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藏知津




閱藏知津敘

心外無法,祖師所以示即法之心;法外無心,大士所以闡即心之法。並傳佛命,覺彼迷情。斷未有欲弘佛語,而可不深究佛心。亦未有既悟佛心,而仍不能妙達佛語者也。今之文字阿師,拍盲禪侶,竟何如哉。嗚呼!吾不忍言之矣。昔世尊示入涅槃,初祖大迦葉即白眾云,如來舍利,非我等事。今者宜先結集三藏,勿令佛法速滅。嗟嗟!儻三藏果不足傳佛心,則初祖何以結集為急務耶。竊謂禪宗之有三藏,猶弈秋之有棋子也。三藏之須禪宗,猶棋子之須活眼也。均一棋子也。善弈者,則著著皆活,不善弈者,則著著皆死,均此三藏也。知佛心者,則言言皆了義;不知佛意者,則字字皆瘡疣。若為懲隨語生見,遂欲全棄佛語,又何異因咽廢飯哉。夫三藏之不可棄,猶飲食之不可廢也明矣。不調飲食,則病患必生;不閱三藏,則智眼必昧。顧歷朝所刻藏乘,或隨年次編入,或約重單分類,大小混雜,先後失準,致使欲展閱者,茫然不知緩急可否。故諸剎所供大藏,不過緘置高閣而已。縱有閱者,亦罕能達其旨歸,辨其權實,佛祖慧命,真不啻九鼎一絲之懼。而諸方師匠,方且或競人我。如兄弟之鬩牆,或趨名利;如蒼蠅之逐臭,或妄爭是非;如癡犬之吠井,或恣享福供;如燕雀之處堂,將何以報佛恩哉。唯宋有王古居士,創作法寶標目;明有蘊空沙門,嗣作彙目義門,並可稱良工苦心。然標目僅順宋藏次第,略指端倪,固未盡美。義門創依五時教味,麤陳梗概,亦未盡善。旭以年三十時,發心閱藏,次年晤壁如鎬兄於博山,諄諄以義類詮次為囑,於是每展藏時,隨閱隨錄,凡歷龍居,九華,霞漳,溫陵,幽棲,石城,長水,靈峰,八地。歷年二十七祀。始獲成稿。終不敢剖破虛空,但藉此稍辨方位,俾未閱者,知先後所宜;已閱者,達權實所攝;義持者,可即約以識廣,文持者;可會廣以歸約,若權若實,不出一心,若廣若約,咸通一相,故名之為閱藏知津云。

甲午重陽後一日北天目沙門釋智旭撰

閱藏知津凡例

一義門但分五時,不分三藏。謂三藏小教,但屬阿含一時也。然天台備明五時,各論通別;別則但約一類機緣,通則華嚴乃至涅槃,無不遍該一代。又從古判法,多分菩薩聲聞兩藏。就兩藏中,各具經律論三。若據智度論說,則凡後代撰述合佛法者,總可論藏所收。若據出曜經說,則於經律論外,復有第四雜藏。今謂兩土著作,不論釋經宗經,果是專闡大乘,則應攝入大論。專闡小道,則應攝入小論。其或理兼大小,事涉世間,二論既不可收,故應別立雜藏。

一若據五時次第,則華嚴之後,應敘阿含。然以小教加於方等般若之前,甚為不可。故必大小各自為類,庶顯權實輕重不同。

一據密部之中,亦有以華嚴為名者,亦有以般若為名者,亦有以法華為名者,但既涉壇儀印咒,並屬祕密一宗。只此密宗,並是方等大教,並通四十九年所說故也。   一法華,涅槃,雖同醍醐一味。而一重顯實,一重談常,故仍分二也。   一大乘律,本在諸經論中,不同小乘條然各別,今為令學菩薩戒者,易於尋究,故順歷代藏經舊例,仍列數種。而出沒取捨,略與舊目不同。   一大乘論藏,自有釋經,宗經,及轉釋諸論之不同。今故分為三別,三中又各先敘西土,後敘此土,所以尊天竺也。   一此土釋大乘經,雖有巧拙淺深不同。然既附經文,不可攝入雜藏,故並入論藏中。若義門各附經論之後,又似經論太無分別矣。   一此土述作,唯肇公及南嶽天台二師,醇乎其醇,真不愧馬鳴龍樹無著天親。故特收入大乘宗論。其餘諸師,或未免大醇小疵,僅可入雜藏中。   一西土撰述,但以義兼大小,或復事涉抄撮,故名為雜。此方撰述,則以諸家不同,體式亦異,故名為雜。   一此土淨土宗,如妙宗鈔,十疑論等。台宗,如玄義文句三止觀等。賢首,如華嚴疏鈔等。並已收入大乘論藏,故所列咸皆無幾,俟法海觀瀾中,乃當備列各宗要書。   一義目於華嚴法華等經,便取賢首溫陵等意旨釋之,未免依他作解,障自悟門。今但列其品題,并品中事理大概,使人自知綱要。唯至疏鈔玄文,方略出其釋經之法,使知各家製立軌則不同。   一義目每於重單譯中,先取單本總列於前,後以重本別列於後,相去懸隔。查考稍難,又每以先譯為主,不分譯之巧拙,致令閱者不知去取,今選取譯之巧者。一本為主,其餘重譯,即列於後。俾不能遍閱者,但閱其一。即可得旨。若能遍閱者,連閱多譯,便知巧拙之得失也。   一凡重譯本,於總目中,即低一字書之,使人易曉。至後錄中,則與主本或全同,或稍異,仍備明之。使人知其或應並閱,或可不閱也。   一諸經或已流通,則人多素曉,或雖未流通,而卷帙不多,則人易翻閱,故所錄皆略。唯大般若,實為佛祖迅航,而久不流通,卷盈六百,故所錄稍詳。又寶積,大集,及諸密部,并阿含等,凡卷帙多而人罕閱者,亦詳錄之。庶令人染一指而知全鼎之味云爾。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唐京大薦福寺沙門法藏述   一顯一體:謂自性清淨圓明體。二起二用:謂海印森羅常住用,法界圓明自在用。三示三遍:謂一塵普周法界遍,一塵出生無盡遍,一塵合容空有遍。四行四德:謂隨緣妙用無方德,威儀住持有則德,柔和質直攝生德,普代眾生受苦德。五入五止:謂照法清虛離緣止,觀人寂怕絕欲止,性起繁興法爾止,定光顯現無念止,事理玄通非相止。六起六觀:謂攝境歸心真空觀,從心現境妙有觀,心境祕密圓融觀,智身影現眾緣觀,多身入一鏡像觀,主伴互現帝網觀。後有淨源序。
華嚴金師子章
(未有別行)唐京大薦福寺沙門法藏述   因對武后問,借庭前金師子為喻,初明緣起,二辨色空,三約三性,四顯無相,五說無生,六論五教,七勒十玄,八括六相,九成菩提,十入涅槃,以顯華嚴教觀。
金師子章雲間類解
宋沙門淨源述
禪源諸詮集都序
(四卷 前有惟大等四序)亦名禪那理行諸詮集,圭峰山沙門宗密述。今但存序,大意先判三宗三教,然後會為一味,以息鬥諍。意則美矣,惜其未盡善也。夫論宗意教意,則不可有三。此圭公所知也。若論宗門教門,則非止局三。此圭公所昧也。又彼云南嶽天台,依三諦之理,修三止三觀。教意雖最圓妙,然其趨入門戶次第,亦只是前之諸禪行相,此則似僅涉獵次第禪門,及童蒙止觀二書,絕未睹見大乘止觀,摩訶止觀者矣。今據大乘止觀,摩訶止觀,何嘗不頓同佛體,迥異諸門乎。又彼云諸部般若千餘卷經,及中百門論等,皆說破相教,智度論百餘卷,亦說此理。但論主通達不執,故復將大小乘法相,潛同後一真性宗。今問:智論,中論,皆龍樹所造也。何以一執一不執乎。又龍樹尚能通達不執,潛通後宗。佛說般若,豈反有執,止名破相乎。般若經云:菩薩欲具足一切佛法者,當學般若。謂之唯說破相,可乎。又彼云:心是名,知是體。譬如水是名,溼是體。尤為可笑。夫說水,口固不溼,即說溼,口豈溼哉。說心,固不得體,即說知,豈便得體哉。故古人云:知之一字,眾妙之門。又云:知之一字,眾禍之門。而圭公乃於能詮文字,妄分親疏,何耶?又彼云:法華且收二乘,至涅槃經,方普收六道。尤為可笑。調達授記,不收地獄乎。龍女成佛,不收畜生乎。妙莊悟道,不收邪見乎。散心稱名,童子聚沙,不收人天乎。又彼云:破相止說二諦,性宗則為三諦,是誠未究七種二諦五種三諦之旨者也。嗚呼!淺矣。
原人論
唐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述   斥迷執第一(習儒道者)。斥偏淺第二(習佛不了義教者)。直顯真源第三(佛了義實相教)。會通本末第四(會前所斥同一真源皆為正義)。
華嚴原人論解
(四卷)元長安大開元寺沙門圓覺述   即解<原人論>,科一卷,解三卷。
註華嚴七字經題法界觀門三十頌
(二卷)元歸德法雲沙門琮湛集註   右註,解夷門山廣智大師本嵩所述經題觀門偈頌,點示初機禪門眼目。
真唯識量
宋永明壽禪師宗鏡錄中節出
八識規矩補註
(二卷)明魯庵沙門普泰註
陀羅尼雜集
(十卷)未詳撰者今附梁錄   第一卷:七佛所說神咒,并八菩薩所說神咒,合十五首。第二卷:釋摩男,阿難比丘,普賢菩薩等,共十八咒。卷第三:摩醓首羅天等,共咒十一首,文殊說四弘誓,虛空藏說四淨土妙行,觀世音說四攝法,救脫說四弘誓,跋陀和說八菩薩妙行,大勢至說四誓利益眾生,心無疲倦,得大勢說四事擁護作佛事者,堅勇說四菩薩妙行,并諸菩薩天龍,各各說偈。卷第四: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等,共咒二十一首。卷第五:除一切恐畏毒害伏惡魔陀羅尼等,共咒二十七首。卷第六:除腫陀羅尼等,共咒九首,五戒神名二十五,三歸神名有九,護伽藍神名十八,燒香散華等咒,共二十二首。卷第七:滅一切罪得一切所願陀羅尼等,共咒七十九首。卷第八:六字大陀羅尼經等,共咒二十二首。卷第九:阿吒婆拘上佛陀羅尼等,共咒十首,歎佛三昧經一段。卷第十:定志慧見陀羅尼等,共咒三十一首。
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
(二卷 有陳覺序)宋北遼金河寺沙門釋道𭮨集   開示修行一真大法界心,及持誦準提咒法,然與準提三譯,及尊那經,並不全合。
密咒圓因往生集
(一卷 有賀宗壽序)智廣慧真編集 金剛幢譯定   集諸經神咒三十三段,華梵並書
曇無德部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
(二卷或作四卷)唐沙門釋道宣撰
南海寄歸內法傳
(四卷)唐沙門釋義淨撰   凡四十章
說罪要行法
義淨法師作
受用三水要行法
義淨法師作
護命放生儀軌法
義淨法師作
諸經要集
(二十卷或作三十卷)唐西明寺沙門道世玄惲撰   三寶部第一,敬佛篇六緣,敬法篇八緣,敬僧篇三緣。敬塔部第二,有七緣。攝念部第三,有四緣。入道部第四,有四緣。吹讚部第五,有三緣。香燈部第六,有四緣。受請部第七,有八緣。受齋部第八,有二緣。破齋部第九,有二緣。富貴部第十,有二緣。貧賤部第十一,有五緣。獎導部第十二,有七緣。報恩部第十三。有三緣。放生部第十四,有四緣。興福部第十五,有六緣。擇交部第十六,有五緣。思慎部第十七,有五緣。六度部第十八,布施篇有七緣,持戒篇有二緣,忍辱篇有三緣,精進篇有三緣,禪定篇有二緣,智慧篇有二緣。業因部第十九,有五緣。欲蓋部第二十,有三緣。四生部第二十一,有六緣。受報部第二十二,有九緣。十惡部第二十三,有十緣。詐偽部第二十四,有六緣。惰慢部第二十五,有三緣。酒肉部第二十六,有三緣。占相部第二十七,有三緣。地獄部第二十八,有八緣。送終部第二十九,有九緣。雜要部第三十,有十三緣。
經律異相
(五十卷)梁沙門僧旻寶唱等撰   天部上下(一二卷)。地部(三)。應始終佛部第一(四)。應身益物佛部第二(五)。現涅槃後事佛部第三。造佛舍利塔第一、造佛形像第二、法滅盡第三(六) 。外緣佛部第四(七)。自行菩薩部第一(八)。外化菩薩部第二(九)。隨機現身上菩薩部第三(十)。隨機現身下菩薩部第四(十一)。出家菩薩僧部第一(十二)。聲聞無學第一僧部第二(十三)。聲聞無學第二僧部第三(十四)。聲聞無學第三僧部第四(十五)。聲聞無學第四僧部第五(十六)。聲聞無學第五僧部第六(十七)。聲聞無學第六僧部第七(十八)。聲聞不測淺深僧部第八(十九)。聲聞學人僧部第九(二十)。聲聞行惡行僧部第十(二十一)。聲聞無學沙彌僧部第十一(二十二)。聲聞無學尼僧部第十二(二十三)。轉輪聖王諸國王部第一(二十四)。行菩薩道上諸國王部第二(二十五)。行菩薩道下諸國王部第三(二十六)。行聲聞道上諸國王部第四(二十七)。行聲聞道中諸國王部第五(二十八)。行聲聞道下諸國王部第六(二十九)。諸國王夫人部(三十)。行菩薩道諸國王子部上(三十一)。行菩薩道下諸國太子部中(三十二)。學聲聞道諸國太子部下(三十三)。諸國王女部(三十四)。得道長者部上(三十五)。雜行長者部下(三十六)。優婆塞部(三十七)。優婆夷部(三十八)。外道仙人部(三十九)。梵志部(四十)。婆羅門部(四一)。居士部(四十二)。估客部(四十三)。男庶人部上(四十四)。女庶人部下(四十五)。鬼神部(四十六)。雜獸畜生部上(四十七)。禽畜生部中、蟲畜生部下(四十八)。地獄部上(四十九)。地獄部下(五十。並引大小諸經中事相,以示勸誡。
法苑珠林
(百卷 前有李儼字仲思序)唐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劫量篇第一。小劫有六部:一述意、二疫病、三刀兵、四饑饉、五相生、六對除。大劫有四部:一時量、二時節、三壞劫、四成劫。三界篇第二,初明四洲有十二部﹕述意乃至優劣;次明諸天有二十二部﹕辨位,乃至送終。日月篇第三,有十三部﹕述意,乃至地動。六道篇第四,諸天四部﹕述意,至報謝。人道八部﹕述意,至受苦。脩羅七部﹕述意,至戰鬥。鬼神十一部﹕述意,至舍宅。畜生十部﹕述意,至好醜。地獄八部﹕述意,至誡勖。千佛篇第五,七佛九部﹕述意,至久近。因緣三部﹕述意、引證、業因。種姓四部﹕述意,至求婚。降胎六部﹕述意,至獎導。出胎八部﹕述意,至校量。侍養三部﹕述意、養育、善徵。占相八部﹕述意,至百福。遊學四部﹕述意,至校量。納妃六部﹕述意,至神異。厭苦四部﹕述意,至厭欲。出家十部﹕述意,至會同。成道十部﹕述意,至變化。說法三部﹕述意、赴機、說益。涅槃五部﹕述意,至弟子。結集二部﹕述意,結集。敬佛篇第六,有七部﹕述意,乃至觀音。於中第四彌陀又六部﹕述意,至引證。第五彌勒又五部﹕述意,至發願。敬法篇第七,有六部﹕述意,乃至謗罪。敬僧篇第八,有四部﹕述意,乃至違損。致敬篇第九,有六部﹕述意,乃至儀式。福田篇第十,有三部﹕述意、優劣、平等。歸信篇第十一,有三部﹕述意、小乘、大乘。士女篇第十二,俗男三部﹕述意、誡俗、勸導。俗女二部﹕述意、奸偽。入道篇第十三,有四部﹕述意,至引證。慚愧篇第十四,有二部﹕述意、引證。獎導篇第十五,有四部﹕述意,乃至業因。說聽篇第十六,有九部﹕述意,乃至利益。見解篇第十七,有二部﹕述意、引證。宿命篇第十八,有四部﹕述意,乃至五通。至誠篇第十九,有八部﹕述意,乃至濟難。神異篇第二十,有五部﹕述意,乃至雜異。感通篇第二十一,有二部﹕述意、聖跡。住持篇第二十二,有十部﹕述意,乃至鬼神。潛道篇第二十三,有二部﹕述意、引證。妖怪篇第二十四,有二部﹕述意、引證。變化篇第二十五,有三部﹕述意、通變、厭欲。眠夢篇第二十六,有五部﹕述意,乃至無記。興福篇第二十七,有八部﹕述意,乃至洗僧。攝念篇第二十八,有二部﹕述意、引證。發願篇第二十九,有二部﹕述意、引證。法服篇第三十,有六部﹕述意,乃至違損。然燈篇第三十一,有二部﹕述意、引證。懸旛篇第三十二,有二部﹕述意、引證。華香篇第三十三,有二部﹕述意、引證。唄讚篇第三十四,有四部﹕述意、引證、讚歎、音樂。敬塔篇第三十五,有六部﹕述意,乃至修故。伽藍篇第三十六,有三部﹕述意、營造、致敬。舍利篇第三十七,有五部﹕述意,乃至感福。供養篇第三十八,有二部﹕述意、引證。受請篇第三十九,有九部﹕述意,乃至施福。輪王篇第四十,有五部﹕述意,至育王。君臣篇第四十一,有六部﹕述意,至王都。納諫篇第四十二,有二部﹕述意、引證。審察篇第四十三,有四部﹕述意、審怒、審過、審學。思慎篇第四十四,有五部﹕述意,乃至慎過。儉約篇第四十五,有二部﹕述意、引證。懲過篇第四十六,亦二部。和順篇第四十七,有五部﹕述意,乃至和事。誡勖篇第四十八,有六部﹕述意,乃至雜誡。忠孝篇第四十九,有五部﹕述意,乃至業因。不孝篇第五十,有四部﹕述意,乃至棄父。報恩篇第五十一,有二部﹕述意、引證。背恩篇第五十二,亦二部。善友篇第五十三,亦二部。惡友篇第五十四,亦二部。擇交篇第五十五,亦二部。眷屬篇第五十六,有四部﹕述意,乃至離著。較量篇第五十七,有七部﹕述意,乃至方土。機辯篇第五十八,有三部﹕述意、菩薩、羅漢。愚戇篇第五十九,有三部﹕述意、般陀、雜癡。詐偽篇第六十,有六部﹕述意,乃至詐畜。惰慢篇第六十一,有二部。破邪篇第六十二,亦二部。富貴篇第六十三,亦二部。貧賤篇第六十四,有五部﹕述意,至貧女。債負篇第六十五,有二部﹕述意、引證。諍訟篇第六十六,亦二部。謀謗篇第六十七,有五部﹕述意,乃至宿障。咒術篇第六十八,有七部﹕述意,乃至雜咒。祭祠篇第六十九,有三部﹕述意、獻佛、祭祠。占相篇第七十,有二部。祈雨篇第七十一,有四部﹕述意,乃至河海。園果篇第七十二,有五部﹕述意,乃至種子。漁獵篇第七十三,有二部。慈悲篇第七十四,有五部﹕述意,乃至觀苦。放生篇第七十五,有二部。救厄篇第七十六,有五部﹕述意,乃至獸王。怨苦篇第七十七,有五部﹕述意,乃至雜難。業因篇第七十八,有五部﹕述意,乃至引證。受報篇第七十九,有十二部﹕述意,乃至住處。罪福篇第八十,有四部﹕述意,乃至福行。欲蓋篇第八十一,有二部﹕五欲、五蓋。四生篇第八十二,有五部﹕述意,乃至五生。十使篇第八十三,有四部﹕述意,乃至斷障。十惡篇第八十四,有十三部﹕述意、業因、果報、殺生,乃至邪見。六度篇第八十五,有六部﹕布施,乃至智慧。懺悔篇第八十六,有六部﹕述意,乃至洗懺。受戒篇第八十七,有七部﹕一述意、二勸持、三三皈、四五戒、五八戒、六十善、七三聚。破戒篇第八十八,有二部。受齋篇第八十九,有二部。破齋篇第九十,亦二部。賞罰篇第九十一,亦二部。利害篇第九十二,亦二部。酒肉篇第九十三,有三部﹕述意、飲酒、食肉。穢濁篇第九十四,有四部﹕述意、五辛、嚏氣、便利。病苦篇第九十五,有六部﹕述意、引證、瞻病、醫療、安置、歛念。捨身篇第九十六,有二部。送終篇第九十七,有四部﹕述意、捨命、遺送、受生。法滅篇第九十八,有九部﹕述意、五濁、時節、度女、佛缽、訛替、破戒、諍訟、損法。雜要篇第九十九,有十部﹕述意、四依、四果、四食、淨口、鳴鐘、入眾、求法、衰相、雜行。傳記篇第一百,有六部﹕述意、翻譯、雜集、般若、興福、歷算。
釋迦譜
(十卷)蕭齋釋僧祐撰   釋迦始祖劫初剎利相承姓緣譜第一。賢劫初姓瞿曇緣譜第二。六世祖始姓釋迦氏緣譜第三。降生釋種成佛緣譜第四。在七佛末種姓眾數同異譜第五。同三千佛緣譜第六。內外族姓名譜第七。弟子姓釋緣譜第八。四部名聞弟子譜第九。從兄調達出家緣記第十。從弟阿那律跋提出家記第十一。弟孫陀羅難陀出家緣記第十二。子羅云出家緣記第十三。姨母大愛道出家緣記第十四。父淨飯王泥洹記第十五。母摩耶夫人記第十六。姨母大愛道泥洹記第十七。釋迦種滅宿業緣記第十八。竹園精舍緣記第十九。祇洹精舍緣記第二十。髮爪塔緣記第二十一。天上四塔緣記第二十二。優填王造栴檀像記第二十三。波斯匿王造金像記第二十四。阿育王弟出家造石像記第二十五。留影在石室記第二十六。雙樹般涅槃記第二十七。八國分舍利記第二十八。天上龍宮舍利寶塔記第二十九。龍宮佛髭塔記第三十。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塔記第三十一。塔宿緣記第三十二。法滅盡緣記第三十三。法滅盡相記第三十四。已上並兼引大小乘經律,以明化跡。
釋迦氏譜
(一卷)唐釋道宣撰   一敘所依賢劫。二敘氏族根源。三敘所託方土。四敘法王化相。五敘聖凡後胤。大意與<釋迦譜>同,而文簡略。
釋迦方誌
(二卷或作三卷)唐釋道宣撰   封疆篇第一。統攝篇第二。中邊篇第三。遺跡篇第四,具明五印度百五十餘國中佛事,並是西域記中錄出。遊履篇第五,略明十六人往西求法。時住篇第七。教相篇第八,紀歷代所立寺數,所譯經數,所度僧尼之數。
翻譯名義集
(十四卷 前有周敦義序)宋姑蘇景德寺法雲編   十種通號第一。諸佛別名第二,乃至寺塔壇幢第六十四,並舉梵名,而釋其義。
大明三藏法數
(四十卷)明天竺山沙門一如集
教乘法數
(四十卷 前有道遐序)明會稽沙門圓淨集   始從一數,終至八萬四千,各列名,略引釋之。
禪林寶訓
(四卷)宋沙門妙喜竹菴共集 東吳沙門淨善重集   凡三百篇,大概使學者削勢利人我,趨道德仁義。
緇門警訓
(十卷 前有空谷隆序)明嘉禾沙門如巹續集   始自溈山警策,終於梁皇捨道事佛詔,凡二百餘首。
百丈清規
(八卷 前有正統年胡瀅等請重刊奏本并元朝劄付)黜元至元聖壽寺沙門德煇重編 大訴校正   分為九章,大抵多是世諦流布,不唯非佛世芳規,亦且非古百丈風格矣。
佛祖統紀
(四十五卷)宋四明東湖沙門志磐撰   前有通例一卷。釋迦本紀一。西土二十四祖紀二。東土九祖紀三。興道下八祖紀四。諸祖旁出世家五。諸師列傳六。諸師雜傳七。未詳承嗣傳八。歷代傳教表九。佛祖氏繫表十。山家教典志十一。淨土立教志十二。諸宗立教志十三。三世出興志十四。三界名體志十五。法門光顯志十六。法運通塞志十七。名文光教志十八。歷代會要志十九。
佛祖歷代通載
(三十六卷 前有翰林虞集序比丘覺岸序)元大中祥符寺華亭念常集   目錄一卷,七佛偈,及彰所知論,一卷,從第二卷至二十二卷,載盤古乃至元朝至正年間一切三教事蹟,今分為三十四卷。
歷代三寶記
(十五卷)隋開皇十七年翻經學士費長房撰   初三卷,上列甲子,係以帝年,下注佛生、出家、成道、入滅,乃至孔子初生問禮獲麟等事,訖至開皇時,佛法東流,翻譯次第。次九卷,詳記歷代譯師所譯經典。次一卷,大乘錄入藏目。次一卷,小乘錄入藏目。後一卷,開皇三寶錄總目。
高僧傳
(十四卷)梁嘉祥沙門釋慧皎撰   序云:始於漢明帝永平十年,終至梁天監八年,凡四百五十三載,二百五十七人,又旁出附見者,二百三十九人,開其德業,大為十例,一曰譯經,二曰義解,三曰神異,四曰習禪,五曰明律,六曰遺身,七曰誦經,八曰興福,九曰經師,十曰唱導。譯經始攝摩騰,終求那毗地,共三十五人。義解始朱士行,終曇斐,共百人。神異始佛圖澄,終釋保誌,共二十人。習禪始竺僧顯,終釋慧明,共二十一人。明律始釋慧猷,終釋僧佑,共十三人。忘身始僧群,終曇弘,共十一人。誦經始曇邃,終道琳,共二十一人。興福始慧達劉薩訶,終法悅,共十四人。經師始帛法橋,終釋慧忍,共十一人。唱導始道照,終法鏡,共十人。
續高僧傳
(三十一卷或作四十卷)唐釋道宣撰   序云:始距梁之初運,終唐貞觀十有九年,一百四十四載,包括岳瀆,歷訪華夷,正傳三百三十一人。附見一百六十人,大為十例:一譯經,二義解,三習禪,四明律,五護法,六感通,七遺身,八讀誦,九興福,十雜科。譯經始僧伽婆羅,終僧那提,正十五人。義解始法申,終義褒,正百六十一人。習禪始僧副,終慧明,正九十八人。明律始法超,終曇光,正二十九人。護法始曇無最,終慈藏,正十八人。感通始勒那缽提,終淨辯,正百十八人。遺身始法凝,終道休,正十二人。讀誦始志湛,終寶相,正十四人。興福始明達,終慧雲,正十二人。雜科聲德始慧明,終寶巖,正十二人。
宋高僧傳
(三十卷 前有進傳表及批答)宋沙門贊寍智輪同奉敕撰   譯經始唐義淨,終唐滿月,正三十二人。義解始唐窺基,終宋義寂,正七十一人。習禪始唐弘忍,終宋德韶,正百三人。明律始唐道宣,終周澄楚。正五十八人。護法始唐威秀,終周道丕,正十八人。感通始後魏檀特師,終宋法圓,正八十九人。遺身始唐僧藏,終宋懷德,正二十二人。讀誦始隋行堅,終宋守真,正四十二人。興福始周法成,終宋師律,正五十人。雜科聲德始南宋智一,終宋宗淵,正四十五人。
法顯傳
(一卷)東晉沙門法顯,自記遊天竺事。
大唐西域記
(十二卷或作十卷 前有尚書左僕射燕國公序)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大總持寺沙門釋辯機撰   記往還,共一百三十八國中風土,及佛法靈跡,唯摩竭陀國最詳。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十卷 有沙門釋彥悰序)唐昭仁寺沙門慧立本 釋彥悰箋   即玄奘大師始終事蹟也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
(二卷)唐三藏法師義淨撰   總有五十六人,又重歸南海傳,有師資四人。
比丘尼傳
(四卷或作二卷)梁莊嚴寺釋寶唱撰   起晉咸和,訖梁普通,凡六十五人。
神僧傳
(九卷)不出編錄人名   始自漢摩騰,終元膽巴,凡二百八人。
弘明集
(十四卷)梁釋僧佑撰   牟子理惑論三十七篇。正誣論(未詳作者)。宗炳明佛論,一名神不滅論。孫綽喻道論。宗居士炳答何承天書難白黑論。顏光祿延之難何承天達性論。羅君章更生論。鄭道子神不滅論。遠法師沙門不拜王者論五篇。遠法師答何鎮南難沙門袒服論。遠法師答桓玄明報應論。遠法師三報論。道恆法師釋駁論。明僧紹正二教論。周剡顒難張長史融門論。謝鎮之折夷夏論。朱昭之難夷夏論。朱廣之諮夷夏論。慧通法師駁夷夏論。僧愍法師戎華論。玄光法師辯惑論。記室劉勰滅惑論。僧順法師析三破論。大梁皇帝立神明成佛義記,并吳興沈績作序注。蕭琛難范縝神滅論。曹思文難范縝神滅論,并二啟詔答。大梁皇帝敕答臣下神滅論。莊嚴寺法雲法師,與公王朝貴書,并公王朝貴六十二人答。何令尚之,答宋文皇帝讚揚佛教事。高明二法師,答李交州淼難佛不見形事(并李書)。司徒文宣王書,與孔中丞稚珪釋疑惑,并箋答。恆標二公,答姚主勸罷道書(并書)。僧䂮、僧遷、鳩摩,答姚主奏(并書)。遠法師答桓玄勸罷道書(并書)。釋僧巖答劉青州勸還俗書(并劉答往返六首)。習鑿齒與釋道安書。譙王書論孔釋,張新安答。鄭道子與禪師書論踞食。范伯倫書與王司徒論踞食。義法師答范伯倫書(并范重答)。范伯倫與生觀二法師書。范伯倫踞食表,并詔往返四首。晉尚書何充等,執沙門不應敬王者奏三首,并詔二首。桓玄與八座書,論道人敬王事,并八座答。桓玄與王令書論敬王事,并王令答,往返八首。廬山遠法師,答桓玄論沙門不應敬王者書一首(并桓玄書二首)。桓玄詔沙門不復敬天子,并卞嗣之等答,往返五首。遠法師與桓玄論料簡沙門書一首(并桓玄教一首)。支道林法師,與桓玄論州符求沙門名籍書一首。天保寺釋道盛,啟齊武帝論檢試僧事。郗嘉賓奉法要。顏延之庭詰二章。王該日燭。竺道爽檄泰山文。釋智靜檄魔文。釋寶林破魔露布文。釋僧佑弘明論。
廣弘明集
(三十卷或作三十三卷或作四十卷)唐終南山釋道宣撰   歸正篇第一,始商太宰問孔子聖人,終釋彥悰通極論,凡十五篇。辨惑篇第二,始魏陳思王辨道論,終唐李師政內德論,凡十八篇。佛德篇第三,始支道林佛像讚,終舍利感應記,凡六十餘首。法義篇第四,始晉戴安公釋疑論,終釋明濬答博士柳宣書,凡七十餘首。僧行篇第五,始東晉丘道護支曇諦誄,終百官駁儀表啟狀等,及詔所親表啟論等,凡五十餘首。慈濟篇第六,始沈休文究竟慈悲論,終梁武帝斷酒肉文,凡五首。戒功篇第七,始遠公與劉遺民書,終南齊文宣公淨行法門,凡十首(淨住子淨行法門,始皇覺辨德門第一,終發願莊嚴門第三十一,即慈悲懺之所宗也)。啟褔篇第八,始諸帝與太山朗法師書,終唐太子西明寺鐘銘,凡四十餘首。悔罪篇第九,始梁簡文謝敕為建涅槃懺啟,終梁陳皇帝依經悔過文,凡十五首。統歸篇第十,梁武帝淨業賦,并序。梁高祖孝思賦。梁宣帝遊七山寺賦。梁王錫宿山寺賦。魏高允鹿苑賦。李顒大乘賦,并序。釋慧命詳玄賦。蕭子雲玄圃園講賦。釋真觀夢賦。江淹傷愛子賦。無為論。釋道安檄魔文。魔主報檄。破魔露布文。平魔赦文。平心露布文。晉沙門支道林讚佛詩八首,終宣法師秋日遊東山寺尋硃曇二法師一首,凡一百五十八首。
集古今佛道論衡實錄
(四卷)唐終南山釋道宣撰   後漢隆法道士表請角試事第一,乃至唐天子在司成宣范義頵宅難莊易義第三十三,皆辨釋老優劣事。
續集古今佛道論衡
(一卷)唐沙門智昇撰   西域天竺國事,出後漢列傳七十八。
集神州塔寺三寶感通錄
(三卷或作四卷)唐麟德元年終南山釋道宣撰   初明舍利表塔,共緣二十。第二靈像垂降,共緣五十。第三引聖寺,瑞經,神僧,聖寺十二,瑞經三十八,神僧三十。
集沙門不應拜俗等事
(六卷 有太原王隱容字少微序)唐弘福寺沙門釋彥悰纂錄   故事篇第一上,共十八首。故事篇下,共十四首。聖朝議不拜篇第二上下。聖朝議拜篇第三上,各有彈詞。議拜篇下,結成不拜。
破邪論
(二卷 有虞秘書序及上殿下啟)唐沙門釋法琳撰   廣破傅奕邪說
辯正論
(八卷或作九卷 有陳子良序)唐沙門釋法琳撰 東宮學士陳子良注   三教治道篇第一上下。十代奉佛篇第二上下。佛道先後篇第三。釋李師資篇第四。十喻篇第五,答傅道士十異。九箴篇第六,答外九迷論。 氣為道本篇第七。信毀交報篇第八。品藻眾書篇第九,儒推孝經,佛備眾典。出道偽謬篇第十,略明八謬。歷世相承篇第十一,略辨九事。歸心有地篇第十二,引梁武帝捨道敕文,及蕭綸等受菩薩戒啟,後有法琳與尚書右僕射蔡國公書。
十門辯惑論
(二卷)唐興善寺沙門釋復禮撰   通力上感門一。應形俯化門二。淨穢土別門三。迷悟見殊門四。顯實得記門五。反經讚道門六。觀業救捨門七。隨教抑揚門八。化佛隱顯門九。聖王興替門十。答太子文學權無二釋典稽疑。
甄正論
(三卷)唐佛授記寺沙門玄嶷撰   廣破靈寶等經,天尊等名之偽。
護法論
(一卷)宋無盡居士張商英述   廣破歐陽修謗佛邪說,申明佛理。後附李長者昭化院記,及徐師川跋,鄭德輿後序。
鐔津文集
(二十卷)宋明教禪師契嵩撰   初一卷,目錄,并行業記。前三卷,即輔教篇重出。第四卷,皇極論,及中庸解五篇。第五至第七卷,論原四十篇,雜著六篇。第八卷,雜著六篇,萬言書一封。第九卷,書、啟,共十三封。第十卷,書、啟、狀,共四十四封。第十一卷,敘十四篇,又九篇。第十二卷,志、記、銘、碑,十二篇。第十三卷,碑、記、銘、表,辭七篇,述、題、書、贊、傳、評,十二篇。第十四至十六卷,非韓三十篇。第十七卷,古律詩六十首。第十八卷,唱和詩六十九首。第十九卷,諸師序,讚、詩、題、疏,并後序。
輔教篇
(三卷)宋明教禪師契嵩撰   原教。勸書三篇。廣原教(并序二十六篇)。孝論(并序一十三篇)。壇經贊。真諦無聖論(元在嘉祐集中)。
元至元辯偽錄
(五卷 有張伯淳序貴吉祥序)元雲峰禪寺沙門祥邁奉敕實錄撰   妄立天尊偽第一,乃至偷佛神化偽第十四,并後記(共二卷)。當時侵奪僧寺,及辨論敕復事實(二卷)。聖旨焚毀諸路偽道藏經之碑。下火文。如意答石介怪記。聖旨特建釋迦舍利靈通之塔碑文(共一卷)。
三教平心論
(二卷)元靜齋學士劉謐撰   先明三教並是勸人止惡行善,不可偏廢。次明極功淺深不同,後廣破韓愈之說,并破歐陽程朱之說。
折疑論
(五卷 前有屈蟠序)比丘子成號妙明著。西域師子比丘述註敘問第一。聖生第二,言佛降誕之跡。問佛第三,答不稱姓名而稱佛之問。喻舉第四,喻明佛經非是繁而不要。宗師第五,言古今帝王賢士皆宗師佛。通相第六,通明佛之妙相。論孝第七。拒毀第八。評儀第九。舉問第十,答事鬼知死之問。解惑第十一,解夷夏之惑。釋謗第十二。辨施第十三。殊見第十四。隨宜第十五。優劣第十六。先知第十七,謂漢明以前,已先有知佛者。尊釋篇第十八,客方崇佛。言符第十九,吻合三教之理。會名第二十,會同三教聖人之名。
一切經音義
(二十五卷或作二十六卷 前有道宣序)唐翻經沙門玄應撰   卷一,華嚴、大集、日藏、月藏、大威德、法炬、六經。卷二,大涅槃經。卷三,般若十部。卷四,見實等十九經。卷五,海龍王等六十四經。卷六,法華經。卷七,正法華等四十四經。卷八,維摩等七十一經律。卷九,智度論。卷十,般若燈等十論。卷十一,正法念等四經。卷十二,長阿含等十五經。卷十三,般泥洹等八十七經。卷十四,四分律。卷十五,十誦、僧祇、五分、三律。卷十六,善見等二十一律。卷十七,阿毗曇等五論。卷十八,成實等十六論。卷十九,佛本行集,撰集百緣。卷二十,陀羅尼等二十八集。卷二十一,大菩薩藏等十三經。卷二十二,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三,顯揚等十論。卷二十四,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二十五,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音義
(二卷或作四卷 有序)唐京兆靜法寺沙門慧苑述
紹興重雕大藏音
(三卷 前有柳豫序)宋精嚴寺釋處觀集   略如字彙,共一百七十四部。
出三藏記集
(十五卷或作十七卷 有序)梁釋僧祐撰   卷一集三藏緣記第一。十誦律五百羅漢出三藏記第二。菩薩處胎經出八藏記第三。梵漢譯經文字音義同異記第四。前後出經異記第五。卷二新集撰出經律論錄第一。新集條解異出經錄第二。卷三新集安公古異經錄第一。失譯經錄第二。涼土異經錄第三。關中異經錄第四。新集律分為五部記錄第五。十八部記錄第六。漢地四部記錄第七。卷四新集續撰失譯雜經錄。卷五新集鈔經經錄第一。安公疑經錄第二。新集疑經錄第三。安公注經及雜經志錄第四。小乘迷學竺法度造異儀記第五。長安叡法師喻疑第六。卷六至十一共經序一百十篇。卷十二雜錄序十篇。卷十三至十五共傳三十二篇。
眾經目錄
(七卷今作六卷)隋翻經沙門法經等奉敕撰   大乘脩多羅藏錄第一(有六分)﹕一譯一,異譯二,失譯三,別生四,疑惑五,偽妄六。小乘脩多羅藏錄第二(六分如前)。大乘毗尼藏錄第三(六分如前)。小乘毗尼藏錄第四(六分如前)。大乘阿毗曇藏錄第五(六分如前)。小乘阿毗曇藏錄第六(六分如前)。佛滅度後撰集錄第七,西方聖賢一,此土鈔集二。傳記錄第八,西域、此方。著述錄第九,西域、此方。 眾經目錄(五卷 有序)隋仁壽年翻經沙門及學士等撰   單本第一。重翻第二。別生第三。賢聖集傳第四。疑偽第五。
大唐內典錄
(十一卷或作十六卷 有序)唐沙門釋道宣撰   歷代眾經傳譯所從錄第一。翻本單重人代存亡錄第二。總撮入藏錄第三。舉要轉讀錄第四。有目缺本錄第五。道俗述作注解錄第六。支派陳化錄第七。疑偽經論錄第八。錄目終始序第九。應感興敬錄第十。續錄一卷。
武周刊定眾經目錄
(十五卷 有序)唐沙門明佺等撰   大乘單譯經目(一)。重譯經目(二三四五)。大乘律論目(六)。小乘單譯經目(七)。重譯經目(八)。小乘律論賢聖集傳(十)。大小乘失譯經目(十一)。闕本經目(十二)。見定入藏流行目上下(十三十四)。附刊定偽經目錄一卷
古今譯經圖記
(四卷)唐翻經沙門靖邁撰   始自漢明帝時摩騰尊者,終於唐太宗時玄奘法師,各敘其所譯經論。
續古今譯經圖記
(一卷)唐開元庚午歲沙門智昇撰   始自唐貞觀時沙門智通,終於開元時金剛智國師。
開元釋教錄
(舊二十卷或作二十五卷或作三十卷)唐西崇福寺沙門智昇撰   總括群經錄上(分為十卷)。別分乘藏錄下,更為七,有譯有本錄第一,一千一百四十二部,五千四十八卷。有譯無本錄第二。支派別行錄第三。刪略繁重錄第四。補闕拾遺錄第五。疑惑再詳錄第六。偽妄亂真錄第七。有譯有本中,又為三,一菩薩三藏錄,二聲聞三藏錄,三聖賢傳記錄(已上共為十一卷)。入藏錄三卷
開元釋教錄略出
(四卷或作五卷)唐西崇福寺沙門智昇撰   即<開元釋教錄>入藏錄,用千字文編定。
至元法寶勘同總錄
(十卷 前有釋克己及淨伏序)元講經論沙門慶吉祥等奉詔集   初總標年代,括人代之宏綱,自漢明戊辰,迄至元乙酉,凡一千二百十九年,歷朝二十二代,譯師一百九十四人,所出三藏一千四百四十部,五千五百四十六卷。二別約歲時,分記錄之殊異。三略明乘藏,顯古錄之梯航,開元錄所紀,一千一十六部,四千五百七卷,貞元錄所紀,一百二十七部,二百四十二卷,祥符錄所紀,二百部,三百八十四卷,景祐錄所紀,十九部,百五十卷,弘法錄,及拾遣編,七十五部,百五十六卷。四廣列名題,彰今目之倫序。初契經藏,分菩薩、聲聞,菩薩藏中,又分顯密,顯中先列般若等五大部,略同南北兩藏;二調伏藏,亦分菩薩,聲聞;三對法藏,亦分菩薩,聲聞,於中先出梵語經題,次出此間經題,後出譯人及品數。
大藏聖教法寶標目
(十卷 前有王古序偈及釋克己序)元清源居士王古撰   即依勘同總錄略標各經卷帙,及品數大旨。
大明重刊三藏聖教目錄
(三卷)即南藏目錄分十七科﹕一般若部、二寶積部、三大集部、四華嚴部、五涅槃部、六五大部外重譯經、七單譯經、八小乘阿含部、九小乘單譯經、十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十一西土聖賢撰集、十二大乘律、十三小乘律、十四大乘論、十五小乘論、十六續入藏諸論、十七此方撰述。

【經文資訊】
【原始資料】原始资料皆来自网络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