盛行。梁武帝,陳武帝,皆嘗捨身寺中為奴。
- 冶受皮陀
- Yajurveda,四皮陀之一。百論疏上之下曰:「二冶受皮陀,明善道法。」見韋陀條。
- 香樓
- 佛火葬時,置寶棺之樓。後分涅槃經下曰:「爾時一切大眾,所集微妙香木,積高須彌。芬馥香氣,普熏世界。相重密次,成大香樓。(中略)是時天人大眾,將欲舉棺置香樓上。(中略)漸漸荼毘,經于七日,焚妙香樓,爾乃方盡。」
- 萬法是真如真如是萬法
- 以大乘至極之義,說萬法之性相也。萬法指染淨之諸法,真如指離染淨之一味實體,真如之體如水,萬法之相如波,波之性即水,萬法之性即真如,水隨緣而生波之相,真如之體應緣而現萬法之相。淨名經曰:「萬法即真如,由不變故。真如是萬法,由隨緣故。」金錍論曰:「故子應知,萬法是真如,由不變故。真如是萬法,由隨緣故。子信無情無佛性者。豈非萬法無真如耶?」
- 下劣乘
- 毀斥小乘之言。止觀五上曰:「設厭世者,翫下劣乘,攀附枝葉,狗狎作務,敬獼猴為帝釋,宗瓦礫是明珠,此黑暗人,豈可論道。」
- 貪習
- 貪欲之為習性者。楞嚴經八曰:「貪習交計,發於相吸。」
- 學海
- 續高僧傳一(菩提流支傳)曰:「沙門曇顯,依大乘經,撰菩薩藏眾經要及百二十法門。(中略)雖山東江表,乃稱學海。」
- 真言趣
- 趣,又云道。即如六趣六道。真言具其差別之德,故云真言趣。大日經五曰:「自真言道,以為標幟,圖具曼茶羅,如本尊相應。」大疏十七曰:「趣,謂如六趣等,此是真言趣兼曼茶羅。如本尊相應者,如本尊有如是法我亦有之,故云具也。」
- 憺怕
- 說文,憺安也。謂憺然安樂也。憺亦恬靜也。怕,靜也,無為也。廣雅,憺怕,寂寞也。亦恬靜也。言寂寥無人也。經文憺有時誤作惔。說文,惔憂也。非此義。怕又作泊。說文,泊無為也。廣雅,泊靜也。
- 四種死生
- 佛嘗就人之死次受生,對波斯匿王之問說四種之死生。一從冥入冥,世人生於卑賤之家,旃陀羅之家,及種種下賤之家,貧窮活命,形體憔悴,作卑賤之業,名為冥。處此冥中,復於身口意行惡業,死而墮於惡趣也。二從冥入明,處前述之冥中,於身口意行善業,身壞命終,而生於人天也。三從明入冥,生富貴之家或剎帝利婆羅門長者之家,受身端正,多財多智,是為明。於此明中身口意行惡業,命終之後,生於惡趣,受無量之苦也。四從明入明,於明中身口意行善業,勤修福德,而生於天上也。此說出雜阿含經。
- 枯樹經
- 佛說枯樹經,一卷。失譯。
- 滅盡定
- 梵語Nirodhasamāpatti,又名滅受想定。二無心定之一。滅盡六識心心所而不使起之禪定也。不還果已上之聖者,為假入涅槃之想而入於此定,極長者為七日,屬於非想天,外道所入之無心定,名為無想定。屬於第四禪。俱舍論五曰:「如說復有別法,能令心心所滅,名無想定。如是復有別法,能令心心所滅,名滅盡定。」大乘義章二曰:「滅盡定者,謂諸聖人患心勞慮,暫滅心識。得一有為非色心法,領補心處,名滅盡定。」同九曰:「滅受想者,偏對受想二陰彰名。想絕受亡,名滅受想。滅盡定者,通對一切心心數法以彰名也。心及心法一切俱亡,名為滅盡。」
- 四無量心
- 又名四等,四梵行。十二門禪中之四禪也。一慈無量心,能與樂之心也。二悲無量心,能拔苦之心也。三喜無量心,見人離苦得樂生慶悅之心也。四捨無量心,如上三心捨之而心不存著也。又怨親平等,捨怨捨親也。此四心普緣無量眾生,引無量之福故名無量心。又平等利一切眾生,故名等心。此四心依四禪定而修之,修之,則得生色界之梵天,故云四梵行。俱舍論二十九曰:「無量有心:一慈Maitri,二悲Karuṇā,三喜Muditā,四捨Upekṣā。言無量者,無量有情為所緣故,引無量福故,感無量果故。」智度論二十曰:「四無量心者,慈悲喜捨。」仁王經下曰:「修四無量: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梵⃞Catvāri‑apramāṇāṇi。
- 三轉十二行相
- 見三轉法輪條。
- 麼囉誐始羅
- Mārgaśirṣa,九月之名。見梵語雜名。
- 臘八
- 十二月八日釋尊成道日之法會。即成道會也。
- 事理
- 因緣生之有為法謂為事。不生不滅之無為法謂為理,即事者森羅萬象之相,理者真如之體也。然如大乘中三論宗謂理為真空,非別有理之實體。如法相宗謂理雖有實體。然惟為事之所依,依事之緣起而無何等之關係,即不障之能作因也。如華嚴宗謂真如之理。雖為不生不滅之無為法身,然依無明之染緣者,起九界之染法,依菩提之淨緣者,起佛界之淨法。如天台宗真言宗謂一切之有為法不論染淨,總為具於真如之體之德相也。又日本真言宗東密謂理為攝持之義,有為之事法,一一攝持其體,名為理,敢謂顯教所謂真如之體,實超過於華天等之所談者。然如華嚴者雖如其所言,而至於天台之教,謂世間相常住,則假令無以理直為事之釋,而其意以為生滅之事相即不生不滅之理體勿論矣。法華玄義五上曰:「念念開發一切法界,願行事理自然和融,迴入平等法界法。」法華文句八曰:「理是真如,真如本淨。有佛無佛常不變易,故名理為實。事是心意識等,起淨不淨業改轉不定,故名事為權。」
- 六根食
- 眼根以眠為食,耳根以聲為食,鼻根以香為食,舌根以味為食,身根以細滑為食,意根以法為食。見增一阿含經四十一。
- 尸羅莊嚴具相應戒
- 六種戒之一。
- 聖眾來迎樂
- 淨土十樂中之第一。見樂條。
- 美音乾闥婆
- 法華經序品所列四種乾闥婆之一。乾闥婆者,八部眾之一,樂神之部眾也。
- 大迦葉
- 摩訶迦葉也。增一阿含經三曰:「十二頭陀難得之行,所謂大迦葉比丘是。」見迦葉條。
- 隱覆授記
- 與其人以成佛之記別,以佛之神力隱於其人而使他人知之,謂之隱覆授記。四種授記之一。見授記條。
- 二種僧
-
一聲聞僧,修小乘三學,剃頭染衣,出家沙門之形相也。二菩薩僧,修大乘三學,有髮俗衣,在家之形相也。見智度論三十四。
一應供僧,在檀越可供養者。二三歸僧,三寶中之僧寶而可歸依者。唯限於聲聞人中之四向四果。見大乘義章十。
- 偶講
- 維摩會法華會等,講者問者之對配,謂之偶講。
- 觀因緣
- 見四種觀行條。
- 等供
- 又云等得。凡大眾之食法,由上座至下末待食物等配賦平均,令維那唱等供或等得然後得食也。行事鈔下三曰:「四分得食便食,為俗譏責。佛令唱等得已,然後食。僧祇唱等供,若時欲過,隨下隨食無罪。十誦云等供。(中略)十誦因舍利弗為上座純食好食。羅睺白佛。佛言:從今上座待得徧,聞等供聲一切僧共食。」同資持記下三之三曰:「等供約賦徧,等得約受足。等即是同。」同下四之一曰:「等得亦云等供,即大小食時唱食平等。」問:梵語僧跋,此譯等施,是亦食前所唱之語,與等供何別?答:總為相同,別則等供之語,就行食之平等而稱,僧跋之語,就食味之平等而稱。
- 婆達
- 多言聲也。因明大疏一曰:「依聲明。一言云婆達南,二言云婆達泥,多言云婆達。」梵Vadana。
- 八恒值佛
- 涅槃經六謂佛對迦葉菩薩於熙連河及八洹沙之諸佛所說值佛發心之功德。
- 維摩經
- 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之略名。
- 捧物
- 供養三寶之物。
- 報生三昧
- 此為八地以上之法身菩薩常入三昧,住此三昧,則如人見色,不用心力,依此三昧之力自然作事,不加功用,其身之果報,現種種之形,生種種之功德,故云報生三昧。智度論五十曰:「經曰:云何菩薩常入三昧?菩薩得報生三昧故。論曰:得報生三昧,如人見色不用心力。住是三昧度眾生,安穩勝於如幻三昧。自然成事,無所役用。如人求財,有役力得者,有自然得者。」
- 蠕動
- 總稱無足而動之蟲。即腹行之蟲也。
- 大梵天
- Mahābrahman,梵者清淨之義,為離婬欲之色界諸天通名,今謂其中初禪天之王為大梵天。初禪天為色界四禪之最初者,故特附以梵天之名,其中分大梵天,梵輔天,梵眾天三者。大梵為君。梵輔為臣,梵眾為民。大梵天所得之禪定,稱為中間禪。位於初禪與二禪中間之禪定也。慧苑音義上曰:「梵謂梵摩,具謂跋濫摩,此謂清淨。」智度論十曰:「梵名離欲清淨。」智度論三十五曰:「梵者色界,都名也。」正理論三十一曰:「廣善所生故名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獲得中間定故,最初生故,最初沒故,威德等勝故,名為大。」彼名為尸棄,譯言火或頂髻,彼頂上結髻如火,以表入於火光定,故名。彼在初禪天,最先生。故自念我無父母,自然而生,我為娑婆世界之主。法華經序品曰:「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棄大王。」大般若經五百七十曰:「堪忍世界主,持髻梵王。」智度論一曰:「三千大千世界,主持梵天王名式棄。」法華文句二曰:「尸棄者此翻為頂髻,又外國呼火為樹提尸棄。此王本修火光定破欲界惑,從德立名。」彼深信正法,每佛出世,必先來請轉法輪。又常在佛之右邊,手持白拂,以對於帝釋。
- 等侶
- 同類之人也。報恩經五曰:「共諸等侶出外遊觀。」涅槃經五曰:「又解脫者無有等侶。」
- 十六空
- (一)內空(二)外空(三)內外空(四)空空(五)大空(六)勝義空(七)有為空(八)無為空(九)畢竟空(十)無際空(十一)散空(十二)本性空(十三)自性空(十四)一切法空(十五)無性空(十六)無性自性空。見般若經四百八十三。
- 香殿
- 佛殿之雅名。見香室條。求法高僧傳一曰:「根本香殿。」
- 釋門正統
- 八卷,宋嘉熙年中良渚沙門宗鑑集。天台宗之記傳史也。吳鎧庵居土草之,未竣而歿。其後鑑師增續舊史,准於史法而完成之,以證述釋門之正統,在台宗,對於禪家所謂傳燈相承之誣罔。
- 無一物
- 禪門六祖得道之語。六祖壇經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辰那弗多羅
- Jinaputra,譯曰最勝子,唯識十大論師之一。見論識述記上本。
- 缽孕瞿
- 花名。大日經疏十三曰:「鉢孕瞿花,西方出此花,如此間粟榖之色,花房亦如榖穗,甚香也。」
- 貪縛
- 三縛之一。貪欲之煩惱,縛有情之身心不使出離者。見華嚴孔目章。
- 凡小
- 凡夫與小乘人也。又凡夫即小人,故曰凡小。觀經玄義分曰:「凡小之論,乃加信受。」教行信證行卷曰:「欲令凡小增欲往生之意故。」
- 寂光土
- 常寂光土之略。
- 唯識所變
- 萬有總由阿賴耶識所變出之意。見賴耶緣起條。
- 出隊上堂
- 住待出隊歸而上堂也。
- 文殊師利發菩提心願文
- 聖者文殊師利發菩提心願文之略名。
- 轉輪藏
- 為回轉書架而收經文者。梁傅大士所創造。見輪藏條。
- 印觀
- 手結印相,而觀本尊於意也。印者身密,觀者意密。
- 僧賜紫
- 僧史略曰:「則天朝僧法朗譯大雲經,陳符命言,法朗等皆賜紫袈裟。」
- 道體
- 聖道之體也。謂自己之本心。以一切之聖道由之而生也。戒疏行宗記二上曰:「言道體者,道無別體,即本淨心。心隨染緣,與道相反,故禁重罪,還復本淨。無漏聖道由此而生。故云體也。」
- 正徧知海
- 佛之正徧知,深廣而不可測量,故譬之於海。觀無量壽經曰:「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想生。」往生論註上曰:「正徧知者,真正如法界而知也。法界無相,故諸佛無知也,以無知故無不知也,無知而知者是正徧知也。是知深廣,不可測量,故譬海也。」觀經妙宗鈔上曰:「三智融妙名正徧知,無量甚深故喻如海。」
- 種子識六義
- 一剎那滅義。謂眼耳鼻舌身意等諸種子,剎那纔生,生即隨滅,念念不停而變異也。二果俱有義。果者,識與根也。識與根同時俱起而成力用。如眼根照色境時,眼識即隨而同緣,於諸實境,分明顯了也。三恒隨轉義。識起時,種子亦隨而轉,如眼根照境時,種子隨而相續,無有間隔也。四性決定義。諸識所緣之善惡無記三性,無有間雜。如眼識緣惡境,則成惡法,而不能成善法,緣善境,則成善法,而不能成惡法也。五待眾緣義。識非為一因而生,必假眾緣而成就。眼識之種子空明,得根境等之緣而始顯發也。六引自果義。諸識各引自體果用,非是色心交互而成,如眼根照時,眼識即緣所對之實境,而不混聲香之別體也。見成唯識論二。
- 應人
- 阿羅漢也。見應身條。寄歸傳一曰:「次有弘法應人結集。」
- 玄義分
- 唐善導作觀無量壽經疏四卷,於經題之下譚一經之深義,稱為玄義分。
- 虛心合掌
- 十二合掌之一。合十指之頭而掌之中心稍為相離者。梵云三補吒,梵(Saṁpuṭa)合掌。見大日經疏十三。
- 三寶印
- 刻佛法僧寶四個篆字者。押於道場疏。
- 甄迦羅
- Kamkara,數量名。法華經藥王品曰:「甄迦羅,頻婆羅Bimbara,阿閦婆Akṣobhya等偈。」俱舍論十二列五十二數,其中第十六曰:「矜羯羅。」玄應音義六曰:「甄迦羅,或云恒迦羅,此當千萬億。」法華玄贊十曰:「甄迦羅等者,俱舍論第十二卷,說數六十,妄失餘八。以十漸積至第十六名矜羯羅,第十八名頻跋羅,第十九名大頻跋羅,第二十名阿芻婆,第二十一名大阿芻婆。此總三種,即是十六十八二十數也。」
- 禪病
-
謂一切之妄念也。妄念為禪定之病魔。圓覺經,聞佛說我,人,眾生,壽命四相之過曰:「大悲世尊快說禪病,令諸大眾得未曾有,心意蕩然獲大安穩。」
修禪定人種種之病魔也。藏中有治禪病秘要法二卷,詳說其病相及治法。
- 香欲
- 色聲香味觸五欲之一。是為凡情之常欲,故名欲,止觀四下曰:「香欲者,即是鬱弗,氛氳,蘭馨,麝氣,芬芳酷烈,郁毓之物,及男女身分等香。」
- 迷怛羅
- 又曰毘陀羅。譯曰起屍鬼。見毘陀羅條。
- 三昧耶形
- 以佛菩薩內證之本誓為標幟者。不動明王之刀劍,觀音菩薩之蓮華,及諸尊之印相等。是四種曼陀羅之一也。
- 波卑緣
- 舊云波旬。慧琳音義十二曰:「波卑緣,悅絹反,梵語天魔名,相傳誤云波旬。梵語元無波旬,古譯書波䀏。音懸。略也。後人誤書䀏為旬字。」見波旬條。
- 銅鍱部
- 上座部之異名。玄應音義二十三曰:「銅鍱部上座部也。鑒赤銅鍱書字記文。今猶在師子國也。」巴Tambapaṇṇiya。
- 烏荼
- 梵名Odra,或作Odivisa。東印度之國名。西域記十謂其國東南境臨大海濱,有折利呾羅城,周二十餘里,入海商人,遠方旅客,往來中止之路,其城堅峻,多諸奇寶云。
- 波波劫劫
- 波波者奔波流浪也,劫劫者汲汲不息也。類書纂要九曰:「波吒,勞苦也。勞碌奔波也。」叢林盛事下曰:「我波波吒吒出嶺來。」
- 寶積經
- 大寶積經之略名。
- 警策
- 禪堂僧眾坐禪時警醒情氣睡魔之策鞭也。長四尺二寸,上幅少廣,有二寸弱。不問睡與不睡,可打即打,受者合掌低頭而謝之。
- 念佛三昧經
- 菩薩念佛三昧經之略名。
- 火葬
- 天竺四葬之一。梵語曰荼毘。又曰闍維Jhāpita,譯為焚燒。謂以火燒之也。經中所謂全身舍利者埋葬也,身分舍利者火葬之結果也,佛取火葬。後分涅槃經下曰:「爾時如來,以大悲力,從心胸中,火踴棺外,漸漸荼毘。經於七日,焚妙香樓,爾乃方盡。」(妙香樓,安置金棺之處)。
- 婆那
- Vana,又云飯那,嚩泥。譯曰林。名義集二曰:「婆那,正言飯那,此云林。」梵語雜名曰:「林,嚩泥。」
- 相空觀
- 南山所立三觀之一。既觀諸法之性空無上,更觀諸法之相空無。即大乘之初門也。見行事鈔中四。
- 阿難為佛乞牛乳
- 出經律異相十五。
- 紀綱寮
- 維那之住室。象器箋二曰:「維那寮又曰紀綱寮。」
- 降神
- 如來之宿於母胎也。無量壽經上曰:「捨彼天宮,降神母胎。」
- 緣念處
- 三念處之一。見三種念處條。
- 持齋經
- 齋經之異名。
- 嚩盧枳諦
- Avalokita,譯曰所觀。即指所觀之理體。仁王經良賁疏下三曰:「嚩盧枳諦者此云所觀,即一切佛所觀實相也。」
- 阿力多柯
- Haritaka,衣名。阿毘曇經下曰:「阿力多柯衣者,織吉貝庸磨之多毛也。」
- 八聖道
- 與八正道同。阿彌陀經曰:「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俱舍論二十五曰:「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 極理
- 至極之道理。文句記三之一曰:「若言序正俱常,從極理說。」
- 業縛
- 業之繫縛也。義林章一末曰:「三界業縛彼猶有故。」輔行一之一曰:「教汝解業縛。」
- 疥癩野干
- 譬極可嫌者取之。行事鈔標宗顯德篇曰:「薩遮尼犍云:若不持戒,乃至不得疥癩野干身,何況當得功德之身。」無盡燈論上曰:「以二乘類,比疥癩野干。」與惡癩野干同。
- 二種常
- 智度論所說:一、如菩薩自百歲經八萬劫,至於入滅,長時間之無變化,謂之常,非真常也。二、常住不壞為常,是真常也。
- 俱毘羅
-
Kumbīra(鳩鞞羅,俱尾羅),一作金毘羅(俱吠羅)譯曰蛟。玄應音義五曰:「蛟龍,梵云宮毘羅,有鱗曰蛟龍。」西域記七曰:「有人慢心濯此池者,金毘羅獸多為之害,若深恭敬,汲用無懼。」
Kubera,北方毘沙門天王之別名。阿育王經六曰:「復語鳩鞞羅(翻不好身)言:汝於北方,當護佛法。」毘沙門天王經曰:「若見毘沙門俱尾羅財施,獲得大智慧。」
比丘名。本行集經七十曰:「長老宮毘羅,隋言蛟龍。」
- 大拘絺那經
- 舍利子問正見正法之事,拘絺那答之。攝於中阿含七。
- 見毒
- 邪見害身,猶如毒箭也。菩薩藏經曰:「我觀一切世間眾生,於無量劫,具造諸過失,為十種毒箭所中。何為十?一愛毒箭,(中略)八見毒箭。」智度論一,佛詰長爪梵志曰:「汝已飲邪見毒,今出此毒氣言一切法不受,是見毒汝受不?」
- 濕潤心作意
- 見四種作意條。
- 五恐怖世經
- 佛說五恐怖世經,一卷,劉宋沮渠京聲譯。說末世不遵戒律有五種可恐之事。
- 戒律藏
- 明戒律之經典也。因其包含蘊積戒律之文義,故名藏。大乘義章一曰:「有包含蘊積名藏。」三藏之一。
- 法界性
- 單名法界,又曰法性。合云法界性。法界即法性也。圓覺經曰:「法界性,究竟圓滿徧十方。」華嚴經十九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 機關木人
- 喻五蘊之假者。智度論六曰:「都無有作者,是事是幻耶?為機關木人,為是夢中事。」
- 真性菩提
- 三種菩提之一。見菩提條。
- 末羅
- Malla,拘尸那城之人種名。譯曰力士。長阿含四遊行經曰:「爾時世尊在拘尸那城本所生處婆羅國中雙樹間,臨將滅度,告阿難曰:汝入拘尸那竭城,告諸末羅。」異譯之大般涅槃經下曰:「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今可入鳩尸那城,語諸力士道。」大乘之大般涅槃經一曰:「佛在拘尸那國力士生地阿利羅跋退河邊娑羅雙樹間。」慧琳音義十二曰:「魔羅,唐云力也。」梵語雜名曰:「力,末麗曩,又麼攞。」
- 拘某陀
- 又作究牟陀。花名,見拘物頭條。
- 四法本末
- 增一阿含經十八曰:「今有四法本末如來所說,云何為四?一切諸行無常,是謂初法本末如來所說。一切諸行苦,是謂第二法本末如來所說。一切諸行無我,是謂第三法本末如來所說。涅槃永寂,是謂第四法本末如來所說。」
- 颰陀
- 又作跋陀,軷陀。颰陀和羅Bhadrapāla之略。菩薩名。見跋陀婆羅條。玄應音義五曰:「颰陀,經中或作軷跋拔,三形同蒲沫切,此譯云仁賢,或云賢護。」
- 頞溫縛拏
- (溫或濕之誤)Asvakarṇa,山名。譯曰馬耳。山狀似彼。見名義集三。
- 心精進
- 二種精進之一。見精進條。
- 寶波羅蜜
- 金剛界大日如來四親近菩薩之第二。白黃色,左手蓮華上有寶珠,右手持四角金剛輪,密號曰平等金剛。見胎曼大鈔一。
- 唐捐
- 虛棄也。玄應音義曰:「唐,徒也。徒,空也。說文,捐,棄也。」莊子曰:「是求馬於唐肆也。」法華經普門品曰:「福不唐捐。」
- 發吒
- Phaṭ𑖛𑖘𑗝,為破壞之義。破壞一切之魔障也,故四種法中降伏法真言終,必用此句。大日經七曰:「初後吽發降伏用。」同疏七曰:「發吒也是撲義。」秘藏記末曰:「降伏初吽後發吒。」同私鈔九曰:「吽字其音如牛吠,是降伏聲也。又風輪種子也。風有摧破能,故為降伏加句。發吒者,破壞義,是又與調伏相應。」
- 業繩
- 言業之繫縛如繩也。止觀七上曰:「業繩未斷,去已復還。」
- 大乘義章
- 二十卷,隋淨影寺之慧遠撰。分義為五聚:一教聚,有三門。二義聚,有六門。三染聚,有六十門。四淨聚。有一百三十一門。五雜聚,欠缺。解釋大小乘法相之古今第一書也。
- 百八法明門
- 明者,智慧之異名也,除眾生昏闇,使通達一切法之法門有百八種。第一正信法明門,乃至第百八不退轉地法明門也。見佛本行集經六,三藏法數五十。
- 雜阿毘曇經
- 雜阿毘曇心論之異名。
- 示教
- 示以善惡教其去惡就善也。華嚴經一曰:「示教眾生徧一切。」
- 樂音
- 管絃絲竹之聲。
- 木瓜林
- 優樓頻螺迦葉Urvilvākāsyapa之譯名。法華文句一曰:「優樓頻蠡,亦優樓毘,亦優為,此翻木瓜林。」
- 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
- 二卷,元魏曇摩流支譯。與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壯嚴經同本而支出者。
- 見正
- 見正比丘,疑無後世,佛為說見正經。
- 蓮臥觀音
- 三十三觀音之一。趺座合掌於池中蓮華之觀音。
- 二種序
-
別序之種類也。序總有二種:一通序,如是等之五事六事是也,是通諸經有之故云通序。二別序,由通序至序末是也,是各隨其序而別,故云別序。
一證信序,即上之別序也。二發起序,即上之通序也。
- 垂語
- 垂示之語也。禪門宗匠上堂提撕學人,曰垂示。
- 流通
- 傳布教法而無壅也。最勝王經三曰:「安穩豐樂,正法流通。」十地義記一本曰:「傳布名流,無壅曰通。」
- 受法經
- 二卷,就現在未來之苦樂而作四料簡。此經出中阿含經四十五。
- 瞻波國
- Campā,瞻波,木名,以木名國。在中印度恒河濱,此國都城名瞻波城,中印度都城之元始也。西域記十曰:「昔劫初人物伊始,野居穴處,未知宮室。後有天女降迹人中,遊殑伽河,濯流自媚,感靈有娠。生四子,分王瞻部洲,各擅區字,建都築邑,封疆畫界,此則一子之國都,瞻部洲諸城之始也。」
- 生日大會
- 佛之誕生會也。有部目得迦五曰:「長者白佛:菩薩生時,是何月日?佛告長者:薛舍佉月日月圓時,是我生日。我今欲作生日大會。佛言應作。」
- 耆婆耆婆
- 又作闍婆耆婆迦Jivajivaka,又云Jivaṁjivaka。鷓鴣之類。由鳴聲而名。耆婆為命或生之意,故云共命鳥。經中謂為(本行集經)二身二頭之禽鳥。
- 金剛頂義訣
- 一卷,說金剛智三藏六卷略出經之要註,智藏筆之。見日本續藏經。
- 梵摩
- Brahman,見梵條。
- 阿
-
𑖁ā長聲。安,阿,阿阿,安安,菴,頞,悉曇十二母韻之一。五十字門之一。阿之轉生。於阿字附修行之點者。金剛頂經字母品曰:「阿(引去)字門,一切法寂靜故。」文殊問經曰:「稱阿字時,是遠離我聲,」大莊嚴經曰:「唱長阿字時,出自利利他聲。」大日經疏十四曰:「若見長阿字,當知修如來行。」同十曰:「長聲第二字,是金剛三昧。」一切法寂靜者由阿練若Āraṇya釋之,遠離我者由Atman(我)釋之。又由Ākāṣa,Ārya釋為空,聖者。
𑖀a悉曇十二母韻最初之韻。五十字門之一。又作遏,哀,曷,安,菴,頞,噁。此音為本生一切之梵語,此字為元,生一切之梵字也。大日經疏七曰:「阿字是一切法教之本,凡最初開口之音,皆有阿聲。若離阿聲,則無一切言說,故為眾聲之母。」同十二曰:「阿字為一切字之種子。」理趣釋曰:「阿字菩提心義,為一切字之先。」譯曰無、非、不。日本弘法金剛頂經開題曰:「阿名無、不、非。」
,阿彌陀佛之略,如頓阿、他阿等。見阿彌條。
- 阿羅漢果
- 悟位謂之果。以是為對於修行之因之結果也。阿羅漢為小乘之極果。
- 波羅奢華
- 西域樹名,葉青,華有三色:日未出時黑色,日正照時赤色,日沒時黃色。樹汁甚赤。用染皮氎。名曰紫礦。見翻譯名義集。參照波羅奢條。
- 師子吼
- 佛在大眾中為決定之說而無所畏,謂為師子吼。涅槃經二十七曰:「師子吼者,名決定說。」維摩經佛國品曰:「演法無畏,猶如師子吼。」同註曰:「肇曰:師子吼,無畏音也。凡所言說不畏群邪異學,喻師子吼眾獸下之。」勝鬘寶窟中末曰:「所言不怯名師子吼。」臨濟錄曰:「師子一吼,野干腦裂。」
- 第一義空
-
對於小乘之涅槃而云大乘至極之涅槃為第一義空。小乘之涅槃者偏真但空也,大乘之涅槃者空亦空,為中道實相之空,故名第一義。三藏法數四十六曰:「諸法中最第一法名為涅槃,涅槃之法空無有相,是為第一義空。」涅槃經二十七曰:「佛性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智度論三十一曰:「能使諸法實相空,名為第一義空。」觀佛三昧經曰:「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
小乘之涅槃亦名第一義空。雜阿含經十三曰:「我今為汝等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所謂第一義空經。」
- 觀照
- 以智慧而照見事理也。
- 禪窟
- 修禪者所住之巖窟。法華經分別功德品曰:「園林浴池,經行禪窟。」又如會住湖南東寺。號禪窟。
- 五股印
- 為表五智與五佛之印,有五大印,五智印,五峰印,金剛慧印,大羯磨印,大率都婆印等之稱。五股印中有內外二種,即內縛五股印,外縛五股印也。此極為秘密。真言宗於事相上生種種之異說。與玄談,口傳。經軌中之本據,如瑜祇經序品曰:「常持此讚王,結大羯磨印。以一字心明,三十七圓滿。若作漫荼羅,及畫瑜伽像。結窣覩波印,誦明如四處。普賢三昧耶,屈進力(二頭指)如鉤,檀慧(二小指)禪智(二大指)合,是名彼大印。次誦一字明,結羯磨印,時時不間斷,三十七圓滿。」此所以生,上述之異名也。
- 禾山解打鼓
- 禾山一日,引僧肇寶藏論之語埀示曰:「習學謂之聞,絕學謂之鄰,過此二者,是為真過。」僧出問如何是真過:「山云解打鼓。」又問如何是真諦。山:「解打鼓。」又問即心即佛即不問,如何是非心非佛。山:「解打鼓。」又問向上之人來時如何接。山:「解打鼓。」此為禾山之四打鼓。見碧巖四十四則,會元六。
- 宿善
- 宿世所植之善根也。往生要集下末曰:「念彼佛者,宿善內熟,今開發耳。」
- 悲生眼印
- 此印相出攝大儀軌二。灌頂時,於壇前結此印開弟子之眼。
- 宿命
- 宿世之生命也。佛謂世人於過去世皆有生命,或為天或為人,或為餓鬼畜生,展轉輪回,謂之宿命。能知宿命者,謂之宿命通。
- 三不三信
- 梁曇鸞就念佛者立三不三信:一信心不淳,二信心不一,三信心不相續。是曰三不。反之則曰三信。淨土論註下曰:「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餘念間故。此三句展轉相成。以信心不淳,故無決定。無決定故,念不相續。亦可念不相續,故不得決定信。不得決定信,故心不淳。」西河道綽承之,更闡明三信。安樂集上曰:「若能相續,則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無有是處。」文類聚鈔行卷曰:「三不三信誨慇懃,像末法滅同悲引。」
- 四種性行
- 一自性行。諸菩薩本性以來賢良質直,順父母之教,信敬沙門及婆羅門,善知家內之親疏尊卑,恭敬承事不失,具足十善,復行其餘善業也。二願性行。諸菩薩如是發願,我於何時當得作佛而號具足,是謂之菩薩願性行。三順性行,諸菩薩隨順修行六波羅蜜也。四轉性行,如釋尊供養燃燈佛,由此因緣,讀誦經典,轉凡成聖也。見佛本行集經一。
- 乾峰
- 越州乾峰和尚。洞山良价之法嗣。見會元十三、傳燈十七。
- 婆稚阿修羅
- Bhandhiasura,又作跋墀,跋稚,跋移,末利,婆梨。阿修羅王名。列次於法華經序品。法華文句二曰:「婆稚者,此云被縛,或云五處被縛,或云五惡,物繫物不得脫,故云被縛。亦云有縛,為帝釋所縛。」法華玄贊二曰:「婆稚者,舊云被縛,非天(阿修羅)前軍為天所縛。正云跋稚迦,此云團圓,正法華中最勝是。即當勇健,次執日後與天鬥時有勇健力,跋陀縛義,此非被縛。」華嚴大疏鈔三曰:「大力婆稚華梵異耳。」慧苑音義上曰:「婆稚,正云末利,此云有力。」
- 成就四法
- 見四法條。
- 耶若達多
- Yajñadatta,見演若達多條。
- 持蓮觀音
- 三十三觀音之一。乘蓮葉,兩手持蓮花,顯現童男童女之體。
- 角駄
- 驢馬負物也,以譬衲僧所負之邪見妄想。碧巖二十一則垂示曰:「脫籠頭,卸角駄。」祖庭事苑二曰:「駄徒個切,負重也。謂驢馬負物也。」
- 看方便
- 禪錄之語。用心注意也。
- 金剛頂超勝三界經說文殊師利菩薩秘密心真言
- 一卷,唐不空譯。說五字文殊之法。
- 蘇頡里離佉
- Suhṛ‑lekha,譯曰密友書。龍樹與南大國檀越之書名。見寄歸傳四。求那跋摩三藏譯之,謂之勸發諸王要偈。義淨三藏譯之。謂之龍樹菩薩勸誡王頌。並在藏中。
- 降三世種子
- 𑖮𑖯𑖾也。是以自在之風為體。𑖮𑖯𑖾者長聲呼之,具足萬行也。加涅槃點則為明如來之解脫力故也。見義釋七。
- 羅閱祇
- 又曰羅閱耆,羅閱,羅越,羅閱祇迦羅,羅閱揭黎醯,囉惹訖哩呬Rājagṛha等。摩竭陀國王舍城之梵名也。法華文句一曰:「王舍城者,天竺稱羅閱祇伽羅,羅閱祇此云王舍,伽羅此云城。」十二遊經曰:「羅閱祇,此言王舍城。」善見律十七曰:「羅閱城,王舍城,摩竭國。此三義一名異,漢言王舍城。羅閱城是外國音,羅者言王,閱者言舍,故言羅閱城也。摩竭者此是外國音也,摩竭者是初國名耳。」玄應音義三曰:「羅閱,案阿闍世王經云:羅閱祇晉言王舍城,以應訛也。正言羅閱揭黎醯,羅閱義是料理,以王代之,謂能料理人民也。揭黎醯此云舍中,總名王舍城,在摩伽陀國中城名也。」梵語雜名曰:「王舍梵名,囉惹訖哩呬。」
- 說不可思議品
-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之異名。
- 海若
- 又作耐薰。毘沙門天腹部所帶之鬼面名。本名河伯面。河伯,海若,皆水神之名。出於莊子。
- 兜術
- Tuṣita,同梵語之都率。見兜率條。
- 觀自在菩薩如意輪念誦儀法軌
- 如意輪菩薩念誦法之別名。
- 力波羅蜜
- 十波羅蜜之一。
- 迦遮鄰地
- Kācalindikāka,又云迦旃鄰提,迦旃鄰陀,迦止栗那,迦遮鄰底迦,迦真鄰底迦,迦鄰提,迦鄰陀等。鳥名。正法念經三十曰:「迦旃鄰提,海中鳥,觸之大樂。有輪王出,此鳥則現。」慧琳音義二十五曰:「迦鄰提,此云實可愛,謂水鳥,即鴛鴦之類是也。」
- 十二因緣論
- 一卷,淨意菩薩造,後魏菩提流支譯。
- 第一華
- 智度論二十七曰:「一切蓮華中青蓮為第一,一切陸生華須曼色第一。」
- 鴦掘多羅
- 國名。飾宗記八末曰:「真諦部執疏云:鴦掘多羅國,在摩竭陀國北,或云鴦伽國。」(Aṅga)。
- 七種羅漢
- 於前六種羅漢,加不退羅漢之一也。是前之第六不動,有練根不動與本住不動二種。因而以練根者為不動,本住者為不退也。練根者,原為劣之五種,更加修練,而成不動種性者。本住者,為生就之不動種性,不要修練者。婆沙開之。正理俱舍合之。見俱舍論二十五。
- 覆藏犍度
- 二十犍度之一。明治覆藏過失罪之章篇。四分律所說。
- 八犍度
-
一、雜犍度,雜說四善根,四聖果,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等法,故名。二、結使犍度,結使者,煩惱之異名也。說三結,五蓋,五上分結,五下分結等,乃至百八煩惱,故名。三、智犍度,智者智慧也。說二智,三慧,四智,八智,十智等,故名。四、行犍度,說身口意三業之所行,三業道,乃至十善十惡之業行,故名。五、大犍度,說地水火風四大能造所造之法,故名。六、根犍度,說眼等之五根,六根,乃至二十二根等,故名。七、定犍度,說四禪,八定等之禪定,故名。八、見犍度,說斷定之二見,乃至六十二見等,故名。見八犍度論。
阿毗曇八犍度論所說八種之犍度也。見犍度條下。
- 前世三轉經
- 一卷。西晉法炬譯。說佛前世三轉生行檀波羅蜜之事。
- 閉關
- 禪林之語。閉居養道念也。禪餘內集曰:「閉關守寂。」又曰:「閉關學道。」
- 三暮多
- 風神之名。慧琳音義十二曰:「三暮多,風神名也,亦曰風天,異名耳也。」
- 業羂
- 善惡之業,縛人而繫於生死,故譬之羂索。正法念經十三曰:「業羂所繫縛。」
- 無性有情
- 唯具人天有漏種子,無有三乘無漏種子之有情也,故永沈淪於六道而不能出離,法相宗所立五性各別之第五無性種姓也。
- 奮迅三昧
- 師子奮迅三昧也。
- 一代三段
- 總括釋尊一代之說教,視如一經,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段。華嚴阿含方等般若諸經為序分。無量義經法華經普賢觀經為正宗分。涅槃經為流通分。此日本日蓮上人依傍天台五時教判,主張法華經中心主義之名目也。見觀心本尊鈔四種三段下。
- 比吒迦俱舍
- Piakakośa,譯曰藏。刀鞘丞櫝之類,如三藏之藏是也。演密鈔七曰:「梵語比吒迦俱舍,此譯為藏,即是鞘韞櫝之藏為要,揀異中心之藏故。」
- 耆婆鳥
- 涅槃經作「命命鳥」,勝天王般若經作「生生鳥」,阿彌陀經,雜寶藏經作「共命鳥」,梵名耆婆耆婆,一身兩頭之鳥也。玄應音義一曰:「梵言耆婆耆婆鳥,此言命命鳥,是也。」見共命鳥及耆婆耆婆條。
- 愛染三尊
- 種子集末說三尊之種子。三尊之名未檢。
- 真言花
- 以真言加持花而奉獻之,云真言花。蘇悉地經一曰:「以真言花當奉獻之。」
- 業義
- 論場之語。法華講等時,問者對於講師,初所問者曰業義。次所問者曰副義。
- 老臊胡
- 老臊之夷人也。斥達磨。聯燈二十德山章曰:「這裡佛也無,祖也無,達磨老臊胡,十地菩薩是擔屎漢。」虛堂告香普說曰:「達磨元是老臊胡,釋迦老子乾屎橛。」
- 持者
- 念持經典或陀羅尼等不斷者。如法華之持者,千手陀羅尼之持者等。法華經寶塔品曰:「若暫持者,我即歡喜。」
- 一魔萬箭
- 意謂微少之惡,亦極可怕也。歸元直指有曰:「見一魔事,則萬箭攢心。聞一魔聲,則千錐劄耳。」
- 馬陰藏三摩地
- 大日如來住此三摩地而說愛染法。見愛染王條。
- 知足
-
言知足安分也。大乘義章十四曰:「得小之時,心不悔恨,說為知足。」遺教經曰:「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知足天之略。
- 佉路瑟吒
- 又作佉盧虱吒。仙人名。見怯樓條。(CBETA註:疑為見佉樓條)
- 乳色
- 生盲人說乳色也。涅槃經十四曰:「如生盲人不識乳色,便問他言:乳色何似?他人答言:色白如貝。盲人復問:是乳色者如貝聲耶?答言不也。復問貝色為何似耶?答言猶稻米末。盲人復問:乳色柔軟如稻米末耶?稻米末者,復何所似?答言:猶如雨雪。盲人復言彼稻米末,冷如雪耶?雪復何似?答言猶如白鶴。是生盲人雖聞如是四種譬喻,終不能復識乳真色。是諸外道,亦復如是,終不能識常樂我淨。」止觀五曰:「若為盲人說乳,若貝若粖若雪若鵠,若盲聞諸說即得解乳,即世諦是第一諦義。」
- 淨土真宗
- 常略云真宗。日本二十宗之一。淨土宗所分出。以他力迴向之信心為淨土往生之正因,以信後相續之稱名為佛恩報謝之行業,且其宗規許蓄妻噉肉,不別要持戒,倫理綱常,通似世之修齋也。親鸞為其宗祖。
- 字母表
- 一卷,一行阿闍梨撰。
- 無頭牓
- 禪林之說。匿名造謗者,謂之無頭牓。若人無頭時不可認其人,今造牓謗人者藏己姓名,故云。
- 祗麼
- 祗者只也,麼者恁麼之麼,助辭也。臨濟錄曰:「大丈夫兒,莫祗麼論主論賊。」聊爾之意也。
- 多陀阿伽陀
- 又作多陀阿伽馱,譯曰如來。見多陀阿伽度項。
- 圓板
- 圓形之鐘板也,可以打擊者。
- 西曼陀羅
- 又作果曼陀羅。金剛界之曼陀羅也。對比金胎,則胎藏界為明菩提心之理性者,故屬於因而配於東方。金剛界,為明成佛之事相者,故屬於果而配於西方。
- 一九之教
- 彌陀之教。迦才淨土論上曰:「二八弘規,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遲東夏。」
- 佛乘
-
華嚴所立。說一切眾生悉可成佛之道之教法,謂之佛乘。此法不分二乘三乘等,說唯一成佛之法,故又云一乘。華嚴法華所說之圓教是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又曰:「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三藏法數三十二曰:「如來以一乘實相之法,運諸眾生,到涅槃彼岸,故名佛乘。」法華玄義一曰:「大法東漸僧史所載,誰有幾人不曾聽講,自解佛乘者乎?」同釋籤一曰:「佛乘者即是今典,永異餘教。不同三五七九等乘,仍開會之使歸於一極,故言佛乘。」
三乘之一。三乘中之菩薩乘,對於聲聞獨覺之二乘而云佛乘。以菩薩乘,為成佛之法故也。法華經譬喻品曰:「當說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中略)此三乘法,皆是聖所稱嘆。」
- 七筆勾
- 詳見一筆勾條。
- 相應斷
- 四斷之一。有漏八識及五徧行心所等,其性雖非染污,然為與煩惱相應而為染污之性也。故斷其相應之惑時,則自心心所亦離染污之繫也。謂之相應斷。
- 勝意
- 比丘名。諸法無行經下與喜根菩薩并說。見喜根條。
- 趙州洗鉢
- 「僧問趙州,某甲乍入叢林,乞師指示。州云:喫粥也未。僧云:喫粥了。州云:洗鉢盂去。其僧省悟。」見無門關七則,從容錄三十九則。
- 梵書
- 梵王所說之書云梵書。慈恩寺傳三曰:「其源無始,莫知作者,每於劫初梵王先說傳授天人,以是梵王所說故曰梵書。其言極廣,有百萬頌,即舊譯云毘伽羅論者是也。」
- 靜慮律儀無表色
- 見無表色條附錄。
- 梵曲
- 梵唄也。性靈集六曰:「梵曲魚山,錦華龍淵。」
- 金剛仙論
- 後魏菩提流支譯,十卷,天親菩薩之弟子金剛仙菩薩著。釋天親之金剛般若論。於藏外行之。玄義私記五本曰:「諸師不用此論,慈恩云:非真聖教。」
- 五小部
- 一、觀經疏,觀無量壽經之疏。二、光明玄,金光明經之玄義。三、光明疏,金光明經之文句。四、觀音玄,又曰別行玄,請觀世音經之玄義。五、觀音疏,又曰別行疏,請觀世音經之文句。已上共為天台智者之作。以有三大部。茲故曰五小部。共有四明尊者之記。
- 律宗三家
- 一相州日光寺之法礪,造四分律疏十卷,號為舊疏,宗依成實論。嵩山之定賓,作飾宗記十卷,解釋之。二終南山之道宣,作四分行事鈔三卷,宗依大乘唯識。三西太原寺東塔之懷素,造四分開宗記十卷(又曰開四分律宗記),號為新疏,盛斥前之二宗,宗依說一切有部。此三家在唐代各立異義,門葉互爭,此名律之三宗。
- 象駕
- 以譬佛教之東漸。謂象馱經而來也。華嚴玄談曰:「鷲巖西峙,象駕東驅。」演義鈔曰:「上句明主出西天,故云鷲巖西峙。後句即化法東被,故云象駕東驅。言象駕者略有二義:一、一千年後像法之時佛教方被故。二者、象馱經故。初雖白馬來儀本用象故。」
- 新歲經
- 一卷,東晉曇無蘭譯。坐夏既竟,佛集眾僧,使各相懺悔,諸天來供養偈讚。
- 業簿
- 記眾生善惡業之冥官帳簿也。
- 佛世
- 佛在生之時也。
- 薩埵王子
- 過去世有一國王名大車。有三子。太子曰摩訶波羅。次子曰摩訶提婆。幼子曰摩訶薩埵。三子遊山林,一虎產七子,纔經七日,諸子圍繞,見逼於饑渴,各生悲愴之念而去。既而摩訶薩埵大生悲心,為無上菩提,欲捨此穢身,先使二兄去,獨入林中,至餓虎處,脫衣服置竹上,委身而臥。虎畏薩埵慈威力不敢食,薩埵見之,上高投身於地。時小神以手捧王子,曾無傷損。薩埵乃以乾竹刺頸,出血,漸近於虎。爾時大地六種震動,天華亂墜。餓虎見薩埵頭流血,即舐血食肉盡。王子即今釋迦牟尼是也。以此功德超趣十一劫。見最勝王經捨身品,賢愚經摩訶薩埵以身施虎緣品。
- 貫休
- 後梁成都府東禪院貫休,以書畫及詩稱,嘗受眾安橋強氏藥肆之請,畫羅漢像。云每畫一尊,必祈夢得應真之貌,方成,與常體不同。吳越王錢氏崇重之,賜禪月大師之號。梁乾化二年寂,壽八十一。見宋僧傳三十。
- 酒
- 梵語蘇羅Surā,僧俗之戒,通嚴禁酒。五戒之第五。十戒之第五。具足戒中九十單墮之第五十一。菩薩四十八輕戒之第二。智度論列三十五過,四分律舉十失。俱舍論十四曰:「契經說:諸有苾芻稱我為師不應飲酒,乃至極少如一茅端所沾酒量亦不應飲。」四分律十六曰:「佛告阿難:自今以後,以我為師者。乃至不得以草木頭內著酒中而入口。」焚網經下曰:「若佛子,故飲酒而生酒過失無量,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大愛道比丘尼經曰:「夫酒為毒藥,酒為毒水,酒為毒氣。眾失之源,眾惡之本。」持律者以酒為性罪。對法師以酒為遮罪。俱舍論十四有問答。
- 摩樓迦
- 見摩魯迦條。
- 叫喚地獄
-
見叫喚大叫喚項。參照地獄條附錄。
與叫喚同。見八熱地獄條。
- 烏婆柯
- Upaka,外道名。譯曰近住。見義林章二本。
- 出家行道具
- 此派舉出家者宜持之道具。如金七十論下所謂:「取者一切出家行道具,具有四種:謂三杖,澡罐,袈裟,吉祥等。吉祥有五:一灰囊,二天目珠,三三縷纓身,四諸咒術章句,五以一長草安頂髻上,謂吉祥草。此五並是學道之具,能去不淨,故曰吉祥。就前三種合八具也。」
- 四忉利交形
- 俱舍論十二頌六欲天婬欲之相。曰:「六受欲交抱,執手笑視婬。」此第一四王天與第二忉利天以男女交形為婬,第三夜摩天以相抱為婬,第四兜率天以執手為淫,第五樂變化天以相笑為婬,第六他化自在天以相視為婬。
- 地獄有
- 七有之一。地獄之果報歷然存在,故云地獄有。
- 有為無常
- 謂有為法轉變無常也。華嚴演義鈔十六下曰:「以有所作為故名有為,有為是無常。」
- 人天勝妙善果
- 謂六趣中人天二趣之果報也。對於他四惡趣而言,故曰勝妙之善果。
- 宿執
- 宿世於心執著不離之善惡性質也。
- 見所斷
- 三所斷之一。謂於見道所斷之八十八使見惑也。
【原始資料】原始资料皆来自网络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